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壤及分布 中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成图条件的关系

作者&投稿:泣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是指母岩经风化剥蚀、搬运及堆积等过程后于地表形成的松散风化壳的表层。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对于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成土母质的差异性往往成为土壤分异的主要因素。按岩石的地质成因及沉积形成,本区成土母质可分为残坡积物母质、洪冲积物母质、冲积物母质、湖积物母质、海相沉积物母质、风积物母质6种类型。

(一)残坡积物母质

残坡积物母质是本区主要的成土母质,广泛分布在山地丘陵区。根据母质的物源不同可分为酸性岩类、基性岩类、砂页岩类、石灰岩类等。酸性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多含粗粒石英、长石,细粒部分含量相对较少,盐基不饱和,淋淀作用较强,土壤全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低,典型土壤类型为粗骨土和棕壤。基性岩类易受风化,沉积物松散,形成的土壤质地细,铁、锰含量较高,磷、钾养分丰富,主要成土类型为中性粗骨土、棕壤和淋溶褐土。砂页岩类发育的土壤土层较薄,形成的土壤颗粒粗,砾石多,盐基饱和度低,养分贫瘠,是棕壤、褐土和粗骨土的成土母质。

(二)洪冲积物母质

洪冲积物母质由汛期洪水倾泻所携带泥沙,碎石堆积而成。该类型土壤母质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如胶莱盆地南部、大沽河及其他河流的河谷平原或阶地的后缘地带。洪冲积物一般分选不明显,但在山前平原的上缘和下缘,已显示出不同的组成颗粒,在上缘,沉积物颗粒粗,近山麓处常含有磨圆度较小的砾石,或夹有一层至数层砾石层。洪冲积物仍保留着对附近低山、丘陵岩石风化物的继承性。本区洪冲积物母质多由酸性岩风化物组成,颗粒粗大且含量较高,多含抗风化的石英、长石矿物和酸性岩半风化石砾,局部夹有小面积的砾石层或透镜体。洪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土体深厚、土壤剖面发育层次完整,水的侧向补给条件好,来自上游的可溶性矿物质丰富,具有良好的土壤肥力,一般种植果树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洪冲积物多发育成典型棕壤和褐土。

(三)冲积物母质

冲积物母质为地表经常性水流的堆积产物,是第四纪沉积的主要成因类型,以条带状分布在山丘区的河谷内及平原河滩中,其物质组成有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变细的明显规律,宽大河床中的冲积物有明显的横向变化及河漫滩相二元结构。山地丘陵区,第四纪以来地壳明显抬升,河流冲积层厚度一般不超过40m,短源小河的冲积物,其物质成分与母岩关系密切,大多数河流冲积物属混源松散沉积。冲积物经地表流水长距离搬运,流经不同地质区将各种岩石风化物混合,土壤肥力良好,土层深厚且剖面完整,宜于耕作。冲积物分布区地势低平,是潮土、潮棕壤和潮褐土的成土母质。

(四)湖积物母质

湖积物由湖水悬浮物质静水沉积而成,主要分布在胶莱河平原,沂沭河谷平原,在全新世中期(距今5000~6000年),它们基本脱离了湖沼环境,但这一过程现在仍在继续。湖积物质地细且致密,其表层一般为灰黄色砂质粘土或粘土,具水平层理,之下为青灰色的、曾经历泥灰沉积的沉积层,富含有机质,多见锈斑纹、铁锰结核,且在50cm深以下有钙结核层。土壤发育为砂礓黑土。

(五)海相沉积物母质

该类型土壤母质分布在滨海滩地和滨海洼地中,受经常性的海水潮汐和浪击的机械作用,具海陆交互相沉积特点,主要分布在胶州湾、莱州湾沿岸,呈小面积条带状分布在鲁东沿海。海积物的组成因海岸类型和入海水系而异,胶州湾、莱州湾沿岸为较黏质,而鲁东沿海岸以黄色砂砾沉积为主,较大海湾的内缘海积物以泥砂为主。海积物夹有海生贝壳和浅海相生物残体,并受海水影响,含磷量、含盐量及矿化度较高,局部矿化度可高达100g/L以上,一般不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宜发展盐业、海水养殖业、沿海防护林。典型土壤类型为滨海潮滩盐土、滨海盐土。

(六)风积物母质

风积物多由河流沉积物和海积物经风力再搬运沉积而成,分布在沿海地带,海滩砂经风力搬运再沉积,零星分布于沿海沙堤、砂丘,尤以牟平沿海较为集中。风积物颗粒粗,结持力弱,颗粒组成均一。风积物一般发育为风沙土。

二、主要土壤类型

(一)土壤类型

根据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制定的土壤分类方案,研究区土壤可分棕壤、褐土、风沙土、火山灰土、石质土、粗骨土、砂礓黑土、山地草甸土、潮土、盐土、滨海盐土、水稻土,共12个土类,依其各自的发育程度、附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可进一步细分28个亚类、79个土属和223个土种。区内土壤总面积54 370km2,土壤面积在5000km2以上的土类有4个,依次为棕壤土、粗骨土、潮土和褐土。

(二)土壤分布特征

受气候、水文、成土母质、地形高度的变化及地貌形态的差异等因素的制约,研究区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规律。低山丘陵的中上部,坡度较大,地表径流强,土壤受到严重的剥蚀和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质地粗糙,养分含量低,土壤发育为薄层粗骨土或石质土,棕壤仅分布在低山的茂密林下。丘陵的中下部(山前倾斜平原),坡度逐渐减缓,地表径流减小,下渗作用逐渐加强,土体内部出现淋溶淀积过程,土壤物理性黏粒和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的移动,上部发生淋溶,下部出现淀积层,土壤发育为中层粗骨土、棕壤土。沟谷地带和山间平原,由于流水搬运作用的不断进行,产生了分选性沉积,形成了具有不同排列层次的潮土。近海处,受海积作用和河流的冲积、洪积作用影响,形成质地粗糙的滨海潮滩盐土和滨海盐土。从而构成了从低山丘陵到滨海平原,由石质土—粗骨土—棕壤—潮土—滨海盐土的垂直分布规律(图2-3)。现将主要土类特征简要概述如下。

图2-3 土壤类型分布图

(三)土壤类型分布及特征

1.棕壤土

棕壤土是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在研究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面积约为20 247km2,占调查面积的37.24%,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特别在研究区南部、烟台西部以及威海地区分布广泛。成土母岩主要为酸性岩浆岩、片麻岩或洪积物。棕壤土剖面多具有完整的构型和发育较好的特征土层,土壤黏粒含量较高,质地黏重,pH在5.5~7.2之间,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速效钾含量低。农用为主,兼营林、果,土层深厚的洪积棕壤农田,一般种植小麦、玉米;土层较厚的坡麓棕壤农田,种植小麦、甘薯、花生、黄烟等,林果用地主要为苹果、梨、葡萄、樱桃等,亦有少量赤松、刺槐等。棕壤土类可进一步划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浆化棕壤4个亚类。

2.粗骨土

粗骨土是发育在各种残坡积风化物之上,含有大量砾石和石砾、土层浅薄、成土过程微弱的一类土壤。粗骨土分布面积为研究区占第二位的土类,几乎在所有中、低山和丘陵坡地都有粗骨土分布,面积约为11 662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1.45%。低缓丘陵上的粗骨土多被垦为农田,以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花生为主,还有相当面积的粗骨土已辟建为果园,种植苹果、山楂、梨等,自然植被主要为赤松、油松、麻栎等,灌草主要有酸枣、铁杆蒿、卫茅等。粗骨土受人为活动影响很大,过度垦殖和滥伐林木会加剧土壤侵蚀,而农田基本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利于水土保持,土层加厚,以及土壤肥力提高。本区粗骨土类可进一步分为酸性粗骨土、中性粗骨土和钙质粗骨土3个亚类。

3.潮土

潮土是发育在河流沉积物上,受地下水影响,并经长期的旱耕熟化而形成的一类土壤,潮土剖面由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构成,其底土层发育的潮化层是潮土的特征土层。面积约8770km2,占调查面积的16.13%,是仅次于棕壤和粗骨土分布面积占第三位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潍河、大沽河、沭河及胶莱河等河流的沿河倾斜平原及沿河阶地。本区潮土砂砾含量较高,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颗粒可见,不含碳酸盐;表土疏松,耕性好,土质深厚,质地适中,熟化程度高,地下水源丰富,是发展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区。可进一步划分为潮土、脱潮土、湿潮土和盐化潮土4个亚类。

4.褐土

碳酸盐的淋溶淀积是褐土的主导成土过程。成土母质主要为冲积洪积物,面积约5056km2,占调查面积的9.30%,主要分布在临朐北部、沂沭断裂带局部及莱西东部。褐土成土过程稳定,钙积作用和黏化作用明显,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砂页岩、坡洪积物。表层质地大部分为砂质黏壤土和黏壤土,黏化层大部分为壤质黏土,这种上轻下重的构型有利作物的生长,但部分土种黏化层位太高,影响作物根系的延伸,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自然林被为针阔叶混交林,常见树种有侧柏、刺槐、山杨等。褐土可细分为淋溶褐土、褐土性土、潮褐土、石灰性褐土、褐土5个亚类。

5.石质土

石质土是发育在各种残积风化物之上,经受强烈的侵蚀、发育程度弱,土层极薄的一类土壤,与粗骨土呈复区分布,面积约1609km2,占调查面积的2.96%,主要分布在调查区东部及五莲南部局部丘陵高坡地带。土壤砾石含量多,砾石部分主要是难风化的石英、长石颗粒,土粒部分粗砂含量较高,黏粒含量低,质地多为砂质壤土,土壤养分贫瘠,分布地势高,坡度陡,一般无树木生长,多生灌草,植被覆盖率低,因此在利用上应按流域的整体规划发展草被,关键措施首先是“封山”,严禁滥挖乱牧,其次也可以人工植草,以保持土壤,促进岩石风化,使土层不断加厚。本区石质土细分为酸性石质土、中性石质土、钙质石质土3个亚类。

6.砂礓黑土

砂礓黑土是具有“黑土层”和“砂礓层”的半水成土,是山东省古老的耕作土壤之一。成土母质为第四纪以来的浅湖相沉积物,其沉积物来源于周围酸性岩、砂页岩、变质岩的风化物,面积3849km2,占调查面积的7.08%,主要分布在胶莱盆地及沂沭河谷平原。砂礓黑土剖面自上而下分为熟化黑土层(即耕作层)、犁底层、残余黑土层、脱潜育层和砂礓层。砂礓黑土质地黏重,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8%,是山东省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类,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也较高;其耕层和黑土层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分别为19.9和21.1毫克当量/100 g土。砂礓黑土中含有大量的钙质和铁锰质结核,由于铁、锰氧化物与多种重金属元素共生,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目前调查区砂礓黑土绝大多数为耕地,除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外,还有棉花、花生、大蒜等经济作物和蔬菜。研究区砂礓黑土可细分为砂礓黑土和石灰性砂礓黑土2个亚类。

7.水稻土

水稻土是在母质或其他类型母土之上,在种植水稻淹水条件下,经受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产生水耕熟化和氧化还原交替过程,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耕作层-犁底层渗育层-潴育层-潜育层-母质层特有剖面特征的土壤,发育不完全的剖面往往缺少某个或某几个特征土层。土体在1m深之内为碱性反应,pH为7.7~8.0。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较高。区内仅有淹育水稻土1个亚类,分布在沂河、沭河局部地段,面积仅310km2,占研究区面积的0.57%。

8.草甸风沙土

草甸风沙土以海相沉积物为成土母质,后又经过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发育的土壤。分布在烟台—威海沿海局部地带,面积约32km2,占研究区面积的0.06%。剖面一般只有很薄的腐殖质层和母质层,没有明显的淀积层,并经常出现一层或几层的埋藏土层。在半固定和固定草甸风沙土剖面的下部呈现潮化特征,有锈斑纹发育。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各种养分含量很低。地形为滨海沙滩地,多见平缓沙丘,次生刺槐林。

9.火山灰土

火山灰土是发育在火山喷出物、火山碎屑物上的土壤。主要分布在莱西—胶州一带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内,面积约619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14%。火山灰土土体浅薄,疏松、多含火山弹、火山渣和熔岩块,质地多为黏壤土和壤质黏土,含有较多的砾石。容重1.0 g/cm3,大大低于其他土壤的容重,容重低是火山灰土的主要性质之一。有效铁、阳离子交换量含量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较低,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类。目前火山灰土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局部稀疏草被生长,水土流失严重,宜发展林业。

10.山地草甸土

山地草甸土分布在山地平缓顶部,常年受水湿和低温影响,在草灌群丛植被下发育的一类土壤。研究区内山地草甸土分布在崂山、昆嵛山等顶部,面积约16km2,仅占研究区面积的0.03%。土壤质地较轻,多为砂壤至轻壤土。地势高、风力大,乔木难以生长,但因降水较多,利于灌木草本植物生长,有机质、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各种养分含量都较高。

11.滨海盐土

滨海盐土是地质过程产生的海相盐渍淤泥或海陆双相结构的沉积物为母质,在海水和海潮的作用下经过积盐过程发育而成的土壤。面积约2164km2,占研究区面积的3.98%。主要分布在昌邑市北部滨海平原、胶州湾北部海湾滩涂及河流入海口地带。滨海盐土剖面表层为壤土类和黏壤土类,并有黏土和砂土夹层,潮化特征明显,从5cm深处出现锈纹斑,向下层锈纹斑渐多,表层(0~20cm 深)含盐量一般在1.0%~3.0%之间,土体含盐量在0.4%~1.0%之间,农作物多无法生长,适宜于盐业发展、海水养殖等。受海洋生物遗骸影响,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速效磷钾含量较高,在微量元素中,有效硼和有效铜高于其他土类,有待开发利用。区内滨海盐土可细分为滨海盐土和滨海潮滩盐土2个亚类。

12.盐土

当表层土壤(0~20cm深)含盐量0.8%~1.0%时即为盐土,成土母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区内盐土(碱化盐土)分布在文登南部沿海地带,面积约为32km2,占0.06%。盐土阴离子组成中以重碳酸根为主、碱化度<45%,地表多有盐结皮,在旱季自然条件下盐分主要在表土层积累,土壤剖面下部受潜水作用发育有大量锈纹斑。土体呈微碱性或碱性反应,pH为7.5~8.5。盐土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低,农作物多无法生长,自然植被为稀疏的茅草、碱蒿,适宜于发展盐业、海水养殖等。



我国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特点?~

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①山地多,平地少,开发利用极其不便;②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和冰川及永积雪地,面积广,占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将近18%;③在可供农用土地中,草地比重大(占土地总面积41.58%),林地次之(占17.95%),耕地最少(仅占14.2I%);④耕地的质量不高(高产田地不及1/3),而且退化严重;⑤可耕地的后备资源少,再由于人口多而增长快,人均耕地日益减少,成为突出矛

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而土壤类型也多,在空间分布上既有水平地带分布规律,又有垂直分布规律,纵横交错,独具格局。
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由湿润海洋性与干旱内陆性两个地带谱构成。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性地带谱,两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带谱,而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则有过渡性土壤地带谱。
在地球陆地表面,一方面,由于在不同纬度上,接受太阳辐射能不同,从两极到赤道呈现出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有规律的气候带;另一方面,由于海陆的分布,地形的起伏,又引起同一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再分配。

扩展资料:
在地带性土壤带范围内,由于地形、母质、水文、成土年龄以及人为活动影响,使土壤发生相应变异,形成非地带性土壤,出现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土壤的镶嵌或交错分布现象。
在红壤地带的丘陵、河谷平原中,可见到红壤和水稻土、潮土交错分布;若母质为石灰岩,则形成红壤和石灰土、水稻土等相应的土壤组合。在栗钙土地带湖泊洼地周围,由水体向外依次为沼泽土、盐土、草甸土、草甸栗钙土和栗钙土呈环状、半环状分布。
在中国黄淮海平原中,由于微地形影响,尚有盐渍土与非盐渍土组成复区分布。由于人为改造自然的结果,在中国南方可见到阶梯式、棋盘式和框垛式土壤复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分布

土壤分布规律
答:在鄱阳湖地区“五河”入湖口三角洲平原和湖滨,随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人工开挖排灌沟渠,土地规划整理,培肥改土,使得原有的紧砂慢淤土壤不断培育为中、高度熟化的土壤,从而构成湖区平原网格状土壤微域分布。如以村庄为中心,由近而远构成同心圆式的乌潮沙泥田、灰潮沙泥田、潮沙泥田分布;也由于不...

研究区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
答:主要分布于低山坡角、河谷及相对低洼的沼泽地区。潜育土可进一步划分为有机永冻潜育土(含有机质但有机质层厚度小于60cm)、简育永冻潜育土(不含或含有机质较少)。潜育土通常发育有上部腐殖质层、中下部淋溶层和淀积层。

中国的土壤类型及成因
答:我国主要分布于南起大巴山和长江、北跨山东半岛、东北的广大地区 成土条件:?? 气候:温带、暖温带、以至北亚热带的湿润季风气候区 白浆土、暗棕壤分布区,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冻层深,表层冻结时间150天左右,年降水分配极不均匀,暖季(5—10月)降水较多,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棕壤分布区,夏季温...

红壤、黑土、黑钙土、棕壤、灰化土在中国的分布以及该土壤形成的原因和...
答:2,经向分布 温带:暗棕壤→黑土,白浆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暖温带: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棕漠土 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 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受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的共同制约,大地形(高山,高原)对土壤的水平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1,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的...

目前我国有哪几种土壤,它们都是分布在哪里的?
答: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大约有15种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别是: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和高山漠土。这些土壤具体分布区域如下: 1、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

全国各省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
答:全国各省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如下:1、西南部:土壤类型是砖红壤,砖红壤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土壤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生强度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而发育成的深厚红色土壤;2、长江下游及西藏南部:土壤类型是红壤,红壤是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而形成的;3、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类型是棕壤...

中国土壤类型分布图
答:中国土壤类型分布图: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我国土壤类型分布
答:栗钙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棕钙土: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黑垆土: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

耕地主要土壤类型,具体分布在哪?
答:中国土壤的分类和分布(一)分类系统中国地域辽阔,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如地形、母质、气候、生物等)差异很大,加上农业历史悠久,人类耕作活动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深刻,因此土壤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和生产特性也各不相同。为了因土利用改良,必须在系统认识土壤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区分,这就是土壤分类。人们一般把...

谁能给我一张世界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图??
答:半荒漠和荒漠土壤中分布着盐渍土。在印度德干高原上分布着变性土。美洲:北美洲灰化土较多,约占23%。由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伸延,从而加深了水热条件的东西差异,因此,北美洲西半部土壤表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布。北美大陆西半部(灰化土带以南,95°W以西,不包括太平洋沿岸地带)由东而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