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成语的来历

作者&投稿:陟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梅止渴”的典故发生在哪里?

《世说新语·假谲》中曾说:“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但是没有交代地点。据《历阳典录》和《巢湖风物志》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伐吴,领兵十万,从许昌南下,路过安徽含山县梅山,将士口渴心焦,找不到水喝。曹操心生一计,指着前方说:前山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将士听说都流出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

现在梅山北麓乌龟坡石壁上还留有前人刻的“曹操行军至此望梅止渴”十个大字。宋代王安石来这里游览时曾写有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明人戴重写有《梅山梅花》诗:“千里吴江春水深,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

~

望梅止渴成语的来历
答:“望梅止渴”的典故发生在哪里?《世说新语·假谲》中曾说:“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但是没有交代地点。据《历阳典录》和《巢湖风物志》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伐吴,领兵十万,从许昌南下,...

望梅止渴典故是什么
答:1、望梅止渴讲的是曹操的故事。“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从本文中可看出,曹操是一个机智聪明,善于思考,懂得...

望梅止渴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答:曹操。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宰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

望梅止渴成语故事
答:望梅止渴成语故事如下: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渴,非常难受,给行军带来了严重影响。曹操见将士们一个个舔着干燥的嘴唇,勉强行走,心里非常焦急。下令队伍原地休息,派人...

望梅止渴成语典故
答: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望梅止渴、唇亡齿寒分别出自什么故事的成语
答:望梅止渴,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

望梅止渴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答:望梅止渴是关于曹操历史人物的故事。成语故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

望梅止渴什么意思?望梅止渴典故介绍
答: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曹操带兵伐吴,行军途中士兵们口干舌燥,曹操便说:前方有梅林。士兵为了吃到新鲜的梅子便又有了前进的动力,但这实际上是曹操的谎言。但士兵此后却发现了一条水源,虽然被骗但水还是要比梅子好的。所以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望梅止渴,背后的典故故事大概就是如此,下面就为大家...

望梅止渴的故事是怎么样的?望梅止渴典故出处介绍
答: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我们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平时生活中见的应该也比较多,其实这个成语是根据一则三国时期的故事而来,后人就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了这个成语。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则成语的典故到底是怎么样的,不过还有一个成语和望梅止渴的意思相近,也是由曹家人发明,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望梅止渴的故事
答: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渴,非常难受,给行军带来了严重影响。曹操见将士们一个个舔着干燥的嘴唇,勉强行走,心里非常焦急。下令队伍原地休息,派人分头到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