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不变的宣化上人的宗旨 宣化上人是哪位大德,为何他的名字不是法号

作者&投稿:翠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冻死不攀缘
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舍命为佛事
造命为本事
正命为僧事
即事明理
明理即事
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五日 开示于万佛圣城
我的宗旨:「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这是我们的本份,盼共勉之。
修行人,不要有攀缘心,要有不贪不染的清净心。我常对你们讲,凡是出家修行,一心求道,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贪。就是一棵芥草,也不能随便送给人,也不能随便向人索取,所谓:
「一芥不以与人,一芥不以取诸人。」
对于「缘」,要分得清清楚楚。要清净这个「缘」,不要污染这个「缘」。清净缘,是没有贪心;染污缘,是有贪心。出家人可以受供养,但不可贪供养;不贪图供养,才是真正佛的弟子。
你本来应该接受供养,可是你不受,这才是有志气。诸位不是为衣食而出家,穿好衣服,吃好来西,而不好好修行,那有何用?凡是身外之物,应看成平常,不要看得那样重,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今改为「君子谋道不谋衣」,对于好食物不要贪求,能吃饱就算了,对于好衣服不要贪求,能遮寒就算了。古人说: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出家人,要知道在道业没有成就之前,不可欠债。若是欠债,会把你绕住,不得解脱。尤其是这些不清净的缘,害你拔不出腿来,得不到自在。可是一般出家人,欢喜受人供养,接受人的果仪。被不清净的缘缚住,就不容易超出三界。染污缘的绳子,把你捆绕得紧紧,无法解脱。所以,不要贪恋这种不真实的来西,免得麻烦。
出家人分为七等--
(一)头等出家人:一身轻飘飘,什么也没有,一尘不染,万缘皆空。
(二)二等出家人:手持布袋;袋中有什么,外人不会知道。
(三)三等出家人:肩挑担子;因为放不下,把所有的家当,走到那里,挑到 那里,虽然是重担(约有 一百磅 ),也甘愿挑之。在美国这个国家,没有担子,而用背袋,是大同小异的意思。
(四)四等出家人:将东西放在汽车上。
(五)五等出家人:将东西放在火车上。
(六)六等出家人:将东西放在轮船上。
(七)七等出家人:将东西放在飞机上。
这是出家人所犯的通病。我希望你们跟着我出家,早成佛道。不能成佛,也要作菩萨。总之,要利益他人,不要利益自己。不可将常住的东西随便送人情,你认为有功德,其实是盗僧伽物。与人结好,私自赠送,这种行为,是破坏道场的规矩。有这种行为,赶快纠正过来,不可再犯,没有这种行为,谨之!慎之! 我在东北时,只穿三层布,当时我冷吗?冷!那为什么要这样坚持下去?因为我要「冻死不攀缘」!
一九八六年七月三日 开示
各位善知识,明天是七月四日美国国庆节,将有实习方丈上位。这位新方丈是很厉害的,还没上位前,就先要杀几个人来祭法。杀谁呢?杀贼!从前做过贼,或者将来要做贼的,都要一律斩首示众。新方丈上位要立法,为什么我从前没有立法?因为我是法奴,所以 Everything's OK,no problem. 但是新方丈比较专制,因此要杀贼,杀的贼愈多愈好,所谓「斩尽佛教之贼,只留大德高僧。」阿罗汉也译成「杀贼」,所谓「除暴可以安良。」
各位居士注意!不要认为对新方丈奉承,就是好护法。其实,那是绊脚石,障碍法务发展,做方丈的也不可以随便赞叹人,或者毁谤人,也不要被赞叹或毁谤所摇动。你想人赞叹你,就一定有人毁谤你,这是自然的道理。
从前我是马马虎虎,有人骂我,算了;有人赞我,也把它忘了,你现在既然做实习方丈,就要保持莫赞莫毁的宗旨。你不想人赞叹你,你先不要赞叹人;你不想人毁谤你,你先不要毁谤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记,不要种下不干净的因。
在家居士见到新方丈,就供养他一些特别好吃的食物,这是败坏佛法的行为。若非败坏佛法,就不会锦上添花。方丈不会饿死,就是饿死了也是应该的,谁叫他没修行?并且,若能为佛法而饿死,那真是佛教里的功臣及光荣,所以本会一贯的宗旨是: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谁若单独供养你,就是向你攀缘,打你的主意,知道吗?尤其你是青年人,对这点要认识得特别清楚。我老了,所谓「老而无能」,但青年人不要让肮脏东西围绕自己,应该「冻死迎风站,饿死挺肚行。」做疾风中之劲烛,烈火里的精金,什么也不怕!
「冻死不攀缘」:这是我一生的写照,我在东北时,冬天、夏天都穿三层布。底下是一层,上面一层是补了丁的,一块一块地捱着补上去。当时我冷吗?冷!那为什么要这样坚持下去?因为我要「冻死不攀缘」嘛!
「饿死不化缘」:我住在香港芙蓉山观音洞时,有两个星期都没有粮食,我就在洞里打坐,等着饿死。当时山下有一位居士名叫劳宽圣,绰号「本地法师」。韦陀菩萨一连三次给他托梦说:「在观音洞里有一位安慈法师,你应该去供养他。」于是这位居士,第二天就背了三十多斤米,又带了七十余元,来到洞里供养我。在这事情发生之前三、四个月,他的腿被狗咬了,中西医生医治数月也治不好,束手无策,韦陀菩萨好管闲事,就对他说:「你去供养观音洞的法师,腿就会好了。」于是他就相信了,然后就送来米和钱。当时我在洞里准备等死,我从来没有对人说:「你可怜可怜我,我已经很多天没东西吃了!」这是「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我初到广东南华寺亲近虚老的时候,身上不名一文,连寄信的钱都没有。但我从未向居士化缘。所以我这三大宗旨,都是有来历的,不是凭空而说的。现在新方丈上位,大家不要与他单独联络感情,让他对你有特别好感。你若有心供养,可以供养大众,不要单独供养某人。否则,这简直是在害人!破坏佛教的和合。出家人应该抱定这三大宗旨,不要气馁,应做人天师表,与十方魔军斗一斗。有人问:「你教徒弟不是用慈悲喜舍吗?为什么要教他们斗?这不是瞋心不改陧 H 如何能作人天师表呢?」就因为要做人天师表,所以才要教化魔军! 我是两手空空,一贫如洗,不知经过多少艰难困苦才创办万佛城,但我从没有向人告过艰难、求人援助,也没有向人化缘。
一九八六年七月五日 开示
各位善知识,不知不觉万佛圣城已过十周年了。在这十年之中,经过的困苦艰难,重重无尽,可是我没有向各方去攀缘、求缘,也没有不择手段地和社会拉拢关系,或结交官属、逢迎权贵,曾经有人想介绍我和加州州长和美国总统见面,我都谢绝了。不知各位还记得吗?一九七九年圣城开幕典礼时,从马来西亚来了数百余人,加上从香港、台湾、旧金山、洛杉矶各地来赴会的善信,共计有数千人。那一天,我对大家讲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还记得很清楚。我说:「我这一生最看不起有钱人,为什么?因为你有多少钱,就有多少罪业跟着。」
这一下子马来西亚有一百多人,要来斗争我说:「我们都是有钱人,我们都来拥护你,你还骂我们,这是不对的!」他们想要和我讲道理,又不敢公开来,就先去请教他们的团长兼顾问达摩难陀法师。
达摩难陀法师听了之后,就呵斥他们:「你们都活到七、八十岁了,对事情也不分好歹。我当时坐在宣化法师旁边,他讲的话,每一句都是正法。你们如果要斗争他,我就不和你们在一起,或是你们走,或是我走!」这些人见他们的顾问如此反应,才没来斗争我。达摩难陀法师那次法会,是来接受法界大学所赠 荣誉 博士学位。
凡是来到万佛圣城的人,应该拿出一分力量,负起一些责任。我是两手空空,一贫如洗,不知经过多少艰难困苦才创办万佛城,但我从没有向人告过艰难、求人援助,也没有向人化缘,现在我已经退位,新方丈上位,以后他怎样做,我就不管了,因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各位居士到了万佛城,不要在万佛圣城找便宜或利益,贪心比出家人还大,终日念贪心咒、争心咒,说万佛城对你们不慈悲。你们跑到万佛城来贪、来争,这是找错对象了。凡是皈依我的人应该想一想:「万佛城给你多少?你们对万佛城贡献了多少?不要到了万佛城,就指责万佛城对不起你们,你们究竟对万佛城有多少贡献?这样想清楚了,看看自己是不是心安理得?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涉密。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既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宣化上人开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义理~

是佛教根本理论之一。“理即佛者,不思议理性也。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教观纲宗》)理性不异不变名“如”,循业发现(随缘)为“来”(色法与心法)。“如来藏”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绝待统一体。“随缘”之义,谓“如来藏”中一切清净法,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众生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诸佛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楞严经》卷三、卷四)。后以“随缘”表示随其机缘,不加勉强。《北齐书・陆法和传》:“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又表示听任环境安排,如言“随缘度日”

宣公上人,东北吉林省双城县人,民初戊午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书,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以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怀上人时曾向佛菩萨祈愿,生上人前夕,梦见阿弥陀佛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幼年时代,上人随母亲茹素念佛,生性沉默寡言,但天赋侠义心肠。年十一,见邻居一死婴,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十二岁,闻双城王孝子常仁大师,尽孝得道,发愿效法。忏悔过去不孝父母,决定每天早晚向父母叩头认错,以报亲恩,自此渐以孝行见称,人称“白孝子”。十五岁皈依常智老和尚为师。同年入学,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医卜星相等,无不贯通。求学期间,参加道德会等慈善团体;又为不识字者,讲(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为贫寒者,创办义务学校。

十九岁母亲逝世,遂礼请三缘寺常智老和尚为剃度,法名安慈,字度轮。并披缁结庐在母亲墓旁,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拜华严、礼净忏、修禅定、习教观、日一食、夜不卧,功夫日纯,得到乡里人民的爱戴礼敬,其洗炼精虔,感动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故灵异之事多不胜数,神异事迹广传,被称为奇僧。一日打坐,见六祖大师至茅棚,告曰:“将来你会到西方,所遇之人无量无边,教化众生,如恒河沙,不可悉数,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征象。”说毕,忽而不见。守孝期满后,隐居于长白山支脉弥陀洞内修苦行。后回三缘寺,被选为首座。居东北期间,观机逗教,点化迷萌,济世活人,感化无量龙蛇、狐狸、鬼神,求皈受戒,改恶修善。

一九四六年,因慕虚云老和尚为宗门泰斗,遂束装就道,前往参礼。途中备经艰苦,踪迹遍及内陆各大梵刹,一九四七年赴普陀山受具足戒,一九四八年抵达广州曹溪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受命于南华寺戒律学院任监学,后转任教务主任。云公观其为法门龙象,乃传授其法脉,法号宣化,为沩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诃迦叶初祖传承的第四十五代。

一九四九年,叩别虚云老和尚,赴香港弘法,阐扬禅、教、律、密、净五宗并重,打破门户之见。并重建古刹、印经造像,分别成立西乐园寺、慈兴禅寺、佛教讲堂。居港十余年间,亦应众生恳请,普结法缘,相继开讲(地藏经)、(金刚经)、(弥陀经)、(楞严经)、(普门品)等经典多部,举办(大悲忏)、(药师忏)、佛七、禅七等法会,又创办(心法)杂志等,终日为弘扬大法而奔忙,使佛法大兴于香江。其间亦曾几次赴泰国、缅甸等地,考察南传佛教,志欲沟通大小乘,以团结佛教力量。

一九五九年,上人观察西方机缘成熟,为将佛教的真实义理传播到世界各地,遂令弟子在美成立中美佛教总会(后改为法界佛教总会)。一九六一年,赴澳洲弘法一年,以机缘未成熟,一九六二年返港后,应美国佛教人士邀请,只身赴美,树正法幢于三藩市佛教讲堂。初住无窗潮湿之地窖,俨然如坟墓,故自号“墓中僧”。此时正逢美苏两国有古巴飞弹危机之事,为求战争消灭,世界和平,绝食五星期。绝食毕,战争遂解。

一九六八年,成立暑假楞严讲修班,华盛顿州州立大学学生三十多人,远来学习佛法。结业后,美籍青年五人,恳求剃度出家,创下美国佛教史始有僧相的记录。此后,上人致力于弘法、译经、教育等事业,又广收徒众、建道场、立宗旨。集四众之真诚,尽未来际劫,遍虚空法界,光大如来正法家业。

在弘法方面,上人讲经说法,深入浅出,数十年如一日,并极力栽培四众弘法人才,多次率团至各大学及世界各国弘法,以期引导众生改恶向善,开启本有智慧。在译经方面,现已有百余种译为英文,为佛经译为英文最多者。另有西班牙文、越南文等译本,预计将(大藏经)译成各国文字,使佛法传遍寰宇。在教育方面,万佛圣城设有育良小学、培德中学、法界佛教大学、僧伽居士训练班等教育机构。分支道场多附设周末、周日班学校,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做人基础,以大公无私慈悲喜舍为究竟目标,男女分校,义务教学,培养做人基础,品格高尚的真人才,来挽救整个世界。并教导弟子天天参禅打坐、念佛拜忏、研究经典、严持戒律、日中一食、衣不离体,和合共住,互相砥砺,在西方建立真正行持佛法之僧团,以图匡扶正教,正法久住。又开放万佛圣城为国际性宗教中心,提倡团结世界宗教,大家互相学习,沟通合作,共同追求真理,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上人一生大公无私,发愿代受众生一切苦难,将己身一切福乐回向法界众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坚持雄伟坚贞之志节,做疾风中的硬烛,烈火内的精金。

上人曾撰一联以明其志: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又坚守自出家以来的六大宗旨:

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利益群生;以慈悲智慧之教化,舍己为人、以身作则之精神,令无数人真诚改过,走向清净高尚之菩提大道。

今以众生障深福薄,一代圣人遽尔示寂,娑婆众生顿失依怙,然上人一生就是一部法界的华严大经,虽示现涅盘转无尽轮,不留痕迹,从虚空来,回到虚空去。弟子众等唯有谨遵师教,抱定宗旨,遵循佛制,在菩萨道上精进再精进,以报上人浩瀚之深恩。

随缘不变的宣化上人的宗旨
答:我的宗旨:「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这是我们的本份,盼共勉之。修行人,不要有攀缘心,要有不贪不染的清净心。我常对你们讲,凡是出家修行,一心求道,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贪。就是...

宣化上人做大雄宝殿对联有?
答: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宣化上人开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义理
答:“理即佛者,不思议理性也。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教观纲宗》)理性不异不变名“如”,循业发现(随缘)为“来”(色法与心法)。“如来藏”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绝待统一体。“随缘”之义,谓“如...

宣化上人是谁
答:上人曾撰一联以明其志: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抱定我们三大宗旨: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又坚守自出家以来的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利益群生;以慈悲智慧之教化,舍己为人...

宣化上人经典佛学语录大全摘抄
答:宣化上人经典佛学语录: [1]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2] 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3] 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4] 我...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什么意思
答:冻死不攀缘 ,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谁要单独供养你,即是向你攀缘,打你的主意,知道吗?尤其是你是青年人,对这一点要认识得特别清楚。我老了,所谓“老而无能”,但青年...

轮王一盘顺缘不变啥意思
答:顺缘不变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顺从缘分的变化而为人处事,保持一个初心永不改变。一切都能够顺其自然,不强求。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去强求,特别是缘分,因为强求的感情不会有好的结果。只要自己保持一颗不变的内心,真心诚意的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你们说,人体内真的有灵魂吗
答:其一生风骨嶙峋,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为振兴当今僧界风气,常期勉弟子以佛教为己任,做疾风中之劲烛,烈火内之精金,又撰一联以明其志,并指示弟子们每日早晚课时诵念,对今世僧界之腐败风气,期能生起震聋发瞶之功: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舍命为...

宣化上人:修道不要争第一
答:凡是众人所不愿意住的地方,而要去住,有这种的思想,就离道很近。凡是有胜负心,就不合乎修道的宗旨,就违背了道。修道人,要没有四相的心。无我相:谁在修道 ?修道的人也没有了。无人相:没有和人比赛的心。无众生相:我相没有了,人相没有了,所以众生相也空了。无寿者相:既然众生相...

顺缘不变是什么颜色
答:白色。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阿那舍四盘是佛塔,四盘是轮王一盘,在整体建筑中由白色石头建造而成,因此其颜色是白色的。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顺从缘分的变化而为人处事,保持一个初心永不改变。一切都能够顺其自然,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