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啃老族现象 怎样看待当前啃老族

作者&投稿:索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到结婚的年纪,没有几个是能够不依靠父母买的起房的,也就是说现在的人或多或少都是啃老族,虽然我不想承认自己的无能,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我确实也是一个啃老族,因为我们买房子的时候,父母确实是倾力相助,他们确实是给了我们钱的,而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也确实是没有能力买一套房子,所以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把两个老人家接到身边,就想着让老人在为我们付出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比较幸福的安逸的老年生活。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房子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结婚的,其实有时候女生就算是真的不强求,但是男生也想在婚前能有一套房子,这样子在工作的地方有自己的房子,怎么说生活也会稳定一些。

但是年轻人刚毕业的时候工资低,基本上不找父母要钱生活就行了,然后再工作个三年就差不多二十五六岁了,这时候虽然说是存了一些钱,但是怎么说呢,这些钱是完全不够买房子的,所以当要买房子的时候,怎么办呢,那自然是希望父母能够支持自己一些。

有父母的支持,孩子在买房子这件大事情上相对的会轻松一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啃老族了,但是现实生活里还有一种啃老族,买房,买车,以及养孩子,自己生活都需要父母来支持,这样的人也是比比皆是,这样的啃老族真的就是父母宠出来的,也是父母自己养出来的,如果没有了父母,真的不知道他们该如何生活才好,而往往现实生活里,这类的啃老族还挺多的。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是,当父母辛辛苦苦供子女念完大学,好不容易盼到子女长大,满以为可以享享清福的时候,却发现原来一切都还没结束———有一部分人,他们虽已经成年,可经济上仍然要依赖父母,社会上把这部分人叫做“啃老族”。拒绝独立何时才能“长大”?

梅列区吴某2000年在三明某中学高中毕业后,就四处去“体验生活”。家里开公司,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他终于倦了,于是又拿着父母的钱,去上各种培训班,似乎过得挺充实。可是,当他“学成”回家后,却还是待在家里,上上网、聊聊天。吴某的父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我们都太宠他了,现在只要他好好学点东西,不要添乱,其他就随他了。”

家住工业北路的何某自去年当兵回来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除了呆在家里上网、睡觉,就是与朋友一起抽烟、喝酒、泡迪吧。每月有六七百元钱的开销,还整天喊着没钱。家里人劝他出去找工作,可他有自己的理由:“那些工作要么是体力活,要么就是经常加班,累不说吧,工资又不高,有什么好干的?”

“我们一说起找工作,他就跟我们吵架,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不管他吧,也只有随他了……”何爸爸提到这事不由得摇头叹息。

生理上成人,而心理上仍未“断乳”是吴某这类“啃老族”的共性。记者从他们的家人那了解到,因为年轻,他们有许多就业机遇,可或嫌压力太大,或认为收入低,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为了“理想”就能理直气壮?

“啃老族”中还有这样一群人:频频跳槽、考研,始终认为自己将来会有更好的前途。

朱某今年从厦门某大学毕业回三明仅4个月就已换了3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做不足一个月,而且没领工资就走人了。她不是认为工作的地点不好,就是嫌待遇不好,一心想在大公司找份外贸工作,可是专业的不对口,让她很难完成心愿。目前,为了找工作,她在厦门和同学一起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每月900元房租。家境贫寒的她一心只想出人头地……

父母家住三元区的张某,毕业于集美大学理工学院,几次找工作失意后,他得出结论:本科生的工资太低了,要再深造才能有前途。于是,他在厦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准备考研。每月房租加生活费大概在1200元左右,这些钱都是父母掏。张某不愿意出去工作或兼职,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考研。虽然父母不是很赞成他这样,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宽裕,便顺了他的意。

张某告诉记者,等他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工资也会比现在高很多,到时候会加倍报答父母的。

理想型的“啃老族”,基本知道父母的辛苦,也期望报答他们,但他们认为现在时机还不到,如果现在随随便便找个工作,也许连自己都养不起,更别说孝顺父母了。就业艰难靠父母理所当然?

已成家,有儿女,可没有固定收入怎么办?时下,另有一群被形象地称为“3040”的“啃老族”,靠年迈父母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计。家住白沙的林某丈夫去世不久自己又下岗了,父母看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就叫她搬回娘家居住。她先后找了一些工作,但她年龄偏大且没有技术专长,无法找到很好的工作,只好带着孩子与父母生活。林某偶尔也打打零工,每个月有二三百元钱的收入。她的儿子今年已经上高中了,学费、生活费基本上都是她的父母资助。家住东新二路的陈某夫妇自1996年从某纺织企业下岗后,夫妻俩在梅列市场摆了个卖针头线脑的小摊,生意差时一天纯收入还不到10元,日子艰难,他们只好将已上中学的儿子寄养在母亲家里。母亲是某纺织企业退休工人,月收入仅500余元,就是这微薄的工资,要支撑老人自己、陈某的外婆、陈某的儿子三人生活。

就业难、生活压力大,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可是,老人供养已成人的儿女,甚至是儿女的儿女,做儿女的情何以堪?面对压力是什么助长依赖?我市有多少“啃老族”?目前尚无统计数据。但我市老年人占社会总人数的12.6%%,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

是什么助长“啃老族”的依赖?三明学院教育学卢进儒副教授从社会、教育、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啃老族”产生的原因。

卢副教授说,社会竞争激烈,给年轻一代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学校素质教育却未到位,人才标准还未完全从应试教育脱离出来,忽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以至于一边是单位找不到高级技工,一边是青年找不到对口的职业。

家庭则是造成“啃老族”现象的又一重要原因。一方面,家长期望值过高,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转嫁在子女身上,无疑增加了子女的压力;另一方面,父母过分地保护和娇宠又造成了子女缺乏走向社会、独立开辟生存天地的勇气和意识。

从个人来看,存在于半独立和半依赖、半服从和半叛逆,既刚强又脆弱,崇尚自我又不善定位,追求享乐安逸时尚,又不愿吃苦拼搏的矛盾之中。日渐提高的物质生活,客观上为年轻人创造了不就业也能活下去的条件,因此,很多人都想,既然现在收入过低,不如在家养着。

卢副教授认为,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能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变换的需要,这样才能拓宽就业领域。每个人都应改变以一种职业为终身岗位的观念,社会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管理人才的岗位相对是少数,更多的是需要应用型人才,学校应发展学生的综合性、基础性的素质、技能。

长期的失业,不仅不可能“从天上掉下个馅饼”,而且会使自我生存能力弱化。

“啃老族”啃掉了什么

●程逸

不知何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一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难以找见的词———“啃老族”。何谓“啃老族”?从《“透视”啃老族》一文不难理解:这是一群已长大成人、有劳动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依旧在吃着父母收入的一群人,既然称其为“族”,为数当然不会太少。

“啃老族”啃掉了什么?

“啃老族”啃掉了父母的心。一边是白发苍苍、奔波劳碌的父母,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他们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却眼睁睁地听任父母为生计而奔波。“总不能不管吧,也只能随他了……”一声长叹,几多无奈?面对父母日渐斑白的两鬓、日益苍老、不堪重负的双肩,如何“啃”得心安理得?

“啃老族”啃掉的是自己的生存能力。就业压力大,岗位不理想,不能成为“啃老族”理由。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将来能干什么呢?而且,对社会就业群体的长期游离,其结果必然会使自己边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加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最终成为无根的浮萍。

“啃老族”啃掉的是社会的期望。它是一种社会之痛,从社会责任感而言,就业是成年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建立个人信用的基础。在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不能独立的人,永远无从谈起其作为“人”的社会意义,更不可能承担起推进社会发展的应尽义务。人总是要长大的,无论他情愿与否。年轻人应该学会“自我断奶”、自我生存。路,在自己脚下,“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但愿不久的将来,“啃老族”一词不再出现在我们的文字中,而从我们的社会中永远消失!

啃老指的是已成年、具有社会生存能力的年轻人,还依靠父母或亲戚养活自己,在不“断奶”的状态下生存。是一种消极的现象。

啃老族产生的成因:
1、主要成因:
宏观环境上的经济不景气。社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创业条件不理想,创业所需的经济基础、人脉积累要求比较高。年轻一代所接受的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离。
2、主观原因:
80后、90后普遍对就业工作的要求较高,心理承受能力差,住房、购车等社会压力对其身心影响较大,导致不少人逃避压力选择啃老。其次,年轻一代 自身的学历,知识水平不过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怕受苦,不愿出去工作养活自己。
3、客观原因:
“权二代”和“富二代”的家庭溺爱导致不愿打工,社会处于转型期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达到饱和,但是西部地区却缺少劳动力。因此在东部地区的年轻人就业压力普遍增大,许多青年人找不到工作,只能选择“啃老”。收入与物价严重不成正比。

如果你不工作 但是问父母要钱 大手大脚的.....(我感觉网上很多富二代不都是这样吗?但是也没人说他们啃老可耻啊 还不是很多人羡慕)普通人追求的就是 天天玩玩玩 还有钱花。家里条件差的 啃老如果影响父母生活质量了确实可耻 如果家里很有钱呢~ 现在年轻人毕业工作几年 就要找对象 结婚买房子 多半也要靠父母 然后这就不可耻了?为什么网上没人带头说靠父母买房子可耻呢!因为他们需要你们啃老人钱买房子。再说了 我真不觉得那些家里条件好的 只要他没闲的无聊出去鬼混败家 如果老老实实在家看书旅游陶冶情操 有何不可?古代富家子弟不都是这样过吗?反而到现在要累死累活干一辈子赚钱 不知道追求啥 何况条件好的去玩耍 把工作机会让给更需要养家的人 不是更好?你看不起人家不工作 可是如果人家来跟你抢饭碗了 你就要生气 找工作的多了 待遇也会下降,啃老族自古以来就有啊 为什么现在特别敏感 很明显就是让年轻人拼命干起来 这样劳动力便宜 社会也安定 。

多关心没饭吃温饱解决不了啃老族社会给以关注

如何看待啃老族现象?~

啃老族的产生,虽然说有社会原因,但是我觉得从主观上来讲,他们仍然是不愿意面对社会困难,而精神状态比较消极的一类人群,他们的自我生存能力还不够强。
因为现在经济条件不像上世纪那么容易了,从前只要你胆子比较大,你就可以创业。但是现在就宏观上经济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让人创业了,而且各大企业对招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说造成了能力和现实要求上的不匹配,就是说,这些啃老族他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说他的要求比较高,但是他的能力达不到公司给出来的这种要求的岗位,然后造成了失业。一次两次碰壁次数太多,他们就不想再就业了。
他们对就业工作要求高,但是他们的能力又不足以满足这种要求的岗位,然后加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觉得孩子不能够做这么辛苦的工作,拿到这么少的钱,父母比较溺爱孩子,自然就造成了一直在家呆着,找不到工作,可能有一部分啃老族,是因为他真的找不到工作,但是有很多啃老族是他根本就不想找工作,所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病态现象。
因为他们心里觉得父母对他们是很溺爱的,即使不工作也仍然能够养活他们,让他们有正常的生活,不用为温饱而着急,所以他们一直待在家里啃老,我觉得既有父母的原因也有他自己的原因。这与社会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既然绝大多数人都能就业,就证明制度和教育没有问题。

啃老族本身有工作能力,却放弃了就业机会,闲赋在家依靠父母的接济生活。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父母都是很自私的,也是不负责的表现!啃老这一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头浪尖之上饱受争议的现象,表明了中国家庭教育存在不足和弊端。由于对子女过分宠爱、偏袒,导致子女成年后在经济、心理、生活上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从而养成依赖父母生活的习性。啃老族或自以为是或不安于现状或好逸凶劳或不学无术,主观上丧失了积极性;意志上不够坚定,成为其受业的最大障碍和啃老借口。啃老族的存在,无疑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无益于个人、家庭、生活!

如何看待现在的啃老族?
答:“啃老族”通常指在成年后依靠父母或其他亲戚幸免于贫困。这个问题涉及到家庭教育、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下面就从这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1.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在儿童时期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勤俭持家、自强自立,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如何看待啃老族?
答:但另一方面,“啃老族”更多地反映出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生活成本大、就业难等客观因素导致年轻人被迫“啃老”;而对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啃老族”的存在则说明当代一部分年轻人还没有具备自立自强的能力和精神,长此以往对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对于整个社会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对于家庭的和谐可以说都是不利的。

如何看待啃老族?
答:啃老族 的产生,虽然说有社会原因,但是我觉得从主观上来讲,他们仍然是不愿意面对社会困难,而精神状态比较消极的一类人群,他们的自我生存能力还不够强。因为现在经济条件不像上世纪那么容易了,从前只要你胆子比较大,你就可以创业。但是现在就宏观上经济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让人创业了,而且各大企业对招...

你怎么看待父母眼中骄傲的“新型啃老族”?
答:新型的啃老族,可能有多种情况:一是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存在社交困难,屡次受挫后导致融入 社会 困难。二是孩子可能有残疾,在激烈竞争的 社会 ,找工作可能有困难。三是孩子可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受不了吃苦,在家庭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啃老…… 不管是哪一种,都跟两种因素有关,一是 社会 存在激烈的竞争,有的人抗...

生活中,你会如何看待啃老族?
答:这是个不知羞耻的群体,他们总想不劳而获。特别不尊重父母的劳动,父母辛辛苦苦养大他们就是希望自己老年的生活能更安稳,为国效力。也能实现他们孩子的价值,可是自己的孩子却像是生来享福的,毫无价值的啃着自己的血肉,可悲,可恶。

如何看待啃老族现象
答:有父母的支持,孩子在买房子这件大事情上相对的会轻松一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啃老族了,但是现实生活里还有一种啃老族,买房,买车,以及养孩子,自己生活都需要父母来支持,这样的人也是比比皆是,这样的啃老族真的就是父母宠出来的,也是父母自己养出来的,如果没有了父母,真的不知道他们该如何...

你怎样看待那些啃老族的?
答:说实话,啃老,真的会让人看不起,但又不得不“啃老”。没有拿得出手的能力和学历,工资低的工作不愿意干,工资高的活儿又胜任不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许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80后慢慢地变成了“啃老族”,还有一些不得不啃老,在这房价暴涨的社会,一辈子的积蓄都埋在了房子里,就是因为...

如何看待啃老族?
答:价值观的培育了,所以教育体制应该改变。让我们的教育更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吧,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是四有人才 ,也真正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吧!这啃老一族的现象,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父母那颗不应该在操劳的心。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啃老族这一不健康的现象,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怎么看待啃老族?是情有可原还是风气败坏?
答:我觉着啃老族的这种情况简直是败坏风气,有失尊严,对不起父母这么多年的辛勤栽培,也对不起社会,社会也给与他们的栽培和机会。这样的啃老族,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我现在已经结婚生子,在我们的同龄人中也是存在这啃老现象,我非常的看不惯这种人。但是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啃老族呢,也并非全怪这些啃老...

怎么看待啃老族?是情有可原还是风气败坏?
答:我觉着啃老族的这种情况简直是败坏风气,有失尊严,对不起父母这么多年的辛勤栽培,也对不起社会,社会也给与他们的栽培和机会。这样的啃老族,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我现在已经结婚生子,在我们的同龄人中也是存在这啃老现象,我非常的看不惯这种人。但是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啃老族呢,也并非全怪这些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