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已经上大学,成天打游戏,好几门课挂科,面临被劝退,该怎么办? 我的孩子今年大三,因为迷恋游戏,多次挂科,现在面临劝退,跟他...

作者&投稿:谏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儿子上了大学,却整天沉迷于游戏当中,导致专业考试挂科,因为玩游戏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甚至是面临着被学校劝退,家长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甚至应该要严格约束孩子在大学期间玩游戏,在小匠老师看来,为了能够让孩子顺利毕业,家长很有必要跟孩子约法三章,禁止孩子在读大学期间玩游戏,要让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针对于这一个问题,小匠老师下面来分享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大学生应该自觉认识到在大学期间沉迷于玩游戏的后果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应该是心里有数,在大学期间成天打游戏,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家长的不负责任,大学生应该自觉意识到在大学期间沉迷游戏的危害,适当打游戏可以让自己放松压下来,但如果沉迷于游戏当中,不能自拔,那么就会导致自己将来毕不了业,甚至会被学校所劝退。

大学生应该懂得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不要在大学期间沉迷于游戏当中,如果自己有成天打游戏的坏习惯,应该要尽早改正过来。大学生只有懂得鞭策和监督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不辜负家长的期望。

第二、家长应该严格禁止孩子在大学期间玩游戏

有些大学生可能会整天宅在学生宿舍里面打游戏,甚至是翘课打游戏,最终导致自己的专业课程跟不上,考试出现挂科的情况。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小匠老师认为家长应该严格禁止孩子在大学期间玩游戏,应该要跟孩子约法三章,如果孩子在大学期间整天沉迷于游戏当中,家长可以不给孩子生活费,通过这样的压力来督促孩子改正整天玩游戏的坏习惯。

当然,家长也应该要让孩子学会去面对现实世界,而从游戏当中的虚拟世界脱离出来,有些大学生之所以喜欢玩游戏,有的是不想去面对现实的问题,可能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游戏当中放纵自己,逐渐地沉迷于游戏当中,为了避免游戏上瘾,大学生们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意志力,不要因为游戏而游戏人生。

第三、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要沉迷于游戏当中

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首要的任务是好好学习,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从大学毕业是对自己的负责,大学生要懂得自觉杜绝在大学期间玩游戏,辛辛苦苦考上大学,如果因为成天打游戏而面临被劝退,那么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何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上大学都已经是成人了,有自己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家长为什么还要以抚养小孩的心态这样的焦虑呢?

他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完全有能力判断。一个已经成年的孩子,一点自律性都没有,都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还要让父母为其操心和焦虑真的是不应该。

但作为父母想尽一些心,想再做一些努力,这种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针对孩子目前的状况,父母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做到尽心尽责即可。

一,召开家庭会议,必须和孩子把责任义务谈清楚,划清楚。

第一,父母把你抚养到上大学,你已成人,父母的责任义务就已经完成。

父母之所以还为你提供衣食住行,是因为你目前还在上学没有经济能力,没有生活来源。但如果你在大学好好学习,父母心甘情愿为你付出所有。但如果你沉迷于游戏,消极颓废,荒废学业,作为父母除了痛心之外,也完全没有必要再为这样孩子付出。如果你觉得自己这样下去能行的话,那你就随便,反正生活资源和经济来源你自己想办法解决,父母没有义务和责任去供养一个心中没有感恩,没有自律,消极颓废的成年孩子。

第二,如果你能重新悔过,父母还会一如既往的为你付出。

如果你能重新悔过,痛改前非,重新振作起来的话,父母仍然会宽容你,原谅你,支持你。但如果你仍然不思悔过,仍然这样沉迷于游戏,消极颓废下去,那就必须和父母之间划清责任界限,父母从今天开始就不再对你提供任何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你的人生你做主,你的道路你把握。

北大劝退学生常书杰,就是最好的例子。常书杰被北大劝退,父母无可奈何。但常书杰被劝退后,能够重振旗鼓复读一年仍然获得了高考状元。而你目前还没有达到被学校劝退的地步,如果自己还执迷不悟,非要走这一条路的话,那你就走吧,但你必须为自己的执迷不悟付出惨重的代价。你如果真的被学校劝退,那你的人生你自己定位,父母再也没有责任和义务为你付出。你成也好,败也好,完全在于你自己,不要再打算从父母这里无偿的获取什么,有本事你就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来,像常书杰那样,复读一年拿个高考状元证明你自己。

二,如果父母还想尽心,那就带孩子去做一次全面的心理疏导。

一个上大学成年的孩子,按理来说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去教育,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他来说完全有能力判断。作为父母,心不甘心还想帮帮孩子,那就带他去认认真真做一次心理疏导教育,通过专业的心里辅导机构和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辅导,一般都会受到一定的效果。

总结:中国家长最可怜就是始终都有终生抚养孩子的观念。在中国家庭中,有许许多多的啃老族,三四十岁了还伸手问自己的老父母要钱。正是因为中国家长抚养孩子的观念,所以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巨婴。

孩子现在上大学,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他的人生方向,人生轨迹,人生成败,完全由他自己来决定。这一点,父母必须和已年人的孩子把责任义务谈清楚,划清楚。

只要他能够改过自新,重新悔过,父母仍然可以为其提供经济资助和生活资源。如果他仍然执迷不悟消沉颓废的话,那就随他而去。作为父母,该给的建议给他,该做的努力做了,该尽的心尽到,就已经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就已经对得起这个已成年的孩子。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话,压力其实都挺大的,而且我们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压力转移到我们的孩子身上。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比如说我们在社会上吃了一些亏,可能这些是我们的能力不够或者说学历不够所导致的,那么我们可能回家之后就会对孩子讲这件事,然后进行所谓的勉励,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不要吃这样的亏,那么其实就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对孩子施加一个压力,虽然说我们可能感觉自己说出来好受了很多,但是孩子却承担了我们的压力。

这也就是我们生活之中所常说的望子成龙,将自己的梦想加到了孩子的身上,其实你自己想你当中都没有实现的事情,为什么要孩子来帮你实现啊?他肯定有他自己的人生呀。

 

为什么打游戏?

首先来说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打游戏的,那么我其实的情况的话,跟刚刚上面所说的一样,就说当时之前在我上大学之前的话,因为整天在家长的眼皮子底下,他们队友盯得比较近,然后就是各种督促和勉励我,说明对我来说压力比较大,而且我更是没有机会去接触这种游戏什么的东西。

那么等我上大学之后,我会突然进入一个比较放松特别放松的一个阶段,首先来说家长不在身边,而老师对你基本上就不管了一个状态,你爱怎么样怎么样,你学习,不过你没考试过你补考就行了,大不了你就进行重修了,跟老师的关系其实不是特别的大。

所以说这个时候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真的是要靠我们自己了,我们自己的自律,如果说自律强的话,大学生活真的是非常的精彩,我们可以去学习很多的知识,结交很多的朋友,去跟老师请教非常多的有趣的问题,那么我的人生也会变得不一样的。

 

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刚刚也说过,孩子们进入大学之后,肯定会有一个释放的一个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可长可短,主要就在看他人的引导,以及他自己能否觉醒过来。

而对于这个问题呢,我首先希望能够让他自己认识到他现在的问题有多严重,而且让他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打游戏不是说不可以,但是你不能说为了打游戏而荒废自己的学业。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第1点,他的确是需要释放的,但是释放是一个度,然后让他认识到自己已经过火了,第2点的话要让他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我总得有一个追求人生在世的话有梦想,他跟咸鱼有区别。

第3点的话还是让他有一个坚定的执行力,也就是自律加执行,定好目标之后坚定的执行下去,其实像他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适当的从一些其他的方式进行疏导一下。



儿子已经上大学,成天打游戏,好几门课挂科,面临被劝退,我认为家长应该平心静气的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然后告诉孩子学习的一些好处,让他能够真正的理解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句话,我认为可以先从他比较感兴趣的几门课程入手,然后给他请一些优秀的专业老师,帮他补习课程。

一是家长应该和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补上之前所挂的课程;二是对孩子进行约束,孩子打游戏挂科的原因是因为自身自制力太差。

我的孩子今年上大二,因为成绩差,已挂科好几门,听班主任说很有可能被学校劝退.我不知该怎么办.有更好的办法~

关注大一新生 重视教书育人

吴学先博士,教授 2008年8月27日《中国教育报》

本文提出了两个问题:1、从关注600万大一新生着手,年复一年坚持下去,这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一步;2、现在的大学老师普遍存在着“重视科研,忽视教书育人”的倾向,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较少,这不利于教书育人。

一、大一新生存在严重的“圈养”后遗症

在中国,孩子们从懂事那天起,家庭、学校、社会赋予他们的第一人生目标就是“考大学”,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这样才有出息”。在18岁以前,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为“考大学”而奋斗,在长达12年的中小学时代,每一次小测验和每一次期末考试,那些成绩似乎都连着大学梦。还有周末不得不参加的辅导课,其目的或者是为了巩固和深化课堂内容,或者是为了成为“特长生”以便高考加分,总之,孩子们的所有活动都指向高考独木桥。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当他们考上大学后,就等于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目标”。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就是他们“解放”的日子,从这天起,全国600万新大学生开始“狂欢”;

从“圈养”到“放养”,也是从这天起,家庭、学校、社会开始认为:他们18岁了,是大人了,不必再严格管理教育他们了,他们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问题就出现了:这些18岁的孩子们,年龄虽然已经成年了,可是,18年的“圈养后遗症”严重存在,大一新生在离开家门住进大学宿舍后,由于没有“第二个人生目标”,大致分化成两大类:那些主动进取的学生常常是“这也想干那也想参与”,盲目作为,没有焦点,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相反,那些本来就懒散的孩子,这时变得“无所适从”,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唠叨”,他们不会自主做事。

在新生刚入学时,如何帮助这些18岁的孩子们尽快确立“第二个人生目标”,还是一项很难的工作。你告诉他“要为祖国富强而学习”,他们认为这个目标太遥远;你告诉他“要为家族兴旺而学习”,他们认为父母仍然健康还不用自己操心;你告诉他“为找一份好工作而学习”,他们说“还有4年来得及”。

有一个男生以优异成绩考入人民大学,由于缺乏对大学学习方法的了解,片面以为大学就是“素质教育”,入学后积极报名参加各种学生社团,仅在9月就参加了8个社团组织,包括学生会、话剧团、交谊舞协会、演讲协会、网球协会等等。上完课,大学老师不留硬性作业,更没有人检查作业,于是,大把的业余时间忙于参加社团活动,不知道大学生要去图书馆读书,要以自学为主。结果,期末考试三门课不及格。

还有一个新生,平时就喜欢电脑游戏,在宿舍常常玩到通宵,由于家长、老师都不知道,也就没法管,他更加放纵,熬夜后,开始是上课迟到,后来就变成缺席。重点大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一般来说,平时的日常管理更松些,老师们对这个学生不闻不问,任其缺课迟到。直到期末,这个学生5科不及格。寒假,家长知道了这个“恶果”,找到学校,质问系主任:“你们为什么不及早联系家长?”系主任说:“大学生是大人了,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没有义务找家长。”

可以想象,这两个学生后来的“补考”之路会多漫长。

还有更令人伤心的故事。有个学生以优异成绩考进重点大学,由于不会自主学习,期末多科不及格,他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纵身跳下楼去,摔死在18年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里。

还有一个女孩子,来自贫困山区,看到城里的同学花枝招展、卡拉OK,很羡慕,自己也去歌厅娱乐,被某老板发现、包养,不久她放弃了学业。等家长知道时,覆水难收。

600万新生,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关键是,新生“挂科”比例很高,清华大学大一新生也有上百名学生有“不及格”科目,你说,这该责怪学生还是责怪老师?能考进清华的学生不会傻吧?

二、怎样帮助大一新生尽快确立“第二个人生目标”

以上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而且悲剧年年重复?我认为: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社会都有责任。

1、学生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

学生们在考完大学后“放松”一个暑假有情可言,毕竟“寒窗苦读”12载,该休息一下了。可是,在进入大学以后,应该马上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主动找老师和教授们咨询,选准专业课,算好学分,脚踏实地从头学起。尤其是业余时间,大学没有作业,可是有“必读书目”,把老师们指定的书目读完,这很重要。周末两天,假如实在不知该做什么,背背英语,看看相关杂志,也是必要的,比如中文专业学生,周末可以读一下《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等,所有专业都有相关的专业杂志。另外还有那些读来很轻松又可受益的杂志,如《读者文摘》、《知音》等。

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大学4年坚持读《中国企业家》,从中学习管理理念,也吸取别人的成长经验。毕业找工作时,他能说出许多企业的情况,如经营范围、发展阶段,该企业老总的成长史等。他选择就业单位很有目标,一举成功。

上学期间,要给自己定一个纪律:“每天学习时间不得少于9-10小时”,这个时间不算长。每天再坚持1-2小时体育运动。

自律,凡事都有节制,这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养成的品格。玩游戏要有时间限制,决不可放纵。

2、家长在孩子上大学后,不能即刻松气,还要关照一年左右,要给孩子找一些身边的榜样。

孩子考上大学后,家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孩子住校后,要保持联系,不仅关心生活,还要问学习。家长要主动与老师沟通,询问孩子的表现:有没有旷课,有没有迷恋网络游戏等等。与老师的联系至少要保持一年,以便随时掌握孩子的变化,发现苗头及时纠正。

孩子的叛逆期在中学已经完成了,在大学时期,家长与孩子是可以沟通的,加上孩子住校想家,正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大好时机。沟通不是“训斥”,而是交流,是谈心,是引导。

要给孩子找一些“榜样”。曾经有一个女生,考完大学后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男友,见面后男友提出建立“恋爱”关系,男友大她14岁。家长显然不会同意。这个女生的母亲很聪明,他们没有直接阻拦,而是请了三个自己很敬仰的成功男士,他们是总经理和教授。她请这三个朋友分别邀请女儿吃饭,讲述人生道理,教育她如何恋爱。事后,这个女生只说了一句话:“谢谢爸爸妈妈。”她自己处理好了一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身边的榜样,比如任课老师、上一届的全优生、学校著名教授、他(她)认识的叔叔阿姨等,让孩子与他们交流,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3、老师对大一新生要格外关心,要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依赖型”到大学“自立型”的转变,不能用一年级的“不及格”警告学生在二年级后好好学,要在学生入学时事先“引导”而不是事后“惩罚”。

新生进入大学,各科任课老师无疑都有引导的责任,辅导员当然是最重要的监护人,所有接触学生的老师都应该对学生负责。“教书育人”是每个老师永远的“师德”。孩子们从圈养到放养,一下子不适应,老师们要主动承担引导的责任,从9月入学时起,从第一节课起,就要引导,要辅导,贯穿于每一节课,而不是等到期末,拿着卷子写下“不及格”的成绩,那时就太晚了,可能会彻底伤害一个莘莘学子的自尊,甚至断送一个接班人的美好前程。

其实,在大学,尤其是文科,要探索“讨论”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100个人读《红楼梦》,应该有100个不同的林黛玉,要允许学生的想象有差别,当然,这100个林黛玉不能成为环珠格格,差别应该是合理的,能自圆其说的。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是有害的。

湖州师范学院张晓光教授做得极好,他主动要求给一年级新生当班主任,像家长一样尽心尽力,班里一个女学生阑尾炎手术,他想资助,给钱之前,他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不伤害该生的自尊心。为了学生们学好英语,他购买了50本简易英语小说,要求学生在4年内轮换着读,并签名,毕业时,每人就可以带走一本有50个同学签过名的小说。他说:“这是我送你们的见面礼。”几年来,他的班有许多学生获大奖,没有一个学生不及格。孩子们把他当成“老爸”,大一新生尤其需要这样的老师,在他们自己还不会大踏步走路的时候,有这样一位老师引导着走一段,很有必要,学生们在大二以后就可以朝着目标独自前行了。

笔者认为,各大学都应为大一新生安排班主任,最好是副教授和教授,为了减少教授这一年的工作压力,班主任的“工作量”可以冲抵“科研量”。

教师的成就感在哪里?在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的老师中有许许多多人,很优秀,可是,我们的评估体系太伤害他们的情感。

4、学校首先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能把“教学”与“科研”的次序颠倒了。中学尚无法摆脱应试教育,大学不能不承担起“全面育人”的责任。

家长们都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是交给学校了。许多家长自己没上过大学,往往把大学想像得很神圣,因此不再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家长很放心地把“指导”的责任交给了学校。可是,在扩招以后,许多学校新招了大批年轻教师,这些老师自己还年轻,不懂如何教书育人,或者是忙于“科研”忽视“教学”,或者本来就缺乏责任心,往往没能担负起“引导”的职能;老教授们忙于带研究生,很少接触大一新生。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帮助大一新生尽快确立“第二个人生目标”,这主要是大学的责任。

在大学,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大一新生的首要任务。不要像中学那样考试,多一点“小组讨论”式的作业。英国的考试成绩,45分就算及格,70分以上就是优秀。他们更加注重Team work(小组作业)。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科研”次之,现在许多学校弄反了,片面强调“科研量”,要求老师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还根据“杂志的等级”计算“论文的分值”。谁都知道,科研成果是否“重要”看的是这项成果本身是否“填补了学术空白”,而不是看“杂志”的等级,而且,那些具有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的成果反而不该急于发表。另外,科研成果不是每年“均恒收获”的,科研“灵感”是在多年积累后突然降临的,以3-5年为一个周期才合适。再说,硕士、博士、年轻教师的数量每年增加这么快,国家级重点“杂志”却没有增加,还依旧强调论文“数量”,哪里能保证“质量”呢,于是“学术造假”“剽窃”屡见不鲜。与其这样,为什么不鼓励老师们“教书育人”呢。

在大学,“育人”才是第一使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做了很好的尝试,王一川他们以“从游”的教学模式为新生乃至全体本科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老师、研究生、本科生一条龙传帮带,老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得以很好发挥。

5、社会和谐是人才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青年人有理想有激情,中国才有希望。

大学扩招,我们的新生从每年不到100万增加到600万,大学扩招后,高中扩招比例更大,从而减少了初中辍学人数,这是一个极大的社会进步。

每年600万大学新生,年复一年,这是一项巨大的教育工程,世界各国都看中了中国的教育资源,都想来分一杯羹。他们看重的不仅仅局限于巨额学费等“教育产业”,还看中对中国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谁能“影响”这些大学生,谁就能“使用”之。

目前,我国大学的课程设置存在严重问题,除去节假日,大一新生一年不足200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大部分时间在学政治课和英语课,专业课少得可怜,孩子们把“大一”称为“高四”,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学生因此退学,改为出国留学。出国一个大学生,四年花费就等于消灭了一个“中产阶层”的家庭,这对于刚刚富起来的中国来说,其后果还不止于此。

从大一新生入手,鼓励学校“重视教学”,提倡老师“教书育人”,敦促教育行政部门“尊重教学规律,减少瞎指挥”,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不能让已经考进大学的新生因为我们“工作失误”而误入歧途,帮助他们尽快确立“正确的”并且“可行的”人生目标,这项工作是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当务之急,而且是力所能及的。其实,我们首先要教给学生的东西主要是两个:一是责任心;二是自学习惯和能力。

孩子身上担负着家族的兴衰,担负着祖国的未来。

要年复一年地关注每年的“大一新生”,让这些孩子在起步阶段少犯错误,走正路,成人才,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遇到你所描述的这种情况,作为家长,应该抽时间与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天,听听他的心里话。了解一下他厌学挂科的真实原因。
另外,还要与孩子的大学辅导员老师多多交流。毕竟,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辅导员老师最清楚,而且,辅导员老师在学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多年,或多或少也会遇到过类似情况,所以,他们会更有经验,而且,他们也学过心理学,肯定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开导孩子,让他引起足够的重视,把落下的课程补上来,争取顺利毕业。
我相信,在孩子、家长、辅导员老师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会痛改前非,把自己的精力花在学习上,认真学习,顺利毕业。
以上是我的建议,仅供参考。愿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让你满意。

我儿子今年下半年大二了,暑假呆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说也不...
答:你好,这是90%以上的家长的困惑,都没有任何的好办法。听之任之,不耽误学习就行,睡觉不管白天晚上,只要睡得时间足够没事。

沉迷于游戏怎么办?
答:(3)删除游戏的客户端 可以把自己在玩的游戏删道除(卸载客户端)如果狠不下心,可以告知父母让父母来完成,还可以跟父母商量每天的内上网时间。(4)和朋友多进行户外的活动 周末、假期,和好朋友们多进行户外活动增进友谊才是最正确的容,从网络中挣脱出来,一起去爬山,一起去郊外,享受美好的假期...

大学宿舍总有人整天打游戏,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答:以英雄联盟为例,如果你一年都上不去大师,其实你已经没有打职业的可能,这时候你就要意识到游戏是用来放松的,而不能整天在宿舍沉迷下去。找到一个清晰的方向去努力。沉迷打游戏不是错误,但是不准备把游戏作为职业,依旧沉迷游戏里面,那就是错误了。大学生毕竟还是在靠家里的生活费过日子,不是很富足...

那些在大学里整天玩游戏的人,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
答:大学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在大家的眼中都觉得只要考上了大学那么自己的好日子就来了。似乎也确实是如此,考上了大学的大家进入大学一切都是非常新奇的,没有了父母的唠叨,没有了老师的管束,更没有了学业的压力,于是大家开始肆无忌惮的在宿舍里面玩游戏,每天都在潇洒的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

现在很多大学生天天在宿舍打游戏睡觉,难道他们没有感到迷茫或者焦虑吗...
答: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会迷茫和焦虑。不仅仅是大学生,就算是毕业后,也有不少人感到迷茫。不过这种迷茫和焦虑,都是暂时性的。比如说没事干的时候,突然开始思考人生。一旦室友叫自己去吃饭或者打游戏,这种思考会戛然而止。看似影响大,实际上还不如下一场雨,最起码还知道收衣服。1、迷茫和焦虑是...

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每天宅在宿舍里打游戏的现象?
答:首先我们来上大学,不管是985、211,还是一般本科院校,亦或是专科学校,都说明你有智商有能力在自己的专业可以有所作为。好学校自不必说,你有着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而你却在打游戏?那我建议你还是别上学了,中国有千千万因为教育不公上不了好大学的学生,麻烦你腾出名额来,我们愿意上,再累也...

已经大四了,同学还天天在玩手机,应该怎么劝导呢?
答:任何时候,都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自控能力,在我上大学时,亲眼见证了一个游戏白痴,在室友的耳濡目染下,如何一步步沦落为游戏狂魔的。 所以,远离打游戏的室友,绝对是避免反反复复沉迷于游戏的好方法,这就好比,治疗过敏症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那么,我们靠什么来远离“污染物”呢? 远离游戏环境最好的方法...

很多大学生每天不上课在宿舍玩电脑,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现象?
答:2.跟风。上个大学以后和旁边的舍友已经一些同学关系处好了以后,舍友说今天不去上课,你也不想去,舍友说一起玩游戏,你说好,然后大家一起不上课一起旷课打游戏,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是什么。3.过度自由。很多人上了大学以后想着好不容易熬过辛辛苦苦的高中,而且家长又管不了自己,还能自由自在的...

...也不与人交流,天天关在房间里打游戏怎么办?
答:2 建议作为家长来讲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子女深入的沟通一下,可以给他们作一定的引导。不是不让他玩游戏,而是让他先把自己的工作稳定下来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已经大学毕业了,家长照顾的义务早已尽到了,现在并不是需求回报只是希望他能过好,好好的谈下,我想他能够理解的。寻找孩子比较信任...

孩子都读高三了还是喜欢玩游戏,该怎么办才好呢?
答:尽管时间非常的少,还有些孩子仍然沉迷游戏或者虚拟网络世界当中,不管家长怎么去催促,孩子也是无动于衷。那么高三孩子临近高考沉迷游戏该怎么办呢?高三孩子临近高考还仍然沉迷在游戏中,其实跟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家长会说,我教育很好啊,之前一直没有问题,但是上了高三以后就开始玩游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