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佛友,关于盗窃常住财物的问题,下面的几种说法末学不太明白,偷盗常住财物,造佛像能否赎其罪呢? 合理避税与宗教观念上的偷盗

作者&投稿:迟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然可以的 用功德可以化解罪业的 忏悔是只是错误改正不再违反 没有说不能做功德化解

首先要明白,业障也是妄念。执着即瞎粗竖妄念,凳空不执著即了悟。
所以本质上无论何种恶业,自己对此的心清静了,不执着了,也就不会再有业力。
具体到这个例子,盗窃就是贪,盗窃常住财务还是破坏僧,那么如果你能做到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贪,也不会破坏佛法僧,那么就不会有业障。但是以贪为例,怕是你暂时断不了(靠意识去断不是真断,靠潜意识的才是真断,就是心中看到财物毫无感觉本能就不会起贪念,而不是起贪念只是意识上告诉自己不要贪),那么,你只能通过忏悔、请求原谅并保证不再犯来取得心安,至于自己是否真的能过得去,有简单方法可以验证,那就是再仔细回想这件事你心中毫无波澜平静如水(不是靠遗忘或压制,而是假设让你身临其境当众重演一遍都是如此)。如果过不去,那么你就继续修心或磨大者忏悔补救吧。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真正的忏悔是后不再造。同时你可广行布施。

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合理避税虽然不违反法律,但是需要问一下纳税人:你的良心是怎么决定这件事的?你觉得这样做有益于国家和公众吗?你觉得怎样做会更有益于国家和公众呢?

比如:如果你觉得税金都让贪/官给贪了,还不如自己合理避税,然后拿这个钱去做公益呢,那么我觉得你可以合理避税;相反,如果觉得如数上交税金对于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是利大于弊的,那就如数上交。

合理避税是在考量纳税人的良心、道德心,不是在考量哪个宗教的态度。所有正派的宗教都是首先教人向善的,教人时刻帮助别人的,教人博爱的,但绝不是为了自私自利而又能找个充分理由的地方。

请教佛友,关于盗窃常住财物的问题,下面的几种说法末学不太明白,偷盗...
答:当然可以的 用功德可以化解罪业的 忏悔是只是错误改正不再违反 没有说不能做功德化解

地藏经里有句:若有众生,盗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
答:盗取常住,罪过很重,寻常忏悔补救措施难以得力。但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就可以得到救度。佛说无量寿经有云:【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⑴,盗现前僧物⑵,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

请问盗窃常住财物怎么忏悔
答:是五无间重罪之一。地藏经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 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

寺院地上的碎石子算不算常住财物呢?
答:1、偷窃常住,指的是偷窃财物谷米及其他财产、物品,因而妨碍了寺院弘法利生的事业,会间接妨碍很多人闻法学教,这个当然罪过极大,乃无间地狱之罪过;2、如果只是捡了寺庙的几颗碎石头,对寺庙僧侣生活没有妨碍,对寺庙建筑没有任何损害,那不算盗窃;寺庙的贡品,如果不经僧侣允许而擅自取用,那是偷盗。

...所以去卫生间洗了手,这算不算偷盗常住的水呢?
答:师兄,何必执着于形式呢?佛法本来是让人方便自在的。当初释祖设立戒律并不是为了让人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再说了、洗手,如厕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寺院设立厕所也是为了方便这些游客和居士。并不犯戒。所谓“受僧用物戒”并不是指这种事情。只要不去偷盗僧人财物就好。以上是个人观念。

关于盗窃罪的法律法规
答: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的法律条文如下: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寺庙吃饭没付钱算是盗窃十方常住财物吗
答:隐瞒的情况算是,说清楚了就没有关系。如果天天就在寺庙里吃白饭也不太好的。

关于盗窃的法律条款
答: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朋友来家中盗窃财物算不算入户盗窃
答:朋友来家中盗窃财物,如果经过主人的允许,就不算入户盗窃。如果未经允许就进入盗窃,则属于入户盗窃。入户盗窃指的是非法侵入住宅中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相关的法律依据: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

关于盗窃的法律条款
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