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为什么叫扭断腰 胶州秧歌都有什么风格特征

作者&投稿:丛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抻、韧、碾、拧、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的发展及在舞蹈作品中的体现

  李良慧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4级2班)
  摘要:胶州秧歌在我国自宋朝以来已经有一段相当的历史了,它的体态特征和动律特点十分独特。本文就主要是围绕胶州秧歌的这一独特之处进行诠释和说明的,通过对舞蹈作品中现代胶州秧歌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对比和分析,说明我国传统的胶州秧歌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要与国际接轨,吸收西方舞蹈的精华之处,从而形成既有民族性,有具有时代性的舞蹈形式。来满足观众们
  益增长的审美观。
  关键词:胶州秧歌体态特征动律特征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的文明国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无数优秀的文化中,舞蹈就是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的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众多的组成形式当中,中国民间舞蹈是最具典型的一个,他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们的生产当中,是人民大众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胶州秧歌又是典型中的一朵奇。
  (一) 胶州秧歌的历史和分类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流行与胶州湾一带的农村,跟海阳秧歌、鼓子秧歌一起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在宋、明时期,相传有赵、马两户人家在胶州湾一带定居,他们运用唱民间小调加舞蹈的这种艺术形式,挨家挨户的进行表演,来维持生计,这便形成了胶州秧歌的?形。后来又经过艺人们不断的加工完善,至清朝中期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和音乐曲牌。胶州秧歌,以女性表演最具特色。胶州秧歌女性有三种人物,即翠花、扇女和小‘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二) 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
  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如: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跨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时,把韧劲推向身体各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肩、指间,直到神经末梢,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渐渐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
  “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碾”的律动特点,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如丁字拧部、提拧部、丁字三部等。这些脚步动作,舞动时,由于先内侧后外侧的碾转同时膝部则以先开后关、或先合后开的转动及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又由于舞者大腿与膝内侧拧动抬起时,支撑着主力腿的脚跟提起,而动力腿下踩时,主力腿又有控制地向外侧拧动落脚跟、再落脚的边缘,从而使其动作呈现了“碾”的律动特征,同时呈现出另一种重抬轻落的力度美感。
  胶州秧歌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在一个“扭”字上,所谓“扭”是动力脚脚掌和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及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形成流动中“三道弯”曲线特征,也和原来舞蹈踩矮跷有直接关系。
  “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形中,表现出的一种力的性格,是通过小臂的绕8字,手推翻碗的有机配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给人以不间断的里的延伸美感。
  “拧、碾、扭、韧、抻”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按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时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运动,它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是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使女性演员的舞蹈动作重抬(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
  胶州秧歌它既不同于“鼓子秧歌”的粗矿豪迈,也不同于“海洋秧歌”的欢快奔放,而是以独树一帜的“三弯九动十八态”风格体态的舞蹈动作,以它阿娜多姿、舒展大方的舞姿、“三弯九动十八态”动律,如做胶州代表性的“丁字三步和倒丁字步碾步”动作时,颈、腰、膝三个部位在适当的弯曲中变化;头、胸、跨、大臂、小臂、手、腿、膝脚这九个部位在同一时值内各自朝同方向作持续的弧线运动;这就个部位的左右两侧又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向和轨迹,形成了胶州秧歌“三弯、九劲、十八态”的外部运动特征,形成了具有韧性与曲线美的“三道弯”外在形态,动作细腻迷人,柔美流畅,注重形体传情,着重刻画人物内在心态。再如舞蹈动作“小 扭”,俗称“扭断腰“,虽然该动作节奏快、变化快,但脚和膝部都要强调拧碾的过程,腰部要随之而扭动,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弯”的体态。在我国民间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也不乏少见,但它既不同于动作平稳,柔弱无骨的傣族舞的三道弯,也区别于轻巧玲珑,潇洒利落的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而胶州秧歌以其特有的动作特征,体现了胶州特有的经济文化风貌和人民的独特性格。
  (三)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的发展及在作品中的体现
  胶州秧歌已经不仅仅是山东地区的地方舞种了,它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发展与创新,现在成为了一种具有自己个性的舞蹈。现代胶州秧歌改变了动作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一个动作,不再按照以往的习惯那样,多遍重复,在舞台一点做四次,转到舞台六点再做四次;而是一个动作最多重复两次便开始转做其它动作。如果动作需要多次重复,那么必然会有所变化,或者是加入对比性动作,或者是对所使用的基本动作进行方向、力度、幅度上的调整,使动作呈现出多种状态的变形,打破传统胶州秧歌舞蹈动作变化的“可预见性”,让舞蹈动作出人意料又不失原形。
  《扇扭》充分吸取“胶州秧歌”中扇女和小 的舞蹈元素,它以“胶州秧歌”中的“小 持团扇”为开端,利用现实生活中许多女孩子娇小玲珑、乖巧可爱、古灵精怪的形象特征,运用秧歌扇舞中“团扇扑蝶”、“折扇戏法”、“取扇游走”等舞动形态,着力刻画“扇扭”的形象。她一出场便是眉开眼笑、喜气洋洋。那副顽童模样夹带着活蹦乱跳的神气异常精妙。不一会儿,这个活灵活现的扇妞遍跑起圆场,一会儿双手持扇向后腰使劲的伸展,一会儿炫耀扇技。她或者运扇过头大闪腰,突出泼辣的性格;或者又扇不离胸半遮面,表现出羞涩含蓄。扇,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好象也被注入了生命一样。而更加有趣的是,在扇妞翩翩起舞的倩影中,她的双脚不时地模仿起“小 ”中裹足行走、两边崴动的姿势,在顽皮耍乐、憨态可掬和谐逗趣中将舞蹈带入高潮。此时的扇妞,扇舞的更加夸张、更加即兴、更加流畅。脚拧、扭腰、小臂缠绕、动肩,持续的推、拧、伸的动作变化,身体各部位按照顺序缓发快收,姿态变化中自上而下的“三道弯”形体展示,再配以两臂摆动、手推、翻腕、张扇、收扇、抛扇与接扇一系列的舞蹈动作,一个活泼俏丽的“扇妞”形象便从“胶州秧歌”的深厚底蕴中脱颖而出。
  胶州秧歌的动作幅度加大,是它发展、变化的一个鲜明表现。加大动作幅度是为了增强其舞蹈的表现力,并且更具有舞蹈特性和艺术性,也更具有现代审美意识。比如在《扇妞》这一作品中,脚下重心的移动,除脚底滚部外,都要求动作加大幅度。脚底的“重心”移动,常常打破动作本身的原始规范,要求演员在能够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将动作做到最大程度,表现出现代人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加大幅度的动作,才能承受情感的迸发和内心生命之流的巨大冲力。“重心”一词与对“重心移动”的讲究,在中国民间舞蹈中是没有的,是从西方现代舞中借鉴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胶州秧歌不仅吸收西方现代舞中的动作术语,还从中借鉴了空间的多边、音乐的创新等。在《一片绿叶》中,编导以胶州秧歌为基础动作素材,但又大胆创新,运用现代舞的动作语言来重新结构,创造出了既有传统民族特色有透射出强烈现代气息,而且符合人物性格和特点的动作语汇,这也充分体现了编者所追求的“新民间舞”的“新”之所在。在动作方面,编者以“扇子”代表绿叶,运用胶州秧歌里的“胸前抱扇”、“推扇”、“8字绕扇”、“碾部等动作,抓住胶州秧歌“扭”和“拧”的动作特点,清晰地刻画了绿叶的娇嫩和女子的柔弱。同时,编者把现代舞的动作呼吸和力度变化同原有素材相融合,在动作幅度、力度上加大对比,使动作有张有弛流畅自如,大量的旋转和重心的倾倒转换以及舞蹈中多次出现的大幅度,带动全身的“抱扇”、“绕扇”和“划圆”动作更好的表现了女子的渴望和绿叶的飘摇,反映了她不甘与青春的白白流逝。另外编导还运用了很多现代舞的地面动作,使舞蹈在空间上也有了很多变化,充分开掘舞者对三维空间的占有。我们可以看到,绿叶的凋落和被举起这一上一下,很自然地沟通了高低空间的转换。而舞者的“8字绕扇”“推扇”和流动中的举扇,有从多个方位把高中低空间串接起来。空间的多变化和动作的多方位都使得这个舞蹈超越了原始素材的动作性质,而深刻全新的动作骇异也就在这些动作中产生了。这种空间的对比还显示出舞蹈情绪的起伏。我们可以看到舞者从跃起的高空间突然滑落到地面,这种高低空间的突变,这种上下的动作起伏对比,表现了女子生命的追求在这空间的对比中,通过舞者一次次将绿叶举起和一连串的地面滚动,将人物和绿叶放大伸展。舞台的调度顺畅自然,一切都在一种情绪的支配下流动的。虽然在舞蹈作品中没有过多的高难度技巧,但是整个舞蹈相当的流畅自如。
  舞蹈《一片绿叶》中的“抻、韧、碾、拧、扭”并没有放在胶州秧歌的传统音乐里,而是选用了希腊作曲家雅尼的夜莺。这不但没有影响到舞蹈中胶州秧歌动态风格的体现,相反这首曲子更适合舞蹈所要表达的意境。传统胶州秧歌的音乐中多以附点节奏出现,就让“抻、韧、碾、拧、扭”有充分的时间,真正做到延伸到每一个神经的末梢。这个舞蹈中的乐曲主旋律是西洋萧演奏的,它不仅表现了浓郁的中国韵味,而且显得更加柔美悠远,曲子中多出现二分音符和切分音符,同样让舞蹈者有足够的时间去精心体现“抻、韧、碾、拧、扭”让舞者的舞蹈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又如蜻蜓点水一般轻柔,形成了舞蹈点、线分明的特点,仿佛是一个精灵在树林中快乐的玩耍,神秘感由然而生,并且增加了娇柔妩媚的情感。钢琴、提琴及管弦乐的加入,让整个乐曲丰富了起来,烘托出舞蹈的高潮,“划扇“、抱扇”、“绕扇”在这里再次出现,带观众一起进入舞者的 内心,扇子被注入了生命在舞者手中上下翻飞,使整个舞蹈的情感更加的酣畅淋漓。雅尼的这首夜莺用它自身的宁静祥和之感,替《一片绿叶》增添了魅力。

胶州秧歌特点?~

胶州秧歌特点:
胶州秧歌音乐是以各类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
胶州秧歌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以民族调式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的运用出现。同时,打击乐演奏是胶州秧歌音乐的又一特色。胶州秧歌的击乐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开场锣鼓和掂仓扭子外,还有一个包括四个扭子的秧歌牌子。

扩展资料:
胶州秧歌分两种流派:
1920年,秧歌艺人陈銮增把武术动作技巧揉进秧歌中,使其具有粗犷豪放火爆的风格,群众称之为"武秧歌",又称东路秧歌。把以刘彩为代表,以妩媚抻展细腻见长的秧歌称为"文秧歌",又称西路秧歌。后来文武两派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到2012年逐渐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为什么叫扭断腰
答:再如舞蹈动作“小扭”,俗称“扭断腰“,虽然该动作节奏快、变化快,但脚和膝部都要强调拧碾的过程,腰部要随之而扭动,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弯”的体态。在我国民间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也不乏少见,但它既不同于动作平稳,柔弱无骨...

胶州秧歌的别名
答:胶州秧歌是民间舞蹈和秧歌小戏结合形成的北方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胶州秧歌起源于宋元时期,后经过传承演变,正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及代表作有:1、胶州秧歌的基本角色...

胶州秧歌
答: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

胶州秧歌基本步法
答:胶州秧歌通过脚下的拧、碾、抻、韧劲带动身体的拧动,形成了“三道弯”的基本体态。老艺人通常用“抬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胶州秧歌的动律和风格。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一种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表...

中国秧歌节的胶州秧歌
答:(2)其舞蹈的显著特点是男刚女柔,能使女性形体美的特征充分表现出来,民间称“三道弯”、“扭断腰”。舞蹈理论界总结曰:“三弯、九动、十八态”,是真正的“扭”的秧歌。每年正月十五或喜庆节日,胶城内外唢呐欢奏,...

胶州秧歌别名
答:胶州秧歌是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

胶州袂秧歌节历史
答: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

胶州秧歌和东北秧歌有哪些区别
答:俗称“扭断腰”。因此,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夸张。形 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 成重心过渡,脚下的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

介绍一种地方民俗
答: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

山东十大著名民间艺术
答: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据清代宋观炜所作《秧歌词》的描述推测,当时的胶州秧歌舞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