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场救护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 现场救护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

作者&投稿:英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场救护的原则:

1、先抢后救: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伤病员尽快脱离险地,移至安全地带后再救治。

2、先重后轻:对大出血、呼吸异常、脉搏细弱或心跳停止、神志不清的伤病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昏迷伤病员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伤口处理一般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并尽快妥善地转送医院。

3、先救后送:现场所有的伤病员需经过急救处理后,方可转送至医院。

现场救护的步骤有:

1、现场评估、判断伤病情。

2、及时呼救,先救生命,再治伤病。

3、脱离现场、安全转移。



  一、现场救护原则 :

  1、现场进行检伤、分类、包扎止血、固定等救护后再行搬运及护送。

  2、用装备齐全的救护车护送危重伤员,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3、护送途中对危重伤员要有医护人员护送,密切观察伤员的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应记录尿量等情况,注意保温和防尘。应保护好创面,防止创面再次感染。

  4、判断有吸入性损伤或在途中有发生气道梗阻可能的危重伤员,应在护送前进行气管切开术,以防止护送途中发生窒息而死亡。

  5、尽量减少伤员的搬动,防止发生意外。

  6、对于创伤患者、疼痛明显的伤员,在无明显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使用小剂量度冷丁、曲马多镇痛,防止发生创伤性休克。

  7、在搬运和护送中,要将伤员固定牢固,防止过度颠簸导致加重休克的程度。

  8、到达医疗机构后,应及时介绍伤情和处理经过。

  二、现场救护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检查意识、呼吸、脉搏等状况及处理严重出血。

  2、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3、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4、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区。

  5、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液运行情况。

  6、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7、预防休克的发生。

  8、如果离断肢残端出血多,呈喷射状,应先用指压止血法止血,然后上止血带,再行包扎。

  9、对离断的肢体,应用三角巾、无菌敷料或清洁布料包扎好,外面套一层塑料袋,放在另一装满冰块或冰棍的塑料袋中保存。

  10、用大量纱布压在肢体残端,采取回返式包扎法加压包扎。

  11、如果离断的肢体留有部分相连,则直接包扎,并按骨折固定法进行固定。

  12、如有大的骨块脱出,应同时包好,一同送医院。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等,确保救护者与伤者的安全。
  4.先分类再运送
  不管伤轻伤重,甚至对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伤者,如果未经检伤和任何医疗急救处置就急送医院,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先进行伤情分类,把伤员集中到标志相同的救护区,有的伤员需等待伤势稳定后方能运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救护人员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职责。
  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一切有生命威胁的刺激对人都能引起强烈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行为活动。灾害给伤员造成的精神创伤是明显的,对伤员的救护除现场救护及早期治疗外,尽可能减轻其精神上的创伤。
  7.伤面的救护措施
  为应对紧急情况,员工和公民都应学习和掌握采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
  8.正确处理窒息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
  存在窒息性气体的事故现场,引起危害的特点是突发性、快速性、高度致命性,救护人员应戴防护用具,正确施救,以降低死亡率,并防止救护人员中毒。
  9.尽力保护好事故现场
  (二)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
  救护中为减少抢救的盲目性,节省时间,较准确地按伤情分别进行有组织的救护,快速进入“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医护人员的作用,把救护力量投入到最需要救护的伤员身上。

  现场救护的原则:
  1、先抢后救: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伤病员尽快脱离险地,移至安全地带后再救治。
  2、先重后轻:对大出血、呼吸异常、脉搏细弱或心跳停止、神志不清的伤病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昏迷伤病员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伤口处理一般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并尽快妥善地转送医院。
  3、先救后送:现场所有的伤病员需经过急救处理后,方可转送至医院。
  现场救护的步骤有:
  1、现场评估、判断伤病情。
  2、及时呼救,先救生命,再治伤病。
  3、脱离现场、安全转移。
  



简述现场救护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急急急,求大神的解答~

现场救护的五个原则
答:现场应急救的五个原则包括检查环境、抢救生命、检查伤口、操作手法准确、防护措施准确、先救后运的原则等。1、检查环境观察伤员附近的环境是否安全,保证自己和伤员的安全,大致全面完整的对伤员的情况有个初步判断。2、抢救生命 观察伤员的呼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必须要马上稳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

现场救护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 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紧张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 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 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步骤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应继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目的...

简述急救三原则以及常用的急救方法
答:急救的三先三后原则 参与救护的人员不要被混乱的场面所干扰,应尽快使伤员平静下来,沉着、镇静地观察其病情,在短时间内做出初步判断,并坚持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对大出血、神志不清、呼吸异常或呼吸停止、脉搏弱或心跳停止的危重伤病员,要先救命后治伤。对多处受伤的病员要先...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对离断的肢体进行适当包扎,放入塑料袋中,并放入内有冰块的袋子中保持冷藏。- 使用大量纱布在肢体残端施压,采用回返式包扎法加压包扎。- 如果肢体部分相连,直接包扎并固定,连同骨块一同送医。以上步骤和原则旨在提高现场急救的有效性,减少伤害,并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时间直至专业医疗救援到来。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紧张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步骤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应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

现场救护六大原则
答: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紧张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步骤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应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

现场应急救护的原则包括哪几项?
答: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 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紧张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 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 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步骤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应继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目的...

现场急救中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在遇有成批伤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紧张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步骤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应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

现场救护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先救后运的原则。发现伤病员时,应先救后送。3、急救与呼叫同时进行原则。在遇到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步骤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应继续进行抢救工作。

现场救护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3、就地原则:在救援时,应该将伤者或者受害者放在安全的地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急救。如果伤病员的情况危急,应该立即将其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并尽快进行急救。在转移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伤病员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因搬运造成二次伤害。4、止损原则:在救援结束后,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