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故事:苏洵发奋

作者&投稿:溥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洵是北宋的散文家,他和他的两个儿(苏拭、苏辙)都以文采,被后人合称为宋代“三苏”。

  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书阅览,无意中发现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收获。他觉得这故事好像是专为自己写的,不由得心中发出感叹:“时光无情地飞逝,自己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虽然写过一些文章,却都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他想:现在不努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从这时起,苏询又开始发愤苦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了长进,就急急忙忙地参加录取秀才和进士的两场考试,但两次考试都落了榜。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但他没有理出头绪,不知从哪儿做起。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询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干言”的程度。他写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时他的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也都长大成人,而且在他的影响下才华出众,他就带着自己写的论文和两个儿子到京城游学。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他看了苏洵的论文很赏识,认为这是当今的文笔。欧阳修平时非常器重有才华的学者,这次更不例外,于是他将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推荐给朝廷,受到朝廷的重视。一时间,引起朝廷上下的震惊,京城内外的学者传阅他的文章都赞不绝口,并且争相效仿苏询的文章写作方法。苏洵这位晚学成才的散文家,也从此闻名于世。直到很久以后,还广泛流传着赞誉苏洵文章的民谣:“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

三字经中有关苏洵的一句是?
答:《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是苏洵发奋的故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祐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

苏洵发奋的典故
答:《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发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

三字经中 关于 苏洵的句子
答:说的是苏洵发奋的故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祐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

苏洵二十七岁始发奋的翻译
答:眉山的苏洵,年少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到了青壮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去读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又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都没有中,(他)说:“这不值得作为我学习的内容”。(于是他)就烧了自己的书,关门读书,五六年后就对《六经》和各个学派的学说都非常...

三字经的故事:苏洵发奋
答:苏洵是北宋的散文家,他和他的两个儿(苏拭、苏辙)都以文采,被后人合称为宋代“三苏”。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书阅览,无意中发现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就...

为什么《三字经》中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答:《三字经》中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位接近而立之年才开窍读书的苏老泉,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苏洵二十七岁的时候呢,苏洵人生当中有了两大喜事,一是喜得贵子,苏轼降生了,二是苏洵开始喜欢读书了。不知道是不是苏轼的降生警醒了父亲苏洵,还是作为父亲的苏洵,终于明白了在...

三字经中苏老泉27始发愤读书籍讲的是谁的事
答: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

《三字经》40. 苏老泉,二十七
答:白话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小时候游手好闲,不想念书,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后来成了大学问家。苏老泉老了才后悔读书晚了,我们年纪轻轻,应该早早把握大好时光,苦读深思。《三字经》中有些句子很熟悉了,比如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原因是什么?
答:后来,苏洵多次赶考失败,愤懑的他看了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一气之下将它们焚烧殆尽,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来。这就有了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故事。苏洵从一个顽劣的少爷变成享誉后世的文坛巨匠,周围的人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见只要想成功,无论什么时候踏出第一步...

一代散文大家苏洵,为何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是谁让他回头是岸的?
答:苏洵之所以在二十七岁发愤读书和他周围的人是分不开的。首先,对苏洵影响最的大的人是他的父亲苏序。他的父亲苏序是一位很有仁爱之心的仁者,同时也是一位智者、勇者、达者。他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苏洵,所以对于苏洵游山玩水的行为“纵而不问”。苏洵晚年的回忆中这样写道:“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