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木洪农场是如何在艰苦环境中逐步发展壮大的?

作者&投稿:兆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诺木洪农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都兰县境内,海拔2780米,曾是一个环境恶劣的地区,南边是无边无际的戈壁,北部沙丘密布,生活条件艰苦。1955年,响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号召,一批解放军转业干部来到这里,他们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开垦这片荒地。初期,农场建设者们在恶劣气候和条件下,亲手搭建帐篷,克服了缺水、蚊虫肆虐的困难。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边勘察边生产,建设家园。


在艰苦的劳动中,青年们逐渐磨砺成柴达木的硬汉。农场的主要任务是在高寒、干旱、盐碱的土地上,利用诺木洪河的微弱水源,开山修渠,开垦荒地。没有机械,仅凭人力和简单工具,他们硬是在沙包间开辟出万余亩农田,产量逐年提升。为了实现机械化耕作,全场上下与沙包战斗,人们用土办法移除沙包,建设了防护林和灌溉设施,使农场面貌大为改观。


农场在党的领导下,既是劳改基地,又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场所,从最初半地下窑洞到如今的现代化农田,40年来见证了艰苦创业与绿色生态的转变。如今,沿着青藏公路,诺木洪农场已成为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漠绿洲,拥有6.3万亩良田和防护林,展示了顽强的人与自然共存的奇迹。


扩展资料

距都兰香日德西以西150公里,是一块镶嵌在柴达木盆地里的绿洲。从109国道向北拐,可达诺木洪乡和诺木洪农场。 诺木洪农场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是青海省的一座劳改农场,整个农场南北宽度大概只有三、四公里,但东西长度有近20公里。 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哈瓦村,是蒙古族聚居区,这里遍地野生的沙棘林,结满红色的沙棘果。沙棘是沙生植物,是生命异常顽强的灌木植物,耐干旱、耐盐碱,它不仅可以抵抗风沙,还成为野生动物的庇护地。



~

诺木洪农场是如何将西部荒漠改造成江南水田的?
答:诺木洪农场在追求粮食增产的过程中,进入高产创新阶段,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潜力。农场坚持以自然规律为指导,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发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改良和平整活动,以提升农田基础建设,为丰收和高产奠定坚实基础。面对干旱少雨的环境,农场精心改造盐碱地,通过人力和机械平整土地,将6.3万亩农田分割...

诺木洪农场的简介
答:加之生活用水仅*诺木洪一条小河,水中常常浮着杂草、羊粪蛋,在这种艰苦环境中,人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否则思想动摇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场领导及时按照上级批示做了“边勘察、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动员,开展了一场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号召大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一不怕苦,二...

回乡记之诺木洪
答:诺木洪,严格来说不是旅游景点,好在我这次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记,只是借助地方表达感情而已,诺木洪隶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我所说的诺木洪仅指诺木洪农场,以前的劳改农场,位于戈壁滩上,以前的条件,犯人想跑也跑不出去,农场解散很久了,现在主要是种植枸杞,几年前已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世界上连片...

青海诺木洪农场现状
答:加强牧场建设和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逐步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2、环境保护。青海诺木洪农场位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域,环境保护一直是该农场的重要任务之一。农场积极推进草原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草原植被恢复和管理,减少草原退化和沙漠化现象,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诺木洪农场实现了哪些农业转型和发展?
答:在工副业方面,诺木洪农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出一套完善的为社区服务的行业体系,涵盖了机械修理和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多个领域。40年来,农场累计为国家贡献商品粮37191万斤,最高年份1984年达到2400万斤,粮食商品率超过50%。每年还为社会提供400-500万斤的商品蔬菜,为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

诺木洪农场建设防护林的作用
答:达到延缓地质灾害、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区域整体生态的目标。4、保护水源:在诺木洪农场这样一个盆地内部还有很多的河流、山泉等水源,建设防护林可以减少下雨时的径流速度,避免过度损失土壤中的水分,既能增加水源的蓄水能力,又能有效防止当地水源被污染,对于乡村居民消费起到保健作用。

诺木洪~诺农青年队,我的1974
答:    公元1974年农历正月初五,祖国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叫诺木洪的地方,春节刚过,人们都还沉浸在放假与亲人团聚的喜悦之中。家属院里还响着零星鞭炮的炸裂声,此时,农场最繁华的大街~供应站附近的“大十字”已经是人声鼎沸。从各大队,中队来的拖拉机,大小马车,自行车,架子车汇聚于此,那个时代,凡是家中有...

诺木洪农场羊肉怎样
答:为了给国家生产更多的粮食,农场在第二阶段——高产创新时期,充分发挥现有少数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研究与自己作斗争的经验,于是党委发出动员令,全场上下又掀起了一场大改良、大平整,为丰收、高产打好基础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由于这里干旱少雨,改良盐碱地必须灌饱田块水压...

青海诺木洪农场现状
答:现状良好。诺木洪农场已经形成7万多亩枸杞林和防护林,在柴达木翰海荒漠中建成了独具一格的绿色林区,其森林的生态效益可提高6到8倍,也为青海低碳经济和保护柴达木湿地生态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诺木洪农场的介绍
答:距都兰香日德西以西150公里,是一块镶嵌在柴达木盆地里的绿洲。从109国道向北拐,可达诺木洪乡和诺木洪农场。 诺木洪农场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是青海省的一座劳改农场,整个农场南北宽度大概只有三、四公里,但东西长度有近20公里。 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哈瓦村,是蒙古族聚居区,这里遍地野生的沙棘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