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称谓和见面有哪些礼仪 道教有什么习俗

作者&投稿:芮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图一、道教拱手礼

道教礼仪源自《周礼》,涉及宗教活动、日常生活各方面,包含叩拜、供养、诵经、戒律、服饰等内容。道人见面须行拱手礼(见图一,即两拇指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负阴抱阳握拳举至胸前,微微颔首,以表恭敬。)若一手执物时,则另一手屈食指(含一气化三清之意)为礼。忌握手,拥抱等不当礼节,更不得勾肩搭背;打招呼可用“慈悲”、“您慈悲”、“福生无量天尊”、 “道安”等。

道士不改姓氏,可带姓称呼。同师门道人见面可称师父、师哥、师弟;道友间可称道长、大师、师兄等;对年老道士一般称某爷。道门无男女,乾坤皆兄弟,故无姐妹称谓。

道心存处皆道场,道人禁止言行无端,失道之威仪,即涵养静和、恭谦有礼、言行举止合法合仪,不可嬉笑打闹、高声喧哗、妄评妄议、擅触神像经本供器等。

衣冠整齐,素雅端庄,忌裸露轻佻,衣饰华美、花哨张扬,与俗无别;道人不得顶“冠”、着道袍、法服入厕,犯忌者要受罚;入道观入坛靖更是须如法如仪着道装、法服,不得神前无礼,尊前失仪。另忌秽亵法服、忌法服不洁、形仪慢黩,忌法服借人等;道人裤管必须装入袜筒内,忌敞着裤管不扎,如此,殿主不让进殿,进了殿便要受罚;道人一般穿青布圆口鞋或青白相间的“十方鞋”,多耳麻鞋也可,袜则统用白布高筒袜。

道人吃斋、诵经和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道人也不得应声而起。古语云,“吃饭大似官”,“雷公不打吃饭人”,由此可见当人用餐时,他人是不应去打扰的。道众斋堂吃饭,名曰“过斋堂”,是道观的仪范之一。道人用斋与俗人吃饭有很大区别,道士每饭必先供养,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故每饭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是为结“三缘”之举。由此可知,道人吃斋过程中亦有修心之举,故他人不得打扰,用斋者也不得应声而起。诵经,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太上玄门功课经序》中规定:“凡诵经者,切须斋戒,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头接耳。务在端肃,念念无违……。”因此,他人不得打扰道士诵经,诵经者亦不能起身离开经案。静坐,即道士修炼静功,道士以道为事,静坐时应排除干扰,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故道人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道人也不得应声而起。



一般人见到道士(不论男女),可尊称为道长、仙长。因道士方外不改姓氏,所以一般带姓氏称呼,以便区分,如张道长,李仙长等。道教全真派称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称为“坤道”。年老道人为“某老爷”、“某爷”,自称为“晚辈”、“后学”,道士之间互称“道友”,亦称“同道”或“同参”,或称“老修行”,尊称“道兄”或“师兄”,(无论乾道、坤道都如此称)自称为“不才”,对俗家信士自称为“贫道”。
结伴修道的人称为“道伴”,聚在一起的道友称为“道侣”或“烟霞侣”。在家信仰道教的群众,称为“居士”或“信士”。
教内全真派道侣相逢,则多是一面行礼(拱手或作揖),一面亲切地道声:“您老慈悲”。有事求问,也必先道一声“您老慈悲”。“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礼貌语。是因为道教弟子崇尚道祖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并将其落实到平日言行中。

道教的礼仪有哪些?~

道教礼仪
在道教官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下面分六个部分加以介绍:
  “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道收此礼,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洁身,谓之“修斋”的初为“积德解愆”,再则“和神保寿”,后为“专道”、“乐道”、“合道”,即为“修道”,此为修斋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教,重视修斋,并制定了一整套斋法。按照它的规模和作可以分为:
  (一)内斋(极道):包括心斋、坐忘、存思等等(见《洞神经》)。
  (二)外斋(济度):包括三篆七品,三篆指金篆斋、玉篆斋、黄篆斋;七品指三皇斋、自然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明真斋、三元斋(见《洞玄灵宝玄门大义》)。
各种斋法有着不同的意义,如金篆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玉篆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黄篆斋“下拔地狱九幽之苦”等等。
  现在全真派道士,仍保持食素。正一派道观在初一、十五或其它宗教节曰,均要素食,等等。都是在持斋以奉道。
  “醮”的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说文》曰其一为冠娶二为祭祀。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醮的祭祀一面,借此法以与神灵相交感。
  “醮”亦有“醮法”。所谓“醮法”,指斋醮法事的程式、礼仪等规矩。
  “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会有相应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龙醮、正一传度醮、罗天大醮等等。斋法与醮法本不一样,后来相互融合,至隋唐以后,“斋醮”合称,流传至今,成为道教科仪的代名词。
  “斋醮科仪”指醮祷活动所依据的一定法规。一般有阳事与阴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与幽醮之分。
  清醮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
  幽醮有摄召亡魂,沐浴度桥,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属于济幽度亡斋醮之类的法事。
  宫观道众每逢朔、望曰,重要节曰,祖师圣诞,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统属斋醮科仪。
斋醮祈祷,古即有之。早在东汉以前,就有“斋戒”、“醮”、“坛”等的说法,这在《礼记》、《易经》、《高唐赋》、《史记》等书文中均有记载,说明道教斋醮科仪源于中国古代的祈祷仪式。
  东汉时期,道教诞生之前,汉明帝永平八年(65),朝廷曾下诏给楚王英,命其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道教诞生后,汉桓帝又亲祠老子于濯龙,文厨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座,用郊天乐(见《后汉书》)。可见此时的斋醮祈祷不仅有了坛和供器,而且有了音乐——郊天乐。
  东汉时,太平道已有向天祈祷和称谢等仪式;五斗米道亦有“涂炭斋”、“指(或作旨)教斋”翟猾仪,祈祷者“黄土涂面,反缚悬头”,仪式简单。
  另外,五斗米道还有为病人请祈的“三官手书”,具体做法是:“书病人姓字,锐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见《三国志·张鲁传》)此种科仪虽然十分简朴,但已具备了斋醮科仪中表章的雏形。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张道陵创教之初,因传授《天宫章本》中的某些斋祠醮法,使弟子“各成道法”,于是,其事大行”。《天宫章本》可谓最早的科:醮书。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是道教科仪的开创阶段,所以科仪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十分简单,但不可否认的是,斋醮科仪产生了。
  

  道教礼仪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规范。
  其与戒律所不同之处是,戒律是用条文明确下来,违者必罚。而礼仪则是道士最起码的举止规范,违者则视为品行不端。 属于道教仪范部分,道教的礼仪内容很复杂,小到日常称呼,大到出入行走。
  凡事都有一定的礼仪,同时,一个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礼仪风范也是其道德修养的体现.

  老子图
  道教[1]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易经》,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容易,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因此,道教的雏形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古代社交礼仪知识
答: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

道教称谓和见面有哪些礼仪
答:道人见面须行拱手礼(见图一,即两拇指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负阴抱阳握拳举至胸前,微微颔首,以表恭敬。)若一手执物时,则另一手屈食指(含一气化三清之意)为礼。忌握手,拥抱等不当礼节,更不得勾肩搭背;打招呼可用“慈悲”、“您慈悲”、“福生无量天尊”、 “道安”等。道士不改...

称呼的礼仪常识及注意事项
答: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

称呼礼仪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答:1、职务性称呼 就高不就低。一般在较为正式的官方活动、 *** 活动、公司活动、学术性活动中使用。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而且要就高不就低。 这种称呼,具体来说分三种情况:a、只称职务。 如:董事长、总经理等。B、职务前加姓氏。 如:王总经理、张主任、刘校长等。C、职务前加上姓名。

与人相处基本礼仪有哪些
答:使用称呼时,一定要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年长为先,上级为先,关系远为先。 二、问候礼仪 问候是见面时最先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对不同环境里所见的人,要用不同方式的问候语。和初次见面的人问候,最标准的说法是:“你好”、“很高兴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等。如果对方是有名望的...

小学生礼仪常识 急急急
答:一、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二、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4、过节...

称呼礼仪(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
答:1.对于陌生人,应该使用尊称,如先生、女士、敬姓或者职务称呼等。2.在与客户交流时,应该使用客户的姓氏或者职务称呼,以表达尊重和礼貌。3.在与同事交流时,可以使用名字或者职务称呼,但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亲昵的称呼。社交场合 在社交场合中,称呼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称呼方式:1....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方式
答:1、作揖礼。作揖礼是华人中最流行的见面礼。 作揖礼主要适用于过年时举行团拜活动,向和辈祝寿,向友人恭吉喜结婚、生子、晋升、乔迁,向亲朋好友表示无比感谢,以及与海外华人初次见面时表示久仰之意。2、鞠躬礼。鞠躬礼目前在国内主要适用于向长者表示敬重、向他人表示感谢、领奖或讲演之后、演员谢幕、...

称呼礼仪有哪些
答:称呼礼仪有哪些1 不可称呼自己为"某先生/某小姐” “你好!我是李先生”“我是张小姐”……这样的自称是错误的。 作为上门推销的业务员如此称呼自已,表明他连起码的职业素养都没有;作为参加求职面试的大学生如此称呼自己,表明他缺乏实践经验,待人接物的能力欠缺;作为演员或主持人在公众面前如此自称,表明他严重自...

称呼礼仪的要素
答:称谓礼仪有姓名称谓、亲属称谓、职务称谓、性别称呼等四个大类,称谓礼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外交活动中都非常重要。称谓礼仪是在对亲属、朋友、同志或其他有关人员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准确的称谓能恰当地体现出当事人之间的隶属关系。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