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白竹山竹溪房县游记文言文译文

作者&投稿:上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黄仙裳传文言文翻译

是《今世说.黄仙裳》吗?

原文:

黄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后陈官给事中,以事系狱,贫甚。黄售负廓田,得百金,尽以赠陈,与之同卧起囹圄中。陈后得释,两人同出白门而去。陈殁后,黄赴桐乡往吊之。至之日,正陈忌辰,举声哀号,感动行路。

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绝不干以私。后田落职在州不得去。黄自汝宁归,囊中仅有二十金。乃先至田寓,分其半以赠。后语人曰:“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矣。”

译文:

黄仙裳早年参加童子试,被州太守陈澹仙所赏识,后来陈澹仙做了给事中,因为犯罪被关押在牢狱中,很贫困。黄卖掉了自己靠近城墙的土地,得到了一百两银子,把所有钱都给了陈澹仙,还和他一起在监牢里住。陈后来被释放,两人同时离开南京。陈死后,黄赶赴桐乡吊唁他。到的时候,正好是陈的忌日,大哭哀号,把过路人都感动了。

泰州太守田雪龛为官清廉,黄仙裳与他打交道的时候,绝对不拿私事找他帮忙。后来田雪龛被罢了官,没有钱回不了家。黄仙裳正要回家,身上有二十两银子。于是先到了田雪龛的住所,把身上所带的钱的一半给了他。后来黄仙裳对别人说:“那天我如果先回到自己家里,由于我家里非常需要钱,就不能把钱分给田雪龛了。”

2. 白起祠文言文翻译

唐德宗贞元年间,咸阳有人报告说看见了秦时名将白起,县令上奏说:“朝廷应加强西部边塞的防卫,正月吐蕃一定会大举进兵入寇。”

不久吐蕃果然入侵,很快兵败而去。德宗因而相信白起果真显圣,欲在京师为白起立庙,并追赠白起为司徒。

李泌说:“臣听说国家将要兴盛的话,一定会听信于人,而非鬼神。如今将帅立功,而陛下却褒扬秦朝的白起,微臣恐怕以后边防将领会有所怨言而懈怠从事了。

而且在京城立庙祭祀,影响甚大,定会流传出去,可能引起地方巫蛊迷信的风气。我听说杜邮有一座旧的白起祠,请陛下下诏让府县维修一下,这样也就不至于惊动天下人的耳目了。”

德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3. 求有关于山水游记的文言文短文,有翻译和注释

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编辑本段]注释 1从:自,由 。

2.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篁(huáng)竹:竹林。 5.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与环都是系在腰上的玉质装饰品。鸣:发出声音。

(倒装句:宾语前置) 6.乐:意动用法,单字翻对……感到乐,句中则译为感到快乐。 7.取:这里指开辟。

8.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9.见:看见 10.水尤清冽 泉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冽:凉 11.全石以为底:(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把……作为(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为:作为 12.近岸:靠近岸的地方。

近,靠近。 岸,岸边. 13.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卷,弯曲 14.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岩:磐石。 1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翠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摇摆,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6.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7.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

1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

布:照映,分布。澈:通假字,现在写作“彻”。

19.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0.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

21.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2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像北斗星那样(名词作状语);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

23.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交错。 24.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2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四面都是翠竹,绿树环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

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透。

26.以其境过清: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

清:凄清。 27.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题完字便离开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

去:离开。 28.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

29.龚古:作者朋友。 30.宗玄:作者的堂弟 31.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

隶:跟随。而:表并列。

从:跟随,动词。 32.小生:年轻人。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33.伐:砍 34.道:小路 35.尤:格外 36.清:清澈 37.洌: 清澈 38.以:而 39.为:成为 40.卷:弯曲 41.以:因此 42.为:成为 43.翠蔓:翠绿的藤蔓 44.差:不齐 45.下:到 46.澈:澄澈 47.乐:玩乐 48.西南:向西南 49.明灭:时隐时现 50.可:大约 51.环:环绕 52.寂寥:静悄悄的样子 [编辑本段]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里对此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道路,向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垒,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有时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有时却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

向水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我们坐在水潭旁边,四面有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空寥,没有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久地停留,于是我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同游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一起去的有姓崔的两兄弟,一个恕己,另一个奉壹。

4. 文言文翻译白话文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眼里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因为这样脖子都变得僵硬了。

我又将蚊子关在未染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尖叫,当做一幅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鸣叫一般,我连忙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来,让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突出部分当成山谷,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遐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感到心情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庞大的动物如推倒山压倒树的扑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都被吞了进去。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等到定下神来,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5.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加翻译

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沔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声嚎叫。景物变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沙洲的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所傲视之处,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用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是否受到赏识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没有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现在,张梦得不因为被贬官而感到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自适山水之间,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如果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片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失意文人感到悲伤憔悴以至不能禁得起的景物,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载。

6. 游高粱桥记袁宏道原文

高梁旧有清水一带,柳色数十里,风日稍和,中郎拉予与王子往游.时街民皆穿沟渠淤泥,委积道上

嬴马不能行,步至门外.

于是三月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临水坐枯柳下小饮.谈锋甫畅,而飙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冻技落,古木号,乱石击, 寒气凛冽,相与御貂帽,著重裘以敌之,而犹不能堪,乃急归.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

噫唉!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苟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见其舛也.我后悔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 为官职也.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为衣食也今吾无官职,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而家有产业可以糊口,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然则是游也宜书,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 *** ,颠倒而无计算也.

给分谢谢~

7. 水中小山文言文翻译

水中小山是出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袁家渴记》译文是:从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远,山水风景较好的有五处,风景最好的是钴鉧潭;从溪口向西,走陆路,风景较好的有八、九处,风景最好的是西山;从朝阳岩向东南,走水路到芜江,风景较好的有三处,风景最好的是袁家渴;这些都是永州幽深美丽奇异的地方。

楚、越两地之间的方言,水的支流叫做“渴”,读音就像衣褐的“褐”。渴的上游与南馆的高山会合,下游与“百家濑”汇合。

其中重叠江河里边的岛屿、小溪、有的地方水深,成为清澈的潭,有的地方水浅,露出小块的地,成为浅渚,两者还夹杂着水在那里曲折地流。深潭的水面平,呈深黑色,冲击石头的水像沸腾一样冒着白沫。

船好像就走到了尽头,忽然又豁然开朗,变得宽阔无边。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

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绿色的草丛,一年四季都浓密茂盛。山旁有许多岩洞。

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上山的树木多是枫树、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头。常常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吹动大树,翻动着轻柔的众草,使红花和绿叶在纷乱中像吃惊似的,香气浓郁;冲起波涛旋着水涡,从溪谷流进流出,摇动着繁密的花草,随着季节而变换。

风景大多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都描述完。

永州没有人过来游玩,我来到了这里,不敢独自享受。回来写出文章告诉世人。

这里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我叫它“袁家渴”。全文是: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

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皆永中幽丽奇处也。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

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

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

摇飏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

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扩展资料 永州八记的作品介绍:1、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

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娘子岭一带。2、钴鉧潭记 《钴鉧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

钴鉧潭,在永州市零陵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古代称熨斗为钴鉧,钴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像古代熨斗,故名之。

3、钴鉧潭西小丘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医院后的公路下侧,愚溪旁。

早已成为居民住宅。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

4、小石潭记(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

5、袁家渴记 出永州市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7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è与褐同音)即此地。

6、石渠记 《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7、石涧记 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8、小石城山记 《小石城山记》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这是八记中的最后一篇。

小石城山在永州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街道,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小石城山"又名“芝山”。



~

文言文游记长篇
答:二十四史是中国的经典,很多中高考考试都是从里面出的,而且这些书思想内容都很丰富,特别有利于学习古文。如果觉得可以,推荐你去看一些古文游记,古文传记等,大有裨益。 最后祝你学习进步,加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

西山游记文言文
答:(7)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游西山这件事) (6)为(1)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 (2)不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 (3)故为之文以志(介词,为了) 5、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2)(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3)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4)(我)...

黄山游记文言文赏析
答:7. 文言文版游记 《黄山游记》文言文版 登五岳而小群山,览黄山而无视五岳者何为? 盖将五岳之雄峻有别于群山,黄山之四美而独冠天下尔。 余于八月之初,携同叔友数人,驱车百里余,于暮间之时,抵黄山之脚,汤口处暂歇。汤口者,山之底处也,自下高速到南门景点,不过十余里之长。镇小而密,人流备集,商户众多...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原文
答:4. 【文言文徐霞客游记中的溯江纪源的译文】 【译文】长江、黄河是南北的两条主干河流,是因为它们单独通到大海.我们县正当大江入海的要冲之地,县因长江而得名,也因为到了这里长江的水势浩大而且将要到头了.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人,望着浩渺的水流击桨,知道它大不知道它远;溯流穷源,知道它远的人,也只以为发源于...

钴钅母游记文言文
答:钴钅母游记文言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成大文化17 2022-11-23 · TA获得超过37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钴姆潭记》译文 原文 钻鉧潭,在西...

舜帝陵游记文言文
答:2. 八年级文言文(宝山游记)全部译文 《宝山游记》 【原文】 独夜卧人静,风涛汹汹,直逼枕簟;鱼龙舞啸,其形声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保绪故好奇,与予善。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安静的夜...

峡山寺游记文言文翻译
答:峡山寺游记文言文翻译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四季教育17 2022-10-19 · TA获得超过440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77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95.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题峡山寺的翻译 [唐] 李翱 翱为儿童时[2],闻山游者...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
答:2. 【文言文徐霞客游记中的溯江纪源的译文】 【译文】长江、黄河是南北的两条主干河流,是因为它们单独通到大海.我们县正当大江入海的要冲之地,县因长江而得名,也因为到了这里长江的水势浩大而且将要到头了.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人,望着浩渺的水流击桨,知道它大不知道它远;溯流穷源,知道它远...

岳麓山游记文言文
答:岳麓山游记文言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鹤岗爆火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星恩文化 2022-10-02 · TA获得超过20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1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31.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岳麓山游记作文3000字 我见过松树成林的黄山,攀登过峰峦雄伟的华山,...

游山玩水文言文游记
答:1. 求关于游记类的文言文(原文+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