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的操作者要进行

作者&投稿:豆卢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的操作者要进行:

1. 岗前培训:

目的: 在岗位操作者上岗之前,进行专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培训,使其了解岗位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知识、化学品安全、危险机械操作等。

2. 个人防护措施:

目的: 保障岗位操作者的个人安全,减轻职业危害的直接影响。

措施: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岗位操作者要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防护用具。

3. 工作环境改善:

目的: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来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概率。

措施: 比如在有毒气体环境中进行通风换气,采用低噪音设备以减少噪声对操作者的影响等。有时候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来替代一些危险的手工作业。

4. 健康监测和体检:

目的: 及时了解岗位操作者的身体状况,发现潜在职业病风险。

措施: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包括检查相关职业病的标志物、肺功能、听力等,以及随时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应急演练和培训:

目的: 增强岗位操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措施: 定期进行紧急情况模拟演练,包括事故应急处理、急救知识培训等。

6. 岗位轮换:

目的: 减少长时间暴露在某一种职业危害因素下的可能性,缓解操作者的身体负担。

措施: 定期进行岗位轮换,让操作者在不同的岗位之间交替工作。

7. 员工参与管理:

目的: 增强岗位操作者对自身安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措施: 建立员工安全委员会,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参与岗位安全管理,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同关注职业危害的氛围。

8. 法律法规遵从:

目的: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保障岗位操作者的合法权益。

措施: 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科学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答:7.3.3.5工作场所发生危害员工健康的紧急情况,应立即组织该场所的员工进行应急职业性健康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7.3.3.6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要制定出相应的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专兼职安全卫生管理人员严格监督岗位操作人员按章操作。 7.3.3.7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应设置有毒有害因素告示牌,注明岗位名称、有毒...

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什么
答:第二十五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

机械加工都有哪些危险,安全防护措施是什么?
答:机械加工的危险包括:绞伤、物体打击、压伤、砸伤、挤伤、烫伤、刺割伤。1、绞伤:外露的皮带轮、齿轮、丝杠直接将衣服、衣袖裤脚、手套、围裙、长发绞入机器中,造成人身的伤害。2、物体打击:旋转的机器零部件、卡不牢的零件、击打操作中飞出的工件造成人身伤害。3、压伤:冲床、压力机、剪床、锻锤...

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
答:②精神紧张;自动化程度高,仪表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也带来了精神紧张问题。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职工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可以是大自然的环境,也可以是按生产过程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①自然...

职业危害因素分为那几类
答:5、现场调查 深入作业或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职业危害因素的品种、性质、来源、同工种人群的接触情况及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作业环境的监测及接触者的健康检查等以明确职业性危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的关系。 6、职业病诊断 对某种疾病的本质、病情程度及其与职业性危害因素有无因果关系所作出的判断结论。必须依据职业史、...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护
答:(1)开展健康监护为了全面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必须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职工的健康改变和职业禁忌,对健康受损害的职工要早期治疗,对有职业禁忌的职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予以妥善安排。这是职业卫生和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企业应当实施专人...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具体内容是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法律规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答:6、用人单位拒不提供健康监护档案的,视用人单位未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人、疑似职业病人进行诊治,卫生行政部门应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7、用人单位不履行诊治义务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给予警告,责令改正。8、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生产经营单位下列...

职业危害告知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②通过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告知劳动者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 ③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在设备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
答:(3)噪声、振动。(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5)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生的丫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在石化行业少见。(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以及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