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与证法

作者&投稿:仲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信仰佛教,进而理解佛教的道理,然后依教奉行。释迦牟尼佛传给我们八万四千法门,但总结起只有两种,一种是教法,二种是证法。是佛之妙法之体性。教法和证法,对我们学佛,修行都非常重要的。它是相互依靠的,两者缺一不可。修行是建立在思考上面的,而思考是在闻法的前提下建立的。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的教法,总的来说是阿罗汉,辟支佛,大乘权教菩萨,实教菩萨实践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法,三心,四愿各种法门。

在教法里还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愿。有愿力,愿心,愿王,所谓金刚非竖,愿力最坚,虚空非大,心王最大。一切法门,以愿为先导。

普贤菩萨就有十大愿王。阿弥陀佛就有四十八愿。历代祖师都有许许多多的发愿文。一切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三十七助道品,等一切诸法,都是以愿为先导,依愿修行的。

通过教法的学习,认知以后就来转化成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悟佛法。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悟证与修证的不同,悟证只是明心见性,更需依悟进修。修证就能从体起用。有的先悟后修,有的先修后悟,有的悟修同时,边修边悟,边悟边修,因人而异。

通过对经典教义的闻思修活动,对我们的身,口,意,品德作风方面的亲身实践。佛陀所制的戒律,以之契证定慧而得解脱。这些都需要自身的用功修行,持戒。把贪,瞋,痴,慢,疑的五钝使,和身,边,邪,见,戒五利使。把这十使见思烦恼统统断了,坏灭得干干净净,才能跳出三界的生死苦因苦果。

教法与证法,是学佛的根本。只有依法,依教奉行,才能攀登智慧的顶峰。

~

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有哪些
答: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4)二者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

论证方法有哪几种?
答: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
答:三、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的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四、承认不承认矛盾,承认不承认事物因内在矛盾而引起变化、运动,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自然法理论与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区别?
答:实证主义法学:主张法与道德是分离的.即: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有怎样的法律条文,就应怎样去遵循,没有特例.法实证主义是以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来定义法的概念的.自然法学:主张法律是人的理性的体现.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除了权威性制定要素和社会时效性要素,必须要以内容正确性为定义要素.实证法的理论来源...

证据法学论文
答:但是,随着经济对社会的影响,人们发现这个权利也被一些当事人滥用,随时提交证据不仅违背了民事诉讼的诚实信用原则,而且有些当事人采用突然袭击提交证据的方式来影响到案件的审理时限,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处理与判决,也严重地影响到了诉讼的效率。鉴于此,现代各国民诉法大多将随时提交证据改革为适时提交,最高法院...

如何理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答: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它依赖于前者。2、主观辩证法以客观辩证法为实际内容。辩证思维所遵循的是和自然界相同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体系,就其所反映的客...

辩证法与反辩证法之争是怎么回事?
答:在教父时期,虽然神学家对于是否利用希腊哲学存在异议,但却一致排拒辩证法。早期护教士认为精巧烦琐的辩证法非但无助于信仰,而且会掩盖直指人心的真理。ll世纪后期,随着“辩证法”在“七艺”教育中地位的提高,它与神学的关系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在神学家中间引起了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争论。争论...

反证法与选言证法均属于直接证明的范畴。()
答:错。反证法中设立的反论题一般是原论题的矛盾论题,而选言证法中设立的反论题通常为与原论题具有反对关系的论题。他们都属于间接论证。直接论证:从论据的真实性按照推理规则直接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直接论证运用的推理形式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它的特点是为论题的真实性提供正面的理由。间...

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区别是什么?
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

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答: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它指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