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最后的岁月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初出茅庐,开局不利

作者&投稿:娄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欧根亲王在丹麦扣留
1945年5月7日,“欧根亲王”号与在哥本哈根的其他德国舰只一起向英军投降。第二天,德国正式投降,英军也于当天接管了这些德国军舰。接下来的20天里,德国水兵享受着战争结束后的宁静,每天除了例行的保养和警戒几乎无所事事,于是有人想出一个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学开汽车。舰员们先说服了英国警卫,然后又在码头上找到一辆卡车,开设了这个临时“驾驶培训班”,至于燃料更不成问题——码头的仓库里就有不少。练习了几天就开始考试,科目是开车绕一个码头仓库转一圈,转下来就算合格,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几乎所有学车的人都拿到了驾照。
5月27日,“欧根亲王”号接到了出发的命令,它和“纽伦堡”号一起,在英国防空巡洋舰“狄多”号和重巡洋舰“德文郡”号的护送下移泊威廉港。“狄多”号在临别时给“欧根亲王”号发来一条灯光信号:愿下次相见时如意。但这两艘军舰再也没有“下次相见”的机会了。
半年之后,根据战胜国对缴获的轴心国舰艇抽签分割的结果,“欧根亲王”号成为美国海军的财产,并于12月13日驶往威瑟蒙德。美国海军接手后,按惯例将其划分为“未定名的辅助舰”(IX编号系列),重新将其编号为为IX-300,正式的舰名是USS Prinz Eugen(美国海军“欧根亲王”号)。听到这个消息后,德国舰员如释重负,他们原先担心军舰会被苏联红海军接收,他们则会被扔进战俘营,现在至少牢狱之灾是免了。
美国海军上校亚瑟·哈里森·格劳巴特成为“欧根亲王”号最后一任舰长,他上任后就给IX-300带来了很多富于“美国特色”的东西:多了不少美国水兵,日常供应变得极为丰富,舰上装设了不少咖啡售卖机,还有一个不光彩的改变——专门隔出了“有色人种专用住舱”。接下来美国人下令整修该舰,保留全部武器,还找回了一些德国投降后离去的舰员,这使德国水兵们浮想联翩:有人猜是美国要将她编入自己舰队,有人猜要卖给其他国家,也有人猜是一个富翁看上了这条军舰。
1946年1月13日,美国海军的“欧根亲王”号在德美混合舰员操纵下从威瑟蒙德起航,对长时间的港口生活感到有些厌倦的舰员们对此热情高涨,9天之后抵达目的地——美国波士顿港(期间那个“有色人种专用住舱”没有派上用场)。途中机械故障频发,德国舰员正好借此机会让美国舰员熟悉了这艘战舰,同时他们也互相熟悉。之后,一部分德国船员完成使命,启程回国,另一部分人继续留下来,协助接下来的任务。
在美国的德国舰员过得还算开心,他们第一次见到了普通美国人,而普通美国人也第一次亲眼目睹德国军人。美国人和德国人都对对方有着浓厚的兴趣,都急于知道对方真正的生活状况和这些年来的经历。有一个小插曲,“欧根亲王”号刚到波士顿时,一个美国人对一名德国水兵说:“你们长的和我们一样,做起事来也一样。”这句话使这个德国小伙子大为吃惊:“什么?难道美国人以为德国人嘴里都叼着一把刀不成?”在波士顿停留期间,德国舰长和几个船员还被当地的广播电台请去做了一个面向全美的直播节目,他们在节目里介绍了欧根亲王号的战斗经历和德国战前的日常生活。还是在波士顿的时候,这条传奇军舰的最终命运最后由几乎无所不能的媒体揭晓了:做为即将在太平洋进行的新式武器——威力无边的原子弹实验的“豚鼠”。
不久,欧根亲王号被送到费城,在那里为最后“上路”最准备。到此时为止,德国舰员已经陆续离开美国回国了,现在剩下的都是技术岗位的德国舰员,大量美国方面的人员已经上舰。在沟通上双方有一些障碍——比如各个岗位,各个部件的德-英名称转换的问题,不过到2月初,“欧根亲王”号又能出现在海上,进行试航,随船的还有许多美国海军其他人员和专家。此时,舰上的火炮系统和雷达系统都已经修复完毕,随时可以再次投入战斗,但再没这个机会了。在费城,美国人对“欧根亲王”号的主炮产生了兴趣,A炮塔的两门203毫米主炮被卸走以供研究。不过美国人对德国雷达没什么兴趣,认为其工作方式和美式雷达相去甚远,最后为了在以后的航行过程中稳妥起见,用了两天时间把原来的雷达卸掉,换上了美式雷达。在这段最后的日子里,美国媒体着重渲染了美德双方的良好关系,比如“鲜花在原纳粹军舰上盛开”之类。
1946年3月,“欧根亲王”号起程驶往其最后的归宿——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在巴拿马的巴尔博亚附近海域,美国海军对其声纳系统(和雷达系统不一样,美国人对该舰的声纳系统一直兴趣浓厚)进行了测试。扮演攻击方的美国潜艇一共发射了34枚练习鱼雷,全部被“欧根亲王”号的声纳系统所发现,并被准确定位。其间好莱坞抓住机会及时进行了骚扰:一个导演问一名德国舰员认不认识党卫队的军衔,被那个德国人有礼貌地回绝了。
在圣佩得罗港,一批德国舰员再一次起程回国。只留下了最后的必要人员,而这些最后剩下的人也将在到达加州圣迭哥时离舰回国——德国舰员们本来指望可以到夏威夷或是去比基尼看“欧根亲王”号的最后时刻。5月1日,最后一批德国舰员对这艘“幸运战舰”道了永别,现任舰长、美国海军上校格劳巴特与这些舰员一一握手道别。
1946年7月1日,“欧根亲王”号在比基尼环礁的靶场准备就绪。早上7时,A实验(原子弹空爆实验)开始。9时,一架B-29向靶舰舰队投下一枚原子弹,原子弹在水面上518英尺引爆,一些效应船沉没,但距爆心仅1194码的“欧根亲王”号却只受了点轻伤,依然在水面上飘荡。
7月25日,“欧根亲王”号又参加了第二次试验:B实验(原子弹水中爆炸实验)。上午8时35分,这次的原子弹在水中90英尺深处爆炸,大量效应船只沉没,但幸运女神仍然在顽强地保护着她的“宠儿”,距爆心仅1990码的IX-300仍然浮在水面上,甚至从外表上看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损坏。这艘“幸运战舰”把它的运气一直保持到最后一刻。由于B实验所展现出的巨大破坏力,原准备进行的C实验——深水核爆实验取消。
8月29日,饱经磨难的“欧根亲王”号退役,并于9月初拖往夸贾林环礁。基本完好但沾染了核辐射的退役战舰锚泊在夸贾林环礁附近,没有人敢靠近,它在那里寂寞地度过南太平洋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
也许是核爆实验中所受的“内伤”开始发作,也许是厌倦了这种等待被锈蚀的生活,3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欧根亲王”号因风暴损坏了舰尾,并严重进水,侧倾达35度。第二天,在被拖往夸贾林环礁埃努布吉礁的途中,“欧根亲王”号倾覆在一片珊瑚礁中,地点是东经167度41分,南纬8度44分。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艰难的挪威之行~

“海峡突破”获得成功还只完成了希特勒命令的一半,接下来德国海军水面舰队的主力将前往挪威,在那里迎击希特勒“直觉”中的盟军进攻。由于“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都触雷受伤,需要进坞维修。奥托·西里亚克斯中将把自己的旗舰搬到“欧根亲王”号上,继续指挥向挪威的转移,“舍尔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加入了转移的行列。为掩护转移,德国人进行了一系列欺敌行动。2月21日12时10分,两舰在5艘驱逐舰的掩护下驶离威廉港,向北进发。德军的欺敌措施显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加上2月份北海风雪交加天气的掩护,德国舰队“消失”在英军的视野里。直到22日下午,英国侦察机才重新找到德舰,但随后的攻击同样毫无成果。“欧根亲王”号的好运似乎也感染了整个舰队,这次转移似乎将一帆风顺地结束。也许是为了来一点小小的考验,上帝给德国人开了个玩笑。23日7时,当目的地特隆赫姆已经在望的时候,“幸运战舰”碰到了一点不幸:四艘埋伏在特隆赫姆外海的英国潜艇发现了德国人,其中的“三叉戟”号向“欧根亲王”号来了一次鱼雷齐射,一条鱼雷击中舰尾。巨大的震动把12台锅炉的安全阀全部震开,舰尾几乎折断,垂入水中,方向舵也被卡死在左舷10度的位置,幸运的是轮机和螺旋桨没有受伤。1942年3月,被英国潜艇击伤的“欧根亲王”号进入挪威的峡湾。西里亚克斯中将在两周内第四次转移旗舰,早已在特隆赫姆恭候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成为新的旗舰。“欧根亲王”号展开紧急抢修,驱逐舰则在周围提防英国潜艇新的攻击。2小时后,重巡洋舰终于能再次航行,布林克曼上校施展了出色的控制能力,通过调整两侧螺旋桨的转速保持航向,“欧根亲王”号歪歪扭扭地驶入特隆赫姆。在港口里,布林克曼上校和他的部下才得以确认战舰受损情况。检查发现,“欧根亲王”号受到两处重要损伤:舰尾受损下垂,舵被卡死。此外,舷侧和舰底的部分装甲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工程师们商讨修理方案的时候,水兵们为丧生的五名士兵举行了葬礼,他们被埋葬在特隆赫姆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军人公墓。德国海军的工程师判定,“欧根亲王”号的舰尾需要更换,舵和舵机也需要大修,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干船坞里完成,这意味着“欧根亲王”号刚到挪威就得准备返航。不过在此之前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重巡洋舰需要进行一些临时性的修理,才能保证它自己驶回基尔。维修人员立即开始修理,从2月到3月,人们把受损的那部分舰尾从舰体切割下来,避免浸在水里的舰尾对航行造成影响。之后,工程师们又试图解决方向舵的问题,由于特隆赫姆没有足够大的干船坞,更换舵显然比较困难,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在截短后的舰尾安装两个较小的舵,操舵的钢索连到舰尾部的一个绞盘上,通过电力驱动绞盘来转舵。紧急情况下,水兵们也可以用人力推动绞盘调整舵角。对战舰的紧急修理一直持续到5月初,几个月的时间只能困在港口,让水兵们闲得无聊。德国水兵似乎重温了前一年在布雷斯特的美好时光,同样的无所事事,同样有经常可以看到的英国飞机轰炸表演,“欧根亲王”号甚至还照顾了几个英国战俘——一架被击落的英国轰炸机机组成员。但布林克曼上校可不打算让水兵们这么清闲,考虑到返回基尔的航程中可能有需要人力操舵的时候,上校为自己的部下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包括射击、体能训练、野外拉练、越野滑雪训练,甚至还有徒手搏斗科目,以保持舰员具备良好的体能。4月底,临时舵安装完毕。5月初,“欧根亲王”号开始准备试航。第一次试航就表现出战舰的一些问题:航速降低了不少,操纵性能也有下降,转弯半径是原来的两倍,而且在航速低于18节时,舰体会侧向一边。这次试航中还进行了人力操舵试验,20名水兵拼尽全力推动绞盘,使军舰转向。布林克曼上校对部下两个多月的训练收到了效果,试验表明,即使用人力操舵,军舰也可以保持28节的航速。这是全体舰员信心大增。此后十几天中,“欧根亲王”号在驱逐舰的掩护下多次进行试航。5月16日,该舰与驱逐舰一道驶出港口,一切似乎与平时的试航一样,但这次“欧根亲王”号真的踏上了回基尔港的征程。这次行动代号为“魔笛”。挪威的春天开始日长夜短,天气也逐渐好转起来,这一切似乎都不利于“欧根亲王”号的旅程。5月17日,危机果然来临,英军发现了正在斯卡格拉克海峡航行的德国战舰,24架轰炸机攻击了这支小小的编队,随后又来了27架鱼雷攻击机。德国水兵疯狂对空射击,但英国飞机仍努力投下炸弹和鱼雷,海面上顿时布满了冲天的水柱和无处不在的鱼雷尾迹。这时“幸运战舰”充分展示了它决非浪得虚名的运气,靠着不断的转舵和躲闪,这些炸弹和鱼雷居然无一命中,据统计,它至少躲过了12条鱼雷和更多数量的炸弹。在空军战斗机的帮助下,“欧根亲王”号的小编队躲过这一劫,于18日傍晚安然抵达基尔港。5月到10月,“欧根亲王”号再次上了干船坞,水兵们又得到一个长假。在此期间,舰长布林克曼也离开了这艘重巡洋舰,他于9月1日晋升为少将,调往海军南方集群担任参谋长。由于在干船坞呆了5个月,基本没有什么事务可以管理,布林克曼的先后两位继任者都只是代理舰长:诺依鲍尔中校和贝克少校。10月20日,“欧根亲王”修理完毕,在11天前上任的新舰长汉斯-埃里希·沃上校的指挥下开往波罗的海,并在那里试航到12月。  1943年1月,该舰再次得到前往挪威的命令,这次同行的是“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9日,两舰在三艘驱逐舰护卫下离开格丁尼亚,试图再次穿越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前往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已经被德国海军和“欧根亲王”号羞辱过好几次的皇家海空军这次注意力很集中,英国飞机于11日发现德国人的企图,并派出潜艇、巡洋舰和驱逐舰在挪威海严阵以待,德舰被迫返航。23日,德国人准备再碰碰运气,但这段时间运气显然不在他们这边,半路又被英国飞机发现,于是只能再次返回。这也是“欧根亲王”号最后一次前往挪威的尝试,艰难的挪威之行就此结束。

还没服役,“欧根亲王”号就开始显示它遭遇麻烦的能力和躲过灾难的运气。1940年7月1日和2日,还在日耳曼尼亚船厂舾装的重巡洋舰就连吃两颗英国炸弹。幸好这两颗炸弹威力不大,没有造成多大危害,“欧根亲王”号得以在一个月后顺利服役,首任舰长赫尔穆特·布林克曼海军上校。与该级前两艘相比,“欧根亲王”号作了一些改进,包括舰体延长4.5米、舰首改为飞剪首、增加两座对空射击指挥仪、改变烟囱罩的外形等。这些改进使该舰的船台周期比它的前两艘姐妹舰多了半年,建造时间也延长了半年。不过晚服役半年,也让这艘重巡洋舰免于遭遇德国海军在挪威的惨重损失,未尝不是该舰“运气”的又一体现。服役时,“欧根亲王”号标准排水量14240吨,装备有4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6座双联装105毫米高平两用炮、6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6门20毫米高炮和4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舰体侧舷装甲最厚处达80毫米,最大航速达到32.5节,舰员最多为1600人。与同期其他海军强国相比,德国重巡洋舰在技术参数上毫不逊色,在防护和生存力上还具备一定的优势,光学火控系统更是德国人的强项。但动力设备的不可靠一直困扰着“欧根亲王”号,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和改进型“欧根亲王”号续航力不足,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德国其他大中型水面舰只上,似乎工程师们太过专心于船用柴油机研究,忽略了对蒸汽轮机的改进。刚服役的重巡洋舰带着一群新水兵在基尔附近训练和试航,三个月的时间让水兵们熟悉了自己的战舰,随后“欧根亲王”号被派往基本在德国控制下的波罗的海执行巡逻任务,这里没有英国轰炸机的骚扰,同时作进一步的训练。不断的训练和试航提高了战舰的作战水平,但同样也让人厌烦。1941年4月,“欧根亲王”号受命从波罗的海返回基尔,准备和“俾斯麦”号战列舰一起执行“莱因演习”行动,袭击盟国的大西洋运输线。4月22日,“欧根亲王”号从基尔出发,前往格丁尼亚与“俾斯麦”号会合,但很不幸,第二天它就撞上了一颗磁性水雷,虽然对舰体没有造成太大损害,但主炮射击指挥仪的光学部分和测距仪都被震坏,不得不折返基尔修理。“莱因演习”行动也只能随之推迟。由于损坏并不严重,10天之后重巡洋舰再次出航,一路顺风来到格丁尼亚,和等候已久的“俾斯麦”号会合。5月5日,希特勒亲自来到这里,视察即将执行第一次作战任务的两艘战舰。5月18日,两舰拔锚启航,缓缓驶出港口,踏上这次注定将为后人铭记的航程。就在两舰出航的当天,英国皇家海军派出的重巡洋舰“萨福克”号在丹麦海峡开始巡逻,随后它的姊妹舰“诺福克”号也加入了巡逻的行列。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最后的岁月
答:在1945年5月7日,德国重型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在丹麦哥本哈根向英军投降,标志着战争的尾声。随后,英军接管了舰只,德国水兵在和平的日子里开始学习驾驶,通过在码头仓库旁的临时驾驶培训班,大部分人都获得了驾驶证。5月27日,舰只被命令移泊威廉港,英军“狄多”号在离别之际表达了祝福,但“欧根亲...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最后的岁月
答:5月27日,“欧根亲王”号接到了出发的命令,它和“纽伦堡”号一起,在英国防空巡洋舰“狄多”号和重巡洋舰“德文郡”号的护送下移泊威廉港。“狄多”号在临别时给“欧根亲王”号发来一条灯光信号:愿下次相见时如意。但这两艘军舰再也没有“下次相见”的机会了。半年之后,根据战胜国对缴获的轴心国...

二战德国战列舰“欧根亲王号”到底有多猛?即使是原子弹也不会沉_百度...
答:现在我们来看看战列舰“欧根亲王”号到底有多猛。“欧根王子”号重巡洋舰是当时纳粹德国海军上将希佩尔的重巡洋舰,1938年8月22日是他的生日,在基尔建造并正式下水。“欧根亲王”号标准排水量14240吨,最高达18500吨,全长212.5米,宽21.3米,进水口5.83米。船体装甲最厚处为80mm,可搭载1600名船员...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困斗波罗的海
答:8月19日,"欧根亲王"号重炮再次开火,炮击图库姆镇以恢复与后方的联系。此后,它忙碌于掩护陆军行动,如登陆霍格岛、撤出货船等,直到10月,苏联红军攻势猛烈,"欧根亲王"号全力支援库尔兰半岛,尽管火力强大,但未能改变战局,最终撤往格丁尼亚。10月15日,"欧根亲王"号在与"莱比锡"号的碰撞中受损,被...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初出茅庐,开局不利
答:在服役前,“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就以其独特的命运和运气展露了挑战与幸存的一面。1940年7月1日和2日,尚在日耳曼尼亚船厂安装设备的舰只就遭遇了英国的炸弹攻击,但这两枚炸弹威力有限,未对舰体造成严重损害。一个月后,舰长赫尔穆特·布林克曼海军上校领军,欧根亲王号顺利完成了舾装并服役。与同级...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巡洋舰简介
答:“欧根亲王”号于1936年4月23日开始建造,1940年8月1日正式服役。在二战期间,它参与了1941年5月的丹麦海峡海战,与“俾斯麦”号一起击沉了“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并重创“威尔士亲王”号。战争末期,它在1945年哥本哈根投降,随后被美国海军接管,作为靶舰参与了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原子弹试验,最终在...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概述
答:1938年8月22日,历史上的重型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在德国基尔的船坞中诞生,其准排水量达到了14240吨。这艘战舰的火力配置强大,装备了4座双联装的203毫米主炮,6座双联装的105毫米高平两用炮,以及6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和6门20毫米高炮,更有4座三联装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显示了其在当时军事技术的...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建造与命名
答:“欧根亲王”号在1936年4月23日于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建造。该级重巡洋舰以德国历史名将命名,而“欧根亲王”号的命名则源于奥地利海军的名将,以强调德奥历史联系。然而,考虑到意大利盟友的感情,最终选择了奥地利的欧根亲王作为舰名。1938年8月22日,“欧根亲王”号在基尔下水,霍尔蒂夫人的出席为其...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艰难的挪威之行
答:布林克曼上校展现了出色的指挥,通过调整螺旋桨保持航向,尽管航速降低,但最终在3月初带着严重损伤进入挪威峡湾。接下来的几个月,“欧根亲王”号在特隆赫姆港接受修复,包括切割受损舰尾、安装临时舵和强化舰体。舰员们在无聊的等待中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以应对可能的人力操舵需求。经过5月初的试航,战舰...

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介绍
答:“欧根亲王“号于1938年8月22日在基尔下水,准排水量14240吨,装备有4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6座双联装105毫米高平两用炮、6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6门20毫米高炮和4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舰体装甲最厚处达80毫米,最大航速达到32.5节,舰员最多为1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