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救措施

作者&投稿:姜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脑梗死急救 措施 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脑梗死急救措施

  首先,大多数脑梗死病人都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喝酒、家族遗传等等高危因素,部分病人还可能合并有冠心病等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因此,不管是病人本人还是家属,心里都应有这么一根弦:患者得脑梗死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

  其次,脑梗死一般都是急性起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让人猝不及防。而症状有可能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切不能侥幸,这种情况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果处理不当,有很大机会进展为脑梗死。

  最后,脑梗死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大体说下:

  整体:头晕、恶心、呕吐,晕倒、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困倦、精神行为异常等等

  头面部:眼斜嘴歪、言语不清、张口困难、忘词、描述困难、双眼凝视、伸舌偏斜、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等

  肢体:一侧无力、麻木甚至完全瘫痪

  上医治未病,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定期就医,积极药物及生活方式干预预防脑梗死。

  一旦发生急性脑梗死,应尽早判断、尽早送医,给大夫和患者一个救治的机会。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

  本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实质上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过程。由于脑动脉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代偿功能,因而在长期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但脑组织本身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供应血流中断的4-6分钟内其即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故脑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以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为主的脑动脉病变期和脑动脉内血栓形成伴有脑组织缺血坏死的脑组织损伤期。急性脑梗死的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在发生不可逆的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往往存在处于缺血状态但尚未完全梗死的脑区域(即缺血半暗带)。挽救这些缺血半暗带是急诊溶栓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其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神经系统的症状与闭塞血管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及邻近受累脑组织的功能有关,这有利于临床工作者较准确地对其病变位置定位诊断。以下将按主要脑动脉供血分布区对应的脑功能缺失症状叙述本病的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病灶侧单眼黑蒙,或病灶侧Horner征(因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所致的同侧眼裂变小、瞳孔变小、眼球内陷及面部少汗);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中、前动脉缺血表现);优势半球受累还可有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像障碍等。尽管颈内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出现意识障碍较少,但急性颈内动脉主干闭塞可产生明显的意识障碍。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最为常见。

  (一)1.主干闭塞 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若优势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

  (二)皮质支闭塞 上分支闭塞可出现必遭对侧偏瘫和感觉缺失,Broca失语(优势半球)或体象障碍(非优势半球);下分支闭塞可出现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障碍等,而无偏瘫。

  (三)深穿支闭塞 对侧中枢性上下肢均等性偏瘫,可伴有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有时可伴有对侧同向性偏瘫;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皮质下失语。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一)主干闭塞 前交通动脉以后闭塞时额叶内侧缺血,出现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因旁中央小叶受累小便不易控制,对侧出现强握、摸索及吸吮反射等额叶释放症状。若前交通动脉以前大脑前动脉闭塞时,由于有对侧动脉的侧支循环代偿,不一定出现症状。如果双侧动脉起源于同一主干,易出现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双侧脑性瘫痪、二便失禁、额叶性认知功能障碍。

  (二)皮质支闭塞 对侧下肢远端为主的中枢性瘫痪,可伴有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状。

  (三)深穿支闭塞 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近端轻瘫。

  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一)主干闭塞 对侧同向性偏盲、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丘脑综合征,主侧半球病变可有失读症。

  (二)皮质支闭塞 因侧支循环丰富而很少出现症状,仔细检查科发现对侧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伴黄斑回避,双侧病变可有皮质盲;顶枕动脉闭塞可见对侧偏盲,可有不定型幻觉痫性发作,主侧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命名性失语;距状动脉闭塞出现对侧偏盲或象限盲。

  (三)深穿支闭塞 丘脑穿通动脉闭塞产生红核丘脑综合征,如病灶侧小脑性共济失调、肢体意向性震颤、短暂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面部感觉障碍;丘脑膝状体动脉闭塞可出现丘脑综合征,如对侧感觉障碍(深感觉为主),以及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和不自主运动,可伴有舞蹈、手足徐动和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中脑支闭塞则出现大脑脚综合征(Weber综合征),如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上下肢瘫;或Benedikt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不自主运动,对侧偏身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

心脏病急救的方法是什么?
答: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心脏病发病时一般比较突然,如果发病就需要及时吃药来急救,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有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缓解,那心脏病急救的方法有哪些呢?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状,病人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

发生心肌梗塞,该如何正确急救?
答:5. 给予氧气:如果有氧气设备可用,向患者提供氧气以确保充足供氧。6. 监测患者状况: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意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并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继续监测状况。请记住,急救只是应急措施,最好在有专业急救人员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并遵循他们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具备专业的...

心肌梗塞的自我急救措施有哪些?
答:可以选择以下姿势中的某一种(以病人感到最舒服为准)保持着等候救护车到车。1.有桌子的话,可让病人伏在桌子,两手当枕,垫在头下。2.叠高被子,让病人背靠,让头部也倚在被子上。3.垫好枕头,让病人仰卧,并适度垫高脚跟。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很高,所以必须送ccu或icu病房抢救。有多次发作,口含...

急性心脏病如何急救
答:心跳骤停的急救:心跳骤停是最危急的时候,所以这时的急救一定不能有片刻耽误。大脑需要大量的氧,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如果患者在疾病突发的4分钟内,能够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复苏率在50%,这4分钟被称作挽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超过5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流程是什么
答:1、急性期卧床休息。2、吸氧。3、测BP,P,R,T。4、心电监护。5、三大常规。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是敏感指标。6、解除疼痛。可用哌替啶、吗啡、可待因、硝酸甘油等。心肌再灌注疗法可以极有效地解除疼痛。7、溶栓、扩管、抗血小板、抗凝。8、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者,应...

心梗发病时十秒自救?
答:一、心肌梗死的急救步骤 1.立即让患者原地静卧休息,停止一切活动。稳定情绪,保持镇静。不要随便搬动患者,更不能扶着或背着患者去医院。2.解开患者贴身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吸氧。3.检查患者口中是否有异物(如呕吐物),如果有一定要清理出来;如果患者有假牙一定要摘下来,防止其窒息...

心肌梗塞的救治方法是什么?
答:症状表现:心绞痛症状持续1O分钟以上,就应高度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心肌梗塞患者除胸痛之外,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紫等症状,经休息或应用急救药物后不能缓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心肌梗死的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如出现胃痛、牙痛、背痛等症状,应引起注意。救治措施:心肌梗死的死亡...

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答:如疼痛仍未缓解,十分钟后再含1片。家中如备有亚硝酸异戊脂(每安瓿0.2毫升),在疼痛剧烈时,可将药片放在手绢里捏碎闻之,这种药较硝酸甘油片作用快,约5~10分钟就能使心绞痛缓解,但其作用只能维持几分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2/3是死在医院外的。因此,心肌梗塞病人的现场急救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心肌梗塞的治疗
答:心肌梗塞一旦发生,应马上把患者送往医院治疗,送院前做好相应处理。1、院前急救措施 (1)急性心肌梗塞时,应马上让患者卧床休息,绝对禁止各类活动,避免一切干扰,尽量减少噪音,并保持环境安静。(2)对于典型患者,应立即以予止痛、减轻紧张过激情绪,假如患者有携带急救药物,应马上帮助患者口服安定片...

心肌梗死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
答:【答案】:A 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住院后争取在30分钟内进行药物溶栓或在90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