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的行为分析及应对

作者&投稿:弭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行为特点,小宝宝们也不例外。而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去了解宝宝的这些行为。下面就来一起分析分析吧。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表现和个性特点,同时他们的年龄特点也特别的明显,往往父母很容易对宝宝的表现造成误解,从而没有以最合适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宝宝,延误宝宝成长的最佳时机,有时甚至给宝宝带来伤害。宝宝的心事不太好猜呢!

宝宝为什么那么喜欢引人注意?

宝宝最近特别不听话,如果父母在一边说话,稍不注意他,就会大声喊叫,再不理他就摔东西。家里来客人时似乎想“独占”客人,经常围攻着客人说这说那,弄得妈妈很不好意思,觉得这样对客人不礼貌。平时父母都很忙,好不容易放松时跟朋友聚一下,还不够毛毛捣乱的。

分析:喜欢别人的注意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应。随着孩子感知觉的迅速提高,其表现欲不断增强,他们最不愿意被成人“冷落”。所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足够关注。有时孩子要求爸爸妈妈陪他坐一会儿,讲个故事,家长却说没工夫,于是孩子通过各种方法,如不听话,甚至哭闹、毁坏东西来达到目的。因此,虽然被家长责斥、处罚,但却感觉到终归理睬他了,也正因为家长是在孩子做出不良行为表现时才给予注意,所以逐步形成孩子不良行为的心理和行为定式,其不良行为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策:

1、经常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家长要经常听取孩子讲话,力争准确理解并给出自己的观点,使孩子感到你心中有他的位置,他就不会整天毫无意义地瞎嚷乱闹了。

2.、及时肯定孩子的良好品行。家长对孩子的良好品行要及时给予肯定,表达对孩子良好品行的赞赏,使孩子有多种机会了解自己的长处,从而获得自信。比如,“毛毛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看我们的毛毛能自己玩一会儿了,真能干”。

3、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家长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和进行各种益智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并可以“助手”或“顾问”的身份,向孩子提出建议,引导孩子提高活动能力和水平。

宝宝特别不喜欢脏乱是怎么回事?

两岁的宝宝特别不喜欢脏乱,如果地上有一点水,他就指着一定要奶奶用拖布拖干净才接着玩自己的;一次奶奶铺牀单有一个小角没铺好,他一定要自己绕过去把牀单铺好才算完;吃饭的时候,面条掉到了地上,仁仁便开始变得烦躁不安,直到奶奶把地面清理干净,他才开始继续安静地用餐。

分析: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秩序敏感期的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他们会把这些纪律和规范认为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他们特别注意细节的完成情况,假如你平时总是教导他要及时处理自己制造的脏乱情况,那么他就会无法理解为什么你会忽略掉在地上的面条,这会给他造成困扰,让他心烦意乱。



~

7大宝宝常见表情巧妙应对方式小知识
答:例如,孩子生病、身体不舒服时,容易撒娇;婴幼儿每天午饭后和晚上要睡觉时会撒娇;外界扰乱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孩子吵闹、撒娇;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不熟悉环境而产生心理不愉快也会撒娇。另外,专家认为孩子也有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时也容易撒娇。这些撒娇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是...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行为
答:从降生时起,婴儿就在积极地寻找与父母保持亲近的需要,发展依恋行为,并通过吮吸、依附、微笑等反应来建立对母亲的依恋。同时,母亲也由于儿童的哭和笑依恋于儿童。据有关研究表明:3岁以前的儿童,其依恋主要是集中于母亲身上。依恋的方式表现为外显 的行为,诸如依附、跟随等。直至3岁以后,由于儿童 ...

0—3岁宝宝的行为分析及应对
答:分析: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秩序敏感期的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他们会把这些纪律和规范认为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他们特别注意细节的完成情况,假如你平时总是教导他要及时处理自己制造的脏乱情况,那么他就会...

幼儿行为表现有哪些
答:第一,攻击性行为比较频繁。幼儿期的孩子喜欢和同伴交往,但是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所以表现出为抢玩具或其他物品而出现攻击性行为。第二,更多的是依靠身体多,而不是语言 所以说身体多余言语。那小的时候我们可能看别人有玩具,伸手就它抢过来,抢不过我就打你,慢慢长大了,当把你玩具抢过来的...

幼儿常见行为问题原因及对策
答:3、激发孩子把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使孩子在赶、超先进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4、教育孩子诚实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小伙伴,交流和沟通感情,增强与小伙伴团结共进的气氛。5 哭 儿童心理分析:哭的行为是一种结果,是某些问题表面化的...

三岁宝宝怎么教育
答:2、任性的心理分析 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3、管教的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