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颜值即正义”的事例呢? 社会里真的有很多颜值即正义的案例吗?

作者&投稿:山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首先我们来说说诸葛臣相,如果不是长得帅,还有才华,他不一定比庞统厉害。

说起三国时的“卧龙凤雏”,为什么“卧龙”诸葛亮就那么出名呢?“凤雏”庞统就没有诸葛亮那么受欢迎呢?其实两个并列的人,才学智谋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里的描述,其正史里并没有庞统丑陋的记载,但是不得不说诸葛臣相的颜值肯定在线,据说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这就符合一个帅哥的标准就。《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样形容他,“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虽然正史没有说庞统怎么丑,但是才智与诸葛臣相并列,而并没有受到刘备的重视,可以想见,刘备也是一个颜控。

2、大明朝选状元,也看颜值

别看朱元璋经常被人黑,动不动被说成斜拔子脸,可是他选状元还把颜值做为加分项的。

特别是状元,这也是帝国的门脸,如果状元丑陋不堪,怎么能作为代言人,所以明朝的状元是看颜值的。殿选其实才是状元能不能走到最后的关键。

在洪武四年就出现了一件这样的事,状元郭翀因为长相不佳,被降为榜眼,而仪表堂堂的吴宗伯被升为了状元。

才华横溢不是最后的标准,长相英俊也会为人生的逆袭带来机遇。

3、女性以“颜值取胜”的事情数不胜数

杨贵妃就是以颜值,打动了两代人,寿王李瑁,还有唐玄宗。

本来她与唐玄宗的恋情,属于让人不耻的行为,可是唐玄宗宁愿为了得到她,而犯下这样的错误,这也是“颜值”在起着作用。

帝王见识的天下佳丽不少,玄宗时代甚至有“三千白头宫女”,他们坐下面吹牛时,还时不时的谈起玄宗。

本来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却因为颜值还被歌颂了,因为“三千宠爱于一身。”

还有汉代的李夫人,本来是一个歌女,但是因为长得漂亮,一曲“北方有佳人”深深的打动了汉武帝。

女性因为颜值得到荣华富贵的事情,数不胜数。

4、男性也会因为长得好看,得到机遇

女性因为漂亮,得到想要的东西,很正常,那么男性也会因为漂亮,得到女性的赏识。

比如潘安,他出门时,妇女们争相观看,可是当左思效仿他时,却被人们吐了唾沫,这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啊。



历史上有哪些“颜值即正义”的事例呢?~

历史上最著名的颜值即正义的案例!
“颜值即正义”是最近很流行的说法。一句在“长得好看”相关语境下的万能口号:长得好看就是正义的代表,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
——我不管,哥哥说什么都好听,毕竟颜值即正义!
现在人的审美标准趋同,无论对错,只要看着顺眼就支持。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事情还少吗?胜利者书写历史,掌握话语权,只要能够撑到最后就是正确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广义上的“颜值即胜利”!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讲,史上最著名的“颜值即胜利”案莫过于这个:
是的,玄武门之变!
在这个事件中,李世民弑兄,杀弟,欺君,诳父,无论哪一件拿出来都是不折不扣的禽兽行径,无论怎么讲都是不择手段的卑劣行为!但是,那有怎样,所有这些无损李世民在人们群众心中“天可汗”的高大形象,他仍然是历史上史诗级的英明领袖!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长的是在太“英俊”了。
登基前,李世民打了两场仗,堪称唐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场:一是收复山西,消灭刘武周,宋金刚;二是洛阳之战,一举消灭当时北方双雄的王世充,窦建德。这两场仗,对于李唐王朝夺取天下,几乎是决定性的。
登基后,他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此外,他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了边疆,让大唐王朝声名远播。
在唐太宗执政的627年至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就这些功绩而言,他的颜值史上罕有,颜值即正义,谁也别不服!
个人观点,欢迎关注一下!

这是个看脸的世界,自古如此。长相真的可以决定你的前程,颜值约等于正义的事情,在历史上其实发生了若干次。每一次都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颜值的确是资本。
比如说万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吧,张居正为什么那么红?其实轮不到他来当内阁首辅,可是因为他长得帅啊,正宗的国字脸,而且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正经人。
为此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对张居正那叫一个信任啊。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时任内阁首辅的高拱给赶回家了,张居正就这么靠颜值躺成了内阁首辅。多年以后,张居正在高拱老家再看到他的时候,两个人垂泪拥抱,但是高拱心里气啊,就是因为自己长得没张居正好看,所以被赶下了台。

汉唐时期,要想做官,长得丑可没机会。这个是个看脸的世界!再次重申一点,这绝对是没错的,为什么整形医院那么吃香,就是因为有很多人已经参透了这一玄机。
在大汉朝,那个时候是没有科举制度的,选拔官员的办法主要是察举制。啥是察举制呢?粗略来说,就是看脸。
看你这个人是不是清廉、孝顺,首要条件就是看你的脸是不是顺眼。那些十分孝顺清廉的人,只要长得不好看,也会被自动忽略掉。
理由很简单啊,皇家选拔官员,自然要选那些相貌得体的人,如果长得丑,怎么能体现出官府和皇家的威仪呢?

比如说《史记》和《汉书》里有相同的一段记载:
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
为了发展教育,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一旦能够成为这些博士的弟子,就可以免除徭役,相当于是做官了。可是怎么才能成为博士弟子呢?最重要的一个标准,那就是长得帅。
只有长得帅的人,才有资格到博士那里混饭吃,可见颜值可以决定你的肚子是不是会挨饿,这本身就已经是极大的不公平了。难道我脑子好,长得丑,就不能免除徭役吗?在汉朝还真不能。
在《新唐书》里,有一段让颜值低的人暴跳如雷的话:
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为留,不得者为放。
唐朝有了科举制度,读书好的确可以入朝为官。可是在通过科举考试以后,还需要再次通过筛选,才能做官。
而这次的筛选,一共有四个步骤,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那就是看长相。只有体貌丰伟之人,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选拔。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我智商那么高,写了那么好的文章,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你告诉我我的颜值不适合做官?可见古代也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长得好,在古代娶媳妇儿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刘邦:刘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40来岁的人了,还一直打着光棍。可是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居然把吕公的女儿吕雉给娶到手了。
人家黄花大闺女,家里又有钱,吕雉又比刘邦小了15岁。为什么会嫁给这个泼皮无赖的刘邦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吕公看中了刘邦的长相。
所有人都劝告吕公别犯傻的时候,吕公却说,我看刘季这小子长得不错,将来一定可以成就大业。纳尼?这是把女儿的下半生幸福,拿来当赌注吗?
陶谦:东汉末年有一位诸侯叫陶谦,也就是刘备搭救过的徐州牧陶谦。这哥们年轻的时候也是大帅哥一枚。由于比较会玩,所以身边聚集了一大帮兄弟。
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故苍梧太守同县甘公出,遇之涂,见其容貌,异而呼之,住车与语甚悦,因许妻以女。甘公夫人闻之,怒曰:「妾闻陶家儿敖戏无度,如何以女许之?」公曰:「彼有奇表,长必大成。」遂妻之。---《三国志》
当时苍梧太守甘公只看了陶谦一眼,立刻就看中了陶谦,连忙表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陶谦。甘公的媳妇儿死活不同意,表示她了解过陶家的这小子,是个街溜子,成天就知道瞎晃悠,把女儿嫁给他不是白瞎了?
甘公义正言辞地说出了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可是他长得帅啊!长得帅将来一定有出息,听我的没错。于是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把女儿嫁给了陶谦。
只要长得好,死罪也能逃。张苍:张苍本来是秦国的御史,掌管各种机要文件。后来跟随刘邦的时候犯了罪,按道理要被斩首。
可是他在刑场上脱下衣服,露出了高大洁白的皮肤后,监斩官王陵哈喇子流了一地,连忙跑去向刘邦求情:这张苍长得可真俊啊,舍不得杀他。于是刘邦就放过了张苍,还让他做了官。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长得帅就可以免死?还真行。
王凯:宋朝的时候,有个叫王凯的豪绅,随意踩踏老百姓的良田,这在当时可是重罪,所以就被抓了。寇准在审理这个案子的时候,一眼就发现王凯是个大帅哥。
于是寇准就跑去向朝廷求情,说王凯他们家祖上都是功臣,不能杀了他啊。朝廷一看不错啊,的确是功臣之后,所以就放了王凯。

师逵:师逵是个少年天才,8岁的时候就熟读诗书,20岁的时候他进入了明朝的太学。可惜因为他说话太耿直,所以遭到了弹劾,从而被押送到了朱元璋那边。
以国子生从御史出按事,为御史所劾,逮至。帝伟其貌,释之,谪御史台书案牍。---《明史》
朱元璋一瞅,我滴个乖乖,这个娃娃俊的么!当场就原谅了师逵的罪行,并且问清楚了缘由,不光没杀他,还升任他为御史,可谓是一张好脸,让他因祸得福。

总结:颜值很重要,努力也少不了。如果光有长相,能不能在这个世上混。不好意思还真能,没智商没情商没学识等等都没关系,长得好就比很多人起跑线要超前了。
可是起点超前,不代表终点和过程也能超过那些努力的人。长得好只能说你有一定的先天优势,那些长相普通的人,只要通过努力,可以轻松弥补这一点的缺憾(好像不轻松,但是得给自己打个气啊!)
所以说要想在终点也超越旁人,光靠长得好还不行,还需要在自己的行业里好好努力。这正如运气比不上实力一样。
参考资料:《史记》、《宋史》、《明史》、《汉书》等

这个其实还是有的,毕竟社会人什么事情都有这样很常见

历史上有哪些“颜值即正义”的事例呢?
答:3、女性以“颜值取胜”的事情数不胜数 杨贵妃就是以颜值,打动了两代人,寿王李瑁,还有唐玄宗。本来她与唐玄宗的恋情,属于让人不耻的行为,可是唐玄宗宁愿为了得到她,而犯下这样的错误,这也是“颜值”在起着作用。帝王见识的天下佳丽不少,玄宗时代甚至有“三千白头宫女...

都说颜值即正义,古人对颜值究竟多重视?
答:一、少年得志,习惯了他人看待自己的目光(脸受伤了无法接受别人异样的眼神)孙策早年与众多江湖豪杰角逐,手下官兵数千,人生之路成长十分迅速,当时的他仅仅只有25岁,堪称当时天下最为强盛的年轻人,娶了天下有名的美女作为妻子。二、下属众多,管理有方(手下才人众多,习惯于完美的他无法接受自己脸颊受...

中国历史上有正义感的人物,不少于3位
答:林则徐 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具有正义感的人物很多,我只举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维护正义的人物及事例
答:1、海瑞 海瑞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清官,当朝首辅徐阶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鱼肉乡里,强占民女赵小兰。小兰母洪阿兰告状,华亭县令王明友受贿,杖毙小兰祖父。应天巡抚海瑞微服出访,路遇洪阿兰,查明真相,判处徐瑛、王明友死罪,饬令退田。徐阶买通太监、权贵,妄图罢免海瑞,推翻定案。海瑞识破奸计,断然...

历史上具有正直高洁的人和事例
答: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3.包拯任瀛州知州,各州用公家的钱进行贸易,每年累计亏损十多万,包拯上奏全部罢除.包拯在朝廷为人刚毅,贵成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黄河水清了,儿童妇女也...

有关古今中外名人的正义的事例
答: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韩信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

请列举我国历史上有正义感的人物
答:1、文天祥:字宋瑞,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3、岳飞:字...

举出有关历史上正义的和不正义的各3个事例、要详细点、(好的把分都加...
答: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现如今是个看脸的时代,古代的人也是看脸的吗?
答:(《旧五代史》) 罗隐像 除了这些,“颜值即正义”还曾发生在官员录取上,一些制度中可以窥见一些苗头。说是苗头,是因为这种情况并不是要求相貌绝佳,只是不能太丑。这些制度还不止存在于一个朝代。 汉武帝的时候设有“五经博士”,当时博士的弟子可以免除赋税,而要成为博士弟子,除了年龄十八,必须得“仪态端正”(汉...

为正义而斗争的事例有哪些?
答: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艰辛,是因为这一理论交替,触及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根本,是关乎大是大非的根本问题。这场转变史称哥白尼革命。5、布鲁诺 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在修道院里读过很多书,24岁成为牧师,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开始对宗教产生怀疑,大胆地批判《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