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陆块在燕山运动前具有特殊优越的成藏条件 好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作者&投稿:厨人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长时期构造相对稳定性

扬子陆块早古生代大范围优良烃源岩沉积后,到印支运动长达两亿多年保持相对稳定构造环境,印支运动本身甚至燕山运动早期主要也是区域抬升,沉积由海变陆,并出现如江南隆起那样的巨大油气聚集带,当时下古生界暴露剥蚀是很局限的。加里东运动虽然是扬子与南华主要拼合期,造成南华下古生界变质和岩浆活动,王鸿祯[84]认为:“加里东褶皱主要形成是短背斜和穹窿”。下古生界多套源岩持续进入生油门限,在此阶段生成巨量油气是确切无疑的,在中国油气地史中,非常重要。

2. 由于自由陆块台、缘、坡发育较好,有多种碳酸盐岩颗粒岩展布

岳文浙、业治铮指出[100]:从震旦纪至中奥陶世,扬子陆块边缘这条长达两千多千米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斜坡带,是从缓坡发育到跌积边缘,从拉张下沉到热下沉。有浅滩沉积的鲕粒颗粒灰岩、藻叠层石灰岩,甚至有滑塌作用形成的浊流颗粒流、风暴流等沉积,以及生物搅动灰岩。Z—O1时期斜坡盆地特征清晰,水深在100~1000m,储集岩往往受台地和斜坡相控制。已证实扬子南缘斜坡相中存在多种储集岩,如台地相白云岩和台缘藻礁、藻滩、震裂岩等,还有线状台地物源可控的席状砂体和等深积岩丘。在许多灰岩露头上见到亮晶颗粒灰岩,单沥青占据的孔隙就达2%以上[265](图81)。

图81 上震旦—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岩分布模式示意图(据周堃,1993)

加里东、海西、印支期各主要隆起区,使碳酸盐岩暴露或地下潜水溶蚀,形成溶洞、溶孔和溶缝,往往时间长、面积广,形成非常良好的储层,威远灯影组、川东石炭系气层等和许多储量巨大的古油藏沥青都可作例证。志留系海相砂岩厚度大,分布广,麻江沥青砂含量惊人[139]

扬子自由陆块阶段至少有三套分布很广的生、储、盖组合,最重要的是Є地层组合,其次是O3—S地层组合,再次是Z2地层组合。

3. 古隆起、褶断构造和各种地层岩性圈闭相当发育

加里东运动使扬子和华夏两陆块拼合,但和通常的陆、陆碰撞是不一样的。O2—S时期是一个较长的板块跟踪过程,华夏陆块最先和下扬子接触,逐步全面拼合,而西南隅直到印支期才完全拼接。浮在热地幔上两个性质不同陆块的缝合,有岩浆和地层变质作用,但碰撞动力并不很强烈,岩石圈叠接规模不大,地壳缩短不明显。对扬子陆块主要表现为升、降起伏,其中最重要的是原深海盆成了缝合隆起带(图82),晚古生代该带作为水下隆起,成为早期油气运移指向带。

图82 扬子自由陆块(Є1—O)构造发展剖面示意图(至印支期)

印支期由于非常强大外力致使古缝合带复活,原华夏板块岩石圈向扬子板块A型俯冲叠接,在扬子南缘形成巨大的江南隆起(图82)。断续绵延千余千米,该带正是扬子南缘下古生界烃源最富之区,东起浙北,经皖南、赣北、湘北至黔东,蔚为壮观,在残留地层中,多处见到古油藏遗迹。可以说,该隆起带附近在燕山运动中幕以前,是地球上巨型石油聚集带之一。

由于多期构造的影响,在燕山运动前反映到扬子台上则是多期古隆起。著名的如加里东期的川中、黔中、京山、南京—溧水等,海西期的兴化、铜陵等。印支期更为普遍,最重要的是江南隆起,其他如天井山、泸州—开江、钟祥—潜江、黄陵等。相应也会形成许多局部构造圈闭。台上烃源虽不及台缘丰富,但长期过程中,这些隆起可以不同方式和途径聚集众多油气藏。川东开江印支古隆起区,本地下古生界烃源并不理想,但紧邻川鄂湘志留系等深坳陷,地史长期有向川东运移势头。印支隆起形成后,在紧覆于志留系侵蚀面之上的中石炭统孔、洞白云岩储层中,聚集了规模很大的油田,此后经深埋裂解为气。晚期强烈褶皱形成几十个局部高幅度构造,重新组成一大批中型气田。从勘探实践中,认识到古隆起的重要性。但下古生界自身油气尚未进入勘探议事日程。加里东川中古隆起则是另一种情况,Є—O碳酸盐岩储层,经过一亿多年的长期溶蚀,二叠系覆盖后,古隆起聚油作用就开始进行。从下古生界含沥青情况分析,印支运动前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石油聚集。但从印支运动开始,古隆起不断南移,先是在资阳燕山局部隆起聚集一部分[236],威远地区从印支期起有局部隆起雏形,晚期大型背斜聚集成中型气藏(见图71),资阳仍有小气藏;加里东隆起龙女寺一带有气井和多种气显示。推测原古隆起周边二叠系披盖下有许多地层楔状体及碳盐岩溶蚀层,可能保留一些有价值的气藏。

下古生界地层、岩性圈闭在扬子陆块有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大陆边缘斜坡和古隆起周边,礁、滩发育、岩性剧变和各种楔状体、不整合面遮挡,在烃源丰富的地区,极易形成各种油气聚集带。借鉴墨西哥湾沿岸油气田,因为没有后期构造干扰和改造,多是成排、成带的(Tipword等,1971)。

根据地史分析和古油藏资料,可以确认:扬子自由陆块阶段所沉积的烃源岩,在燕山运动中、晚幕之前,具有非常有利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反映我国海相油气田也曾光彩夺目。



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学习方法:
  一、预习:在预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
  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二、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
  1、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2、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要专心听讲,排除干扰。
  3、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会取得的学习效果好。
  4、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5、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6、做好课堂笔记: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祝学习成功!


印支期、燕山期构造运动与陆内造山作用
答:低压高温带),7—台湾东部主要为燕山期的双变质带;Ⅴ—前印支期陆块或褶皱基底:8—吕梁期及更老,9—晋宁期,10—早古生代加里东期,11—晚古生代海西期;Ⅵ(12)—印支期或多期活动的主要断裂等 1.印支期的陆内造山作用 根据印支期的活动程度,在西太平洋海西-印支期陆缘型褶皱带之西,划出东、西两条陆内构造...

Ⅲ-9扬子陆块东南缘中东段中-新元古代金、铜成矿带(扬子陆块东南缘中东...
答:在850Ma左右,晋宁运动扬子古陆和华夏古陆沿江绍断裂带以陆-弧-陆形式主体碰撞造山,并残留古华南洋盆地,扬子陆块变质基底基本完成。 在扬子古陆经历了四堡-晋宁(或雪峰)运动,并通过弧-陆、陆-弧-陆两阶段的碰撞汇聚过程中,先后形成了铜锌、金等矿体,如浙西北产在双溪坞群与细碧角斑岩有关的西裘铜锌块状硫化...

扬子自由陆块期烃源巨系统问题讨论
答:以台地边缘和台内古隆起最为有利。由于燕山运动对扬子自由陆块区系统早期油气藏普遍而严重的改造,以及深埋作用,常规构造、常规储层的油气藏已经很少。必须充分运用地震信息研究深部隐蔽构造和岩性、裂缝、溶蚀等复合圈闭及其对流体的反响。应特别加强研究推覆滑脱面以下的构造格局,那又是一个天地。晚(后...

(一)沁水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答:具有广泛造陆性质的加里东运动,使华北陆块整体隆升剥蚀夷平,亦为晚古生代华北含煤盆地的形成准备了古构造、古地理条件。石炭纪构造环境稳定,上石炭统超伏于下古生界地层之上,形成了滨海—浅海相、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华力西期末至印支晚期,华北板块与南、北相邻板块对接,华北陆块第三次抬升为陆,普遍接受了陆源碎屑...

燕山运动中、晚幕对扬子陆块早期油气聚集造成严重的改造
答:虽然燕山运动对扬子陆块下古生界早期油气聚集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但地区差异很大。上扬子总体上处于燕山运动(来自东部)的强弩之末,四川盆地西部燕山期构造相对稳定,沉积同生的隆、坳对深部油气活动有利。因为构造对于油气往往 “过之则损”,“太静则滞”。川东燕山晚期运动使开江印支期古隆起大油田...

关于上扬子区
答:上扬子区以川中的古、中元古代陆核增生发展而成,以武陵重力梯度密集带与中扬子分界,现今地壳厚度有明显的阶状变化(见图3)。上扬子与中、下扬子在印支期前的相对稳定阶段具有很好的共同性,印支期后差异性突显,表现出东、西有别的力学状态。燕山期挤压运动在中、下扬子表现非常强烈,到上扬子逐渐变...

十八 湘中南盆地群煤层气地质概述
答:由于大陆东南部向北西方向的挤压,在南华块体与扬子陆块之间形成一个向西凸出的弧形褶皱带,印支期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遍及整个褶皱带。燕山运动时期,处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华南大陆,受到周边板块不均衡的或交替性的碰撞挤压,板缘及板内变形十分复杂,由于陆块已趋硬化,构造变形以基底波状隆起、壳熔造浆和断裂发育为主要...

关于下扬子
答:4. 燕山运动后对下古生界油气藏改造、重建 强烈的燕山运动,使最有利的两侧大陆边缘地区下古油气藏几乎全部毁坏,但对台区则利、弊兼存。燕山运动在稳定陆台区形成为数众多的构造圈闭,实属不易,特别是S1和P—T2盖层完整的圈闭。而且,随后构造稳定期在台区夷平面的基础上,出现联合前陆性质的沉积,以浦口组(K2p)为...

(一)鄂尔多斯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答:鄂尔多斯盆地是燕山运动形成的中生代前陆坳陷盆地与被后期构造运动改造变形的华北古生代克拉通盆地相叠置形成的沉积构造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及三叠纪、侏罗纪发育了含煤岩系,形成石炭二叠纪及三叠、侏罗纪含煤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陆块西部,是长期发育的大型稳定沉积盆地,与华北陆块共同经历了陆核形成、陆块发展、陆...

构造位置及性质
答:它们共同构成了该区江南造山带的燕山期亚带,即南亚带,与该时期晚古生代钦防海槽沉积盆地的中心位置相一致,是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板内造山的具体体现,使本区置于其造山带前陆带的位置。在古近纪渐新世至第四纪的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期,沉积了山间盆地沉积岩石组合,以垂直运动的断块掀斜为主,变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