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父死了,曾孙玄孙怎么戴孝? 曾孙 玄孙

作者&投稿:鄣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按照中国的丧服制度,丧服由重到轻共分五级: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2. 而曾孙玄孙是最轻的一级——缌麻:适用于为族曾祖父母(祖父的伯叔父母)、族祖父母(祖父的堂兄弟及其配偶)、族父母(祖父的堂兄弟之子及其配偶)、族兄弟(祖父的堂兄弟之孙),从祖兄弟之子,曾孙、玄孙,已嫁之从祖姑姊妹,长孙之外的诸孙之妻,姑祖母,姑表兄弟,舅表兄弟,姨表兄弟,岳父母,舅父、女婿、外甥、外孙。此外,妻为夫之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从祖父母、从父兄弟之妻,也都有缌麻之服。缌麻丧期仅为三个月。

  3. 现在的人们已经没有这么讲究了,一般都是使用黑袖套或带孝字的袖章。时间也有最短的五七,最长的一年就可以了。



如此长寿,这是喜丧. 没什么特别的规定,只要是嫡系后代,孙辈、曾孙辈、玄孙辈都是一样的. 补充:按照传统旧制,儿子、孙子、重孙都要守孝三年,穿粗麻孝服(白色),如逝者为男性,在左臂戴黑纱,如逝者为女性,在右臂戴黑纱;玄孙穿熟麻孝服(白色),戴黑纱规矩同上,守孝三个月至三年. 粗麻和熟麻的区别在现代已经不是很讲究了(粗麻的质地有些象麻袋那种感觉,熟麻则比棉布稍粗),守孝时间也不可能按照旧制严格遵守(现代人的社会活动频率、范围等毕竟比旧时要强得多). 现代条件下,一般在老人逝世到下葬期间,嫡系儿孙只要身穿孝服(现在的孝服一般都为普通白棉布封制)、戴黑纱即可,下葬后,即可除服. 在百科里找到丧服制度的有关解释,你复制网址到网址栏打开自己看看吧,能遵守的就尽量遵守:...

如此长寿,少见!

恭喜恭喜,这是喜丧.

没什么特别的规定,只要是嫡系后代,孙辈、曾孙辈、玄孙辈都是一样的.

补充:按照传统旧制,儿子、孙子、重孙都要守孝三年,穿粗麻孝服(白色),如逝者为男性,在左臂戴黑纱,如逝者为女性,在右臂戴黑纱;玄孙穿熟麻孝服(白色),戴黑纱规矩同上,守孝三个月至三年.

粗麻和熟麻的区别在现代已经不是很讲究了(粗麻的质地有些象麻袋那种感觉,熟麻则比棉布稍粗),守孝时间也不可能按照旧制严格遵守(现代人的社会活动频率、范围等毕竟比旧时要强得多).

现代条件下,一般在老人逝世到下葬期间,嫡系儿孙只要身穿孝服(现在的孝服一般都为普通白棉布封制)、戴黑纱即可,下葬后,即可除服.

在百科里找到丧服制度的有关解释,你复制网址到网址栏打开自己看看吧,能遵守的就尽量遵守:

http://baike.baidu.com/view/1056405.html?wtp=tt

没记错的话曾孙红布低黄布点(也就是小块的)玄孙黄的
男左女右

在黑布上再钉一块红布

老人过世晚辈戴孝有哪些讲究~

在传统丧事风俗中,披麻戴孝是最讲究的。孝衣如何穿,孝帽如何戴,不能乱了辈分,更不能失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风俗。 在老人过世后,用来制作孝衣的白布,俗称“孝布”,缝制时衣帽的缝一律毛茬向外,而且一律不用钮扣,按血缘亲疏和辈分高低分别穿戴,叫“戴孝”。 对不同辈分,戴孝不能弄错,轻的被人看笑话,重则惹祸,很可能闹出家族矛盾。

人们常常说的亲戚出五服了,这“五服”究竟是几辈人?
答:五服是指以自己为中心,向上推五代,向下推五代。上推高祖、曾祖、祖父、父辈、自己,这算“五服”;下推五代是即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但由于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都是自己的直系后代,人们通常不会这么去论,因此一般人所说...

姥爷死了,女儿要不要给姥爷哭灵?
答:入舍的,爱姥之舅曾王父(舅太姥爷),从母舅王父(姨舅姥爷),再从母舅父,三从母兄弟,三从男(再从母甥男),再从孙男(从母甥孙男),从曾孙男(甥曾孙男),玄孙男。属于九族中的姥五服。缌麻亲。必须哭灵。爱姥之舅父(舅爸)谓之舅岳父(舅丈爸)。属于九族中的姥五族。姥三服。甥女婿必须...

七月中元节烧包书写格式 中元节烧包怎么写
答: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为了简单还可以率孙、曾孙、玄孙。4、特殊的包袱: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

我外高祖的曾孙跟我的关系除了五服了吗
答:由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盛行,封建宗法制度也逐渐形成定式,鉴于当时男尊女卑的体制,简单地讲:所谓“五服”,往上包括其本人的父--祖父--高祖,向下包括其本人的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均包括上述人中除曾孙、玄孙以外的配偶(见多贺秋五郎《宗谱之研究》,这是目前较全面和...

故显考怎么写封包格式?
答:自称落款:孝玄孙。上三代:称曾祖。包袱写法: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曾孙。上二代:称祖父。包袱写法: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孙。上一代:称父亲。包袱写法: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

孙子,曾孙,玄孙,在往后是什么?
答:一般是以自己为中心,向上九代,再向下九代,加上自己这一代,不就是十九代了么?所以往往说的祖宗十八代,实际上是上下家谱十九辈人。所谓的祖宗十八代指的是自己的上下九代,分别是:上九代: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 父亲。下九代: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弟...

给故人烧纸封皮怎么写?
答:四代:称高祖 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孙 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 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孙 一代:称父亲 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

古代将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统称为什么?
答:古代将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统称九族。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秦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

俗话说的“祖宗十八代”指的上九代和下九代,分别都是怎样称呼的?
答: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下九代按次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

五伏是几代人
答:五伏是五代人,从自己算起往上或者往下五个辈分。五伏之内属于一个老祖宗,五伏之外只是同宗同姓,但是没有血缘关系,法律规定是可以通婚。五伏排列顺序:1、自己以及兄弟姐妹。2、父亲以及叔伯。3、祖父以及祖父的兄弟。4、曾祖父以及曾祖父的兄弟。5、高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