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溶于水的固体,溶解后是吸热还是放热? 什么物质溶于水吸热,什么物质溶于水放热

作者&投稿:荣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 1、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可放热;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CaO、BaO、K2O、Na2O等)放入水中可放热。 2、硝酸铵溶于水可吸热 。 3、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如蔗糖,氯化钠。 KNO3 一般硝酸盐溶于水都吸热 我貌似还记得CaCl2溶的时候也吸热... NaOH溶于水,强碱溶一般都放热 浓的H2SO4稀释时也放热

泼金属(:钾、钙、钠)氧化物氢氧化物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钾固体溶于水吸热

一些放热:如NaOH
一些吸热:如KNO3

些放热:NaOH
些吸热:KNO3

固体溶于水,哪些是放热,哪些是吸热?(总结的。)~

放热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生石灰(液体:浓硫酸)
吸热的:铵盐和硝酸盐
基本不变的:nacl
物质溶解时,为什么会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溶解过程只是单纯的扩散,就应该全是吸热的,为什么还有的放热呢?原来,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
因此,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
一个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离开固体(液体)表面扩散到溶剂中去,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
另一个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并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过程。
这两个过程对不同的溶质来说,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并不相等,当吸热多于放热,例如硝酸钾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结合的不稳定,吸收的热量比放出的热量多,就表现为吸热。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就降低,反之,当放热多于吸热,例如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生成了相互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就表现为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一种物质溶解在水里,究竟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溶解过程中两种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用q放代表溶质微粒扩散所吸收的热量,用q吸代表溶质微粒水合时放出的热量。若:
q吸>q放
溶液温度下降;
q吸<q放
溶液温度升高;
q吸≈q放
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溶质溶解过程的热量变化,可以用仪器测得。

溶于水放热:SO3、P2O5及浓硫酸、浓磷酸等,NaOH,KOH,Na2O,Na2O2,CaO及钠,钾,钙等活泼金属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
溶于水吸热:硝酸氨等。其实有很多物质溶于水时,都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但现象大多不明显。
氢氧化钾(化学式:KOH,式量:56.11)白色粉末或片状固体。熔点360~406℃,沸点1320~1324℃,相对密度2.044g/cm,闪点52°F,折射率n20/D1.421,蒸汽压1mmHg(719℃)。具强碱性及腐蚀性。
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钾。溶于约0.6份热水、0.9份冷水、3份乙醇、2.5份甘油。当溶解于水、醇或用酸处理时产生大量热量。0.1mol/L溶液的pH为13.5。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230mg/kg。溶于乙醇,微溶于醚。有极强的碱性和腐蚀性,其性质与烧碱相似。


扩展资料:
吸热反应是指在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例如赤热的炭和水蒸气作用生成水煤气(等体积的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的反应。化学反应只有少数是吸热的。吸收热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负号(一)表示。回流reflux在精馏过程中由塔顶蒸气凝缩而得的液体中再由塔顶回入塔内的部分。可以补充易挥发组分,使得精馏操作能连续进行。
生成物中的化学键的能量(键能)越强,稳定性越强;键能越弱,稳定性越差。
例如:C+H2O=(高温)CO+H2
分解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如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注意:不是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燃烧大多数要“点燃”,都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就是在化学变化中,需要不断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应。
不是所有需要使用催化剂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CO2=(高温)2CO是吸热反应。
有些反应在开始时,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如加热、点燃等,一旦反应进行开了,去掉条件反应继续进行,这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有时根据需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侧标明是吸热还是放热,通常是+Q吸热,-Q是放热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包括燃烧、中和、金属氧化、铝热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
燃烧、中和、金属氧化、铝热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但是我们要注意高压下石墨转变成金刚石也是放热反应,尽管常压下是相反的),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但均不能绝对化,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与氧气就是常见的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常见反应中燃烧反应、中和反应全是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全是放热反应,在具体判断中往往要结合记忆中的事实来进行。 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所有燃烧或爆炸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多数化合反应。
(4)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生成H2的反应。
(5)很多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绝对化)。如氢气、木炭或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都是典型的放热反应。
(6)NaOH或浓硫酸溶于水(注:这两点只是说会放热,但严格说起来并不算化学反应,考试时应注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放热反应 百度百科-吸热反应

什么固体溶于水吸热
答:蔗糖、氯化钠、KNO3固体溶于水吸热,吸热,是指物体本身的温度升高,吸收外界的热量,外界温度降低,在地球重力场中,物质由液态固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部分物质或得更高的势能,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从周围获取能量,内能增加。吸热反应是指在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例如赤热的炭和水蒸气作用生成水...

为什么氢氧化钠遇水会发热啊?
答:化合物溶于水,既有化学过程也有物理过程,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有一个分散过程(物理过程)这时吸热,溶解水后形成水合离子这个过程是化学过程,这时放热,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解就表现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解就表现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而氢氧化钠...

硝酸钾溶解时是放热还是吸热?
答:是吸热的,硝酸钾或硝酸铵溶解在水里,溶液的温度会显著降低。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情况:氢氧化钠固体、放热 氯化钙固体、不明显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吸热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还是放热
答: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硝酸铵溶于水是一个吸热过程,意味着在该反应中吸收了热量。当固体硝酸铵与水接触时,表面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水分子与硝酸铵的离子发生溶解,导致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弱。在此过程中,硝酸铵溶解所需要的热量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这就是为什么在溶解硝酸铵的过程中容器和溶液...

请问哪些物质溶于水要放热,哪些要吸热?谢谢!
答:放热: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等;不放热也不吸热:氯化钠固体;吸热:硝酸铵固体。

氯化铵固体与水反应为什么吸热?而氢氧化钠固体是放热?
答: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既有NaOH电离形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断键吸热),也有离子与水结合成水合离子(成键放热)的过程,且总的放热大于总的吸热,最终表现为放热。水溶液的pH:因为在水中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常温下饱和氯化铵溶液PH值一般在5.6左右。25℃时,1%为5.5,3%为5.1,...

常见的典型的溶解时放,吸热的物质有哪些
答: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
答: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有一个分散过程(物理过程)这时吸热,溶解水后形成水合离子这个过程是化学过程,这时放热,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解就表现放热。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解就表现吸热。而氢氧化钠溶解属于前者,溶解表现为放热。氢氧化钠应用 氢氧化钠主要用于造纸、纤维素浆粕的...

如何判断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还是得一一去背
答:你可以只记几个特殊的:比方说有哪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是放热(像烧碱);另外有哪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是吸热(如尿素);其他大多数固体物质溶于水后不吸热也不放热。对吗?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比较满意,希望你给予采纳,因为解答被采纳是我们孜孜不倦为之付出的动力!

碳酸钠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答: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热力学概念——溶解热(或称为溶解焓)。溶解热是指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如果溶解过程释放热量,则称为放热反应,如果吸收热量,则称为吸热反应。对于碳酸钠溶解于水的情况,它是一个放热反应。当固体的碳酸钠与水相接触时,溶质和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