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原则。

作者&投稿:蒙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答案】:(1)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基本原则:一是法治原则;二是应急性原则;三是基本权利保障原则。
(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具体原则:
第一,公共利益原则。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使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免受公共危机的损害,这是危机管理、运用紧急权力、对人们的部分权利进行限制的正当基础。
第二,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指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使目的与手段之间符合一定的比例,使限制和保护之间达到某种均衡。
第三,主动性和防范性原则。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里,要做好危机预防、危机预警、危机预案,使危机爆发后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方法去处理。因此,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必须在制度上确保公共危机管理把重心放在主动性和防范性上。
第四,积极责任原则。公共危机管理法制更强调政府科学、及时、有效应对危机的积极责任。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应建立健全比常态法制更为积极、更为严厉的政府行政责任,督促紧急权力的积极规范行使。
第五,权益救济原则。危机管理法制的权益救济原则包括:一是当公共危机对群众的权利和利益造成侵害时,如果是企业的生产事故造成的危机,企业必须承担对受害者的权利和利益进行赔偿的责任。二是当政府对危机爆发负有某种责任时,政府应当承担对受害者的权利和利益进行赔偿的责任。三是当公共危机的引发是由于自然灾害,没有特定的责任者时,政府应尽其所能,发动所有的力量应对危机,使危机的损害降到最低。四是在危机应对的紧急情况下,人们为了控制危机蔓延,防止危机升级,往往会牺牲一些较小的利益,来保护较大的利益。在危机之后,应根据情况对受害人作出一定的补偿。

~

简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原则。
答:第一,公共利益原则。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使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免受公共危机的损害,这是危机管理、运用紧急权力、对人们的部分权利进行限制的正当基础。第二,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指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使目的与手段之间符合一定的比例,使限制和保护之间达到某种均衡。

公共应急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新形势下,应当按照宪政和行政法治的要求加强公共应急法制建设,首要的是尽快制定出我国的紧急状态法,在政府实施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正确贯彻行政应急性原则,积极采取公共危机管理所需的各种行政应急措施,同时予以及时和充分的权利救济,更加稳健地维护我国经济社会...

突发事件应对法与政府危机管理编辑推荐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体系中,《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诞生为有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石。这部法律聚焦于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律体系的构建,深入剖析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特别关注政府在危机管理和应急法制建设方面的现状。文章详尽探讨了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

造成我国政府应急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答: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第一,转变“以治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防范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第二,强化政府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要把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防范治理政策、法律法规等作为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内容,提高管理者的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同时,要加大...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如何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答:只有法律在场、秩序井然,公共权力在维护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才能实现对公民权利的影响最小化。当然,在突发事件中,公民可以主张自己的法定权利,也应当承担自己的法定义务,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罚。按草案规定,公民违法,不服从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

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内容简介
答:自2003年SARS危机以来,我国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法治化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至2007年底)以SARS事件为催化剂,学者们反思了应急法制体系的不足,目标是为制定一部公共应急领域的基础法。这一阶段的研究着重于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反思。进入第二阶段(2008年至今),研究的焦点转向了《中华人民...

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哪项宪法原则?
答:始终遵循法治精神,确保人民权益得到充分保障。3.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机构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4. 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5. 这一原则也反映了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

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的区别
答:公共安全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指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防范和应对各种公共安全风险和危机,如犯罪、恐怖主义、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2、依据的原则不同。社会治理遵循的原则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强调多元主体的协作和协商,以及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公共危机管理性考任务调查追责的什么是指
答:调查追责应遵循法治、客观、准确、公正的基本原则,可分为准备阶段、调查取证阶段、分析定责阶段、处理阶段。调查追责旨在严惩事故责任主体,力促制度整改,进而确保“不出事”或“少出事”。对此,应建立公共危机的科学追责机制:一是从严从紧从实的追责机制,具体包括事故责任人的终身追责、法律和党纪的双重追责...

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
答:公共安全 ,对全社会成员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 ,这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像。因而维护公共安全 ,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加强公共管理、建设强大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公共安全的含义 ,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