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哪个角色? 林语堂对京华烟云的评价

作者&投稿:象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刚开始接触《京华烟云》是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是赵薇版本的,当时就感觉这部电视剧很好,一天两集的都看不过瘾,后来干脆在电脑上下载下来了,从头刷到尾,对于这部电视剧的了解更深了,也更喜欢这个故事了,后来又了解到,这是由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翻拍过来的,又去找了这本书来看,虽然电视剧和书本的内容上有好些内容不一样,但是都是一样的喜爱。


里面的人物都很鲜活,因为我是先看的电视剧再看的书,电视剧里的那些老戏骨演的很好,在看书的时候,里面的情节就像那些老戏骨在演绎一样,在我的脑子里过了一遍,姚家、曾家、牛家这三大家族的兴衰荣辱,还有北平的安宁到战争,这些就在我眼前一幕幕的呈现。

说不上最喜欢哪个角色,那个角色都喜欢,喜欢姚木兰的高雅漂亮,喜欢姚莫愁的率真可爱,喜欢孔立夫的沉稳聪明,喜欢曾荪亚回头之后的独立坚韧,喜欢曼娘的温柔专一等等,这些年轻人是林语堂先生着墨最多的人物,他们或许都存在着一些不完美,但是在林语堂先生眼里,那个儿女不调皮呢,我也是怀着一种旁观者的态度,读这本书的,所以对里面的人物没有什么好恶之感。




虽然是这样,但是我还是愿意谈一谈林语堂先生笔下这位传奇的女性——姚木兰。

无论是在电视剧里还是在树上,姚家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姚木兰,一个是姚莫愁,姚先生是北平有名的学问大家,在给女儿取名字方面当然也很讲究,木兰这个名字就来自于《木兰诗》里的花木兰,花木兰是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女中豪杰,而姚木兰也没让父亲失望,年纪轻轻的就被冠以“才女”的称号。



姚木兰少年坎坷,曾被人贩子卖了,但是她又幸运的被曾家给救了,从此于曾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才有了后来的和曾荪亚的结合,和后面的故事。

如果从感情来说,姚木兰应该是喜欢孔立夫多一点的,相同的文化水平,相同的理想,将这两个年轻人的心紧紧的扎在一起,但是不幸的命运的安排又将他们残忍的拉开,只能远远相望而不可得。

不只是我,好多人都感觉曾荪亚配不上姚木兰,姚木兰是大家闺秀,诗书礼仪、修养气度都远远的高于曾荪亚,这个顽固的公子哥,姚木兰虽然婚前有过喜欢的人,但是结婚后就一心一意的对待曾家,充分显示了一个儿媳妻子应该做的事,而曾荪亚却在婚后勾搭上了上学的王曼丽,还生了一个孩子,最后却在家庭的压力下没办法给孩子给王曼丽一个正经的名分,如果不是姚木兰从中调解周旋,曾荪亚这辈子估计也走不出来了。



不知像姚木兰这种气度的女性能有几人,面对丈夫的出轨,不是大打大闹,而是用智慧化解了这件事。

曾家的生活是不平静的,一个不务正业的丈夫,一个无事生非的嫂子牛素云,还有曾家偌大的家业,这些都压在姚木兰的身上,而姚木兰也只能咬着牙周旋。这些都是平静生活里的不平静的部分,更可怕的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偌大的家业在战争中差不多毁于一旦,身边的亲人也或死或伤或离去,安逸的生活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动荡和离乱,她讲坚强的活着,孔立夫被抓起来,她费心去营救,女儿参加游行被宪兵打死,她差点崩溃,但为了活着的人,她没有像姐姐曼娘那样,社会在动荡,我们的才女姚木兰的人生也在动荡,全本书就这样在离乱和逃亡中结束了。
曾经的繁华,曾经的腹有诗书,曾经的高谈阔论,曾经的一切一切,发生过,存在过,他们就像一个故事,会流传,而姚木兰这个传奇一生的女人,也会当做一个标杆,也会流传下去。



《京华烟云》中当然最喜欢姚木兰这个角色,在我心目中这部剧是跟《情情深深雨蒙蒙》一样有年代感。所谓经典出自历史,姚木兰那个角色外柔内刚,有勇有谋,貌美如花,是一名有诗意有生气的女子。




  《京华烟云》中着墨做多的三个人物。木兰,莫愁以及孔立夫,其实想在那个年代生活下来,实属不易,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更是令人钦佩。姚木兰是这部小说的女主,不可否认她是一名出色的女性,无论为人处事之道还是对待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南迁之后他的丈夫孙亚有了外遇,竟然无耻地让那个女的住在自己家里,这种事情落到谁身上都不会有她处理得好,她并没有选择大吵大闹,而是在慢慢地与曹丽华的周旋中,慢慢与她成为好朋友,既然都成了好朋友,“朋友之夫不可欺”,而曹丽华也选择成全他们。



  要说起孔立夫与姚木兰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他们不是普通的朋友,但已经超出了恋人的范围,是彼此的蓝颜红颜知己更贴切。在他俩除此相见,孔立夫说最美的是那些残疾废址,而木兰心有所想,能懂得欣赏欣赏断壁残垣的人必定是心里有故事的人,其实在我看来他俩比较般配,但是就算彼此心中有对方,还是不会做出对不起家庭和道德的事情。有种欣赏没必要非得选择在一起,你懂我的清高,我懂你的苦衷!这样挺好的,永远有那么一个人懂你,会无条件支持你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




  拍成电视剧,最喜欢赵薇演的,把她的温柔与智慧都表现了出来,真的演得挺好的,很喜欢她的演技。不做作,很坦率真诚!

  做女人就要做姚木兰那样的女人,可以在邪恶面前捍卫正义,更可以和情敌成为朋友…努力成为那样的女人,让自己变优秀!



林语堂《京华烟云》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小说共三部。第一部《道家女儿》,写1900年到1909年。八国联军入侵的风声日紧,京城拥有百万资产的富商又是道家信徒的姚思安举家离京南下时,在兵荒马乱之中,姚家十岁的姑娘姚木兰同家人失散,后由京官曾文朴接到家中。木兰与曾家三儿子新亚被看做天赐的良缘。
几年后,姚木兰长成美丽过人、心灵手巧的少女。这时接二连三的人世波澜打破了这两家宁静的生活。奋发有为的青年孔立夫走进姚家生活的圈子,也走进姚木兰的心灵。木兰与新亚结婚,这样,道家的女儿成了儒家的媳妇,而木兰心里爱的却是孔立夫。
第二部《庭院悲剧》,叙述牛家恶势力的作威作福及衰败崩溃过程,之后,笔触又回到姚家庭院,展现一幕幕悲剧:姚家长子迪人身亡,迪人的母亲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姚木兰舅父冯泽安女儿冯红玉投湖自尽,姚思安自认为对家庭的职责已尽,削发改装,走出庭院,外出云游。宣布十年后回来。
第三部《秋季歌声》,描写了五四运动前夕到日本侵略军占领京、沪、杭之后二十年间姚曾两家的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曾、姚两家的第三代逐渐长大。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木兰一家远离杭州西行。
沿途都是逃难的人群。木兰在西行途中收留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她感到自己虽已到了生命的秋季,但下一代却处于春季,“在晚秋的落叶之歌里含着青春的催眠曲”。小说在“秋季歌声”中结束。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姚木兰
姚木兰生长于富家,从小受道家信徒父亲姚思安的影响,容忍宽大、亲切和霭,她崇尚老庄、歌笑自然,留连山水。在林先生的笔下,活脱脱一个值得老庄先贤们称道的“典型女性”。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20世纪30年代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姚木兰受道家影响,但时代却给她印上了新的痕迹,使她走向社会,走进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组成的抗日洪流当中。这正是小说中姚木兰形象的蕴义。
孙曼妮
忠孝儿媳孙曼妮极少使用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这表明了她的被动和顺从;并且倾向于使用陈述句和中值情态动词,说明她很保守与听话,没有自己的想法。
牛素云
对于反传统儿媳牛素云来说,她主要采用物质过程来表达自己的行为习惯,而且在她的话语中很少使用情态动词,表现了她非常的骄傲自大与蛮横无理。
姚思安
姚思安的父亲在世时曾是富甲一方的富商,后来儿子姚思安继承了这些不计其数的家财,这些财产包括许多药局,一些典当行,其它的还有一些茶叶店。可能是因为姚思安的钱一生都享用不尽,在他风华正茂的时候,他和其他富二代一起去酒楼消费,还去烟花柳巷找乐子,行为举止极其放荡,简直就像个流氓。
也因此破坏了家里的门风。然而,到了而立之年他有了夫人和孩子的时候,难以置信的,他不再是原来那个放荡的男人。他开始越发的领悟到在历经过风风雨雨之后,应该平静安定,安安稳稳的超脱世俗的生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京华烟云(林语堂所著长篇小说)

《京华烟云》前面的献词为: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 林语堂写《京华烟云》时,正值二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各族儿女奋力抗战之际。
林语堂深深的热爱着伟大的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就应该义不容辞的将自己的安危和国家的安危紧紧地捆绑在一块,就应该责无旁贷的把自己投入到挽救国家的阵营中去。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他认为“要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必须借助小说这种手段来表达”。

扩展资料《京华烟云》通过描述京城三大家族的起落沉浮,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的深刻变化。该书无论是在背景、内容、人物刻画上,还是在文化习俗的选取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无不体现出这部小说的互文性特征。林语堂利用其深厚的写作功底将大量来源于中国社会的互文性文本进行转换和重新组织,将某些独特的中国文化和历史片断译成了英语,他的创作实际上伴随着一个隐形的互文翻译过程。
《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虽然《京华烟云》在很多方面都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但在写作手法上,《京华烟云》却具有与《红楼梦》迥然不同的独特之处。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京华烟云》中主要人物亦多临摹于《红楼梦》。其中相似度最高的当属复制于黛玉的红玉,二者在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爱情命运上都颇有相通之处。 当然,二者在人生价值取向和爱情观上亦有不同之处。透过两者的复制和重构可知,《京华烟云》对于《红楼梦》不仅仅是承继的关系,也存在着分离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华烟云

你最喜欢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哪个角色?
答:说不上最喜欢哪个角色,那个角色都喜欢,喜欢姚木兰的高雅漂亮,喜欢姚莫愁的率真可爱,喜欢孔立夫的沉稳聪明,喜欢曾荪亚回头之后的独立坚韧,喜欢曼娘的温柔专一等等,这些年轻人是林语堂先生着墨最多的人物,他们或许都存在着一些不完美,但是在林语堂先生眼里,那个儿女不调皮呢,我也是怀着一种旁观者的态...

《京华烟云》小说中有哪些精彩情节?
答:《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在1938年至1939年旅居法国和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题献词给“英勇的中国士兵”。全书结构宏伟,线索交错,系统讲述了曾、姚、牛三大家族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恨纠葛,全景再现了现代中国50年来的生活画卷。小说中有很多精彩情节,比如:曾家的儿子曾文伯和姚家的女儿姚木兰之间...

京华烟云读书心得5篇
答: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京华烟云》里达观的生活态度。达观的态度或许是林语堂阐述其对庄子的理解。 没有刻意,可是偏偏我看完了《京华烟云》后,电视版的《京华烟云》也播放了。看了几眼,真是失望,我控制了好久,想自己不做评价,可是最终觉得不单是失望,而是觉得编剧对原著的把握太不准确了,有点替原著不平。他根本...

《京华烟云》这本书讲述的故事(简单点的),其中的名言和哲理以及读好感50...
答:读《京华烟云》有感 这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史诗。他记录了从1900—1938年的中国历史;记录了那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屈辱与伤痕;记录了那亘古不变的老北京的喜怒哀乐。这本小说是林语堂先生25中英文著作中最有分量的一部作品。900页45章。将近代中国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风貌。193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女士就...

读《京华烟云》所感…
答:上几月,买书成瘾,很多书积压未读,《京华烟云》便是其中一本。上周,拿出细读,大爱。虽只读了半部,心中却有不少感慨,且先记下来。此书底封介绍:“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小说”。名气极大,亦有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书中讲述了曾、姚、牛三大家族的家族历史。这三家以曾家...

《京华烟云》读后感
答:读《京华烟云》的心情与别的书完全不一样。紧张、愤怒、悲伤……林语堂的女儿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一点不假,读者凭着这些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要木兰与红玉。木兰被称之为妙想家一点也不夸张,...

京华烟云读后感
答:蒋勋在《细说红楼梦》中提到:曾有人问林语堂《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林语堂说:探春。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聪明、大器,精明干练,追求自由,实现自我。因为仿写,《京华烟云》中木兰有探春的影子,但并不限于探春,尤其是木兰对待爱情的态度。 有人说,从一...

17 人啊人——读《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杂感
答:读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有一些杂感,简单笔录。《京华烟云》是一部长卷,鸿篇巨制,与《红楼梦》颇为相似,并且在读到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时,常常也会想到大观园中的人物。比如由阿非会想到宝玉,由红玉而想到黛玉,由珊瑚而想到李纨,他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

...人的眼光如何看待林语堂先生的著作《京华烟云》中姚木兰这一形象...
答:我用一种很偏执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一次又一次,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这么看着,一次又一次,看着,就咧嘴傻笑起来。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称木兰女孩子,即便好多年...

京华烟云的作品评价
答: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林语堂在英文巨著《京华烟云》中对幽默信手拈来,通过幽默来批判社会现实、刻画人物形象、并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