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铀成矿事件 成矿流体来源判断

作者&投稿:住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46.8~76Ma这一组铀矿物同位素年龄值,反映了西南地区中生代铀的成矿事件。这是印支期和燕山期构造事件对西南地区铀成矿作用的体现。印支期和燕山期地质构造运动主要体现为陆内造山活动(吴根耀,2001)。这一时期形成的铀矿主要有米易海塔地区A-10铀矿化点(228.6Ma),普雄414铀矿床(90Ma,76Ma),折达沟铀(钼)矿点,根多铀矿点,川西北若尔盖511铀矿床(200Ma,170Ma,125Ma,95Ma),川北砂岩型铀矿田中的303 铀矿床(126Ma,77Ma),4210 铀矿床(146Ma,137Ma,125Ma,113Ma),457铀矿床(116Ma),7201铀矿床等中小型铀矿床和一系列铀矿点等。

米易海塔地区A-10铀矿化点产于花岗岩外接触带。铀矿化出现在印支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外接触带,围岩是元古界五马箐组二云母片岩。产在绿片岩相浅变质建造中的韧性-脆性剪切带中。石英脉和硅化带长英质脉体受构造影响部位有铀和铀钼矿化,还可以见到铜的次生矿物。显然,A-10铀矿化点的铀成矿作用反映了一个基本地质事实,即铀矿化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密切联系,有明显的构造热液作用过程。该矿点沥青铀矿U-Pb同位素年龄为228.6Ma,为印支期成矿。

西藏左贡县美玉乡的根多铀矿点也产于花岗岩外接触带。根多铀矿点产于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与上三叠统东达村组的外接触带中,距东部的花岗闪长岩体仅350m,且矿化分布严格受燕山早期的花岗细晶岩脉带控制。铀矿化主要产于花岗细晶岩和东达村组的灰色钙质、泥质细粒-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中。值得重视的是,所有的矿石(U含量>0.05%)、矿化岩石(U含量>0.01%)均产于强烈的碳酸盐化岩石中,无碳酸盐化的岩石中只有很低的铀含量。矿化呈似层状、长透镜状,矿层(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石中铀含量为0.05%~0.855%,一般为0.05%~0.30%。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钛铁矿、磁铁矿、针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辉锑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方解石,另有少量黑云母、白云母等。与矿化有关的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碳酸盐化,其次为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角岩化和铜、锑等金属硫化物化,为一套典型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

四川德格县上麦宿乡折达沟铀(钼)矿点则产于花岗岩内接触带。矿体产于印支期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上三叠统拉纳山组的接触带部位,铀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内接触带中。区内共发现铀(钼)矿脉21条。矿体形态严格受构造控制,多呈近南北向的脉状产出。矿石品位变化较大,一般为0.05%~1.54%。主要金属矿物有:晶质铀矿、辉钼矿,次为黄铁矿、雌黄铁矿、黄铜矿、毒砂、褐帘石、磷灰石、锆英石,非金属矿物有黑云母、阳起石、钾长石、钠长石、石英、绢云母-白云母等。次生矿物有钼钨钙矿、针钙镁铀矿、褐铁矿、水针铁矿等。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近况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阳起石化和褐帘石化。

云南省建水县普雄414铀钍矿床是一个含铌、锆、稀土的综合性铀钍矿床,具中型矿床规模。燕山晚期的长岭岗岩体和其南部的白云山岩体侵入于三叠系个旧组和法朗组地层中,在其接触带见有铀钍等矿化。产铀矿的长岭岗岩体面积约15km2,为一霞石正长岩为主的浅成侵入岩体。岩体铀含量(20~100)×10-6,平均66.7×10-6;钍含量平均约137×10-6,Th/U=2,是一个富铀、钍的岩体。而岩体内的交代蚀变岩铀含量可达(490~1160)×10-6,钍含量(240~12200)×10-6,Th/U=0.4~10.5。长岭岗岩体的围岩为个旧组灰岩及白云岩,法朗组砂页岩。其接触带的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大理岩化、矽卡岩化、混杂岩化。矿体赋存于长岭岗岩体北部及东北部边缘接触带上,即主要产在矽卡岩带内,受交代蚀变岩的严格控制,交代蚀变岩本身多为矿石。矿石类型主要有方钍石型(U-Th型)、烧绿石型(U-Nb型)和晶质铀矿型(U型)三种。主要的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镁钠铁闪石化、镁铁云母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萤石化、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金属矿物及有用矿物有钛铁矿、钽铁金红石、黄铁矿、方铅矿、赤铁矿、褐铁矿、晶质铀矿、变生钛铀矿、方钍石、钍石、烧绿石类、锆石类、独居石等。长岭岗碱性岩体是一个富含多种稀有放射性元素的岩体,已发现具一定工业意义的元素计有铌(Nb)、钽(Ta)、锆(Zr)、铪(Hf)、铀(U)、钍(Th)、锂(Li)、铷(Rb)、铯(Cs)、镓(Ga)等。414矿床实际上是一个铀、钍、铌、锆、锂等元素的综合性矿床。

中生代的砂岩型铀矿床产于四川盆地北缘的川北砂岩型铀矿田。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于米仓山-大巴山古陆前缘,一般产于背、向斜翼部或倾伏端,距蚀源区距离小于50km。矿床分布受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挤压作用控制明显,分布于盆地边缘山前的前渊及深盆地地带。由于燕山晚期盆地东缘山区大幅上升,在米仓山-大巴山前缘一带沉积了厚达千米以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河流相砂泥岩,构成了川北砂岩型铀矿的赋矿岩层,铀矿化多产于侏罗-白垩系不整合面上下。含矿层是红、浅相间,砂、泥相间的岩性组合,属于氧化还原交替的产物。浅色层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控制了矿体的大小和空间展布。铀矿主要赋存在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下白垩统苍溪组、白龙组中,为河湖、河流相红色碎屑岩建造,矿化与浅色层中的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砾岩有关。目前在川北地区已经发现有四川南江花台寺303铀矿床(126Ma,77Ma),四川通江县松溪4210铀矿床(146Ma,137Ma,125Ma,113Ma),四川南江范家山457铀矿床(116Ma),四川宣汉毛坝7201铀矿床等中小型铀矿床和一系列铀矿点。

中生代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铀矿床和铀矿化点。例如四川冕宁7313铀矿点、7103铀矿点、7101铀矿点和7303铀矿点(246.8Ma,226Ma,202Ma,69Ma),四川西昌213铀矿点(156Ma),川西北若尔盖510铀矿床、512铀矿床(130Ma,116.6Ma)等,都是印支期和燕山期重要的铀成矿事件。其中川西北若尔盖510铀矿床、512铀矿床等是在志留纪黑色岩系铀的预富集基础上的改造或叠加成矿而形成的。



早古生代黑色岩系铀的预富集事件~

黑色岩系呈灰黑色,是一套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碳酸盐岩、硅质岩、泥质岩、细碎屑岩和相应的浅变质岩石(黑色页岩等)组合,含有Cu、Au、U、Mo、Ni、V、Fe、Mn、Se、P GE等多金属元素,大多数元素都具有氧化还原变价性质。岩石中有机碳含量较高(一般大于0.5%)且常见金属硫化物(铁硫化物为主)。根据黑色岩系的这一特定含义,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黑色岩系铀矿的研究,本文认为,黑色岩系铀矿包含国外文献提到的黑色页岩铀矿和磷块岩铀矿,也包括国内提到的碳硅泥岩型铀矿、磷块岩型铀矿(非传统铀矿)等矿床类型。
西南地区早古生代有两套典型的黑色岩系。一套是晚震旦-早寒武纪时期在滇东、黔西南、黔中、川西地区广泛分布的黑色岩系地层,另一套是志留纪时期在西秦岭的川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黑色岩系地层。
晚震旦-早寒武纪黑色岩系的广泛分布,是在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作用的大陆动力构造作用背景条件下发生的。晚震旦-早寒武纪时期,由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作用,在滇东、黔西南、黔中、川西等地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缺氧环境海相沉积。例如,贵州早寒武世的黑色岩系沉积的古地理环境为浅水陆架和深水陆棚,其分界线大致在平塘—都匀—余庆—石阡一线,其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硅质岩、磷块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等。硅质岩及磷块岩一般位于底部。在浅水陆架区(台地区)称牛蹄塘组,与下伏震旦系灯影组(厚层白云岩)假整合接触;在深水陆棚区(斜坡-盆地区)称渣拉沟组,与下伏震旦系留茶坡组(薄层硅质岩)整合接触。厚度变化大,一般数米至百余米。为一套海平面迅速上升造成的沉积速率低的海侵体系域沉积。黑色岩系中产钼、钒等矿床。富集Mo、V、Ba、Ag、Au、U、P、PGE等元素,地层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特征元素比值所反映的是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的还原环境,有热水沉积的加入。这一时期的缺氧事件波及面广,造成了早寒武世早期一套层位稳定的黑色岩系,它不仅与中国南方其他地区该时期的黑色岩系特征相近,而且可与印度、巴基斯坦、法国、英格兰、阿曼、苏联及蒙古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该时期的黑色岩系相对比,应属早寒武世全球性缺氧事件的一个部分(肖加飞等,2006)。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富含多种有用元素。该黑色岩系的岩性演化序列按由下而上的顺序为:下伏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牛蹄塘组→下硅质岩→磷块岩→金属富集层→上硅质岩→薄层状黑色页岩→厚层状黑色页岩。经研究,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具有热水-正常海水混合沉积特征,其中,下硅质岩属热水沉积岩(李胜荣等,1995)。在贵州遵义松林地区黄家湾、金沙出露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非常典型,牛蹄塘组与下伏震旦系灯影组块状白云岩呈假整合接触。主要有铁锰氧化物黏土岩、褐灰色含铀磷块岩夹透镜状白云岩层、碳质粉砂质水云母黏土岩夹透镜状磷块岩层、镍钼硫化物矿层、含钼钒石煤层、碳质水云母黏土岩及粉砂质黏土岩。牛蹄塘组胶磷矿中含铀(U含量可高达0.02%~0.03%),黏土岩中Mo、Ni、V、Y 等元素可达工业综合利用指标(毛景文等,2001)。有人认为Zn、Mo、Ba、U、Cd、Se、Tl等元素可能主要与海底热水喷流作用有关(李胜荣等,2000)。其实,贵州遵义松林、金沙地区的黑色岩系中富集U、P、Mo、V、PGE元素,刚好与海底热水喷流中心的地质环境吻合。
西秦岭南段甘川交界处的白龙江上游地区,广泛分布一套志留系地层,为一套巨厚的浅海-海湾相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黑色岩系。下志留统主要由变粉砂岩、碳质板岩、硅质岩、硅质板岩和凝灰质板岩组成,厚150~1870m。中、上志留统主要为砂质板岩、碳质板岩、砂岩和凝灰质砂岩间夹硅灰岩透镜体,厚1940~4191m。这一套志留系黑色岩系中富含多种金属成矿元素,化探异常反映良好,目前已在志留系中发现的矿产有铀、铜、钒、钼、锌、钴、锑等矿床和矿点(赵慎之等,1985)。川西若尔盖地区主要以海相碎屑岩、硅质岩、碳酸盐岩以及复理石、火山碎屑岩相为主的浅变质地层,厚2000~4000m。铀丰度较高,可达(9~13)×10-6。在川西北降扎地区,上志留统以砂质板岩、碳质板岩、绢云母千枚岩为主,夹硅质岩、硅质板岩及灰岩透镜体。铀聚集在富含碳质的板岩、硅板岩、硅质岩、硅灰岩、硅质灰岩中。铀的丰度为(7~15)×10-6,局部可达(30~300)×10-6。产有多个中小型铀矿床。在平武-松潘地区,上志留统由深灰色、黑色碳硅质板岩、泥板岩、含碳绢云母石英千枚岩组成,间夹变质粉砂岩-细砂岩、硅质岩和薄层灰岩,铀的丰度为(7.2~8.5)×10-6,局部可达32×10-6。在碳硅质板岩中有大量放射性异常点,目前只发现有两个成矿年龄落在早古生代时期,一个是在降扎510铀矿床下志留统碳质板岩和硅灰岩中发现有450Ma年龄的沥青铀矿,另一个是在崇尔511铀矿床中发现有410Ma年龄的沥青铀矿(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等,2004)。大量的成矿年龄值都集中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尤其以新生代为主。另外,若尔盖地区铀矿床伴生元素主要有Ni、Zn、Mo、V、Se、Au、Cu、Co、As、P、S、Ga、Cd等,这是一套黑色岩系地层常见的元素组合。综合上述特征,可以认为,西秦岭的川西北地区的志留纪黑色岩系,是该地区早古生代形成的一个铀的预富集层。
西南地区早古生代黑色岩系地层中发现的铀矿组合类型比较丰富。勘查和研究工作发现,铀在黑色岩系中较为富集,和其他一些金属组合形成矿点和矿床。目前发现的主要组合类型有U-P、U-Hg、U-Mo、U-V、U-PGE等。例如,U-P型矿床(点)主要出现在四川的清平磷矿、贵州的瓮安磷矿、福泉磷矿、织金磷矿、金沙703铀矿、金沙松林矿区等以及云南的昆阳磷矿等。U-Hg矿床(点)的典型实例是贵州白马洞铀矿。U-Mo型矿床(点)主要在贵州的白马洞铀矿和金沙703铀矿区。U-V型矿床(点)主要出现在贵州三穗县V(U)矿点、镇远县马鬃岭V(U)矿床等。U-PGE型矿点主要出现在贵州遵义松林地区(毛景文等,2001)和云南德泽的Ni-Mo-V-PGE矿区(夏庆霖等,2008)。
尽管黑色岩系铀矿既有成岩阶段形成的“铀源层”和“储铀层”,也有后期改造(淋积作用或热液作用)形成的铀矿床,还有后期叠加成矿(深源流体)形成的富矿和大型矿床,本书为叙述方便起见,将黑色岩系地层中的成岩阶段形成的“铀源层”和“储铀层”单列出来讨论,定义为早古生代黑色岩系铀的预富集事件。

若简单的利用δD值数据对比,并将δ18O值于大气降水线右侧的平移(氧漂移)解释为水-岩同位素交换,则可能判断相山矿田成矿溶液的来源为大气降水,并进而得出成矿期大气降水成因的外生水循环参与成矿作用过程,这是以往利用氢、氧同位素组成判别成矿流体来源时通常的解释结果。
相山矿田钠交代型矿化成矿流体的δD值约为-80‰,其δ18O值介于-1.42‰~+1.24‰之间,平均值为+0.03‰,对这种δD>-90‰、δ18O>0的成矿流体推断其来源时要特别小心(张理刚等,1995)。可见,利用氢、氧同位素组成对相山矿田成矿流体来源的判断,必须与成矿地质特征相结合。

图4.2 相山矿田成矿期溶液在雨水(A)、海水(B)和岩浆水(C)三角图中的投影

相山矿田自矿前期到矿后期溶液的δ18OH2O呈现降低的趋势,这一现象一般解释为矿前期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期则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矿后期以大气降水为主,但大气降水进入成矿溶液的途径这一问题并没有给予解释。将成矿期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投影到雨水、海水和岩浆水三角图中(图4.2),可以看出,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在图4.2中位于岩浆水区域与雨水线之间,而且不同矿化类型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位于代表赋矿火成岩的岩浆水与不同雨水端员的连线上。早期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位于平均同位素组成为A的雨水端员和平均同位素组成为C的岩浆水的连线AC上,而晚期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位于同位素组成为A1的雨水端员和平均同位素组成为C的岩浆水的连线A1C上。显然,无论是早期成矿溶液还是晚期成矿溶液,均是岩浆水和雨水的混合。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成矿溶液雨水端员的同位素组成为雨水的平均同位素组成;而晚期成矿溶液雨水端员的同位素组成δD值约为-64‰、δ18O值约为-8.8‰,与中生代华南大陆地区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相一致。可见,不同成矿时期进入成矿溶液的雨水具不同同位素组成,进而可以推测不同成矿时期雨水进入成矿溶液的途径可能不同。
相山火山盆地内碎斑熔岩及花岗斑岩岩石的δ18O全岩分别为10.57‰及10.18‰(周文斌,1995),属δ18O全岩>10‰的高18O值岩浆岩,它是由泥砂质沉积岩石熔融而成,或者是同化了被大气降水改造过的岩石熔融的产物(李兆鼐等,2004)。显然,被同化岩石介质中的大气降水成分在熔融过程中可以进入岩浆,构成岩浆水的组成部分,并由此而导致相山火山盆地成矿期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不局限于岩浆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范围。
伴随着华南地区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不仅发生了大规模的铀成矿作用,也发生了铜、锌、铅、金、银等金属的成矿作用。张理刚等(1995)对赣东北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冷水坑银铅锌矿床、德兴铜厂铜矿床及银山铜铅锌金银矿床,实测了大量的岩石及矿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并计算了各矿床中生代主成矿阶段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4.3),相山矿田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在区域上可与其比对。对冷水坑、铜厂、银山矿床水-岩体系氢、氧同位素演化的系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山岩浆无法提供矿床水-岩体系所需水量,矿床主要成矿阶段流体的来源为大气降水,其与岩石相互作用导致成矿流体演化。李学礼、孙占学等(2000)采用同样方法据相山矿田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类似的粗略估算,结果也表明相山火山盆地岩浆冷凝不可能提供形成相山矿田数万吨级铀矿所需的巨大水量,因而也得出了成矿溶液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的结论。
表4.3 赣东北地区冷水坑等矿床成矿溶液氢、氧同位素组成


作者认为,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仅能证实成矿溶液中存在大气降水成分,并不能确证成矿期大气降水直接进入或者直接演化为成矿溶液。由此可见,前人对成矿所需最小水量的量化计算仅是推断成矿溶液来源的旁证,并且这种计算是以现代同位素分馏理论为基础,建立在水-岩交换作用前提下的据蚀变岩石氢、氧同位素组成及有效水岩比值(W/R)开展的相对“静态”的计算。蚀变作用及成矿作用不是“瞬间”地质事件,它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因而成矿所需的水量是累积量。事实上,火山岩浆期后水热系统是不断演化的,它与原始岩浆发生带及高位岩浆房具密切联系。我们知道,岩浆的喷发量在一般情况下仅是岩浆房实际体积的一小部分,一般不超过10%(李兆鼐等,2004),相山火山盆地主体岩石——碎斑熔岩的体积估计大于300km3,可见,形成相山火山岩系的岩浆房体积十分巨大,即便是岩体按3000km3、岩浆中含水按0.5%计算,则岩浆中的含水量可达3.65×1011t;同时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地壳岩石介质中所含的与大气降水有关的地下水动储量也是可观的,据巴斯科夫(1981)对岩石含水性的研究,前寒武纪岩石的平均开启孔隙度为2%~10%,就是按2%计算,1km3岩石熔融带入岩浆中的水可达2×107t。据此,与原始岩浆发生带及高位岩浆房具密切联系的火山岩浆及期后演化的水热系统中的水量是极为丰富的。
此外,微量元素也能用于成矿流体成因分析(谢树成和殷鸿福,1997)。对成矿而言,有两种流体特别普遍,即岩浆热液和渗滤流体,这两类流体具有很不相同的微量元素特点(表4.4)。尽管本次未开展金属矿物及铀矿物中微量元素及其比值的专项研究,但相山矿田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还是提供了其所包含的成矿流体成因信息:①火山岩系中U与相容性极弱和相容性强的微量元素(Rb、Hf和Sc、Co)的相关分析表明其回归方程均无显著性(见图3.2、3.3);②矿田北部横涧、岗上英矿床矿石的U与Ga表现为极好的正相关(见图3.5);③由表4.4可见,岩浆热液中贫Ga,而渗滤流体中则富Ga、Co。据此,相山矿田铀成矿流体非典型的岩浆热液,其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明了壳源渗滤流体的混入。
表4.4 两类主要成矿流体微量元素特点


综上所述,相山矿田成矿流体来源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成分的混合。早期成矿溶液中雨水成分来源于元古宙、古生代及中生代被熔融地层中所含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大气降水,它们随岩石熔融一道进入岩浆,构成热液的组成部分,因而早期成矿溶液雨水端员同位素组成为雨水的平均同位素成分,对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早期成矿溶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熔融了地层中所含“古”大气降水的岩浆水,而成矿期大气降水成分的进入量可能很少;而晚期成矿溶液雨水成分主要源自中生代成矿期大气降水,因为在雨水和岩浆水混合线中雨水端员的同位素组成与中生代降水的同位素组成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生代降水在重力势驱动下的外生水循环直接进入成矿溶液,有关外生地下水进入成矿溶液的运动方式将在后续章节中讨论。

新生代铀成矿事件
答:新生代铀成矿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产于黑色岩系地层中的铀矿床(过去称其为碳硅泥岩型铀矿);另一类是砂岩型铀矿床。新生代喜马拉雅期伸展构造环境下,一是伴随深大断裂-拉张盆地-火山岩浆活动等拉张作用,在早古生代黑色岩系地层中形成了铀改造和叠加成矿作用,二是大规模的走滑拉分、...

中生代铀成矿事件
答:例如四川冕宁7313铀矿点、7103铀矿点、7101铀矿点和7303铀矿点(246.8Ma,226Ma,202Ma,69Ma),四川西昌213铀矿点(156Ma),川西北若尔盖510铀矿床、512铀矿床(130Ma,116.6Ma)等,都是印支期和燕山期重要的铀成矿事件。其中川西北若尔盖510铀矿床、512铀矿床等是在志留纪黑色岩系铀的预富集基础...

黑色岩系中铀的矿化事件
答:以寒武系地层为主,其次是震旦系。黔中铀成矿带贵州白马洞504铀矿床、金沙铀矿床、与开阳磷矿和清平磷矿伴生的铀矿化等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陡山沱组等)—寒武系(牛蹄塘组、石冷水组、娄山关组、高台组等)中,与该套震旦纪—早古生代黑色岩系密切相关。白马洞(504)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

晚古生代铀成矿事件
答:西南地区有一组401.3~283Ma铀矿物同位素年龄值,这是晚古生代铀成矿作用的表现。这一个成矿期,与西南地区海西期地质作用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主要有四川米易101铀矿化点(401.3Ma,388.6Ma,)、云南东川铜矿昆阳群落雪组灰岩、白云岩的石山坑铀矿化点(378.3Ma),四川汉源乌斯河凝灰岩中的7102...

早古生代黑色岩系铀的预富集事件
答:大量的成矿年龄值都集中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尤其以新生代为主。另外,若尔盖地区铀矿床伴生元素主要有Ni、Zn、Mo、V、Se、Au、Cu、Co、As、P、S、Ga、Cd等,这是一套黑色岩系地层常见的元素组合。综合上述特征,可以认为,西秦岭的川西北地区的志留纪黑色岩系,是该地区早古生代形成的一个铀的预富...

新元古代铀的成矿事件
答:这次事件代表了古陆的裂解。新元古代时期,在康滇地轴中南段发生重大的构造活动(晋宁-澄江期运动),相当Rodinia古陆形成-裂解转换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该区大型铜矿和铁矿、钨锡矿、铅锌矿成矿时期,也是至今已知的主要的铀矿化时期。康滇地轴中南段铀成矿时代都集中在新元古代,在1000~600Ma年龄范围,...

古-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地层中铀的预富集事件
答:,造成了南北向构造为主干的中元古代褶皱基底构造。在这些地质事件形成的结晶基底构造和褶皱基底构造中,仅仅使铀发生预富集,为以后铀成矿创造了一定条件(胥德恩,1992)。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在西南地区发现晋宁期和更古老的地质事件形成的铀矿床,目前发现的铀矿点也非常少。因此,本书暂时不将古-中元...

铀成矿模式
答:Mg2+、Fe2+、Cu2+、Pb2+、Zn2+、Ca2+、K+、Na+ 等)高度富铀的成矿流体,为铀成矿作用奠定了基础(图9-5)。图9-5 贵东岩体热点铀成矿示意图 在南岭贵东岩体东部,中生代早期区域性构造的交汇加强了热点活动的强度。同时,由 于受热点活动的影响,垂向热动力作用加强,使贵东岩体...

铀矿开采历史
答:中国铀矿成矿时期以中新生代为主,并主要集中在87~45Ma。成矿的先后顺序是:混合岩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据铀矿床矿化类型、成矿时代和大地构造单元中分布特征,划分了东部铀成矿省、天山?祁连山铀成矿省、滇西铀成矿区。并据矿床成因、赋矿围岩和成矿特征将中国主要铀矿床分...

热盖(玄武岩盖)盆地铀矿床成因
答:此盆地是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含铀层产于上白垩系姚家组红色建造。有北东向切穿基底深断裂带。嫩江运动形成大面积玄武岩盖层和辉绿岩墙,由此产生明显的热液作用和铀矿。地层广泛发育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铀石,沥青铀矿成矿。实际上,上述各种矿物蚀变并非单独存在,它们是一个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