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哪位将军征战过大理 中国的历史由来

作者&投稿:愈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大理市地理位置在汉代属于汉永昌郡管辖,由于其归属东汉王朝是哀牢国内附,未发生战争,通过征战统治的西南地区主要是汉武帝时期攻打南越国,有五路大军进攻。
  永昌郡始于1世纪。中国东汉汉显宗永平(58年—75年)年间,哀牢国内附,其地划为哀牢县、博南县,并且将原益州郡西部的六个县分离出来,合并成立为永昌郡,辖八县。位置相当于今中国云南省西部以及可能包含缅甸克钦邦、掸邦的一部份。

  前112年,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第一路任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兵从长沙国桂阳(今湖南境内),直下湟水;第二路任命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走豫章郡(今江西境内),直下横浦;第三路和第四路任命两个归降汉朝的南越人为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率兵走出零陵(今湖南境内),然后一路直下漓水(今广西漓江),一路直抵苍梧(今广西境内);第五路以驰义侯利用巴蜀的罪人,调动夜郎国的军队,直下牂柯江。在前111年灭亡南越国,设置了九个郡(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珠崖郡、儋耳郡),直接归属汉朝,扩张了汉朝疆域。至此,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被汉朝消灭。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唐蒙
西汉官吏。初为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北)令。武帝时,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被任为中郎将,奉命出使夜郎,以厚礼说服夜郎侯多同归汉。汉在其地设置犍为郡。

香港历史~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
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
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
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
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扩展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
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英国武力侵占香港三步曲:
侵吞香港岛。1840年4月,中英鸦片战争首先在香港揭开序幕。战后,英国代表义律提出割让香港,赔偿鸦片烟价等无理要求。
清政府负责对英交涉的琦善在谈判中虽力求妥协,但由于道光皇帝态度强硬,琦善未敢接受义律的割地要求和与义律订立任何条约。
但1841年1月20日,义律却擅自宣称与琦善达成了“把香港岛及其海港割让给英国”(即《穿鼻草约》)。这纯属义律所捏造。
公告颁布5天后,英国侵略者便用武力强占了香港岛,并于26日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要求清政府赔款和清军从广州城撤出。
并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1842年6月,英国攻入长江,并于8月进入南京江面。面对城下耀武扬威的炮口,清政府彻底屈服了,遂于8月29日,派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军谈判。
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割占九龙半岛。英国殖民者侵占香港岛后,便以港岛为基地谋取九龙。
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3月,侵华陆军司令克灵顿遵循英国在华全权代表卜鲁斯的指令,派遣军队强行占领了九龙半岛岬角至尖沙咀一带。
在军事占领后不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巴夏礼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
是年9月,英法联军6000余人进逼北京,10月24日,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从而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又被英国割占。
谋取“新界”。1898年4月,中英双方就香港扩界问题开始谈判。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根据英国外交部的指示,向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等出示展拓界址范围的地图。
李鸿章等屈从于压力,遂于1898年6月9日,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沙头角海至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以南、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
附近大小岛屿235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租予英国,租期99年。至此,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这颗“东方明珠”完全落入了英国殖民者的魔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
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扩展资料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

元朝名将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灭大理战功卓著
答:次年,忽必烈率军北还,留下兀良合台继续征服大理国境内未附诸部。兀良合台东进,占押赤(今昆明市),俘潜逃至此的大理国王段兴智。其子阿术征赤秃哥儿、罗罗斯(四川凉山地区)等地。侵入云南的蒙古军在兀良合台指挥下,经过二年战争,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乌蛮、白蛮等三十七部。1256年,...

忽必烈的远征大理,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大的意义?
答:在元朝灭亡宋代之前,忽必烈曾经亲率大军远征大理,这一事件包含着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仅促使了南宋的灭亡,还使得这块土地再次回归了内地,形成一统。在宋代时期,我国南方曾建立起一个名叫大理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国土包含了现如今我国的云南以及广西、四川的一部分。在这个国家内部也包含着好几只民族,...

明朝大理之战
答:937年,后晋节度使段思平征讨西南,自立为王,建国大理。1253年,大理国被忽必烈的蒙古骑兵所征服,但元朝依然允许段氏主宰大理城池,建立小号“大理国”,协助朝廷治理西南。1382年,沐英、蓝玉联手,攻克大理,不再允许段氏世袭。如此,盘踞西南445年的段氏退出历史,朱元璋册封沐英为西平侯,镇守云南,世袭...

汉朝哪位将军征战过大理
答:现大理市地理位置在汉代属于汉永昌郡管辖,由于其归属东汉王朝是哀牢国内附,未发生战争,通过征战统治的西南地区主要是汉武帝时期攻打南越国,有五路大军进攻。永昌郡始于1世纪。中国东汉汉显宗永平(58年—75年)年间,哀牢国内附,其地划为哀牢县、博南县,并且将原益州郡西部的六个县分离出来,合并...

求蒙古人(元朝)降服吐蕃(今藏族)和大理(今彝族和白族)的过程
答:http://military.china.com 2005-05-18 11:23:07 【大 中 小】蒙哥大汗即位第二年(1252年)七月,命其弟忽必烈征伐大理。老将兀良哈台速不台元帅之子)总督军事,士人姚枢、刘秉忠等为随行参谋。云南地区早在唐代就由南昭国(乌蛮族,即今彝族人建立的政权)统治。宋时白蛮族(今白族)取得政权,...

明朝初期十大名将分别是谁?除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还有谁?朱元璋...
答:那就是元朝最后的名将王保保,他是明初元的最后希望,也是最困难的对手,不过,能打过他的自然也有,那就是大将军徐达. --最牛火器统帅--镇守蛮地沐英当火炮声响起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在明朝初年的云南,曾经有一位将领使用一种最为难使的兵器来保卫边疆,那就是火器名的将军沐英,神机营,火器,三线战法,世界第一...

跟随朱元璋征战八方的明朝开国六王,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答: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和蓝玉领兵西攻割据大理的段氏。段氏聚众守在点苍山。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将士在他的后面跟随。段氏不知背后虚实,阵势溃乱,兵败被俘。攻占大理后,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沐英,和傅友德合兵,分道平定云南诸蛮,设立乌撒、毕节二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

明朝解决云南问题之后 沐英为什么会留在云南
答:洪武十四年(1381)派大军出征云南之时,沐英被封为征南右副将军,同傅友德、蓝玉一道出征,待云南平定后,明太祖下令沐英留镇云南。沐英在镇时,高度参与云南地方事务,在军事方面更是绝对的控制者,征战与管理地方所积累下的威名,是任何一方势力都无可取代的。除了承袭黔国公爵位外,其后世子孙多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借用了什么典故?
答: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北宋朝廷要面对辽国,西夏,南边要应对大理国。可以说是军事情况不容乐观的。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片秋声萧瑟的感觉,塞下就是边关,边关的秋天风景很是奇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代表已经是深秋了。大雁都离去了。突出了边塞城池的荒芜,连大雁都不愿意多呆。(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突出边塞的荒凉,萧瑟的...

不仅抗日名垂青史,邓子龙抗缅立下哪些战功?
答: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初一,罕虔率缅军入侵我国滇西边地,相继破姚关(今属施甸县),焚施甸,攻顺宁(今凤庆),冠猛淋(今龙陵县镇安),大理告急,全滇震动。朝廷旋即任命武靖参将邓子龙为东线永昌参将、南京坐营中军刘綎为西线腾越游击将军,各率兵5000人入滇赴剿。邓子龙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