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问所从来”的所是什么意思? 桃花源记里的“问所从来”是倒装句,那么这算是宾语前置还是什么...

作者&投稿:爰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桃花源记中“问所从来”的“所”的意思为“从哪里”。

【释义】(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出处】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原文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注释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扩展资料

一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1、释义
  结构助词“所”加上介词“从”组成介词性结构,可译为“从哪儿”。
问所从来,就是“问(渔夫)从哪里来”。
  2、作品简介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3、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陶渊明于是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为好喝酒,又被称为酒圣陶渊明。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1. 结构助词“所”加上介词“从”组成介词性结构,可译为“从哪儿”。
    问所从来,就是“问(渔夫)从哪里来”

  2.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3.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构助词“所”加上介词“从”组成介词性结构,可译为“从哪儿”。
问所从来,就是“问(渔夫)从哪里来”

“所”这个字的意思是“地方”。

~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
答: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作者: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扩展资料 一、主旨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

桃花源记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答: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特殊句式如下:一、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释义: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也”表判断。意为: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二、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释义: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

桃花源记文言文归纳
答:例一:问所从来(是“闻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5.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知识 参考考点: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 2.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 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

桃花源记的文言句式,桃花源记的文言句式有哪些
答:异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正确语序是,以之为异。宾语前置:问所从来,正确语序是,从所来,即从哪里来。状语后置: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正确语序是,此人(将其)所闻一一为具言。省略句:既出,得其船,省略了主语。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答:【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2.复前行,欲穷其林.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4.问所从来.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问所从来,具答之
答:这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通“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意思是:(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一一地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其中,“具”,同“俱”,完全,详尽。以下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翻译!!!
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意思是陶渊明问(别人)现在是什么时代,(他)居然不知道有汉代的存在,更不用说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选段原文如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答: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 年之后,在他57 岁时写成了这篇320 字的《桃花源记》。 作者纵有万般忧怨压于心底,却化作千树桃花昭示未来,虽是政治文字却不焦不躁,不偏不激,于淡淡的写景叙事中,铺排出热烈的治国理想,这种用文学翻译政治的功夫真令人叫绝。 但这时离他去世只剩下6 年了,这篇政治美文可以说是他...

桃花源记中‘问讯’的古今异义
答: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古今异义有:1、问讯 古义:询问消息,打听消息。今义:问候。2、穷 古义:穷尽。今义:贫穷。3、从来 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4、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5、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

《世外桃源》的全文和翻译是什么?
答:其余的人都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对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三、作品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