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镇的建制沿革

作者&投稿:延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金城镇历史悠久,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灭巴国,建立巴郡,置阆中县,仪邑(金城镇)属之。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置隆城郡及仪隆县,郡县同治,治所在今仪陇县金城镇。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置方州,州治与仪隆县治在今金城镇。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仪隆县城移于金城山腰现金城镇所在地。仪隆县名在大历初年(766年)左右以避玄宗李隆基讳,改为仪陇县。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伏虞县城移于今仪陇县义路镇李家坝。广德元年(763年),改大寅县为莲池县(县治迁至今蓬安县茶亭乡莲池坝),后废。开成元年(836年)复置。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均为仪陇县县治所在地。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边区根据地转入川东北地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8月23日解放仪陇,随即成立了县、市、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当时红军把仪陇县和邻县的部分地区排成三个县苏维埃,即仪陇县、长胜县、阆南县。仪陇县苏维埃政府设金城镇,辖1市、11区、52乡。
1950年,仪陇县属川北行署南充专区管辖。1952年9月川北行署撤销后,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6月改称地区)领辖,金城镇为仪陇县治所在地。
2003年7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仪陇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金城镇迁新政镇,2005年9月29日正式搬迁至新政镇。
2006年,仪陇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化马乡,原化马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金城镇,化马场改称金城镇金新社区。



金城镇的沿革~

1938年属掖县第五区和招远县。建国初期,属掖县第十二区(后坡区)。1956年底属掖县朱桥区。1958年8月,成立滕家公社;1982年5月,改称新滕公社。1984年4月,改为金城镇,以境内盛产黄金而得名。1996年,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滕南、滕北、干家、孙家、后一、后二、后三、石咀、埠西、海北咀、原家、凤毛寨、大西庄、西季、胡家、小西庄、大官庄、小官庄、 南吕、大沙岭、马塘、鲍李、罗家、城子、焦家、东季、北吕、贾家、龙埠、冷家、红布、草坡、新城、王家、万家、张家、刘家、曲家38个行政村。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总兵陈龙移驻后浦,金门军政、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包括金门镇总兵署、浯江书院纷纷设立,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城隍庙、奎阁等,地方经济也蓬勃发展,构成今日城区的主要区域。1949年国民党部队进驻前,原属福建省金门县珠浦镇,东至前盘山、北至东坑、西临海、南至后湖昔果山,金门战役(古宁头战役)后设立“城乡区公所”,隶属金门第二民政处,管辖区域: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个里,1950年5月金门行政公署成立,1953年二月实施地方自治,选举镇长,改称为金城镇。1956年7月因为实施战地军政指挥,台湾当局“福建省政府”虚级化并迁至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1965年九月并编金山乡(除东洲并入金宁乡外)余金水、古城、珠沙、埯湖、贤庵等五个行政村,包括原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四个里,计九个行政村里。1974年二月精简所辖村里,将埯湖村裁撤,其原辖后湖、上下后埯并入金宁乡榜林村,泗湖并入珠沙村,缩编为现有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贤庵、金水、古城、珠沙八个里。1992年11月7日,金马地区终止战地政务,乡镇公所组织规程,依地方自治纲要第卅四条规定订定之。1996年1月15日,福建省政府迁回金门(金城镇)办公。

长安镇的建制沿革
答:设长安市。北宋元丰《九域志》有“长安一镇”之称。南宋咸淳《临安志》:“长安市在县西二十里,今城镇。”此后,镇名千余年不变。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设五个区,长安为第四区。1949年解放,建政为长安镇人民政府。1992年长安乡并入长安镇。1999年辛江乡并入长安镇。2003年盐仓乡并入长安镇。

奉城镇的建制沿革
答: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大将汤和督筑青村堡(即奉城)防倭寇,翌年设青村千户数。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华亭东南境设立奉贤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县治设在奉城(今镇东街影剧院地址)。民国元年(1912年)县治西迁南桥,奉城设立县治达181年,后成为城镇建制。1986年5月16日,奉城镇正式成立。

金城镇的建制沿革
答:金城镇是金坛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唐朝长寿元年(692)始建城,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2005年被国家农调总队评为全国千强镇,名列第306位,同时被江苏省统计局评为苏南百强镇。1988年以来,金城镇历经多次乡镇合并,1998年白龙荡乡并入金城镇,2000年1月4日,后阳乡、...

梓潼镇建制沿革
答:东升、哨楼、四方、大佛四个办事处以及李家祠、豆芽湾、纪念碑、碉楼坡、接龙桥、岩湾、大桥七个社区被划归梓潼街道管理,东风办事处及井田、莲花两个社区则归属桂林街道管辖。这段历史展示了梓潼镇从古代庙宇到现代城镇,从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迁。

都城镇的历史沿革
答:建国初期白夏乡和都城镇。1950年4月郁南县政府迁驻都城镇。自始都城成为全县政治、经济、信息、文化活动中心。1961年为都城镇和附城人民公社。1968年3月起建立都城镇革命委员会。1980年11月撤销镇革命委员会建立都城镇人民政府。1983年称都城镇和附城区。1989年,附城乡撤销建制并入都城镇。镇政府设在...

舒洪镇建制沿革
答:1985年8月,浙江省政府批准舒洪乡升级为建制镇。1992年5月,行政区划改革,镇人民政府迁至原盘溪区公所驻地并开始挂牌办公。目前,舒洪镇管辖20个行政村,以及171个村民小组,还有一个筹备中的居委会。该镇总人口为177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976人。这些历史变迁见证了舒洪镇从乡村到城镇的发展历程。

金城镇的建制沿革
答:金城镇历史悠久,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灭巴国,建立巴郡,置阆中县,仪邑(金城镇)属之。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置隆城郡及仪隆县,郡县同治,治所在今仪陇县金城镇。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置方州,州治与仪隆县治在今金城镇。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仪隆县城移于金城山腰现金城镇所在地。...

中平镇的建制沿革
答:而近年来,随着生态意识的深入人心,且由于中平镇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美丽的生态景色,县政府从2014年开始,县政府为加快旅游特色项目建设开发,把中平镇列入了特色旅游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了中平古镇商业街,及规划了仁义风光生态旅游项目,搞好生态小城镇建设,努力把中平镇建设成为旅游名镇。

石牌镇的建制沿革
答:为钟祥县西南及荆门东一带物资集散地,成为当时以汉口为中心的湖北城镇经济网络中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石牌镇以老镇区为中心向外扩展形成新区,1976年在老镇区南侧修建的听江大道成为全镇新的发展主轴,逐渐取代了集街。1990年代初,新镇区发展迅速而老镇区则逐渐走向衰败。现在石牌镇区常驻居民1....

泥城镇的建制沿革
答:泥城镇是由长江和钱塘江水夹带的泥沙长期冲积而成,开垦时间距今约170年,开垦时为防海潮侵袭,筑有四方如城的泥圩,故名“泥城”。 清雍正四年(1726年),南汇建县时,泥城地区的西北部开始有人栖居生息。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泥城地区属南汇县下沙盐场团地管辖的一团下三甲。清宣统元年(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