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无法用普通话翻译的方言?

作者&投稿:红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方言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一张口,就能听出你是哪里人,这也成了地方的标签。许多方言是没法用普通话表达出来的。

1.江山话。这个方言主要通行的区域是浙江衢州,当然,也包括衢州周边的县市区等,这些区域大概有几十万人,这些人都是一代传承一代,一直延续到如今,堪称是世世代代都在说江山话,虽然如今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但本地多数人都是以说江山话为主,也是属于本地人一直交流的主要语言,所以对多数人来说,这个方言存在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对于维系本地人的凝聚力依然有很重要的意义。

2.定州话

在南方,他们的方言真的很难懂,而且速度很快,在我们北方人眼里,那就是外国语。都说北方话好懂,是真的吗?来来,咱们先上两句。棒棒儿、长果,收俩,走,咱们上地里收恰,走在道儿上,道儿有点远,穿着他拉板,不好走,道儿都是坑,一没注意,摔了个大跟头,不拉个给摔破了。这就是日常的几段定州老方言,能听懂吗,要不要翻译,可不要说这是外国话啊,这可是说了几代人的方言啊。翻译出来意思就是玉米、花生,熟了,走,咱们去地里收去吧,走在路上,路有点远,穿着拖鞋,不好走,路上都是坑,一没注意,摔了一个大跟头,膝盖给摔破了。

定州开元寺塔

3.河南话

吃了冇?木牛!各意人、不老盖、烧包等等,河南方言有很多...作为一个河南人,下面这些河南方言你还记得多少!



木牛——没有的意思

兑——dui,

万能动词

偶——就是牛,

奶牛的牛

花椒——本是一种调味品,现指嘲笑讽刺的意思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河南方言

4.四川方言

说起四川方言,可能是方言里面最火的一个。

爪子一一意思就是干什么,在网络上经常听见。

安逸——四川方言中指“舒服、 舒坦、顺心”的意思,常用语。

打牙祭——四川方言中指“吃肉”和“吃好东西”的意思,常用语。



撇 脱——四川方言中指“轻松”,“简单”的意思,常用语。

雄起——四川方言中指“坚持”,“不服输”的意思,常用语。



惹毛——四川方言中指“发脾气”,“发火”的意思,常用语。



扯把子——四川方言中指“骗人”,“讲谎话”的意思,常用语。

匀兑——四川方言中指“走后门”,“偷偷摸摸不为人知”的意思,常用语。

扎起——四川方言中指“撑腰”,“有后台”的意思,常用语。

四川方言



西南官话能原汁原味地翻译为普通话吗?对于我们词语丰富的汉语来说,最不愁的就是将某种语言翻译为汉语,更何况西南官话也属于汉语方言,同语系之间的互译当然更不是问题。但重点问题是,翻译后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吗?这恐未必。现在来盘点一下西南官话里面,一些无法原汁原味地翻译成普通话的词语。

1.强盗西南官话里的“强盗”一词,翻译为普通话是“小偷”。这个词语翻译成普通话之后,虽然意思完全没有变,但听起来语气、感觉上的区别非常之大。这个词翻译为普通话后让人觉得别扭的地方在于,“强盗”这个词在西南官话和普通话里都有,但意思又完全不一样。强盗这个词在普通话里是劫匪的意思,在西南官话里却是小偷的意思。一个是小偷小摸,一个是明目张胆地强行抢劫。让这两个词相关联,怎么听都会感觉特别地别扭。从西南官话里的“强盗”翻译成普通话的“小偷”之后,听起来语气上的轻重也变了不少。

2.俩得很这个词语翻译成普通话,只能翻译成“撒娇”。那么后面的“得很”2字又该如何翻译呢?难道该翻译成“很撒娇”?或“非常撒娇”吗?这样翻译都成病句了。但如果要避免病句,那又该怎样翻译?根本就无法原汁原味地翻译。

3.一哈这个词翻译为普通话是“一会”。但是,西南官话里的“一哈”指一小会,普通话里的“一会”没有那么具体,翻译成“一会”也并不是很准确。如果翻译为“一小会”或者“一会儿”,意思完全没变,但是听起来已经婆婆妈妈的了,完全变味了。

4.稀求罕这个词翻译为普通话是“不稀奇”或“不稀罕”。但西南官话里是表示很不屑的态度,翻译成普通话后呢,就变得很平淡了。虽然意思几乎没变,但听着总感觉变味了。

5.团疙瘩此词翻译为普通话是“圆球形”。这个词在西南官话里有的时候会带着一点贬义的感觉,比如有时候,有人在骂别人长得胖的时候会说:“你看你,看你长得像个团疙瘩一样。”这明显是贬义的。但翻译成普通话后就成了纯粹的中性词了。

6.细面面翻译成普通话便是“粉末状”。普通话里的“粉末状”只表示很细的颗粒。西南官话里的“面面”有可能会指较粗的颗粒,所以有时候会特意在前面加上一个“细”字。翻译为普通话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自然变味了不少。

7.瞌睡来了翻译成普通话是“困了”,或“困意来了”(但这两种译法都不是原汁原味)。西南官话“瞌睡来了”里的“瞌睡”,并非指打瞌睡,准确地翻译为普通话就是“困倦”。但要加上“来了”这层意思,自然不能用“困倦”一词。若译为“困倦来了”,那不成了病句了吗?所以只能译为“困意来了”。但是,西南官话里的“瞌睡”是个词语,普通话里的“困意”不是词语,而是个短句。把一个词语拆成了一个短句,听起来当然会变味。

8.拽筋斗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摔跤”(摔倒)。这个词在西南官话里带有调侃的感觉,翻译成普通话之就后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了。

9.哈儿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傻子。西南官话里的“哈儿” 这个词翻译成普通话后,没了 “儿” 这个后缀,听起来语气上有特别大的区别。

10.神戳戳翻译成普通话是“S经B”。西南官话里的“神戳戳”虽是贬义,但并不是非常严肃地骂人的话,有半开玩笑的用意。普通话里的“S经B”一词就纯粹是骂人的,翻译过来后,意思还是那意思,但是听起来完全变味了。

11.劳力这个词翻译为普通话,可以翻译为力气、体力、力量、机器动力。西南官话里这个多义词,在普通话里根本没有能完全准确替代的词语,翻译过来后自然变味了不少。

12.屙血、屙痢这两个词翻译为普通话,只能翻译为“吃”。这个骂人的词,这里就不过多地作解释了。意思就是故意把别人吃东西说成是排泄……翻译成普通话之后,骂人的意思完全没了。



我感觉在我国南部很多省份的方言,是很难用普通话来翻译的。



1、温州话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因为温州话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风语者一样,起到了相当大作用。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



2、广东话

广东话可以说是流传广泛, 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东话,但是我把广东话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在广州的公交车上都是先用广东话再用普通话进行报站的,有些广东人包括 香 港 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3、闽南话

闽南话的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 湾 湾,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最难翻译的一个方言。



你好,我是西北人。我们甘肃的方言很难用普通话翻译。不信我说几个段子你猜猜,他是什么意思?

1、伏上落着两个巧儿,公的佛:泥往过挪依哈,母地佛:乃不晨,再挪就跌着沟里起老,公的佛:多大地事啥,目就我把你抱上。母巧儿红着脸佛:哈怂!

2、有一天晚上,一个出租车司机在西固地北站,看见一个全身红衣的女人,拿本来想收车泥,结果那个女地拿招手喽,佛是要上一趟华林山,那个司机不想起,那个女地佛出两倍地价钱泥,拿就起喽。车到喽一个半截字地方,那个女地佛,“师傅,靠边字喽站一哈” 司机停哈喽。女地拿喽一张一百地票子各司机喽,司机瓦视只个钱地时候,女地就哈起喽,等了一哈,司机把钱一找,转着过来的时候,拿看到一双血手,慢慢地,那个女地一脸地血,把只个司机哈坏喽,只个女地拿低低地佛喽一句 :“师傅,木你把车停着沟边子上喽组撒泥啥”

3、一个人在菜地里偷白菜,刚好这块地被某炮兵连征用做实弹演习。一顿炮弹之后炮兵军官才发现菜地里有人,赶忙过去救人,结果一个人土头土脸的从菜地爬出来:“木多大滴个事情沙?偷了个bo菜,你们用炮轰呢吗?”

4、佛是一个兰州人娶老一个俄罗斯媳妇,媳妇生老四个娃娃。之个人一想,我之个娃娃名字要起好泥,既要有我们兰州特色,又要有俄罗斯风味,哎!对老。

老大就叫“组啥里莎”,

老二叫“价算老莎”,

老三叫“价浪期莎”。

5、一个兰州人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肥泼地?肥泼地?曾门这么贱沙?导游告诉他泼水是祝福你。兰州人说:你不老胡佛,日他哥地,只个哈孙泼的是开非!

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方言,习俗,真可谓是五里一个地方,十里一个乡随。不过,甘肃省的方言和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是最难学的。



你好,我是西北人。我们甘肃的方言很难用普通话翻译。不信我说几个段子你猜猜,他是什么意思?

1、伏上落着两个巧儿,公的佛:泥往过挪依哈,母地佛:乃不晨,再挪就跌着沟里起老,公的佛:多大地事啥,目就我把你抱上。母巧儿红着脸佛:哈怂!

2、有一天晚上,一个出租车司机在西固地北站,看见一个全身红衣的女人,拿本来想收车泥,结果那个女地拿招手喽,佛是要上一趟华林山,那个司机不想起,那个女地佛出两倍地价钱泥,拿就起喽。车到喽一个半截字地方,那个女地佛,“师傅,靠边字喽站一哈” 司机停哈喽。

女地拿喽一张一百地票子各司机喽,司机瓦视只个钱地时候,女地就哈起喽,等了一哈,司机把钱一找,转着过来的时候,拿看到一双血手,慢慢地,那个女地一脸地血,把只个司机哈坏喽,只个女地拿低低地佛喽一句 :“师傅,木你把车停着沟边子上喽组撒泥啥”

3、一个人在菜地里偷白菜,刚好这块地被某炮兵连征用做实弹演习。一顿炮弹之后炮兵军官才发现菜地里有人,赶忙过去救人,结果一个人土头土脸的从菜地爬出来:“木多大滴个事情沙?偷了个bo菜,你们用炮轰呢吗?”

4、佛是一个兰州人娶老一个俄罗斯媳妇,媳妇生老四个娃娃。之个人一想,我之个娃娃名字要起好泥,既要有我们兰州特色,又要有俄罗斯风味,哎!对老。

老大就叫“组啥里莎”,

老二叫“价算老莎”,

老三叫“价浪期莎”。

5、一个兰州人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肥泼地?肥泼地?曾门这么贱沙?导游告诉他泼水是祝福你。兰州人说:你不老胡佛,日他哥地,只个哈孙泼的是开非!



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方言,习俗,真可谓是五里一个地方,十里一个乡随。不过,甘肃省的方言和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是最难学的。



~

你知道哪些无法用普通话翻译的方言?
答:撇 脱——四川方言中指“轻松”,“简单”的意思,常用语。雄起——四川方言中指“坚持”,“不服输”的意思,常用语。惹毛——四川方言中指“发脾气”,“发火”的意思,常用语。扯把子——四川方言中指“骗人”,“讲谎话”的意思,常用语。匀兑——四川方言中指“走后门”,“偷偷摸摸不为人知”...

中国还有哪些地方的人说的话普通话无法翻译?
答:我觉得无法用普通话翻译的方言有以下三种:1、温州话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因为温州话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风语者一样,起到了相当大作用。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

有哪些难以翻译的方言?
答:3 贵州方言 属于西南官话,一般是以贵阳话为主要标准来看。由于贵州各地区方言均有差别,无法统一,也有“无贵州话”一说,只有贵州各个地方方言。4 湖北方言 主要包括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独立片黄孝片、赣方言,其中西南官话是主体。在湖北的东南,靠近江西的咸宁、大冶、阳新、梁子湖讲赣语,官方称为大通...

你知道哪些无法用普通话翻译的方言?
答: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一张口就能透露出你的地域背景,这已成为地方的标志。许多方言无法用普通话准确翻译。以下是几种无法用普通话翻译的方言:1. 江山话:主要流行于浙江衢州及其周边地区,数十万人口使用这种方言。江山话代代相传,至今仍在使用。尽管普通话的影响日益增强,但当地人仍然以说江山话为主...

湖广渔夫:方言里,哪些字词用普通话无法翻译?
答:正确做法是,读方言的音,写本来的汉字。另一种情况,字、音不一样,但用普通话字词可准确替代。如方言表达扭转的动词“jiǔ久”,可用普通话“拧”完美替代。湖北方言,把瓶盖松开,称“jiǔ久(发音)”,把盖子松开称“jiǔ开”,把盖子拧上,称“jiǔ紧”。jiǔ毛巾,jiǔ绳子,jiǔ胳膊,jiǔ麻花...

你的哪些话是不能用普通话说出来的?
答:那就是我们这边的方言呀,比如,七饭,娘娘,瓜娃子,这些话用普通话讲是非常别扭的。

有哪些地区的方言是无法用普通话翻译的?
答: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苏州人说话常用语:倷好—— 你好; 饭阿吃勒——吃饭了吗 ;弗好意思——不好意思;阿有人阿——有人吗 ;弗晓得——不知道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各具特色和魅力,我觉得都应该被完全保存和延续下来,这也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中国最难翻译成普通话的几种方言是什么?
答:1、广东话:广东话是中国最流行的方言之一,也是最难翻译成普通话的方言。它的语法和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广东话的词汇量也比普通话多得多,因此很难用普通话表达出来。此外,广东话的口语也比普通话更加生动,更具有表现力。2、湖南话:湖南话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方言,它的语法和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

为什么有些方言用普通话翻译不出来?
答:粤语一大把。例如,盏鬼,鬼马,死梗,扑街,0了0能,geegut,岩蚕……都无法直接翻译成普通话,因为没有对应的词汇,只能用近似的意思或重新造句子。例如“你唔好geegut我”,没有对应的词汇,翻译的时候只能说“你不要找我麻烦”,整个句子结构都变了,因为普通话根本没有和geehut类似的动词,这句...

有哪些方言不能用普通话翻译?
答:是的,有很多方言是无法用普通话翻译过来的 方言是一个区域城市在发展上很典型的语言文化,它们在发展上也都有很鲜明的文化特色,更决定了一个区域在旅游上很有价值感的地方,我国地大物博,语言文化精深,而且在不同城市区域内,语言文化的特色也有不同,然后再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相互影响之后,才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