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出汗是“虚症”信号!中医:不同部位多汗病因不同? 手脚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不同部位出汗代表什么问题?

作者&投稿:少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然这个现象属于盗汗的现象属于虚很虚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去治疗

中医上也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积滞、内热壅盛的表现,容易烦躁、口苦、尿黄;前心后背出汗,是心气虚,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恍惚健忘。此外,还有些出汗方式,属于疾病来临前的征兆,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时一定要小心中风。
除了出汗的部位,还可以从汗的颜色、气味以及有否伴随症状等方面来捕捉、分析和判断其与疾病的关系:
通过汗的“颜色”辨健康
黄汗
汗液呈现黄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浓度过高所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等。此外,过多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现暂时性的黄汗。
白汗
从中医看,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现白汗,多为心肺阳虚所致,常与心肺功能虚弱有关。有时,疼痛剧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红汗
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于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也可有红汗出现。
绿汗
汗液变为青绿色,提示有胆汁外泄,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通过汗的“气味”辨健康
尿臭味:汗液散发出尿味,汗干后也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物,常见于尿毒症病人。
腥臭味: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可能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属肝热,或多见于肝硬化,可以用菊花泡水喝来缓解症状。
香味:汗液飘出香味来,常是糖尿病人的体征。
从出汗的伴随症状看健康
多汗伴有怕热、食量增加、心跳加快、肢体颤抖等症状者,可能患上了甲亢。出冷汗,且有面色苍白、晕厥者,可能是低血糖症。多汗呈阵发性,同时有血压升高者,可能是嗜铬细胞瘤在作祟。
现代人的出汗方式主要是被动出汗
出汗有两种方式: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下班等公交车时,被太阳晒得衣服都湿透了;被工作压力所困扰,烦躁焦虑,急得额头微微渗出汗珠;和朋友一起蒸桑拿,在闷热的环境中汗如雨下……
总体来说,因为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造成的出汗称为被动出汗,只有因运动而产生的排汗才是主动出汗。调查显示,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能经常运动的人,比例只占到28.2%。这说明,现代人的主要出汗方式都是被动出汗。

出汗多,哪几种异常出汗,其实是疾病的信号?~

人们在大量运动过后会出汗,在天气炎热时会出汗,在情绪紧张或者激动时会出汗。这些出汗现象持续时间短,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恢复。但是有一些人的出汗是持续时间长,就是在正常的环境中,也是满头大汗,这样的人们就要注意这样的出汗现象可能是患病的信号。
更年期综合征,女性进入更年期就会出现多汗的现象,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引起一些激素的分泌失衡,导致一些系统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出现一些相对问题,就会导致排放量增多。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出现问题,就会通过大量排汗来自身调节,这也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如果出现异常出汗的同时,还伴有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的现象,那么患有糖尿病的概率就比较高了。

心脏出现问题,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使心肌受到损伤。通常表现为胸部的疼痛或者压迫感,会持续数分钟。疼痛有时也会扩散到肩膀、手臂或背部。还会有呼吸困难和大量出汗的现象。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避免贻误病情。

低血糖患者,现在减肥的人居多,可能长时间剧烈运动或者空腹时间太长,或者糖尿病患者过量服用降糖药物,都会出现低血糖现象。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并伴有心跳加速,身体颤抖,恶心乏力等症状。
不管是以上哪种现象,只要是异常的出汗,都应该都及时就医。

手脚经常出汗,这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有时候精神紧张可以引起神经性汗出,手脚出汗有时候气虚阳气不足,或者是气虚阴气不足都有一定的关系,气虚不能固,摄精液可以引起津液外泄,导致汗出,阴虚一般可以引起出矸,阴虚生内热,五心烦热,可以引起潮热汗出口干,口渴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你应该到当地中医通过辨证诊断一下,然后再对症用药治疗,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
手脚心老是出汗,而其他的部位无汗,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阳气虚,因为阳气对于汗液起固摄的作用,阳气虚不能固摄汗液,而见手足心出汗,常伴随有面色晄白,怕冷,四肢不温,夜尿增多,小便频数,容易反复性的感冒等。2.脾虚。因为脾主四肢,脾虚不能够运化水湿,使积液旁达于四肢而,出现手足出汗,常伴随有疲乏无力,肢体倦怠,饮食减少,腹泻便溏。3.多见于湿热蕴结,常伴随有胸闷,便溏,肢体倦怠,舌苔黄腻,小便短赤等。由于湿热蕴结,津液郁蒸,旁达于四肢而出现手足出汗。
手心脚心总是出汗的情况下主要考虑由于多汗症导致,发病原因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影响到社交和日常生活,需要积极的治疗。通过口服抗胆碱能的药物能够得到好转,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是山莨菪碱,同时也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也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多汗症是因为虚吗?
答:当身体出现一些异常时,我们总是在想是不是某些疾病造成的。比如有一些人会经常性的容易出汗,那么容易出汗是不是肾虚呢?其实出汗多不一定就是肾虚引起的,有可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当环境温度高或者是经常性的剧烈运动就容易导致出汗多,这都是常见的生理性因素,跟疾病是没有关系的,也不是肾虚...

晚上睡觉出汗多了是因为肾虚吗?
答:出汗在睡眠中出汗,这种中医症状是肾阴虚的原因,这种症状的典型治疗是六味地黄丸。男性生理性出汗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病理性的。盗汗在入睡后出汗,醒来后停止。绝大多数为虚症,尤以阴虚为主。最常见的生理因素之一是夜间睡眠和出汗引起的睡眠环境。男性夜间出汗,与睡眠环境和床上用品...

动不动就出汗,是否代表身体存在问题?老是出汗应该怎么办?
答:对于虚症而言,可以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每种虚症还分为真虚、假虚等等,而且几种情况可同时存在,如:真阴虚假阳虚、气血虚等。所以建议你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步诊法进行辨证施治,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经常出汗可能是衣服穿的太多、室内温度高、长时间进行体力劳动、运动等生理性原因导致...

夏天出汗过多正常吗?谷峰:从出汗部位看疾病,辨证论治
答:6.全身汗。现代医学认为全身多汗一般由内分泌失调引起,多见于患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患者。中医把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天不时大量出汗的人称为“自汗”,睡觉时出汗特别多,称为“盗汗”。分别是由阳虚不能固护肌表和阴虚化燥生热造成的。治疗时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