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

作者&投稿:殷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恕己寡闻,第一次看到这句古语是在毛泽东的一篇讲话稿(《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当时顿觉豪气万丈,堪比曹操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一股蓬勃的朝气和战斗力蠢蠢欲动。随后,又去网上查阅了这句古语的来源,没有确切的出处。有一个说法是孔子55岁开始周游列国,带着弟子游说君王,推行儒学,在外13年,直到68岁才回到家乡曲阜,著书讲学,以教育振兴民族,创作易传与春秋,最终成就万世师表。

中华五千年,浩浩汤汤,星河璀璨,如孔圣人,如阿瞒之人毕竟少数,普通人有一点点“不服老”的心意,便已拓宽了生命的界限。五十五岁还能是出山虎?毛主席给我了我们一条修炼之法,那就是不断“学习”,精神领域新陈代谢。

毛主席讲了为什么要学习?

一是领导革命,没有学问不行。学问不仅是书本知识,也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像苍蝇一样没头没脑地领导指挥,必定会手忙脚乱一团糟。所以毛主席有领导的学问,战略的谋略。二是为了克服工作的缺陷,避免本领恐慌。就像一个铺子,东西本就不多,一卖空空,不进货,就只能关门大吉了。所以要进货,储备粮仓,方能稳重前行。三是学习有助于建设一个有战斗力的大党、强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都是党的细胞和肌体,细胞充盈,品质好,才能虎虎生威,茁壮成长。

学习什么呢?毛主席也讲了三点。

一是系统的实际的学,而非零散的空洞的学。我理解大致是这么几个意思,系统即体系,假若对历史有兴趣,那就要对历史上下五千年的体系有了解,能够说出子丑寅卯,对历史事件有前因后果的理解和基本观点,而不是说到“陈桥兵变”只知道黄袍加身,而不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产生原因。实际的学,是指学了要思考,典故不仅是故事,是故事之余的引人深思。比如“三家分晋”前的智国是如何灭亡的,智瑶作为君王存在的问题对现在的我们有怎样的启发。这样学便不再显得空洞。二是批判总结。学习的多了,视野开阔了,便不再拘泥于一种观点,也就学会了批判总结。司马迁《资治通鉴》中提到了用人关于“德”与“才”的取舍,第一次读觉得剖有道理。后来又看了杨柏白话文版的《资治通鉴》,他评述了一个法制健全下的人才使用观点,耳目一新。至此,恍然明白,多看多读才能拓展思考的维度,不可过于狭隘。这也许就是批判总结吧。三是抓民族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把党的政策要经常性地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从古至今,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模式。

怎样学习呢?毛主席给了两个字,“挤”和“钻”。

战争年代,烽火连天,战况多变,学习实数不易。如今和平年代,经济建设时不我待,很多年轻人在996的职场上不断厮杀,以至于下班后只想葛优躺,没有时间充电加能。但还是要听听毛主席的这两个字,尽量多“挤挤”,路漫漫,学则多变。“规定动作”之余,搞些适合自己的“自选动作”,生活才会更有乐趣。

毛主席的真知灼见,放到今日来看,依然是熠熠生辉,发人深省。趁年轻时,多多进货,储备多多,才不至于提早凋零,乏味无趣。

~

《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
答:中华五千年,浩浩汤汤,星河璀璨,如孔圣人,如阿瞒之人毕竟少数,普通人有一点点“不服老”的心意,便已拓宽了生命的界限。五十五岁还能是出山虎?毛主席给我了我们一条修炼之法,那就是不断“学习”,精神领域新陈代谢。毛主席讲了为什么要学习?一是领导革命,没有学问不行。学问不仅是书本知识,...

为什么有的男人到了五十岁,事业的闯劲会减少?
答:俗话说,人到五十五,正是出山虎!其实呢,人真到了五十五,有些事想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人生五十,看明白了很多事,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只要衣食无忧,也未尝不可!拼到死,也不是就很正能量吧!学会放手,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当然,如果按正常状态算,五十退休确实有点早,离死还那么早...

"六十六,滚刀肉”的来历和含义
答:五十五出山虎,六十六滚刀肉,七十七古来稀。这是与年龄有关,但与过生日没什么关系,这往往是鼓励老人生活信心的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男人在事业及社会上,五十多岁真是如老虎一样威猛的时候,事业上真是能干的时候,六十多岁已经完全掌握了社会规律,差不多就是个“老江湖”、“老油条”了,在社会上...

马上五十的人了,还能出去打工吗?
答:人到五十五正是出山虎,上有老下有小,两幅担子负重挑,在外能敞天下的!五十,六十有能如何,家里没有积蓄,经济困难,没有其它收入,为了生存只能出去打工谋生,再老还是出去赚钱才能一天天活下去,不然怎么办,老了给谁讲,只能靠自已双手养活自已,进养老院交钱,不是免费,老人去哪里,,,?这个...

“四十五出山虎 五十五山中狐”这句话出处是哪儿?
答:出处不得而知.意思是,四十五岁的时候,强壮勇猛好似一只出山的猛虎,五十五岁的时候,就狡猾的像一只狐狸了.

清秋:千树扫作一番黄
答:“五十五,出山虎”。人在中年之秋,留住感恩,学会惜福,在饱满中执着而勇敢,安静而深沉;在心如止水中优雅从容,豁达大度。读懂了季节的声音,更是俯首皆可拾得,满地的金黄。清秋如诗,雅韵悠长。秋来了,冷峻的冬天就不远了。还在磨蹭什么?赶紧的,坦然走向人生的秋季,淡然享受秋天的金黄,一路...

想问一下民国四公子之一卢筱嘉的生平.
答:卢筱嘉 又名卢小嘉,浙江都督卢永祥的儿子。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孙中山曾与奉系、皖系订立策略性的反吴佩孚三角同盟。这四位公子在其间酬醉,为三角同盟的实现穿针引线。卢筱嘉是花花公子,一生最“恒赫”的一件事,就是大闹上海舞台。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为了捧坤伶露兰春,特意建了一个舞台,...

文化句子
答:五十五,出山虎,正当壮年啊。17. 爱情这东西没有一个人可以说累,因为你没资格说累!18.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xxx 19. 朋友是水,帮你滋润一时,保鲜一世。20. ——高尔基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

1950年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三条驴腿\"的故事发生在哪里?_百度...
答:但是正是靠着这三条驴腿,他们从砍柴换农具做起,在第二年就发展到了83户。粮食亩产从120多斤增长到了300多斤。王国藩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毛泽东被这样的创业之举深深感动了。他说:“遵化县的合作化运动中,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23户贫农只有3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

虎字的起源以及演变是怎么样的?
答:~将。~~有生气。3.露出凶相:~起脸。4.姓。相关组词:虎生生[hǔ shēng shēng]形容威武而有生气。出山虎[chū shān hǔ]指五十五岁的人正当年富力强。黑虎[hēi hǔ]黑毛虎。灯虎[dēng hǔ]比喻暂时被隐瞒着的事物。虎威[hǔ wēi]形容武将勇猛威风的气概如同老虎般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