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的真正用意

作者&投稿:夷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既来之,则安之”,现代常被用来劝慰别人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其实,“既来之,则安之”的原意是国君招来远人,并加以安抚。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拜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进行军事行动。”

  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家族,这里就是指这个家族中的季康子。

  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小国,鲁国的一个附庸国。据说:它是远古太昊氏的后代。太昊氏,有人认为就是画八卦的伏羲氏。颛臾这个小国,其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八十里,现在还有一个村,叫颛臾村。当时在鲁国境内有不少小国,鲁国先后把它们消灭了。而颛臾因为谨慎小心而幸存下来。鲁哀公时,季康子准备去讨伐颛臾,也就是要消灭它。

  冉有、季路都是孔子的学生。季路就是子路。冉有姓冉名求,字有。他们都是季氏的家臣,因为是孔子的学生,这样重大的事情就向孔子汇报了。

  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先王周天子让它作为东蒙山的祭祀人,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现在的颛臾,城郭的坚固已经接近季氏的封地费城,如果现在不夺取,将来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想要干那件事一定要为他找个理由的人。我听说,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於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了,国家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的德政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要使他安定下来。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萧墙,指国君宫门内的照壁。据说人臣走到这里要肃然起敬,所以称为萧墙。萧墙之内指国君居住的宫廷,隐指鲁国的国君。

  季康子是鲁国的正卿,把持着鲁国的国政。季康子担心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因为颛臾离季康子的封地最近,对他会构成威胁,所以提出要伐颛臾。仗打胜了,季康子的封邑可以扩大;没有打胜,鲁国的军队受到消耗,鲁哀公向他动用武力也就困难些。这就是祸起萧蔷的典故。



~

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答:一、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多指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二、既来之则安之的拼音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三、既来之则安之的出处 春秋孔子的《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四、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的真正用意
答:“既来之,则安之”,现代常被用来劝慰别人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其实,“既来之,则安之”的原意是国君招来远人,并加以安抚。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拜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进行军事行动。”季氏:季孙氏,...

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
答:后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有了变化,现在“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我们多是用来表达既然来了,就安心地待在这里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工作中感觉力不从心,生活中又常常会感觉焦躁不安,即便是在睡觉的时候,都无法安然入睡。 你会发现,你越是想要逃避的东西,它就越会出现。古人常说:“既...

既来之则安之啥意思
答:既来之,则安之,中国俗语,意思是既然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今意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出自《论语·季氏》。出处:《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但既来之,则安之,姑且住下再说。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

“既来之,则安之”本意是什么?
答:释 义: 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出 处: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用 法: 复句式;作状语;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 示 例: 但~,姑且...

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
答:“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在生活中也是经常用到的,表达出一种心境,一种修行,下面是对它的含义和用处的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一、译文 字义:既:已经; 来之:使之来; 安之:使之安。全句译文:他们来了,就得把他们安顿下来,使他们安心。历史演变:可以看出译文,当时的场景应该是由“主人”对“...

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啊?
答: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解释]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典故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0二回:但既来之,则安之,姑且住下再说。[近义词]随遇而安 [反义词]来无影,去无踪 [...

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是什么 既来之则安之的含义是什么
答:1、既来之,则安之意思是既然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今意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2、译文。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3、出处。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
答:【释 义】既:已经。来: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 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1.出 处: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用 法: 复句式;作状语;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 。3.示 例:...

既来之则安之意思
答:清· 尹会 既来之,则安之的反义词: 来无影,去无踪 成语语法: 复句式;作状语;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since you have come; take your ease. 日语翻译: 乗りかかった舟(ふね) 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