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西方民主政治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启示

作者&投稿:文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代中国的民主之路与历史经验》,刘焕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第一版,58.00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之路与历史经验》一书深度聚焦近代以来(1840年至今)中国的民主历程及其历史经验,通过集中的研究和思考,尝试性地探讨和凝练了民主的基本理论,阐释之独特能够给人以很多启发。

  清晰梳理了民主发展的历史脉络。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积弱积贫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了对民主理想的追寻和探索。首先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是清政府士大夫阶层中的少数人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对西方民主制度进行介绍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接着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芽到近代中国民主若干次的实践和探索的失败,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正是通过这段时间的艰辛探索,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主张由理论变为了现实。自此以后,中国民主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入一个全新时期。一百多年的探索,实在不易!作者将其分为近代中国民主的问题视域、近代中国民主的历史演进、近代中国民主的理论来源、中西民主在近代中国的碰撞与比较、独立自主是实现民主的基本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实现民主的保障、中国特色民主形式的创新发展等章节进行梳理并得出结语:人民民主是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最宝贵的历史经验。

  努力解答了民主建设的理论困惑。近代以来的中国民主思想,决不是无源之水。它是中国实际国情的产物,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渊源。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民本观念、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首先,作者认为在先秦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民为邦本、爱民、贵民、惠民、天下为公、立君为民等的丰富论说体现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和制度开展的内在价值基础。其次,当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强势进入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发生从传统向现代政治的巨变。这些近似于近代民主精神的民本思想,就成为近代中国认识、接受、传播近代外来民主思想,走上推翻君主专制、寻求民主救国道路的自身内在价值基础。当然,资产阶级革命只是启发了国民追寻民主的价值诉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有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民主。而其中的民主思想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结合,就体现为中国根据自身需要在实践中踏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道路。经过作者循序渐进的分析和有理有据的论证,可以很自然地发现,一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民族独立,是我国实现和发展民主的重要前提。所谓民主最根本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创造。当前,民主的基础理论和辩护模式在全球化语境下颇为复杂,作者以宏观的视野,科学的视角,严谨的态度,扎实的论据,不仅阐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的理论来源,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发展空间和话语构建空间。

  明确指出了民主道路的路径选择。民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世界各国实现民主的方式和路径各异,民主本身的发展、成熟和完善同样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如作者指出,思想独立是实现民主的灵魂。民主是多元的,要想使中国的民主道路或中国的民主模式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保持自身思想、体系、学说的独立性。简言之,不要人云亦云,随便跟风。要看清,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最大功绩,就在于使中国革命超越了单纯的经济目标,树立了更为长远的政治目标、社会目标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以民主来保障和促进民生,已经是并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和探索民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历史和中国的发展证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实现民主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与时俱进,也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保障。

  本书用讲故事、举案例、摆事实、列数据的写作方法,正本清源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的历程,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还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提出了许多耳目一新的观点。相信此书会让读者朋友更客观认识、更深刻理解民主的本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磅礴生命力。

~

近代东西方民主政治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启示
答:首先,作者认为在先秦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民为邦本、爱民、贵民、惠民、天下为公、立君为民等的丰富论说体现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和制度开展的内在价值基础。其次,当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强势进入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发生从传统向现代政治的巨变。这...

希腊民主政治对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何影响?谢谢你哈
答:它的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人民主权说”,在17、18世纪,通过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改革在欧美国家确立;在启蒙思潮和以上国家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末,德国、日本等国又通过又通过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制定宪法,设立议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国家政权,初步建立代议民主制度,建立了形式上的近代资本主义政体。

古今中外不同民主发展模式有何启示
答: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只有适合本国国情,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是有效的、富有生机的.照搬照抄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一些西方大国到处输出民主的做法也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当代国际政治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启迪耐人寻味.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答:西方近代议会是西方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但早期改革派思想家中的民主政治的大多数人对此并不了解,因此在儒家尊君思想基础上很难设想出真正的民主的议会制度;其次,他们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运作原理认识不足,民主政治的正常运作是以各权力部门之间的有效制衡为条件的,而早期改革派设计的...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答:②政治:传统政治体系向近代政治体系演化的民主化趋势。③思想:思想变革由浅入深,逐次递进;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④教育文化的发展-新式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变化。⑤科技引进与影响-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改变。⑥社会习俗的变革-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的变。

中西民主模式区别在哪里
答:中国的民主和西方的民主的不同 中国人更注重合乎情理,往往是情比理重,所以中国的民主是情。西方的民主在理。假民主和真民主的区别?真假式回答:前半生在中国生活,后半生去美国定居.亲身体验体验,就啥都明白了 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区别 1、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分支。直接民主是...

西方资本主义输出对近代中国政治有何影响?
答: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与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关系,即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束缚着又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阻碍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互勾结依赖也相互矛盾。

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变化,由封建领导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变成中国人与帝国主义的矛盾,3 中国门户开始开放,改变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4但是也有积极影响,外国的洋枪大炮使沉睡中的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开始寻求富国强兵的方法 ,一些先进的进步人士引进介绍先进的西方科技、文献等.5中国慢慢开始了西学东渐 ...

现代民主是什么意思?
答:待人平等,通过民主人的各项权益能得到很好保障,同时自己也要履行自己义务,独立思考,敢负责,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生活的好。中国现在就民主,我们要发扬民主,在各方面发扬民主,发展自己的民主思想,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民主思想,中国是有很深的共和制基础的,中国的共和并不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近代中国国家治理变革的表现?
答:他分析了西方列强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社会结构和社会控制方式的三种政治霸权形式:第一种形式也是影响最大的形式就是殖民统治,殖民者能极大地影响本土人物在扩张的世界市场造成巨变之际,重构社会控制的能力;第二种形式是对别国内部事务的直接干涉,包括谁来统治、财富如何花费、何种组织能够存在等等;第三种形式也是强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