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天天打天天骂都不听话,该如何做好? 女儿六岁了一点都不听话,天天被打被骂都不改气死我了

作者&投稿:班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打孩子,但得注意方式方法,一定要先讲道理,道理讲透了,还不听,就要告诉他你一意孤行地话会挨打了。但是轻易不要动手

要找准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是自己在坚持的事情孩子不愿意去做?还是孩子不愿做的事情自己非要坚持人孩子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虽小 担忧自己的想法。弯下腰来和孩子同一水平线去说说,说不定他就听了呢!

孩子多大啊?光靠打是不行的,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厌学,必须多鼓励,结合奖惩来提高他的主动性。

这样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对行事粗鲁的父母,所以与其问该怎么办不如大人自己先去当地正规咨询机构做个面询。

六,七岁的小孩天天骂都不听话怎么办~

在心理学中,当你批评一个人时,即使那个人觉得不对也会想反对你说的话,六七岁的小孩就更加逆反了,你越骂他他当然就越闹了,当然你也不能事事顺着他,你能多讲讲他平时怎么不听话么,我好举例怎么解决。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经常打骂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影响的。
具体怎么个不听话法呢?如果不是原则问题,没有必要那么严厉,孩子都是淘气的,适当做点规矩就行了。

...全班孩子都挨过打,学习不好的几乎天天打,该怎么解决?
答:1、主动跟老师联系,心平气和地询问老师为什么要打孩子,如果老师说是这是她的教育方式,那么可以和老师商量一下是否可以变换一下教育方式,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2、召集所有的家长写一封联名告知书给老师,请求老师不要再对孩子进行打骂,否则家长将会采取进一步措施保护孩子。3、直接到校长办...

儿子二十六天天骂我打我我该怎么办?
答:儿子都26岁了,还天天打你骂你,这说明什么?说明你自己从小就没有教育好,把孩子惯成这个样子了,现在长大了,不服你了,你想要管教了,当然不行了。这个就属于子不教,父母之过。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建议还是让长辈去给他说一说,或者直接再有这种行为的话,可以送到警察跟前,直接报警...

我儿子5岁了,天天就爱打人骂人.道理我也讲了打也打过了,可没办法,还是...
答:不要打你的儿子,这样会使你的儿子产生逆反心理,打人、骂人的现象会更加严重。也不要空讲一堆大道理,这样会使你的儿子讨厌你。最好给他讲讲周处的故事,这样也许会好些。

天天要被俩娃气死了,面对孩子不听话,你是怎么忍住不发脾气的?
答:1. 深呼吸和冷静思考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首先会深呼吸几次,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然后,我试图冷静思考,弄清楚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有没有其他原因或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样做有助于我更理性地应对问题,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2. 保持平和的语气和表情无论孩子多么困难或者不合作,我尽量保持平和...

小孩天天打天天骂都不听话,该如何做好?
答: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在唐山大...

天天控制不住吼骂孩子怎么办?怎么才能控制情绪?
答:1.给自己设定一个情绪冷静的角度。想发火的时候,默默告诉自己是自己的问题,告诉孩子你此刻的感受。让自己去“安静角落”安静一会儿,然后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解决作业中的问题。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要学会尽可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不良情绪的后盾,尤其是在辅导作业的情况下。我相信...

孩子越来越霸道越来越叛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求求大家帮忙想想...
答:千万不要沟通不成,就棍棒相加,用暴力解决问题。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各种要求,哪怕是一些比较荒谬的要求,父母也应把它“当作一回事”,仔细慎重考虑,给予积极响应与讨论。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承认,一方面也降低了成人与青少年发生矛盾冲突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