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发育的古环境恢复 句容-海安和江汉盆地南部地区

作者&投稿:甫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双建1,2 肖开华1 沃玉进1 龙胜祥1 蔡立国1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 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是中国南方海相4 套主力区域烃源岩之一,有关其形成与发育环境的研究是南方海相油气成藏理论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选择中上扬子南缘2条代表性剖面,对上奥陶统—下志留统沉积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提取其中对沉积古环境有指示意义的地球化学指标,对该段地层的古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优质烃源岩段主要集中在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V/(V+Ni),Ni/Co,Ceanom,δEu和δ13Corg等地球化学指标与有机碳含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些指标的异常均表明优质烃源岩发育于缺氧环境。而龙马溪组上部地层的有机碳含量较低,各种地球化学指标也显示此时缺氧环境遭到了破坏,这与当时的沉积环境多为高能环境、不利于烃源岩发育是一致的。

关键词 中上扬子 上奥陶统—下志留统 烃源岩 古环境 地球化学

Palaeo-environment Resume of Upper Ordovician—Lower Silurian,Middle-Upper Yangtze Area

LI Shuang-jian1,2,XIAO Kai-hua1,WO Yu-jin1,LONG Sheng-xiang1,CAI Li-guo1

(1.Exploration &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100083;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

Abstract The source rock in Upper Ordovician-Lower Silurian is one of the four regional marine source rocks in south China,the studies on palaeo-environment of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basic questions about marin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eories in south China.Two typical sections a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and de-tailed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Upper Ordovician-Lower Silurian sedimentary rocks are conducted in these sec-tions.The environment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to resume the paleo-environment.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re concentrated in Wufeng formation of Upper Ordovician and bottom of Longmaxi forma-tion of Lower Silurian.The indicators,such as V/(V+Ni),Ni/Co,Ceanom,δEu andδ13Corghave good relations with TOC in these formations,which indicate that good quality source rocks developed in anoxic environment.The geochemical indicators in upper parts of Longmaxi formation show that the anoxic environment were destroyed,which is accordant with high-energ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hat is disadvantage to formation of source rocks.

Key words Middle-Upper Yangtze Upper Ordovician-Lower Silurian source rock palaeo-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沉积环境既控制有机质丰度,又影响有机质质量,是控制海相烃源岩发育和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沉积环境演化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等时性和同步性特征,体现出它们在地质演化中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环境演化没有单因素的控制机制,而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生物繁盛、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富集或贫化、碳同位素值偏移以及烃源岩发育是各项环境参数的综合效应,在空间上明显呈相互对应、共生组合的特点,表现出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因果关系[1]

海相有效烃源岩作为一种特殊的富有机质层段,其发育明显受沉积环境控制,如古生产力及氧化还原条件等,而这些因素可体现在化学元素、同位素等无机参数组合上,这就为从古环境角度研究烃源岩的有效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当前已经建立了包括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有机地球化学在内的多种古环境恢复指标[2]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分布几乎遍及上、中、下扬子地区,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成烃潜力大。有关其形成与发育的古环境恢复研究是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的基础,也是南方海相油气成藏理论的基础性问题。前人对南方志留系的研究集中在奥陶纪末期与志留纪早期古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和古生物灭绝事件等问题上,而对该套地层的烃源岩发育环境研究较少[3~5]

本文选取中、上扬子地区2条完整的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剖面,进行了细致的沉积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从中选出特征的指标和参数,对该套地层沉积时的古环境做了分析和讨论。

1 地质背景

扬子地区奥陶系—志留系分布广泛,滇东、川、鄂、湘、黔一带露头非常发育。受加里东早期运动的影响,华南的东南区在寒武纪末期已有隆起趋势,黔中南及江南雪峰地区在加里东晚期亦已上升为陆,与华夏古陆连成一片,成为扬子地区通海的屏障;而川南、黔北、湘西以及中、下扬子长江沿线地区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大多与下伏上奥陶统平行不整合接触。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扬子地区的海域一度为半封闭滞留海,中志留世后,除黔南、滇东外的扬子地区逐渐抬升,志留纪末的广西运动结束了早古生代的沉积史[6,7]

本次研究选取的剖面位于扬子地区南缘(图1),靠近雪峰古隆起和黔中古隆起。石门磺厂剖面,奥陶系五峰组(O3w)厚7.8m,为一套黑色薄层炭质页岩间夹薄层炭硅质沉积,底部发育中厚层深灰色泥岩。志留系自下而上发育下统龙马溪组(S1l)、罗惹坪组(S1lr)和中统的纱帽组(S2s)。龙马溪组厚650m,主要为一套灰黑色、灰绿色页岩和泥质砂岩,向上砂质增多。罗惹坪组厚839m,以灰绿色岩、粉砂质泥岩和含粉砂质页岩为主,其次为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纱帽组厚298m,主要为浅绿灰色、绿灰色粉砂岩少夹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薄层或条带。从沉积环境上看,上奥陶统五峰组为滞留盆地沉积,志留系龙马溪组主要是深水陆棚或者陆棚内盆地沉积,向上沉积水体变浅,罗惹坪组和纱帽组主要为浅水陆棚和滨岸相沉积。习水喉滩剖面,奥陶系五峰组(O3w)厚5.83m,岩性为黑色炭质泥岩,底部0.3m显中层状,含少量砂质及黄铁矿晶粒。志留系自下而上发育下统龙马溪组(S1l)、石牛栏组(S1sh)和中统韩家店组(S2h)。龙马溪组厚102m,主要为灰黑色中层状泥岩夹同色中层状泥质粉砂岩,水平层理发育。石牛栏组厚308m,下部为灰、暗灰色中、薄层状泥灰岩夹褐灰色薄层状灰质泥岩,上部为灰色、浅灰色厚层状泥质条带亮晶砂屑灰岩及亮晶生物屑灰岩。韩家店组厚248m,主要为深灰色泥岩(不显层状)夹灰色中、薄层状亮晶生物屑灰岩及生物泥灰岩。该剖面的沉积环境演变与石门磺厂剖面类似,上奥陶统五峰组为滞留盆地相沉积,龙马溪组底部为深水陆棚沉积,向上水体变浅,沉积相转变为浅水陆棚沉积,由于远离物源区,沉积物以清水碳酸盐岩为主。

图1 取样剖面位置

2 样品采集与处理

为了对中国南方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环境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对石门磺厂和习水吼滩2个剖面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取样,共获得37个泥质岩样品,对这些样品做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样品分布见图2,图3和表1,表2。微量、稀土元素测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方法完成,分析误差小于5%,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学实验室完成。有机碳碳同位素用MAT-252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定,采用PDB标准,分析精度±2‰,由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实验中心测试完成。样品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3 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恢复

3.1 有机碳含量

表1 上扬子磺厂剖面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地球化学数据

表2 上扬子吼滩剖面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地球化学数据

有机碳含量(TOC)是评价烃源岩优劣和丰度的重要指标,它既反映了有机质生产力的高低,也反映了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因为有机质主要在缺氧条件下才得以最好的保存。如果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丰富,本身就指示了处于较强的还原环境。研究区湖南石门磺厂剖面有机碳含量范围为0.05%~4.94%,且由下向上逐渐降低,高有机碳样品主要分布在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图2),有效烃源岩丰度范围为0.59%~4.94%,均值为2.76%,有效厚度20m左右。贵州习水吼滩剖面有机碳含量范围为0.07%~4.44%,由下向上有机质丰度降低,有效烃源岩厚度80m左右(图3),有效烃源岩丰度范围为0.57%~4.44%,平均值为2.64%。

3.2 钡与古生产力

营养型元素,如C,N,O,Si,P,Cd,Ba等,在海洋中的分布均受生物化学反应控制,但各元素对古生产力的反映程度有所不同。海洋学研究表明,Ba积累率与有机碳通量、生物生产力呈正相关,Ba富集指示上层水体的高生产力,可用Ba/Al或Ba/Ca的比值来计算古生产力。大量的重晶石在地中海底部淤泥中富集是生产力提高的一个显著证据。叶连俊等[8]提出表层海水的高生产率和底部的缺氧都是Ba富集的必要条件。显然,海相沉积中Ba富集与烃源岩发育条件相似,二者时空分布上必然存在着联系,利用 Ba丰度对古生产力的指示可进一步表征有效烃源岩的发育。

根据磺厂剖面和吼滩剖面统计(表3),当TOC值大于0.5%时,3条剖面的Ba含量均值大于 803×10-6,当TOC值在0.1%~0.5% 之间时,两条剖面 Ba 含量均值在(426.68~565.89)×10-6之间,当TOC值小于0.1%时,Ba均值小于437.10×10-6。由统计数据所反映的规律可见,有机碳含量高的层位Ba含量也较高,二者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古生产力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很大。

表3 有机碳与钡含量统计

注:斜线后数据为均值。

3.3 氧化还原条件

缺氧环境由于直接涉及某些金属富集成矿、烃源岩发育以及环境污染等众多领域,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其判识标志一直是地学界中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实质上,缺氧环境就是溶解氧缺乏而有机质与还原态元素等还原性物质稳定存在甚至富集的还原环境,其微迹化石、纹层、黄铁矿及特殊的岩性组合既是基本地质特征,亦是当前普遍认同的宏观判识标志。但此特征不止是缺氧环境的体现,也是沉积速率和水动力条件等的综合反映,尤其弱氧化-弱还原条件下存在着复杂的过渡过程,微迹化石和层理构造等变化较大,易受后期保存程度等影响,故仅依据沉积学和古生物学标准来判断缺氧程度是不够的,还需获取广泛的地球化学证据。地球化学示踪是反映缺氧环境形成演化的有效而敏感的手段。随着测试技术水平的提高,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有机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优势更为突出,相关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判识指标日益多样化和定量化。

3.3.1 微量元素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利用过渡金属、铀、硫含量及其相关比值对缺氧环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判识标准。Hatch等[9]由北美黑色页岩的研究中得出,高的金属(Cd,Mo,V,Zn 等)含量,高的硫含量,DOP≥0.67,V/(V+Ni)≥0.54,指示含H2S的厌氧环境;低的金属含量,V/(V+Ni)为0.46~0.60,指示贫氧环境。Jones等[10]认为,DOP,U/Th,V/Cr,Ni/Co,及自生铀(AU=Utotal-Th/3)含量是古缺氧环境的有效标志,并提出了相关标准。

本次研究选取了V/(V+Ni),V/Cr,Ni/Co,U/Th几个参数作为缺氧环境的判识指标来分析有效烃源岩的发育环境。通过对磺厂和吼滩两条剖面的微量元素统计分析可见(表4),V/(V+Ni),V/Cr,Ni/Co,U/Th等4项判识指标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强,由这些指标的纵向变化(图2,图3),可见这些指标在层位上的异常段与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层段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表4 磺厂和吼滩剖面微量元素判识指标统计

注:斜线后为均值。

腾格尔等[2]总结了这些指标对缺氧环境的指示与判别标准,V/(V+Ni),V/Cr,Ni/Co,U/Th在缺氧与富氧环境中的界限值分别为0.45,2.0,5.0,0.75;大于这些值,指示为缺氧或厌氧环境,利于有机质保存;小于这些界限值,指示为富氧环境,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经过对比可以看出,在TOC≥0.5%时,地化指标基本都显示缺氧环境,而在0.1%≤TOC<0.5%和TOC≤0.1%时,这些指标大部分显示为氧化环境。

3.3.2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REE)因具特有的地球化学行为、对沉积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而广泛应用于古环境研究。Wright 等[11]把Ce与邻近的LaNd元素的相关变化称为铈异常(Ceanom),Ceanom=lg(3Cen/(2Lan+Ndn)),n表示北美页岩标准化值,并用作判识古缺氧环境的标志,Ceanom大于-0.1 为正异常,系还原环境;Ceanom小于-0.1 为负异常,是氧化环境。铈异常(Ce/Ce或δCe)的另一计算公式为δCe=CeN/(LaN×PrN1/2,N表示球粒陨石标准化值,δCe大于1为正异常,小于0.95为负异常。陈衍景等[12]的研究表明,缺氧条件下∑REE低,δEu(δEu=EuN/(SmN×GdN1/2,N为球粒陨石标准化值)和La/Yb高,氧化条件下则相反。

本次研究选用了Ceanom和δEu及La/Yb3个稀土元素指标来评价古环境。通过对磺厂和吼滩两条剖面的稀土元素统计分析可见(表5),这些指标显示其变化与有机碳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异常代表了沉积时的缺氧环境;这3个指标在不同剖面上的变化趋势见图2和图3。

图2 石门磺厂剖面地球化学指标纵向变化特征

图3 习水吼滩剖面地球化学指标纵向变化特征

表5 磺厂和吼滩剖面稀土元素判识指标统计

注:斜线后为均值。

3.3.3 有机碳同位素

沉积有机质的δ13Corg值主要与原始有机质的来源及沉积环境有关,其变化在多数情况下反映了原始δ13Corg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而热成熟作用并不会明显改变碳的同位素组成,因而δ13Corg在油气领域中作为有机质类型的划分指标已被广泛应用[13,14]。同时,缺氧环境的广泛分布严重影响了δ13Corg的原始同位素平衡,当缺氧条件占优势时,δ13Corg有偏轻的趋势[15,16]

本次研究系统地测试了磺厂剖面的有机碳碳同位素值,其变化趋势见图2。由统计结果(表6)可以看出,有机碳含量较高的样品,其δ13Corg值较低,普遍小于-28,表明其有机质保存条件较好,处于缺氧环境。随着有机碳含量的降低,δ13Corg值增大,表明沉积水体的还原性降低。

表6 磺厂剖面有机碳碳同位素统计

4 讨论与结论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质转折时期,在该时期发生了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为显生宙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生物灭绝分为两幕,分别与晚奥陶世末期冈瓦纳古陆冰期的开始与结束期相对应,亦即与海平面的下降与上升期相对应。看起来,生物的灭绝似乎与气候变化引起的冈瓦纳冰盖增生和消融有关,而其中真正的原因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性缺氧事件造成了生物的灭绝。就油气地质而言,缺氧事件往往有利于大套烃源岩地层发育,如最著名的白垩纪缺氧事件在中东地区形成的厚层黑色页岩成为诸多大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缺氧事件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表现[17~20],其中不少都发育了优质的烃源岩,如北非地区发育的优质烃源岩有机碳最高可达17%。除了缺氧环境,北非地区烃源岩的发育还与上升洋流的发育密切相关[21,22]

通过对微量、稀土元素和碳同位素分析,可以得知,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层段限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发育环境为缺氧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率,龙马溪组向上,缺氧环境遭到破坏,有机碳含量降低。

尽管缺氧环境是形成优质烃源岩地层的有利因素,但是还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烃源岩地层的发育,如上升洋流、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环境等等。同时缺氧环境的形成也受古构造和古气候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因此,针对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扬子地区缺氧环境的形成背景与控制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水昌,张宝民,边立曾等.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J].地学前缘,2005,12(3):39~48.

[2]腾格尔,刘文汇,徐永昌等.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J].沉积学报,2004,22(2):365~372.

[3]汪啸风,柴之芳.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处生物绝灭事件及其与铱和碳同位素异常的关系[J].地质学报,1989(3):255~264.

[4]王成源,列·杰普森.杰普森大洋模式及其在华南志留纪的应用[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4,11(1):71~85.

[5]张廷山,俞剑华,边立曾等.四川盆地南北缘志留系的锶和碳、氧同位素演化及其地质意义[J].岩相古地理,1998,18(3):41~49.

[6]周名魁,王汝植,李志明.中国南方奥陶一志留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7]文玲,胡书毅,田海芹.扬子地区志留纪岩相古地理与石油地质条件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6):11~14.

[8]叶连俊,陈其英,李任伟等.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和成矿背景[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335~352.

[9]Hatch J R,Leventhal J S.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rred redox potential of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Upper Pennsylvanian Stark Shale Member of Dennis Limestone,Wabaunsee County,Kansas,U.S.A[J].Chemical Geology,1992,99:65~82.

[10]Jones B,David A C,Manning.Comparison of geochemical indices used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paleoredox conditions in ancient mudstone[J].Chemical Geology,1994.111:111~129.

[11]Wright J,HolscrW T.Paleoredox variationsin ancient ocenans recorded by rare earth elements in fossil apatite[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87,51:631~644.

[12]陈衍景,邓健,胡桂兴.环境对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和分配型式的制约[J].地质地球化学,1996,(3):97~105.

[13]黄第藩,李晋超,张大江.干酪根的类型及其分类参数的有效性、局限性和相关性[J].沉积学报,1984,2(3):18~33.

[14]曾凡刚,程克明.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烃源岩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J].地质地球化学,1998,26(3):1~8.

[15]Freudenthal T,Wagner T,Wenzhfer F et a1.Early diagenesis of organic matter from sediments of the eastern subtropical Atlantic:Evidence from stable nitrogen and carbon isotopes[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1,65(11):1795~1808.

[16]Lehmann M F,Bernasconi S M.Pre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alteration of its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 during simulated and in situ early sedimentary diagenesis[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2,66(20):3573~3584.

[17]Dabard M P,Paris F.Palaeont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lurian black shale formations from the central Brittany domain of the Armorican Massif,Northwest France[J].Chem.Geol,1986,55:17~29.

[18]Aldridge R J,Jeppsson L,Dorning K J.Early Silurian oceanic episodes and events[J].J.Geol.Soc.London.,1993,150:501~513.

[19]Jeppsson L.An oceanic model for lithological and faunal changes tested on the Silurian record[J].J.Geol.Soc.London.,1990,147:663~674.

[20]Jeppsson L,Aldridge R J,Dorning K J.Wenlock Silurian.oceanic episodes and events[J].J.Geol.Soc.London.,1995.152:487~498.

[21]Parrish J T.Upwelling and petroleum source beds,with reference to Paleozoic[J].AAPG Bull.,1982,66:750~774.

[22]Finney S C,Berry W B N.New perspectives on graptolite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use as indicators of platform margin dynamics[J].Geology,1997,25:919~922.



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领域油气勘探评价——缅怀朱夏先生未尽遗愿,发扬朱夏先生学术思想~

周荔青 杨方之 王金渝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华东石油局,江苏南京 210011)
【摘要】 根据朱夏先生倡导的叠加改造型含油气盆地动态分析的学术思想,结合我国海相改造型盆地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及下扬子区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建造系列特征,分析了下扬子区的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两个油气成藏动力系统,提出其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有明显差异。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需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加里东期、海西期古隆起背景的地区;紧邻下古生界生烃中心;下古生界的两套原生生储盖组合比较有利的地区,即下古生界烃源岩品质好、下古生界主力输导层储层原始孔渗性好的区块;在印支—早中燕山期构造运动中,冲断褶皱构造作用较弱,仅发生表皮冲断推覆褶皱作用的地区;保存完整下古生界的地区;印支—早中燕山期的大型挤压背斜构造;中新生代拉张改造较弱的地区;后期岩浆作用较弱的区块。上古生界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块需具备以下条件:处于海西-早印支期古隆起区;具上古生界有利生储盖组合的区块;上古生界未卷入或仅发生轻微冲断推覆褶皱的区块;上古生界保存完整,且有早中生代沉积的区块;具有较厚的上白垩统—新生界沉积建造;处于较大型箕状断陷断块体的上倾方向;具有良好侧向连通性、裂隙发育、储集性良好的印支—燕山不整合面。
【关键词】 海相改造型盆地;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勘探评价;下扬子区
我国有不少含油气盆地是由元古代—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等多个构造层叠加和复合而形成的,正如朱夏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引人注目的是我国有属于两个地质历史阶段、同两种全球构造运动体制相联系的两套富含油气远景的盆地”,它们是“通过构造格局的重大变化所构成的复杂联系(朱夏,1986)”[1,2]。他积极倡导开展了以海相中古生界为主要目标的全国第二轮油气普查勘探,使我国相继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华北盆地取得海相中古生界重大突破,迎来了我国新世纪“西气东输”的油气资源结构转变。他对叠合型含油气盆地中古生界海相领域油气前景的论断[3,4],得到了沙参2井、陕参1井、塔中1井、沙48井以及苏桥—文留地区突破中古生界高产油气流的验证。
朱夏在担任江苏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技术负责人期间,从两种构造体制、两套含油气盆地观点出发,提出了下扬子区油气“四代同堂”的大胆设想。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朱夏先生就提出要重视苏南及其毗邻的浙皖地区海相找油气前景,并指导编制了上震旦统—下三叠统整套岩相厚度图,对下扬子整体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研究。他念念不忘要争取下扬子海相中古生界领域油气的突破,一再表明这个领域不出油气死不瞑目的决心(李道琪,1993),随着盐城凹陷盐深1井突破工业天然气流,已初步实现了朱夏先生的遗愿[5]。
朱夏先生是我国含油气盆地分析方法的理论奠基人,他认为,全球构造演化决定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决定了盆地的油气形成、分布特征,因此,含油气盆地分析可归纳为“TSM”程式,这就是:

朱夏油气地质理论应用研讨文集

显然,这一程式也适用于叠加改造型含油气盆地分析。但在海相改造型含油气盆地分析中,朱夏先生特别强调动态分析的思想。他指出“在中国叠加几乎是普遍的规律,因此在两种体制或两个世代的盆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沉积与构造的关系,从而建设性或破坏性地影响了油气的分配与再分配”。两种构造活动体制叠置的主要沉积和构造的演化和改造过程,都参与了油气藏形成的全过程。随着盆地持续沉陷和后期构造变动,致使烃类进一步演化和发生再运移聚集和形成新的油气藏,也使油气藏形成多层系、多圈闭类型、多油源、多次运移聚集的特征。在平面与纵向上,油气藏分布呈交错或重叠的格局。现今的油气藏多是跨越两种构造活动体制,经多次重大构造期改造的结果,油气资源很丰富,但其油气藏形成、改造与分布特点是复杂的,需要探索和解决许多新的石油地质理论问题,以挖掘新的油气远景资源。他认为在地球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格局的大变革是绝对存在的,而每次重大的变动,都会引起矿物元素包括油气等流体的迁移和平衡的破坏,从而展开了盆地内新的油气藏分布态势。因此,要十分注意研究动态的平衡和平衡后的新动态[5]。
1 我国海相改造型盆地基本油气地质特征
油气勘探实践证实,我国海相改造型盆地具有“多源复合”、“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基本油气地质特征。
我国海相中古生界油气田具有多源性,母岩类型有深海—半深海相碳酸盐岩、泥页岩、海陆交互相含煤系地层等;生油岩层位由震旦系到三叠系、侏罗系。
四川盆地已发现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震旦系等各层位气田,经烃源对比,认为以混合烃源为主,但各层位气藏均有其主力烃源岩,生油岩层位为三叠系—震旦系,不同区块的主力烃源有明显差异。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大气田的烃源由奥陶系碳酸盐岩与石炭、二叠煤系供给,石炭—二叠系中小型天然气田主要为自生自储的煤成气。
塔里木盆地的塔河、西达利亚、雅克拉大型油气田奥陶系—寒武系油气藏的烃源主要为奥陶—寒武系,其次是加里东风化壳上覆的石炭系泥页岩。该区的石炭系东河塘砂岩中小型油气田烃源岩主要是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泥页岩。
渤海湾盆地已勘探发现一批中型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关的凝析油气田,如东濮凹陷文留、翼中凹陷苏桥凝析油气田。
我国海相残留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上扬子地台的海相中古生界均已发现亿吨级大油气田,渤海湾盆地已发现数千万吨级油气田,中、下扬子区已发现一些小型油气田,充分证明了我国海相中古生界的生烃能力,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2 我国海相改造型盆地的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特征
2.1 海相改造型盆地油气成藏动力系统
随着我国海相改造型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油气地质理论工作者发展了朱夏先生倡导的改造型含油气盆地分析学术思想,形成了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的盆地分析思想。
一般认为,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kinetic system for pool-forming)包括两个最基本的部分:一是成藏的最基本条件,诸如油源、输导系统、储层、封盖层、圈闭等及成藏的动力学条件;二是这些成藏动力学条件在地质历史中有机地配合所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及其结果。成藏动力学就是以地球动力学为基础,以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系统和过程为核心,把油气的生、储、运、聚、散连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探讨盆地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的规律,从而指导油气勘探工作。
2.2 我国海相改造型盆地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特征
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渤海湾等海相改造型盆地油气勘探实践及理论研究表明[6],我国海相改造型盆地的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原型盆地构造沉降作用控制了海相盆地主力烃源岩的发育。主要的海相烃源岩类型为深海—半深海相碳酸盐岩和泥页岩、海陆交互相含煤系地层。
(2)受海相原型盆地构造演化旋回控制形成以下3类有效生储盖组合:其一,围绕加里东运动形成的古风化壳,发育由下古生界—新元古界深海相烃源岩、加里东运动侵蚀面碳酸盐岩裂隙—溶蚀储集体及侵蚀面之上陆相碎屑岩或粒屑灰岩储集体与上古生界泥页岩系组成的有效生储盖组合,如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川东地区的石炭—二叠系/寒武—奥陶系组合;其二,海西—早印支期海陆交互相含煤系地层与河流—三角洲—滨海相碎屑岩互层型自生自储生储盖组合;其三,海西期—印支期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岩系与早中燕山期陆相中新生界碎屑岩系构成的下生上储组合,如川西地区二叠、三叠系与侏罗系组合。
(3)后期构造作用控制改造型盆地的晚期生烃中心。所有油气聚集丰度较高的海相残留盆地,其古生界生烃中心能够处于后期的沉降中心区,确保烃源岩的持续生烃。
(4)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形成的继承性大型古隆起是主要的油气运移指向区,大中型油气田主要分布于古隆起区。
(5)古生界生烃区的生烃高峰期与圈闭形成期形成有机的配置。以四川盆地为例,大型地层—岩性—古隆起与印支期生烃高峰匹配,为形成川西地区大中型气田奠定了基础。
(6)后期的构造改造条件适中,既要有适当隆升,形成水溶脱气,使天然气富集的良好条件,又要不破坏油气藏。
(7)在经历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后,盆地的晚期生烃及晚期油气运移受改造后的构造格局控制。若后期改造过分强烈,盆地分割性过强,则油气运移、聚集规模较小。
2.3 我国部分海相中古生界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2.3.1 稳定克拉通海相中古生界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以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为典型代表,其形成的基本地质背景是:①发育华北地台型中古生界海相、海陆交互相建造系列;②加里东期整体抬升运动,形成加里东期不整合面,发育一系列大型、巨型碳酸盐岩残丘,而不整合面之下地层成层性未破坏,地层倾角加大;③加里东期之后盆地稳定沉降,中古生界建造最大埋深曾达到3000~5000m。后期未卷入强烈的冲断推覆构造或拉张块断构造作用之中,未破坏加里东期形成的大型坳隆构造格局。
这两个盆地具有如下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特点:①以发育奥陶—寒武系、石炭—二叠系两套主力烃源岩,奥陶—寒武系不整合面附近的碳酸盐岩溶洞裂缝体系与上覆泥盆系、石炭—二叠系之内海陆交互相砂泥岩互层构成两大生储盖组合体系,形成两套含油气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两套含油气系统内的油气不发生强烈跨越式运移;②加里东运动形成的区域性背斜及一系列大型—巨型古隆起、潜山控制了石炭—二叠系沉积格局,它们共同控制了区块油气运移、聚集;③加里东不整合面及上覆志留系粗碎屑岩、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成为大面积区域汇烃层,是确保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决定性因素。这些盆地70%的海相油气赋存在不整合面附近。后期适度的挤压构造作用,形成了碳酸盐岩中的纵向裂隙系统,是各层位生油层的油气向加里东不整合面汇聚的主要通道。④奥陶—寒武系、石炭—二叠系等主力烃源岩都在加里东剥蚀面及古构造背景形成之后才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6]。
2.3.2 上扬子四川盆地海相中古生界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其形成的基本地质背景是:发育扬子地台型海相中古生界建造系列,加里东期造成的沉积间断短于华北地台,有较全的中上奥陶统及下志留统,中、上志留统及泥盆系、下石炭统缺失,发育一批加里东期大型古隆起和坳陷。石炭、二叠系建造齐全,厚度大,受海西、印支期构造运动影响,形成海西、印支古隆起。在古生界之后盆地全区连续接受了分布比较稳定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纪巨厚陆相沉积建造。喜马拉雅运动使该区沉积装盖层全面褶皱,形成以北北东向为主体的川东高陡背斜褶皱区、川中近东西向平缓构造区和川西平缓坳陷区。该区发育川东高陡背斜区、川西—川中平缓构造区两大油气成藏动力系统[6]。
(1)川东高陡背斜区的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该区的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特点是:多套烃源、多套储气组合、混源成藏、含气层位众多。下古生界(含上震旦统)加里东期、海西期陆续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上古生界(含三叠系)烃源岩自早燕山期陆续进入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川东地区刚好处于古生界盆地沉积中心附近。加里东、海西、印支等各期次的古隆起分别控制了下古生界(含上震旦统)、石炭—三叠系油气的运移指向,大型继承性隆起—地层上倾尖灭—成岩作用复合圈闭成为长期捕获油气的区块。单个大型复合型古圈闭面积可达2000~2500km2。天然气的早期运移通道主要是石炭系、奥陶系等粒屑灰岩的原生孔隙,呈水溶状态运移。据计算,各大型古圈闭在喜马拉雅运动前,烃类在地层水中已处于高饱和状态,储量丰度达(1.5~2)×108m3/km2,可以聚集(3600~4800)×108m3天然气。在喜马拉雅运动作用下,沉积盖层形成大量褶皱及构造裂缝,并发生区域性隆起,促使天然气发生垂向运移、统一汇聚和水溶脱气作用,进一步富集成藏。
(2)川西、川中平缓构造区的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由于特定的地质环境——被动沉降、三元结构、构造多次叠加、高沉积速率、强烈的后期改造等,造成该区具有特色的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特点。上三叠统煤系(厚度达1500m)是该区块主力烃源岩,平均生产丰度达75×108m3/km2,在坳陷中心达180×108m3/km2。而世界大气田区生气强度一般(20~25)×108m3/km2。由于烃源充裕,形成超压,利于有效地充注圈闭。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内的致密砂岩是天然气大面积运聚的主要通道,天然气呈水溶状态运聚。燕山、喜马拉雅期挤压构造运动形成的裂缝系统,进一步改善了储集层系。由于岩石致密化及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作用,形成大型背斜—成岩作用复合型圈闭,而燕山、喜马拉雅期的整体抬升,产生水溶脱气,是油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动力。由于天然气充注量大,加之砂岩不断致密化,该区形成大量超压气藏。
2.3.3 渤海湾盆地的中古生界油气成藏系统
该区发育的中古生界建造系列及加里东期构造运动表现与鄂尔多斯及塔里木盆地相似。但是,该区中新生代曾分别经历过印支—早燕山期挤压构造作用及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拉张块断作用,中古生界实体遭受了较强烈的改造。
该区具有如下油气成藏系统特点:①发育奥陶—寒武系、石炭—二叠系两套烃源岩,主力烃源岩寒武—奥陶系及石炭—二叠系含煤系地层在巨厚新生界覆盖下进入大规模成气阶段。②天然气运移主要受新生界断陷构造格局控制,主要天然气富集带发育在斜坡、隆起带及深大断裂附近。③中古生界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是加里东不整合面及石炭—二叠系含煤系建造中的粗碎屑岩。④含气层系包括奥陶系风化壳、石炭—二叠系及中新生界陆相碎屑岩、火山岩。
3 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评价
3.1 下扬子区地质演化
下扬子区海相盆地经历了3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①晚震旦世—早中三叠世,该区发育下扬子地台型沉积建造。下古生界(含上震旦统)为水体逐渐加深的连续建造,志留系沉积较齐全。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晚志留世开始水退,缺失中、下泥盆统建造,并形成加里东期大型隆起与坳陷。上泥盆统发育河流—三角洲—滨浅海沉积环境。石炭系—下三叠统为一套海相建造,海西运动时亦形成一批石炭—二叠系大型古隆起。受印支运动早幕影响,海水逐渐退出,仅在长江一线残留有中晚三叠世陆相沉积建造。②晚印支—早中燕山期,该区遭受强烈挤压构造作用,形成极为复杂的冲断推覆构造体系。不同区块的挤压构造作用形式有明显差异,一部分区块仅上古生界(含下三叠统)卷入冲断推覆,剥蚀作用较弱,且伴有同期磨拉石沉积建造。一部分区块下古生界(含上震旦统)甚至变质基底亦卷入冲断推覆构造作用。该期沉积建造主要沿下扬子区中部的沿长江对冲向斜带及沿江绍断裂带的盆地群分布。③晚燕山期,下扬子区发育区域性沉降,接受广泛披覆的红色陆相含膏含盐建造,最大厚度达3000m。喜马拉雅期,在区域拉张应力作用下,在下扬子北部的苏北等地区形成了新生界张性断陷,沉积了累计厚度达2000~8000m的陆相沉积建造[6]。
3.2 下扬子区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与油气勘探评价
下扬子区发育具多套烃源岩,下古生界主力烃源岩包括寒武系灰岩、晚奥陶世泥灰岩及硅质页岩、志留系浅海—半深海陆棚相泥页岩,次要烃源岩为上震旦统及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上古主力烃源岩为龙潭组、大隆组、孤峰组页岩及和州组、栖霞组、青龙群生物灰岩、泥灰岩等,次要烃源岩为船山组、黄龙组等。下古生界(含上震旦统)烃源岩自加里东期起陆续进入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上古生界(含下三叠统)烃源岩则直到印支—早燕山运动期间,大部分仍处于低成熟阶段,直到接受巨厚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建造后,上古生界(含下三叠统)才进入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7]。
由于存在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两大套烃源岩及志留系区域性盖层,发育上、下古生界两套油气成藏系统,它们的成藏动力学系统有明显差异。
3.2.1 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及其勘探评价
在下古生界成藏动力学系统中,存在两大生储盖组合:①中、下志留系泥页岩生油岩系与中、上志留统碎屑岩的上部生储盖组合;②以下志留统泥页岩为区块盖层,下志留统—上奥陶统、中下奥陶统、寒武系为烃源岩,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灰岩为储集层的下部组合。在下部组合中,下古生界烃源岩成熟早期,由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内部缺乏区域性风化壳,油气输导层以碳酸盐岩原生孔隙为主(类似于上扬子区志留系油气以上覆石炭系为输导层),而中上奥陶统及下志留统中下部的粗碎屑岩是非常重要的油气大面积输导层(图1)。在上部组合中,以中上志留统碎屑岩为主要输导层。加里东构造运动形成的古隆起是早期油气运移的指向区。随着上覆地层增厚,原生孔隙丧失越来越严重,所生成的油气进行长距离运移将越来越困难。因此,古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期可能在中晚志留世沉积期。在印支—早燕山期的强烈挤压构造作用下,形成大型宽缓背斜,发生大量构造裂缝,且构造隆升作用造成水溶脱气和垂向富集性运移,形成大型裂缝性背斜天然气田。

朱夏油气地质理论应用研讨文集

Ⅰ.盆地相;Ⅱ.浊积相;Ⅲ.台地相
根据上述分析,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主要为:①具有加里东期、海西期古隆起背景的地区;②紧邻下古生界生烃中心;③下古生界的两套原生生储盖组合比较有利地区,即下古生界烃源岩品质好、下古生界主力输导层储层原始孔渗性好的区块;④在印支—早中燕山期构造运动中,冲断褶皱构造作用较弱,仅发生表皮冲断推覆褶皱作用的地区;⑤保存完整的下古生界的地区;⑥印支—早中燕山期的大型挤压背斜构造;⑦中新生代拉张改造较弱的地区;⑧后期岩浆作用较弱的区块。
根据上述评价原则,最有利的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区块可能分布在控制下古生界沉积分异的江南断裂的两侧(图2)。其一是江南深断裂以南的宣城—长广—宜兴—堰桥—沙州一带,目前苏浙皖三角地带地表和钻孔油气显示大多集中此带;其二是江南深断裂北侧的茅山—句容—溧阳、常州—江阴南—南通北一带,尤其要重视前者。在勘探中,不仅要重视下志留统及其之下地层构成的下部组合,还要重视由志留系构成的上部组合。
3.2.2 上古生界(含上三叠统青龙群)早期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及其勘探评价

朱夏油气地质理论应用研讨文集

1.地层等厚线;2.盆地相;3.台地相;4.相区界线;5.后期改造边界;6.下古生界一级油气远景区;7.同生地层.Ⅰ.滁县坳拉谷;Ⅱ.南京台地;Ⅲ.苏皖坳拉谷;Ⅳ.江绍台地
下扬子区的上古生界沉积厚度达2000~2500m,因此,在印支—早中燕山期,已有一部分上古生界烃源岩进入低成熟—成熟生油气阶段。根据成岩历史恢复,当时龙潭砂岩及栖霞组、船山组粒屑灰岩均具有一定的储集性。因此早期油气的运聚通道主要是龙潭组砂岩及栖霞组、船山组粒屑灰岩的粒间孔,油气主要向海西期形成的大型古隆起运移,并形成一系列早期油气田(藏)。由于上古生界普遍卷入印支—早燕山期薄皮冲断推覆褶皱,加上早中燕山期发生了强烈火山作用,因此,印支—早中燕山期主要是上古生界早期油气藏破坏的过程,仅在上古生界保存完整,上覆有较厚黄马青组、象山组等陆相地层的早中生代断陷,且早中燕山期火山作用较弱的地区,残留一部分小型油气藏。期间形成的构造裂缝,改善了这些小型油气藏的储集条件。
印支—早中燕山期上古生界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块主要为:海西期古隆起区;上古生界具有利生储盖组合的区块;上古生界未卷入或仅发生轻微冲断推覆褶皱的区块;上古生界(含青龙群)保存完整,且有早中生代沉积的区块。如图3所示,有利区块(A区)主要分布于沿长江、沿江绍断裂一线的早中生代盆地群。
3.2.3 上古生界(含上三叠统青龙群)晚期成藏动力学系统及其勘探评价
在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拉张断陷构造作用下,随着巨厚陆相中新生界的覆盖,印支—早中燕山期成熟度较低的母岩进入二次生烃阶段。尤其是早中燕山期火山活动影响较轻、烃源岩保存完整、印支—早中燕山期母岩成熟度较低、中新生代建造厚度较大的地区,成为上古生界生烃中心,具有很强的生油气能力,使得上古生界成藏动力学系统得到重塑。印支—早中燕山期形成的古风化壳、构造裂缝成为主要的油气汇聚通道。油气运聚受冲断推覆构造体系及拉张断陷构造双重控制。由于印支—早中燕山期以形成狭小断片为主,晚燕山—喜马拉雅期以箕状断陷为主,构造分割性极强,决定着以形成规模小、数量多的小型—超小型汇油气单元为主,仅在构造运动微弱、上古生界末卷入大规模褶皱的地区,能够形成中—小型汇烃单元,这决定着上古生界晚期成藏动力学系统以形成小型、超小型油气田(藏)为主。
晚燕山—喜马拉雅期上古生界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块除了必须具有印支—早中燕山期上古生界油藏的有利成藏条件外,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厚的上白垩统—新生界沉积建造;较大型中新生界箕状断陷断块体的上倾方向;整个区块具有侧向连通性良好、裂隙发育、储集性良好的印支—燕山不整合面。下扬子上古生界晚期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块分布如图3所示的B区,主要分布于苏北盆地东部等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断陷地区。
目前,已在下扬子区盐城凹陷断阶带、句容盆地句容—行香高断块的上古生界与中新生界叠合成油气领域获得工业油气流;在黄桥地区发现了丰富的含油气层,并已试获低产油气流。这些区块均处于印支—早中燕山期、晚燕山—喜马拉雅期上古生界有利成藏区块的有利部位。

图3 下扬子上古生界(含下三叠统)油气远景评价图

1.远景分区;2.剥蚀区界线;3.边界断裂;4.早期成藏有利区块(A区);5.晚期成藏有利区块(B区);6.早晚期成藏均有利区块(A+B区)
3.3 下扬子区油气勘探前景基本估计
3.3.1 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由于加里东期油气成藏基本条件非常有利,钱塘坳陷生油岩厚度大,面积大,生储盖组合有利,具有比较统一的受大型海盆、同沉积水下隆起、加里东期大型隆起控制的油气成藏系统,能够形成一批大型、特大型加里东期油气藏。加里东运动后,这些有利成藏部位又始终处于继承性隆起。因此,在加里东期成藏条件有利,后期保存条件好的部位,可以找到下古生界亿吨级油气田。
3.3.2 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上古生界普遍卷入强烈后期构造作用,海西-印支期原生油气藏普遍受到强烈构造改造。在中新生界沉积后,才进入重建的油气成藏系统之中,印支-燕山不整合面为主要油气汇聚通道。由于多期多次构造运动叠加,造成构造分割性极强,无统一的油气汇聚成藏系统,油气较为分散。但历次构造运动影响较小、晚期成藏条件十分有利的部位,能够形成百万吨至千万吨级油气田。
参考文献
[1]朱夏.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含油气盆地[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9号.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2]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3]朱夏,徐旺,等.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4]朱夏.活动论构造历史观[J].石油实验地质.1991,13(3):201~209.
[5]中国油气盆地分析——朱夏学术思想研讨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6]张渝昌,等.中国含油气盆地原型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31~377.
[7]陈沪生,张永鸿,等.下扬子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与油气资源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225~259.

“九五”期间在句容-海安和江汉盆地南部区块中生界获得油气突破,深化了地质认识,发现和落实了一批重要圈闭目标,沿着“深源浅找、古源新找、立体勘探”的思路,开创新的勘探局面。
(1)具有十分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
具2个世代的中古生代海相原型大陆边缘盆地的形成、发育时期,形成了中、下扬子地区4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和十分优越的原始含油气组合。
中、古生界海相原始油气组合中,发育有中、新生代2套晚期区域性盖层。
中、古生界原始油气组合建设时期,形成了众多有序分布的古构造和构造圈闭,为油气的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赋存空间。中、下扬子地区在中、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但主要表现为差异性的抬升剥蚀。下扬子区,上泥盆统沉积前句容-海安地区表现为一大型隆起带;而中扬子区在志留纪末期,因南北两侧加里东造山带崛起,该区加里东期被动大陆边缘前陆盆地消亡,整体隆起为陆,接受长期地剥蚀夷平而缺失上志留统。此时区内的下古生界、震旦系未发生明显的变形,震旦系顶面的古构造为北东高、南西低的斜坡带,沿襄樊-广济断裂带的南侧形成一北西—南东向的构造带。
上述大型隆起带的形成,为油气的运聚成藏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2)有利的成藏条件
发育较厚的中新生界,具有二次生烃的地质条件,早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多类储盖组合为成藏提供了良好条件。
(3)具有多种油藏类型
1)潜山型。曾在苏北镇43井寒武系白云岩中获日产45m3原油,即属此类。
2)古生界内幕构造型。如盐城朱家墩气田、黄桥CO2气田、溪桥气田等均属古生新储的油气藏,另如句容上古生界油藏。
A.盐阜地区:位于淮阴-响水断裂以南、淮阴-东台断裂以东的沿海地区,包括涟阜、建湖-小海2个构造带和盐城凹陷。
B.黄桥-如皋地区:位于苏北东部,海安断裂和沿江断裂之间,北为海安凹陷。
C.荆沔地区:位于乌龙泉-京山断裂以西,天门河-潜北-问安寺断层以南,天阳坪-洪湖-么安断层、洪湖-湘阴断层以上。

中奥陶世—志留泥盆纪挤压挠曲型盆地与烃源岩、储层发育
答:而在西翼斜坡,因距物源区较远,随台地沉没可能发育好的泥质烃源岩。与该斜坡相邻的塔中地区和塔北隆起南斜坡,在中奥陶统中发现了有机质丰度高的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有机碳含量最高可达2.17%,说明满加尔盆地西部斜坡(上斜坡及下斜坡)是中—上奥陶统良好泥质烃源岩发育带。图6-6 塔里木...

扬子陆块西缘被动陆缘推覆带
答:上列地层组成,与位处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北东缘的后龙门山区相对比,除南华系和震旦系基本相似外,具有不少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在前震旦系基底组成中未见有花岗岩质岩浆或混合岩化成因的基底结晶杂岩出露。②在古生界海相盖层中缺失寒武系、中上奥陶统、中上志留统和泥盆系等地层,而在出露的下奥陶统、下...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答:震旦系-志留系是川东南地区油气勘探的新层系、新领域。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灰黑色泥岩和页岩是区内主要烃源岩,其中龙马溪组烃源岩最为发育。研究区下志留统小河坝组砂岩标准剖面出露在南川县龙骨溪小河坝,连续沉积厚度为158.8m。其余主要分布于川东、川东南及湘西...

黑色岩系的分布
答:5.1.2.1 空间上的分布 中国南方扬子陆块及周缘的黑色岩系,主要分布在扬子陆块东南及江南隆起的湘黔地区,扬子西缘的米苍山-龙门山-康滇地轴一线,大巴山南部三个区域(图5.1)。周边可以包括南秦岭中志留统(若尔盖地区)、桂西下泥盆统。5.1.2.2 时代上分布 黑色岩系时代上分布广泛,从晚...

找矿评价标志
答:下寒武统清溪组是桂北地区重晶石、钒矿及钨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中上寒武统是桂西南铜锡矿的赋矿层位;中、上奥陶统—下志留统是桂东南早古生代裂陷盆地中铅锌钨铜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泥盆纪是又一个全球性的裂谷作用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热水沉积成矿时期,在广西表现也极为明显,泥盆系成为广西最...

早古生代(包括震旦纪)海相原型盆地
答:东南被动陆缘在晚奥陶世由于微陆块增生拼贴,近洋部分逐渐转化为造山带,边缘坳陷盆地中发育上奥陶统上部—下志留统烃源岩。 扬子克拉通内盆地上震旦统—中寒武统比周围厚1~2倍(2000~3000 m),以膏盐沉积为主。在中奥陶世开始的拼贴造山作用下,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在中下扬子—上扬子北部克拉通内坳陷...

Ⅰ类有利区
答:优选出的页岩气Ⅰ类有利区主要集中在川南、川东、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主要层系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侏罗系自流井组及三叠系延长组等(表6-1)。Ⅰ类有利区数量和累计面积分别为11个和10.18×104km2,占全国有利区总数和累计面积的6.11%和9.13%。其中,上扬子...

蒙马拉-肯登高尔铜钼多金属靶区大比例尺化探遥感异常
答:异常区出露地层及岩性主要为上奥陶统呼独克达坂组(O3h)的灰岩,上志留统库茹尔组(S3k)砾石质岩屑砂岩、粗粒粉砂岩,博罗霍洛山组(S3b)的泥质粉砂岩及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C1d)的中酸性火山熔岩等。区内大瓦布拉克花岗岩体和小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具强的矽卡岩化、角岩化等。 该异常元素组...

板块构造背景与盆地原型
答:晚志留世受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影响,近龙门山古陆的东侧局部隆升成陆并受剥蚀作用,致使部分地区中、上志留统保存不全。从总体上看,该盆地以具有“手风琴式”的多期次拉张裂陷和隆升作用为特征,且每期次构造拉张裂陷和隆升作用都具有较大的幅度,下古生界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显然与该盆地早古生代即...

上奥陶统赫南特阶 (1)
答:赫南特阶,是上奥陶统最顶部的一个年代地层单位。阶名由 Bancroft 1933 年提出,最初是被用于英国奥陶系 Ashgill “统”最顶部的一个地区性的阶; 阶名源自英国威尔士 Bala 地区的赫南特 (Hir-nant) 。长期以来,赫南特阶只是非正式地被一些学者认定为奥陶系顶部的一个年代地层单位,其定义是,以产腕足类和三叶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