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共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国民党一大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有什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是什么

作者&投稿:针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1924-1927)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毛泽东于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全面分析了共产党的敌人是谁,朋友是谁,也由此为之后的统一战线定下基础。但由于前期弱小,不得不依靠国民党进行北伐战争,于是,1924年1月——1927年7月,与国民党等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曾称: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

但由于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生,国共两党进入十年对峙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结合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当时中国有着80%的农民,因此,判断出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于是,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联合各个阶级来进行统一战线。这时共产党的政策为: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剥削和债务,路线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联合农民阶级,形成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

1935年,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加深,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但国民党蒋介石仍没有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打压共产党。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实施“兵谏”,逼蒋抗日。最终和平解决,加快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进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共产党第二天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15日,共产党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17日,国民党召开庐山会议,蒋介石发表《抗日宣言》,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到此,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这时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联合农民、地主以及国民党在内的全民族抗日阶级、阶层,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49)

自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协议,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中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这时中国共产党所实施的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均分配);路线为: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使得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可靠保证,形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旧三民主义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3,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新、旧之分:旧三民主义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民族革命: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2)政治革命: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社会革命:民生主义最初是指“平均地权”。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指什么~

新三民与旧三民的区别,具体内容有什么不同?

区别: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等空洞的口号,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区别
民族主义不同
旧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新民族主义内容: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不同
旧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民权主义内容: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民生主义不同
旧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也就是土地归公。
新民生主义内容: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不同:
1、含义不同:
旧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时期,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概括。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新三民主义: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的,虽然跟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很大不同,但基本是一致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民族主义不同:
旧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新民族主义内容: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民权主义不同:
旧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民权主义内容: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4、民生主义不同:
旧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也就是土地归公。
新民生主义内容: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三民主义分别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扩展资料:
清末时期,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政府各种救国方案先后失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用以指导了辛亥革命的实践。
满清政府在西方列强面前任人宰割,人民生灵涂炭,才激发了孙中山救人民于水火的历史使命感,开始了其挽救中华民族的思考与探索。这正如孙中山曾说过的:“今举我国土之大,人民之众,而为俎上之肉,饿虎取而食之,以振其蛮力,雄视世界……余短才浅智,不足以担任大事;而当此千钧一发之秋,不得不自进为革命之先驱,而以应势之要求。”并声明,中国之革命是“为支那苍生,为亚洲黄种,为世界人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三民主义

2.国共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国民党一大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
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毛泽东于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全面分析了共产党的敌人是谁,朋友是谁,也由此为之后的统一战线定下基础。但由于前期弱小,不得不依靠国民党进行北伐战争,于是,1924年1月——1927年7月,与国民党等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答:(3)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5)1937年秋,洛川会议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6)1937年9...

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答:(3)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1937年8月“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之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两党开始在军事上进行合作。(5)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公布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是什么?
答: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年经过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革命知识分子、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
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1935年,具体过程如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泛联合战线,旨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该战线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
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中共瓦窑堡会议和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看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4、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5、蒋介石庐山讲话提出准备抗战的方针;6、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表示抵抗暴力9月份公布了共产党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么形成的
答: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七、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八、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九、 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
答:1、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发展。2、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答: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点1.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头,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发表了一系列的抗战宣言,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揭露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国人民对日作战。①“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答:逼蒋抗日”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信中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