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化合物溶解度规律

作者&投稿:陆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卤族元素形成的盐类,特别是微溶和不溶的盐类是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的,非金属性越强,溶解度越大,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均难溶于水,溶解度越来越小

氟化物中钙不溶,氯化物中银和汞不溶,溴、碘化物与氯相似。

高中化学溶解性表24种高二数学学习_2021新课_逐步拿高分~

卤素单质溶解性有什么递变规律
答:溶解性逐渐减小。卤素单质都不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低,因为他们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但是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大了,因为有机物绝大部分是非极性分子。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颜色逐渐加深,从F2→Cl2→Br2→I2,颜色 由淡黄绿色...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规律是什么
答:影响固体的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其规律是: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少数物质,比如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少数物质,比如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溶解度大小怎么判断
答:溶解度大小判断方法如下:溶解度的大小不但决定于物质的本性,而且也与外界条件有关。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氢氧化钙类的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溶度积常数,常数越大,溶解度越小。溶解度影响因素: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

溶解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4、易溶:>10g。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

常见物质溶解性规律
答:常见物质溶解性规律是铵钾钠钡氢氧溶;碳酸只溶铵钾钠;所有硝酸都能溶;盐酸只有银不溶;硫酸只有钡不溶。溶解性介绍:是物质在形成溶液时的一种物理性质。它是指物质在一种特定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属性。溶解度是指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是指物质在特定溶剂里溶解的最...

高中溶解度口诀
答:酸类多数都易溶,硅酸微溶是独种。碱类钾钠钡铵溶,钙是微溶余不溶。硫酸铅钡沉水中,微溶钙银与亚汞。盐类溶有钾钠铵,外加易溶硝酸盐。碳酸能溶钾钠铵,其余俱沉水中间。盐酸沉淀银亚汞,还有微溶氯化铅。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

溶解度比较
答:而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我们可以推测出来。附加二:如何推测溶解度相对大小 对于氯化银 溴化银 碘化银。 Ag+具有比较强的极化能力, 这就使卤化银具有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趋势。换句话说 卤化银并不是完全的离子化合物。 由于从Cl到I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这样 Ag+对卤素的极化力逐渐增强。

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的大小如何比较
答:O2NCH2NO2>(CH3)3CNO2>CH3(CH2)3CNO2。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区别
答: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也指化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质量分数也可以指化合物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需乘系数)与总式量的比值,即某元素在某物质中所占比例 。二、两者的理化特性不同 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溶解度怎么求??
答:相关介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 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 ℃时,100 g水里最多能溶36 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即在20 ℃时,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