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札记——11月

作者&投稿:春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叫黄帝?

我们被称作炎黄子孙。这里的黄指的是黄帝!

为什么成为黄帝?

发源于黄土高原的农耕时期,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全部依靠。它滋养万物生发,主宰人们的生存和死亡。人们对土地有图腾般的崇拜。土地就是信仰。

黄帝顺应天地四季规律,推测阴阳变化,讲解生死道理。播百草,训鸟兽,定历法,益万民。他做天子,有土地的祥瑞征兆,土地是黄色,故称为黄帝。

二、为什么称老百姓为“黎民百姓”?

蚩尤部落的子民称作“黎民”,黄帝征服炎帝后组成的部落子民称为“百姓”。这里的百,是指多的意思。黄帝击败并擒杀蚩尤后统一天下。子民混居后统称为“黎民百姓”。

三、“陆地行舟”的由来。

尧的儿子丹朱,为人顽劣,喜欢游玩。那时洪水为害,他整天坐船东游西逛。后来洪水被大禹治理平息,他仍然让人不停的推船。即为陆地行舟。

山海经描述,丹朱后被舜流放到南河之南。“三苗”部族的首领同情丹朱,联合起来发起反抗,兵败后自投南海而死。灵魂化作鴸鸟,通“诛”,因是流放者的灵魂。是不吉利的象征。

~

历史故事札记——11月
答:一、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叫黄帝?我们被称作炎黄子孙。这里的黄指的是黄帝!为什么成为黄帝?发源于黄土高原的农耕时期,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全部依靠。它滋养万物生发,主宰人们的生存和死亡。人们对土地有图腾般的崇拜。土地就是信仰。黄帝顺应天地四季规律,推测阴阳变化,讲解生死道理。播百草,训鸟兽,定...

朱自清 简介
答:朱自清(1899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伟大的诗人.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答:3、“赤壁之战,瑜与备共破曹”,“未尝独出吴之力,而备坐享其成也”;4、“破曹后,备即表琦为荆州刺史,权未尝有异词,以荆州本琦地也”;5、刘琦死,“群下推备为荆州牧……遣将分驻,惟备所指挥,初不关白孙氏,以本非权地,故备不必白权,权亦不来阻备也”〔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三国演义》...

介绍一下恩格斯的生平
答:1842年11月,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当办事员,在这里,他参加宪章派活动,结识了正义者同盟的活动家,并深入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2月,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

坚持就是胜利名人小故事
答:五卷本的煌煌巨著《管锥编》仍用札记形式写成,该书堪称中堪称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的高峰及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考证了《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十部古典著作中的众多问题,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诸方面,着重研讨中西方作家艺术思维的共同规律,书中引用中外著作近万...

朱自清生平
答: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

邓之诚主要经历
答:邓之诚(1887~1960),字文如,号明斋、五石斋,祖籍江苏江宁,中国历史学家。1887年11月29日(清光绪十三年十月十五)生。幼年入私塾,酷爱读书,随父赴云南任所,习六代史。曾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法文科、云南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滇报社编辑。1921年起,专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又先后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

罗布泊小河墓地西北6公里处,有座至今未确定身份的神秘古城
答:2008年11月,孤独虬曲于茫茫沙丘中的千年胡杨,又迎来了一群久未谋面的人类,那是2008东方道迩罗布泊大型综合考察队的队员。他们从远处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而来,又一步步挪向沙漠更深处。他们要去探究的,是罗布泊小河墓地西北6公里一处疑似人类活动遗迹。 死寂千年的罗布泊,如今只剩风沙、酷热、墓地、干尸。唯有陆续在...

11.16日出生的名人
答:11月16日出生的人物: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人。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

《史记》上有什么故事
答:在汉武帝太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3年11月,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写了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报任安书》,在这封信里面他详细地申诉了自己对李陵事件的看法,以及接受宫刑前后的心态。他为什么接受这个刑罚,接受这个刑罚之后,他又是一种什么心态,也就是我刚才讲这些,也是这封信里面他跟他朋友诉说的。而且在这封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