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想学佛修行,可是又有愿望? 想学佛没人支持怎么办,现在也没工作,吃饭也是问题?难道非得出...

作者&投稿:主父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做大做强可以。但是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赚来的,是来自于正道的钱财。
  圣严法师:生意场上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不应贪心,相反的应该布施。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这岂不是跟佛理相违?

  又有人问,佛教徒不可害人,如果做生意赚到钱而使他人亏本,又该如何?

  也有人问,佛教徒可以从事股票投资、放利息、房地产买卖等活动吗?因为这些事都有投机性质。

  更有人问,佛教徒可以做粮食饲料等的买卖吗?如果粮食饲料是被买去喂畜牲,是否间接助长了他人的杀业?

  是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面对而加以检讨的。首先必须了解,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人民分为四大阶级,亦即1、宗教师的婆罗门,2、从事军政的刹帝利,3、从事工商的吠舍,4、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佛陀释迦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其他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可见佛教徒从事工商业是正当的。

  至于说,做生意是说谎而骗人上当的行为,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并不是必须的手段,而是一般人的习惯和心理所造成的。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唯有信用可靠,才能够可大可久,否则为何许多商号都要以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老店’招牌做号召?我曾经说过:‘如果跟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做生意,不必担心他欺骗你。’相对地,身为佛教徒如果还会让人担心我们用欺骗手段以招徕顾客,这不仅不是佛教徒的正确态度,甚至连一个小商人的基本观念都尚未建立。

  当然,我们知道,有些行业往往漫天要价,目的是等著顾客就地还钱;但也有类似的行业却以老少无欺、不二价为号召的。我们做为佛教徒,应该带动风气,诚实无欺。也许刚开始时,生意差一些,利润少一些,日久之后,你的信誉就能为你赚钱。

  一般中国人都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心态;做生意一本万利,想当然是为了使个人生活有保障,乃至为子孙万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荫。但是,时代已经改变,观念已经不同。现代的大企业家,不应著眼于自利,而是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社会人类谋福利,即所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以完成事业为目的,造福人群为理想,就没有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于普通人的智慧体能,虽然不足以为社会大众提出多少贡献,但至少也该负担起个人的生活开销,进一步维持家庭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这是互助,也是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须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论是资金的、智慧的或劳力的。身为佛教徒,更不应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于脑后的想法。因为社会是群体的因缘所成,我们参与社会做任何事,就跟其他人发生关系,产生互动互惠的作用。

  我们应该以自利利人的存心来赚取应赚的利润,并且把赚来的钱做合理的支配,而不仅是为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而花钱,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贪心而赚钱了。《善生经》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来处理:1、家计的生活,2、营业的资本,3、储存在家以防意外,4、放款生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为三种用途:1、供养父母,2、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3、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佛法说应该从事正当职业,所谓正当职业,就是指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害的行业。既然如此,怎会自己赚钱而使他人亏本?当然,当你开的店经营不善或公司亏损累累时,不免会想脱手转让。由于各人的经营观念和方式有别,社会关系也不同,知识能力也相异,因而同样的行业和生意,在不同的经营者手中就有不同的结果,如某甲会蚀本,某乙可能赚钱。

  基本上,不要存著把烫手山芋丢给人的心态去害人,而要希望他人因为承购你的原有产业而大发利市。同时,不要以为自己做不好的,别人也做不好;或者自己认为不好的,别人也认为不好。只要你对自己卖出的东西不做虚伪宣传,那么,一旦有人愿意承购,他一定会因此而得到利益。如果对方蚀本,这也不是你的存心,与你无关。总之,佛教徒做任何事业,都须以真心诚心待人,至于结果如何,不是你的责任,不必耿耿于怀。

  股票和房地产买卖,是现代世界各国政府所公认的投资生意。前者是股票公司运用民间游资,透过股票市场成为企业投资的资本,是发展工商、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金融事业,应属正当的投资。但问题出在有些人掌握大量股票而制造股票行情,并操纵股票涨跌,这是不道德的。要操纵股票只有大资本家才能办到,一般投资人只能看行情的起伏买进卖出,故其中不免有些冒险的成分。在金融稳定的社会,操纵股票是犯法的,大企业家虽然拥有大量的股资,也不致于操纵市场制造涨落,否则会自食恶果,得不偿失。

  至于房地产投资,也是正当正常的商业行为。一般人所诟病的,是指炒地皮,垄断房地产,不论购进或抛出都操纵于股掌之上,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佛教徒应该避免。若以正当的价格做合理的买卖,也是一种商业服务,没有什么不可以。

  另外,就放利息而言,将钱存入银行或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投资方法。而以民间的小额存款互相周转或者集中投资于某些大企业,也是自利利他、繁荣社会经济的途径,值得鼓励。不过,若为贪取高利而放高利贷,等于火中取栗,危险性大,往往连母款也被倒掉。佛教徒不可因贪高利而放款,一则自己没有保障,二则对人剥削太多,有伤慈悲,最好不做。

  至于商业的种类,古时有谓三百六十行,在现代工商业社会,可能超过三千六百行。不过,身为佛教徒有个原则,即凡是杀业、淫业、盗业、赌博和妄语,乃至于酒类等的买卖,都应避免;但是不能斩钉截铁说某种生意不能做。比如开电影院,专门放映诲淫诲盗的影片,当然不可;若是放映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影片,则属于正业。至于贩卖粮食,只需以所卖的终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后用于工业的动机即可;即使别人买去喂畜牲,也是为了供给众生吃的,我们本身并未从事杀业。当然,自己如果明知饲料是供养猪场养鸡场之用,可以考虑改行或改变销售的物品。总之,佛教不鼓励杀业也不从事杀业,凡与杀业有关的,应该避免。

  (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

刚开始学佛的人,不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但只要入门以后,慢慢修行就会发觉自己的妄念症结所在,佛门里也有许多修财的法门,但其发心都是为利益众生而求财的。不用怕,慢慢深入,你会获得更多利益。
随喜赞叹你发心学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有愿望,有念想未必是件坏事,人的七情六欲都和本心佛性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由本心演变出来的,只要一心向道,自然能够渐渐地把七情六欲转为成佛的资粮。

这位师兄,送你一幅对联:

三界六道总是清净刹土;
七情六欲无非入到根基。

能正确地认识到欲望和本心无二无别,你就不会受欲望所束缚了

要修佛先成人,有事业就该做大,这是你的福报,佛讲的贪念,是不要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连生活都要清贫。不要有疑惑,该修佛修佛,该生活生活,一切像没有修佛时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学佛之道。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不如再来一念,以财富供养四方僧人,八方善信,无量无边的苦难人,愿皆能心生欢喜,笃信佛教,速得解脱。

~

佛教。想学佛修行,可是又有愿望?
答: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不应贪心,相反的应该布施。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这岂不是跟佛理相违?又有人问,佛教徒不可害人...

师傅,我想学佛,从头开始,突然之间有了这种想法,您可以指点一下吗?
答:3.第3点我要说的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法源。即使一个法门再好,但对于你来说不适用,再好也没有用;反之即使老师是有问题的,但是你求学的心是真诚的,那么对于你的当下现状来说,需要这么一个老师来磨练你的心性,那这个法门更适合你当下的修行。选择法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反复地观...

我与佛有缘,我真心想学佛,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我觉得自己一直没遇见有缘...
答:学习佛法,首先要知道佛所讲的基本和核心是什么。不论修行任何法门,这些都是基础!其中包括:‍‍‍‍‍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是非常实用的修行方法,果能依次第如理观照,深悟其理,则看破一切虚妄颠倒,必定解脱六道。三法印:...

我想学佛,又想学基督,还想学道教,如果一起学有没有问题啊?
答:个人认为:佛也好,基督也好,神仙也好,都是要人学好。只是专注点不一样:佛教重在根本解脱,学的是智慧快乐,了脱生死。基督重在上升天道,脱人伦、成天人。道教很复杂,老庄讲究清净无为,和佛教阿罗汉的境界很像,但是又讲究拨乱反正,和儒家经世济民的精神一致。后世的阴阳刑名之学只是道教的分支,...

我想去学佛?
答:阿弥陀佛。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一样的。学佛首先要深信因果报应,努力断恶修善,然后破迷开悟,最后离苦得乐。信很重要,信为道源功德母。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因果,就没救了。一切都是因果,一个人不相信因果,他还能信什么?

我想出家 我学佛3年,有出家的想法已经有2年拉,想了生死,脱轮回,可最...
答:修行在心 在家亦可 送走父母 进完孝心 在考虑出家吧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

刚开始学佛许了愿又不想学了怎么办
答:学佛修心,大悲咒是基础,念大悲咒之前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自己增加功力,让自己某种疾病恢复健康。或者保佑自己身体健康!念心经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头脑冷静。念准提神咒保佑自己事业顺利或者保佑弟子找到一份好工作。念消灾吉祥神咒保佑自己消灾解难,没有灾祸,平安健康!...

向有缘者请教,我想修心修行学佛的智慧,修正自己的脾气和观念,请问我...
答:按五戒十善为标准,尽力去做。《了凡四训》有功过格,按这个善恶标准来调柔内心。脾气和观念,尤其是成年人,非要长期的串习才能改善,这是活到老、学到老、改到老的事情。长期串习,就是指每天都要学习,就像戏曲演员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因为习气是很顽固的。请百度:耀一法师《初学者应读的几...

关于学佛:请问该如何发愿?
答:修行也是同样,明确目标之后,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才会有明确归宿,才会日益增长。 一般人修福、修慧、修定,修得很多。可是很多人都不懂得发愿。因此造成效果显不出来。这都是被一些传统的观念给障碍住的缘故。什么样的传统观念呢?就是:第一、不懂得发愿的重要性。第二、发不圆满的愿,所以效果也不太好。 为了解决...

学佛是否讲究机缘,有何种机缘才可以走上修行的道路?不出家能否修行?如 ...
答:佛法揭示了因果定律的运行法则,也就揭示了自主地消掉孽缘摆脱尘网的不二法门,所以佛法教给我们如何靠自己从尘网中摆脱出来。因果定律不单只是“有因必有果”,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份因果只能以另一份因果去改变”。正是因为第二点,只要我们学佛修心,佛菩萨以无比的慈悲将这作为一分因果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