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常说的“出五服”是什么意思? 村里老人常讲出了五服不是亲戚,这是说的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移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服在古代主要分两层含义,一是政治含义,划分统治范围的等级和义务;二是一种礼仪仪式,以血缘亲疏划分的不同丧服。“五服”说最早见《尚书·禹贡》,规定以王几为中心,每五百里一划,由近及远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每一服要给王缴纳不同的赋税,服从不同的义务。这是政治层面的“五服”,体现了“家天下”的治理理念。


而农村地区常说的“五服”并非政治区划,而是有血缘关系的父系大家庭内的服丧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等级理念在血缘大家庭中一种影射。西周时的宗法制,西汉时的“独尊儒术”、西晋时将“五服”制度纳入法典等都一步一步加深了父系大家庭的管理权威,形成了千年来大大小小的家族存在的形式。


《仪礼·丧服》篇中制定的五等丧服,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即为五服。根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每一服都有特定的人群履行特定的义务。斩衰(音摧),最重的丧服,着粗麻布衣,丧服上衣名衰,因而得名,表示心痛到不修边幅,莫大的哀痛,服期三年。一般是诸侯为天子,臣为君。

普通家庭里一般是直系亲属,妻妾、子女(未嫁女)、嫡长孙等。齐衰,也着粗麻布衣,但衣服有缉边,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子妇为公婆齐衰三年,夫为妻,男子为庶母、叔伯、兄弟等服一年,已嫁女为父母,孙辈辈祖父母皆服一年。大功,亦作“大红”,服期为九个月,一般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等。


小功,又称“上红”,服期五个月,一般为伯叔祖父母、未嫁祖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等。缌麻,服期三个月,是男子为本宗族之曾祖父、族父母、族兄弟,以及外孙、外甥、妻之父母等。同五世祖的亲属“素服”,但已出五服。故《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其后,五服也演变代指五辈人,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在五辈之内皆为亲戚,成为五服,出五服后就算没有亲缘关系,就不用参加家里的婚丧嫁娶之事了。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古代社会。出五服的意思是: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在婚嫁中出五服即可通婚,现代人多认为五服是五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五代算一服,出五服要二十五代。

出五服就是出了五代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你们的血缘关系在5代之外,这样就是出五服了。

“出五服”一般指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在家里办理丧事的时候都可以不用穿丧衣了。

农村俗语“姑舅亲不是亲,出了五服成路人”啥意思,什么是五服?



农村家族里常说的没出五服,五服是什么意思?~

老人常说的“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了”,“五服”到底是什么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时代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对血缘的重视却代代传承了下来,亲戚之间也有亲疏远近,那么什么算亲近,哪些亲戚又是远疏呢?

五服是什么意思
答:农村所说的“五服”,指的是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关系较远。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流行这一说法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封建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

人们所说的,出来三服,五服,是什么意思?
答:1. 人们常说的“出三服”和“出五服”是指亲属关系的远近。2. “出三服”指的是亲属关系超过三代,而“出五服”则是超过五代。3. 在传统的九族关系中,纵向包括高祖父母至玄孙,横向则包括兄弟姐妹及其后代。4. 超过五代的关系则不再被视为直接的亲属,不再为之服丧,这被称为“出五服”。5...

俗话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五服”指的是什么?
答:这个俗语出自于《仪礼·丧服》中人们所穿的服饰,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中服装,通过服装就可以看清楚每一个人和死者的关系,排在后面的第五服就像人们现在说的挂角亲戚一样。大家住在一个村,如果大部分都是自己同姓的人,那么毋庸置疑基本上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随着一个祖宗...

民间出五服的说法是怎么回事,五服是指什么呢?
答:五服在古代指的就是五种孝服,不同亲疏关系的亲属去世了,就需要穿对应的孝服;在现代指的就是自己的亲族关系,往上数五辈,再往下数五辈,加上自己一共九辈,所以也称为九族。很多人以为五服就是五代人,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属于望文生义。五服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礼仪·丧服》之中,《礼仪...

农村家族中的“五服”指什么?
答:5. 高祖兄弟的后代以及再往上、高祖父亲、叔伯的后代等等,相对于自己的血缘就相当疏远了,也就是所谓出了"五服"。为什么成为"五服"呢?所谓"服"者,服丧之意,就是"五服"以内的亲属去世,是要服丧的,故而有了"五服"之说。出了"五服",婚丧嫁娶基本上就很少往来了。6. 以清王朝的宗室、觉罗为...

农村五服问题
答:1、农村所说的"五服",指的是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关系较远。今人以为,这一说,最正确。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流行这一说法。 2、五服”本是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根据居丧者与死者的亲缘关系远近,丧服分为五等:...

农村地区常说的“出五服”是什么意思?
答:“五服”说最早见《尚书·禹贡》,规定以王几为中心,每五百里一划,由近及远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每一服要给王缴纳不同的赋税,服从不同的义务。这是政治层面的“五服”,体现了“家天下”的治理理念。而农村地区常说的“五服”并非政治区划,而是有血缘关系的父系大家庭内的服丧规定...

怎么算出五服 民间五服怎么算
答:出五服"。这一说法在中国农村地区广为流传。3、血缘关系在五代之内的都被认为是亲戚。也就是说,同出一个高祖的所有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共五代,因此称为"五服"。超出五代之后,亲缘关系便不再被认可,此时可以发生通婚。通常情况下,家庭的婚丧嫁娶等大事,只会在"五服"之内的亲属参与。

什么是五服,五服是指几代人
答:“五服”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五服指五代人。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斩衰三年,用极粗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旁及下边。齐衰,用次等粗生麻布,缝衣旁及...

农村地区常说的“出五服”是什么意思?
答:农村常说的“五服”是用来区分辈分直系血统、旁系血统,既可以防止发生“乱伦”现象,也可以避免近亲通婚带来的遗传病危害,因为五服之内近亲结婚遗传病的几率最大。 看来农村人讲究“出五服”可以婚配,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为防止近亲结婚带来遗传病的危害,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