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食用调和油造假,商家:底线是吃不死人

作者&投稿:宗政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特别是食用油是厨房的必需品,但是食用油的质量也有好坏之分,长期食用劣质食用油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利,甚至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但是现在社会还是有些无良商家,为了谋取暴利,把老百姓的生死置之度外,最近央视就曝光了食用调和油造假的情况,商家的底线到底在哪里呢?
1、央视曝食用调和油造假
说起食用调和油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制成。近年来,调和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搭配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记者通过长达半年多的深入调查发现,一些名目繁多的所谓食用调和油实际上和消费者的印象并不一样。那么这调和油里究竟“调”了什么呢?
浙南农副产品市场是浙江温州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之一,这里销售的调和油包装精美,种类繁多。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农副产品市场销售人员:橄榄调和油很好卖。
记者:比其他的调和油好卖?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农副产品市场销售人员:对。
食用调和油包装精美背后暗藏玄机
记者注意到,这些橄榄调和油虽然来自不同厂家,但是大多产品的包装上,标称的“特级初榨橄榄”和“橄榄原香”等字号都很大,而作为产品属性的“食用调和油”的字号却很小,并且颜色较浅,如果不仔细分辨,还以为这就是纯正的橄榄油。
按照国家规定,食品标签应真实、准确,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另外,食用调和油的营养价值取决于所调配食用油的种类和添加量。
国家规定:应标示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但在浙南农副产品市场,大量的所谓橄榄调和油在配料表中只标注了配料名称,却没有标明具体添加量或者含量。还有一些标称山茶调和油、核桃调和油等其他所谓的高端调和油都存在类似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商户们讳莫如深,只是说这些配料含量不明的调和油几乎都是来自同一个产地。
记者:这是哪啊?福建产的?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农副产品市场销售人员:现在调和油都是福建做的。
厂家偷工减料虚假标示玩猫腻
故意突出橄榄油、山茶油等高端油种,但是却不标明具体含量,这种在产品包装上玩猫腻的食用调和油,里面到底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州规模较大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厂主要加工食用调和油,产品不仅卖到浙江温州,全国各地都有销售。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我们现在供云南、海南、北京、天津、安徽、广东、浙江、江西、四川、湖北,我们全国各地都做起来了。
记者:一年能做多少?
负责人: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一年差不多卖一个多亿吧。
这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温州市场上那些未标示配料具体含量的调和油都是以前的老包装产品。由于最近对调和油包装的监管越来越严,倒逼着他们生产企业更换新包装,规范产品标识。在样品展示区,记者看到了新包装的福工坊牌初榨橄榄调和油,配料表中做了详细标示:玉米油含量95%,橄榄油含量5%。记者参照当时的国际标准油价核算了一下,橄榄油每吨售价4万多元,每桶油标称添加5%,成本在10元左右;玉米油每吨售价约7000元,每桶油标称添加95%,成本在30元左右,不算包装和加工费用,整桶调和油仅原料成本就已经达到了40元,但这家企业出厂价只卖到了32元左右。
公司负责人承认,他们不会做亏本买卖,而是在配料上动了一些手脚,添加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大豆油。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我们这里面有一部分大豆油。
记者:大豆油能占到多大的比重?我们多大的比重,按照现在来讲,大豆油差不多占到50%。
记者:一半一半?对,有50%。
配料大同小异产品以次充好
在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款净含量5L装的橄榄调和油,配料表里标称含有6%橄榄油,94%菜籽油,出厂价34元。记者提出了成本的疑问,负责人不得不承认,包装上所突出的橄榄油实际上添加不了那么多。
记者:拿这个配方来做,94%菜籽(油),橄榄(油)实际上能给加到多少?
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龙:实际3%以上是肯定有的。
记者:3%?
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龙:我们一般在3%和4%之间。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橄榄调和油和山茶调和油,一桶5L装的产品,出厂价格卖到30多元。公司负责人坦言,卖这个价位的产品,无论是昂贵的橄榄油还是山茶油,实际添加量肯定不会太大。
记者:橄榄油大概占到多少?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_:橄榄油加到2%就可以了。
记者:2%左右?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_:基本上这几种油总量比差不多占到3%这个的话我跟你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本身橄榄油这么贵,不可能要占到很多是不是。
记者:我看标的都是6%。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_:标是这样标,他们可以检测出我们这里面有这个成分。
原来,不论是记者之前在温州市场上看到的配料含量不明的所谓高端调和油,还是福建西海、吉农、添顺等生产企业重新推出的标示了配料含量的食用调和油,其实都是同一种油。这种油出厂价基本一致,配料表大同小异,对外打着所谓高端调和油的旗号,实际上在生产者眼里,不过都是大量采用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说白了吧,现在我们这些低端油啊,它万变不离其宗。
记者:啥意思呢?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万变不离其宗这个意思就是,我们里面的总配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写了山茶油,我们一定要放一点山茶油进去,一个是对得起良心,还有一个要经得起检查,说白了就是这个意思。最起码工商检查不会查出问题,吃不死人,不是地沟油,这是最基本的啊。
调和绝不是“搀和”配方不应是“秘方”
“油掺油,神仙愁”,这是流传在调和油行业内的顺口溜。一直以来,配方不公开、配比不透明,成为消费者选购调和油的一大困扰,消费者知情权难以保障。食用调和油新的国家标准有望在今年落地,其中新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调和油必须标注油品成分配比。公布配方和配比,是调和油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它不但有利于行业自身规范发展,更重要的是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将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2、食用油的选购方法
1、看颜色
同一品牌的油,颜色相差无几,如果两桶一样牌子的油颜色差异明显,说明油的质量有问题了。不同品牌、原料的油颜色不相同,购买时注意区别。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一般的为淡黄色;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棉籽油为淡黄色等。
2、看有无沉淀物
高品位食用油无沉淀和悬浮物,粘度较小。
3、看有无分层现象
若有分层则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
4、闻气味
打开油桶盖后,油的芳香会扑鼻而来,香气纯正的是好油,如果有其它异味说明油有问题。可以用手指沾一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能进一步辨别油的味道。
5、尝一尝滋味
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放入嘴里,一般是清香的味道充满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如果有说明油质量较差,不能购买。
6、看好标示
买油要选择标有非转基因的,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而且要标明具体生产日期、地址、质量安全标志、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等。
3、如何健康吃食用油
1、大豆油
大豆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并含有少量α-亚麻酸,维生素E较为丰富,淡黄色则来自于少量的胡萝卜素。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风险作用有限,但α-亚麻酸较为有益。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亚麻酸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所以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不过,由于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亚麻酸尤其怕热,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十分有害。
若用大豆油炒菜并不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炖煮菜用它挺合适,炒菜的话尽量别烧到10成熟别冒烟。另外大豆油全部是溶剂浸出法制造,精炼后维生素E损失比较大。在购买时也要特别注意,凡是没有写着“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大豆油都是转基因产品。
2、花生油
花生油三种脂肪酸的成分构成基本是1:1:1,可以说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含有4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E。很多人认为花生油对心血管疾病有帮助,其实真正起到降低血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效果的还是花生蛋白质和其中的大量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而不是花生里面的油脂。
买花生油要优先选压榨油,还要选优质产品,因为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特别容易溶于油脂。不过,花生油风味特别好,耐热性也不错,更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但不适合用来煎炸食物。
3、橄榄油
橄榄油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能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多种癌症,还有非常好的美容功效。它的优点在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达70%以上,也就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可以降低血脂,却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不易受到氧化,但却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单不饱和脂肪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升高其中的“好胆固醇”(HDL),缺点是缺乏维生素E。不过,橄榄油还广泛用于各种化妆品和护肤品当中,能让皮肤光润柔滑,延缓衰老。所以特别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
由于它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耐热性比大豆油更好,氧化危险也比较小。所以,它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不能加热。橄榄油用来凉拌固然清香可口,用来炒菜炖菜也完全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橄榄油当中也分不同等级,市面上的进口橄榄油的掺假现象相当普遍,老百姓很难尝出来,所以购买时切不要贪便宜哦。
各种食用油的特点各种食用油怎么吃各种食用油的食用方法
4、玉米油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其中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占绝对优势,亚油酸含量最高其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类似,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1:2、5,玉米油的优势是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普通植物油,还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对皮肤和抗衰老比较有益。玉米油可以用于炒菜,也适合用于凉拌菜。
玉米油不是非常耐热,适合用于制作加热时间较短,或者加热温度不到发烟点的烹调。很适合用来制作成沙拉酱或者色拉油。
5、茶籽油
茶籽油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相似,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单不饱和脂肪酸占80-83%,甚至比橄榄油更高,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于改善血脂模式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有意义,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尊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油脂。精炼茶油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希望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它耐热性较好,适合用来日常炒菜,且完全可以替代橄榄油用于化妆和护肤用途当中。由于这种油脂是木本植物所产,种植于少污染的山区,不破坏植被,化学品使用较少,是最为环保的烹调油选择。买的时候也要优先选择压榨的产品,安全性高质量也更好。
6、稻米油
稻米油也叫米糠油,来自于米的糠麸部分,是米胚和米糠中所含的油脂。它和玉米油一样,含不饱和脂肪酸在80%以上,还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E。它的特殊优势是含有米胚中丰富的γ-氨基丁酸,它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对血压控制有益。米糠油的脂肪酸构成和花生油比较像,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也含有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例比较平衡。
稻米油的耐热性玉米油要好,适合用于一般家庭烹调当中。因为大米也容易生黄曲霉,也要注意其中是否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问题。
7、葵花籽油
风味很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亚油酸比例比大豆油还要高,含量可高达66%,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但现在研究发现,亚油酸它既能降低坏胆固醇,也能降低好胆固醇,可以说是“不分好坏”,所以实际上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亚油酸属于欧米伽-6脂肪酸,而膳食中这类脂肪酸已经相当过剩,欧米伽-3脂肪酸的比例过低,这种情况对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相当不利。所以,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这类含有大量亚油酸的油脂慢慢地退出了“保健油”的行列。
由于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抗氧化能力较高,耐热性比大豆油好。所以精炼葵花籽又适合温度不高的炖炒,但不宜单独用于煎炸食品。
各种食用油的特点各种食用油怎么吃各种食用油的食用方法
8、调和油
调和油即由脂肪酸比例不同的植物油搭配而成,可取长补短,有利于膳食脂肪酸的平衡,对健康有利。但混搭时要让脂肪酸搭配均匀,比如大豆油和葵花油都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大豆油混搭茶籽油比大豆油混搭葵花油更好。由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健康作用是不一样的,合理的比例最为重要。目前认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在1:(1-1、5):1。
调和油用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适合于日常炒菜使用。
9、核桃油
核桃油味道出众诱人,非常适合做调味作料。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接近80%,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为其他食用油类品种之冠。对软化血管、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有积极作用。但是核桃油比较不稳定,常温放置容易变质,少量购买并冷藏保存为宜。维生素E的含量很少,价格比较高昂。
核桃油适合拌蔬菜色拉、直接食用,或加入饮品(如蜂蜜、牛奶、酸奶)中。
10、麻油
麻油有“植物油之王”的美誉,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卵磷脂、维生素A、D、E,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防治便秘、冠心病、糖尿病、头发早白以及润肤美容的作用。
中医认为肺气肿患者,在睡前及次日起床前喝一点麻油,可减轻咳嗽症状。
11、猪油
猪油含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吃得太多容易引起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肥胖等,但也不要不敢吃,因为其含的胆固醇是人体制造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自行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猪油中的α-脂蛋白能延长动物的寿命,这是植物油中所缺乏的。
在熬制猪油的时候不要用大火,当油温超过200℃时,其营养物质将会发生变化,不仅产生异味,而且食入后能影响消化,并引起咳嗽、眩晕、呼吸困难、双目灼热和气管炎等症。此外,猪油不宜贮存过久,当猪油变质并有酸味的时候,切忌食用,因为其中含有胆固醇,能够使人患动脉粥样硬化,危害人体健康。
12、色拉油
色拉油是植物油中加工等级最高的食用油,已基本除尽了植物油中的一切杂质和腊质,所以颜色最淡。
色拉油适用于炒、炸、煎和凉拌,这是其他食用油所不及的。
食用油是人们每天都会食用的必要成分,经常下厨做菜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食用油的好不仅关系到食物的健康和营养也关系到食用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市面上的食用油品种和质量层次不齐,消费者还是要擦亮眼睛,不要购买到劣质的食用油,也希望国家能大力打击那些食用造价的无良商家,还消费者放心安全的食用油。


食用油造假长期存在。仅加了一滴橄榄油,就敢吹嘘是橄榄调和油。最可怕的不是造假,而是造假了,却没人管。

~

央视曝光食用调和油造假,商家:底线是吃不死人
答:原来,不论是记者之前在温州市场上看到的配料含量不明的所谓高端调和油,还是福建西海、吉农、添顺等生产企业重新推出的标示了配料含量的食用调和油,其实都是同一种油。这种油出厂价基本一致,配料表大同小异,对外打着所谓高端调和油的旗号,实际上在生产者眼里,不过都是大量采用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福建省西海...

央视曝光:这种食用油千万别买了,生产者都承认有问题!一起看看!_百度知 ...
答:食用油,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的。走进超市,各种轮郎满目的食用油摆在面前,有大豆油、有花生油等,还有一种食用调和油,目前占据国内食用油整体销量第二位。近日,央视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一些所谓食用调和油实际上是勾兑出来的调和油。下面随51养生我一起来看看吧!记者找到了一款榨橄榄调和油,配...

食用调和油生产内幕:底线是吃不死人。健康已是奢侈品吗?
答:健康的确是奢侈品,看到这个就想哭。从过去的地沟油到避孕黄瓜再到转基因玉米,色素奶茶,中国人的食物状态真的是堪忧。无底线的商家为了赚钱越来越多,许是中国人觉得赚钱比健康重要,所以才可以昧着良心做这些无底线的事情。每当我想到这个就会心疼,多年以前想起三鹿奶粉毒害了多少中国宝宝,导致许多中国...

怎样辨认金龙鱼油黄金比例食用调和油的真假?
答:金龙鱼黄金比例调和油鉴别真假的方法:在金龙鱼调和油真品瓶底中央有一个形状如油滴般的标志,假冒产品一般没有这一标志。从金龙鱼调和油油瓶瓶颈生产日期的编号上也可以判断真假。首先可以看这一生产日期的打印方式是喷墨打印还是激光打印,真品全都是激光打印,凡是发现生产日期是喷墨打印的都是假货。即使...

为什么说调和油是最差的油
答:由于调和油配方比例不公开,就连销售人员暗地都“劝”身边人不要吃调和油,直称,调和油在油当中是品质最差的一种。营养均衡、品质保障原本是食用调和油的优势,但由于此前调和油国标长期缺位,食用调和油领域存在诸多乱象,如“高标低配”、混淆概念、以次充好等。大豆油与调和油的区别如下:一、大...

金龙鱼1:1:1调和油怎么看真假?
答:一是看外部包装质量。二是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看是否有冷凝,如果凝固,基本是假冒产品。真的金龙鱼食用油其外包装上有多处防伪标志,而且非常清晰,而假的则是固定不变的,字体大小均匀,用手触摸有无明显的凹凸感,正规产品的油桶大小都是统一的。真的每桶包装上的流水线时间秒数编码都不一样,凡是...

怎样分真假金龙鱼食用调和油
答:一、瓶口(金龙鱼®字样)下方突出部分,用手触摸,其底部呈凹槽状是真的,否则为假。二、外标识两头粘贴,中间为空是真,整面粘贴为假。用手按压标识上方,真的标识自然与瓶体分开,假的标识随瓶体起落。三、用手指按压瓶体,真“金龙鱼油”按瓶体迅速反弹恢复原状,假“金龙鱼油”不易反弹...

调和油安全不?
答:市场走访:添加不同 调和油价格差价巨大 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并未发现被央视曝光的调和油产品。而目前在超市销售的食用油品中,调和油并不是主流产品。在家乐福超市,记者粗略估算超市内销售不同品牌、品种、规格的食用油约为百余个,但是其中调和油类的产品数量只有20个左右。观察的半个小时时间里,仅有两...

别吃了!这两个牌子的食用油查出大问题,问题出在哪?
答:因此,这种添加剂是不可添加的,如果有厂家违规添加查出后是要付出代价的。此次出现问题的两个牌子的食用油,一个是福建旺家喜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植物调和油,乙基麦芽酚(μg/kg)检验值为674;另一个是中鼎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菜籽油,乙基麦芽酚(μg/kg)检验值为2.04×10³...

食用油掺伪的情况及鉴别方法
答:1、高价格食用油中掺入廉价的食用油。比如:菜籽油掺入廉价的棕榈油、豆油、棉籽油。非转基因食用油,掺入转基因食用油。因为后者比前者便宜几千元一吨。2、食用油掺入地沟油。地沟油更廉价,含有大量致癌、致病物质,营养物质被 多次加热已经损失。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更大!实际上市场上销售的调和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