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的起源是在什么时候?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中国话剧始于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吴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这片土地上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几乎每一种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都能找到属于它自己合适的生长空间。中国话剧就是这样,它不来自于我国本土,但是它在我国本土仍然有着广大的受众,它起源在20世纪的初期,大清败落的时候,话剧开始由西方进入到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变得成熟,更加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话剧的基本分界标志就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话剧的类型是贴近当时的生活西方元素更加多一点,以讽刺为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话剧的类型变多种多样,有着更加茂盛的生命力。

 一、20世纪上半叶,话剧历经波折

话剧诞生的背景是在大清王朝没落之后,一些有志之士为了拯救国家于水火,就开始将目光放在西方,并且将西方的话剧引入到中国来。同时他们做到一点改变以区别我们中国的戏剧。在那个时候话剧大多都是以讽刺为主,讽刺当时的封建王朝,在1907年诞生的那部话剧是中国第一部话剧,那一年也是我国话剧发展的元年。那些人借助话剧来表达自己在生活中不能说出的话。

二、话剧发展有两个不同阶段

它分为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后。在文革时期,中国话剧大多都是演绎的,是开国领袖的故事,它们所采取的人物形象都是那些领袖,文革对于人的精神发展十分的压抑,从文革之后中国话剧便有了新的突破。到了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话剧发展更加蓬勃茂盛,它融入了更多新的元素,让话剧它不能被其他的娱乐节目所替代,它在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中有一定的地位。

中国话剧的起源是来自于西方,有些人认为这是西方文化开始殖民,我们的表现,但其实不然,我们将话剧做了一系列的改变,让它更加适合我们这片土地。我们的话剧不论是20世纪还是现在都与西方的话剧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中国话剧的诞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它的发展也贯穿着我们积极向上的态度。



19世纪未20世纪初,西方戏剧传入中国,中国戏曲开始融入戏剧元素, 演时事新剧被认为是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在五四前后十年,话剧进入繁荣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话剧开始了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1949年7月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话剧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政府也逐渐重视起话剧。

中国话剧属于后起之秀,是来自西方文化的舶来品,话剧通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创新,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形式民国时期出现目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话剧起源原本是西方的戏剧,引进之后不断的融入中国特色的东西,逐渐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话剧。

话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从晚清新剧时期到新中国时期话剧的发展越来越现代化。

话剧的起源是怎样的?~

话剧是戏剧种类之一,中国的一种特殊称谓。在欧洲,一般将发端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舞台演出形式称之为戏剧,并与歌剧、舞剧、哑剧相区别。它从20世纪初传到中国,最初称之为新剧、文明戏、爱美剧等,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话剧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中国话剧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宣统二年(1910年)传入辽宁。
宣统二年,同盟会员刘艺舟(木铎)由关内来到辽阳,演出了新剧《哀江南》和《大陆春秋》。同年5月到奉天,与戏曲艺人丁香花、杜云卿等人联合,先后在鸣盛茶园演出抨击封建专制的新剧《国会血》,日本领事馆为此提出抗议,奉天市政当局屈于压力,下令禁演。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同盟会会员苗天雨、冯迪汉率团到辽阳市广德茶园(辽阳大观楼),演出话剧《波兰亡国惨》、《民国魂》等。话剧传入辽宁之后,各地爱好者纷纷组织话剧演出活动。民国5年(1916年),大连的陈非我发起组织话剧社,并任社长,社员大多是该市商绅及报馆、学校各界文化人士,演出的剧目有趣味剧《醉鬼捉奸》,正剧《青楼侠妓》、《湘江泪》、《猛回头》、《异母兄弟》等。民国11年(1922年),抚顺青年会附设小学于抚顺西戏楼演出《恶姻缘》、《逆伦案》等。
民国14年,欧阳予倩到大连、沈阳等地给当地戏剧界和爱好新剧的青年演讲平民艺术,传播现代话剧。沈阳中共党员地下工作者张光奇(女)和女师同学被吸收参加“奉天青年会”组织的话剧团,演出话剧《秋瑾和徐锡麟的故事》、《孔雀东南飞》、《谁之罪》、《求婚》等。欧阳予倩还与张光奇同台演出《少奶奶的扇子》、《回家之后》等。同年2月,欧阳予倩应大连中华青年会邀请,讲演《中国戏剧改革之途径》。辽宁各地均组织业余话剧团体,演出十分活跃。民国15年2月,大连正式成立爱美剧社。这是辽宁第一个较正规的话剧团体,社长马殿元、副社长王权祥、导演部主任吕馥棠。民国16年(1927年)5月,爱美剧社应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之邀,为筹备平民教育基金,于基督教青年会大礼堂(在今民主广场)演出,上演反映家庭和社会矛盾的悲剧《千秋遗恨》等话剧。民国18年9月,车向忱组织“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在奉天郊区大韩屯等地演出《改良医院》、《盲》等话剧。

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何时?在什么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是由...
答: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 活动十分活跃。戏曲的正式形成与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

戏剧的起源是什么?
答:戏剧的核心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舞台形象来再现社会生活中的斗争。根据内容的不同,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正剧)等类型;根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据1959年的统计,中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戏剧剧种共有约三百六十种。话剧是一种主要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塑造形象和揭示矛...

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一时期
答:中国戏曲起源于唐朝时期。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

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有哪些?
答:中国戏剧的起源应从远古社会的祭祀活动说起。人们带着面具、跳着舞蹈与神灵勾通,可能还有唱词。楚辞中的九歌就是屈子整理修改的楚国先民祭祀时吟唱的歌词。尤其是湘君和湘夫人中还有对唱,试想一下,二个人身穿远古时期的服装,带着神的面具走上祭坛,高声的吟唱。有情节、有故事。这是不是很像二个演员...

中国戏剧发展史是什么?
答: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中国戏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中国戏剧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戏曲的形成过程较为缓慢,但到了宋元时期,戏曲艺术才逐渐成型。尤其是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戏曲的成熟。自那时起,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戏曲在现代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拥有超过360个不同的剧种。中国戏剧主要包括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传统...

中国戏剧的魅力和精髓是什么?
答: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起源于哪个时期戏曲起源于巫术吗
答:在这里,有必要回顾相关的学术史。1913年,王国维写下了《宋元戏曲史》,成为现代学术史上中国戏剧研究的开山之作,被人们奉为经典。在当时,王国维已经关注到宗教仪式与戏剧的起源有关,他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又说“是则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

中国戏曲是从以下哪些方面发展而来的?()
答:中国戏曲是从音乐,诗歌,舞蹈方面发展而来的。中国戏剧的起源: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来自于民间,活跃在民间,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品德、风俗等,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中国戏曲由民间歌舞、滑稽戏和说唱三种形式组合而成。扩展知识 发展...

中国古代戏曲起源的几种说法?
答:刘辉在乌鲁木齐市“中国戏剧起源研讨会”上的发言云:“中国戏曲的缘起与中国的宗教、民俗、歌舞特别是说唱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戏曲与小说区分后,必然是以第一人称而不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演出,没有这个,谈不上中国戏曲,必须有角色行为,没有这个,也不是戏曲”。 八、百戏之摇篮说 祝肇年、彭隆兴《百戏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