2018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容斥问题怎么解? 2018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多劳力合作题型怎么解?

作者&投稿:漳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容斥问题”。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应用容斥原理来解题就是容斥问题。容斥问题分2类题型:1,求定值;2,求极值。在历年的考试中,基本上都是考察求定值的问题,而求定值又分为“二者容斥”和“三者容斥”问题,考试中也基本只考察“三者容斥”。所以,今天就“三者容斥”求定值的方法,华图教育专家详细讲解如下:
一般来说,解题方法有两种:
1、 公式法:题干的数据可直接代入到二者、三者容斥的求值公式中。
三者容斥求定值公式:AUBUC=A+B+C-(AB+AC+BC)+ABC。
2、 文氏图法:当题干所给数据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时,就需要利用该方法,进行思维性的理解进而解决问题。
例1: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有甲、乙、丙三门选修课。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多少人?
A.1 B.2 C.3 D.4
【答案】B。华图解析:方法一:题干的数据可直接代入三者容斥的公式中,应用公式法解题。公式如下:AUBUC=A+B+C-(AB+AC+BC)+ABC,根据题意可得,至少选修一门课程的有40+36+30-28-26-24+20=48人,则三门均未选的有50-48=2人。
方法二:读完题干可以发现,“选修甲、乙、丙课程”在题中是并列关系,那么表示其数目的40、36、30三个数字只能用加法处理,等于106;“兼选甲、乙、丙其中两门课程”在题中是并列关系,那么表示其数目的28、26、24三个数字只能用加法处理,等于78。这样原本题中的8个数字就变为4个(50、106、78、20),而这4个数字之间也只能作和或者作差,那么得到结果的尾数必为“2”或“8”。观察选项,发现只有B项尾数是2,因此,本题答案确定就是B项。这样应用尾数的思想成功实现了“秒杀”。
例2: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 )种。
A.37 B.36 C.35 D.34
【答案】D。华图解析:读完题干,发现题干所给数据不是公式所需的,不能直接代入公式,那么利用文氏图解题。如图,如果该图形中包含的不合格产品种数按8+10+9计算,那么灰色部分包含的种数被重复计算了一次,黑色部分包含的种数被重复计算了两次,所以至少有一项不合格的有(8+10+9)-7-2×1=18种,所以三项全部合格的有52-18=34种。
在题目的列式计算过程中,使用尾数法能够也帮助我们快速的确定答案,而减少不必要的运算。
总之,容斥问题近几年的考察形式多偏向于例2,对思维性的考察加重,更看重大家对于容斥原理的理解,而非公式的应用。所以,对于千变万化的容斥题目,一定要理解容斥的基本原理,多做练习从而提高做题速度与正确率。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容斥问题怎么解答?~

容斥问题是好多公务员考试的必考考点,这类问题听起来很难,但是真正掌握起来并不难,只要掌握清楚常考的考点及其做题的方法就很容易得分。一、容斥问题容斥问题即包含与排斥问题,它是一种计数问题。在计数时,几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他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采用这种计数方法的题型称为容斥问题。二、题目特点题目中给出多个概念,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关系。三、常考题型1、二者容斥问题公式:覆盖面积=A+B-A与B的交集例1:大学四年级某班有50名同学,其中奥运会志愿者10人,全运会志愿者17人,30人两种志愿者都不是,则班内是全运会志愿者且奥运会志愿者的同学是多少?A.6 B.7 C.8 D.9解析:两个概念分别的奥运会志愿者和全运会志愿者,设班内是全运会志愿者且奥运会志愿者的同学有X人,则有10+17-X+30= 50,所以X=7,即班内是全运会志愿者且奥运会志愿者的同学有7人。2.三者容斥问题公式:覆盖面积=A+B+C-两者交-2×三者交例2:某调查公司对甲、乙、丙三部电影的收看情况向125人进行调查,有89人看过甲片,有47人看过乙片,有63人看过丙片,其中有24人三部电影都看过,20人一部也没有看过,则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是多少人?A、69 B、65 C、57 D、46解析:三个概念分别是甲片、乙片、丙片,假设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有X人,则89+47+63-X-2×24+20=125.所以X=46.即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有46人。3.容斥极值问题容斥极值最常考的就是容斥交集的最小值,我们可以套用公式解决。①(A∩B)=A+B-I (I表示全集)②(A∩B∩C)=A+B+C-2I③(A∩B∩C∩D)=A+B+C+D-3I例3:小明、小刚、小红、小英四人一起参加一次英语考试,已知考试共有100道题,且小明做对了79题,小刚做对了88题,小红做对了91题,小英作对了89.问题:①小明和小刚都最对的题目至少有几题?②小明、小刚、小红都最对的题目至少有几题?③小明、小刚、小红、小英四人最对的题目至少有几题?解析:①小明和小刚都最对的题目至少有79+88-100=67人②小明、小刚、小红都最对的题目至少有79+88+91-2×100=58人③小明、小刚、小红、小英四人最对的题目至少有79+88+91+89-3×100=47人。

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当中,多劳力作为常考题型,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然而在计算的时候,比较浪费时间,华图教育专家把这一部分题技巧给大家梳理一下。多劳力合作属于统筹问题当中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题型复杂,并且在近几年的国考以及各地的省考里面都有出现过,所以,还是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一、已知效率例1:小王和小刘手工制作一种工艺品,每件工艺品由一个甲部件和一个乙部件组成。小王每天可以制作150个甲部件,或者制作75个乙部件;小刘每天可以制作60个甲部件,或者制作24个乙部件。现两人一起制作工艺品,10天时间最多可以制作多少该工艺品?华图解析:首先,我们整体来看这个表格能够发现:纵向,从下往上看,完成甲部件,王和刘的效率之比为150:60=2.5:1,相当于相同时间内,刘放弃一个甲,王可以做2.5个甲。同理,完成乙部件,王和刘的效率之比为75:24=3.125:1,刘放弃一个乙,王可以做3.125个乙,因为3.125>2.5,所以王更适合做乙,刘更适合做甲;从上往下看,相同时间内,王放弃一个甲,相当于刘做0.4个甲,王放弃一个乙,相当于刘做0.32个乙,所以让王放弃做甲,用来做乙合适。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王师傅适合做乙,刘师傅适合做甲。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这个题的求解过程:10天一共可以做600个甲+750个乙,相当于600套产品加150个乙,最后剩下的150个乙,最好希望经过重新的分配,达到一份甲+一份乙,由于王师傅完成甲乙的效率比为2:1,所以一份甲需要让0.5份的乙来兑换,所以150个乙相当于1.5份乙,所以一份=100乙,所以最后的实际量相当于100个甲+100个乙,可以组合成为100套,600+100=700套)

2018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容斥问题怎么解?
答: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应用容斥原理来解题就是容斥问题。容斥问题分2类题型:1,求定值;2,求极值。在历年的考试中,基本上都是考察求定值的问题,而求定值又分为“二者容斥...

公务员考试——容斥原理问题
答: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容斥问题:二者容斥问题 1)公式法:覆盖面积=A+B-A与B的交集。2)解法二:若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先把A、B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然后减掉重复计算的部分。简记:元素的总个数=大圈-中圈(A、B为大圈,x为中圈)方法核心:让每个重叠区域变为一层。三者容斥...

行测数量关系:如何轻松识解集合容斥?
答:在解题中,要素在一句话中体现,但是位置相反,优先考虑“三种换位”,要素在两句话中分别体现,优先考虑“一个递推”合成一句话,要素在一句话中,顺序也相同,但范围不同,优先考虑“二串推理”。

容斥极值的问题
答:公务员考试行测容斥极值问题的解法,如:公式法 ①(A∩B)min=A+B-I (I表示全集)②(A∩B∩C)min=A+B+C-2I ③(A∩B∩C∩D)min=A+B+C+D-3I 极限转换法 运用说明:和为定值,求某个量的最大/小值,让其他量尽可能的小/大。若备考四川省考,或参考:四川省考笔试线上免费模考(往期...

数量关系之容斥原理
答:在数量关系的迷宫中,容斥原理像一盏明灯,照亮解题之路。让我们深入探索,掌握它的核心公式,轻松解锁分数之谜。</ 两集合的智慧想象U,如同一片广阔的宇宙,I是那片领域中未曾涉足的角落,A和B则是相互交织的两个集合。黄色区域A∩B,代表的是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红色区域A¬B,揭示的是A的...

如何学习数量关系在行测中?
答:其实,“数量关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它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里和高压力下快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解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是完全具备的。只要通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完全可以攻克“数量关系”问题。所以,从心理上,对“数量关系”...

2018广东惠州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常用公式有哪些?
答:(2)所需计算数据多,计算复杂时考虑尾数判断快速得到答案。常用在容斥原理中。等差数列相关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项数=(末项-首项)÷项数+1。从1开始,连续的n个奇数相加,总和=n×n,如:1+3+5+7=4×4=16,……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 ...

2018广东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会有哪类题型?
答:广东数量关系部分总题量为15题,其中数字推理5题、数学运算10题。数字推理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为主,考点主要涉及等差数列及其变式、等比数列及其变式、数位组合数列、分式数列等。数学运算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考查题型则以常规题型为主,包括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

公务员考试 数量关系 怎么提高 ?
答:3. 计算问题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计算。例如,一次数学考试中,老师发现有11个同学的成绩相同,并且这些成绩与其他同学的成绩构成等差数列。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31分,全班总分是2015分。问全班有多少学生?以上就是关于数量关系部分的常用公式和实际应用的例子。数学公式需要理解后灵活运用,通过...

数量关系有哪些经典题型?
答: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经典题型:1.比例问题:这类题目主要是通过给出两个或多个量的比例关系,要求求解某个未知量。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如果甲走了6小时到达目的地,那么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