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精馏塔内操作是否合理 如何确定精馏塔操作的适宜回流比

作者&投稿:徭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要保证塔压,三点温度,回流比都在设计范围内并且能长时间稳定。
其次还要看做馏出和釜排的样,看是否合格。
如果这些都没问题的话,那塔就是出于正常的运转之中

操作过程中主要看塔顶压力,温度,底部温度,回流比是否能稳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最终要看塔顶、塔底分析将混合物料分馏的程度是否满足生产需要。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化工原理连续精馏实验中如何判断精馏塔的操作已经稳定~

两个标准:一是热源和塔顶的回流都是出于稳定状态,不发生大的波动。
二是塔的压力和温度基本维持稳定,不发生波动,就可以判断为操作稳定了。

确定精馏塔操作的适宜回流比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最小回流比Rmin对应于无穷多塔板数,此时的设备费用过大而不经济。增加回流起初可显著降低塔板数设备费用明显下降,补偿能耗增加,再增加回流比所需理论塔板数下降缓慢,此时塔板费用的减少将不足以补偿能耗的增长。
其次,回流比的增加也将增大塔顶冷凝器和再沸器的传热面积,设备费用反随回流比的增加而上升。
因此,最适宜回流比的数值范围是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一般情况下,最小回流比Rmin为:Rmin=xD-yW/yW-xW。在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使设备费与操作费总和为最小,通常取R=(1.1~2)Rmin。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塔釜加热情况对精馏塔的操作有什么影响,怎样保持正常操作
答:1、影响:塔釜加热对使塔顶气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高,塔釜液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低,对精馏有利。2、操作:控制好加料量,有时还要相应控制进料温度。

精馏操作的三大平衡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进料加在塔的中部,进料中的液体和上塔段来的液体一起沿塔下降,进料中的蒸气和下塔段来的蒸气一起沿塔上升。在整个精馏塔中,汽液两相逆流接触,进行相际传质。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汽相中的难挥发组分转入液相。对不形成恒沸物的物系,只要设计和操作得当,馏出液将是高纯度的易挥发...

在精馏试验中,全回流操作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确定全塔效率?
答:在精馏塔开车操作时,塔顶、塔釜物料浓度均未达到工艺规定要求,不能采出送往下道工序,通过全回流操作,可尽快在塔内建立起浓度分布,使塔顶、塔釜物料浓度在最短时间达到质量要求,解除全回流,补加物料,调整加热蒸汽量,便于顺利向正常生产过渡。确定适宜的回流比的原则是什么?全回流的特点是什么加大...

蒸馏过程单塔操作和多塔操作有什么不同
答:为了降低塔身高度和提高成品浓度,把单塔分做两个塔,分别安装,这就是两塔流程。粗馏塔的作用是将乙醇从成熟醪中分离出来,并排除酒糟。精馏塔的作用是浓缩乙醇和排除大部分杂质。两塔流程又有气相进塔和液相进塔两种型式,气相进塔系粗馏塔发生的酒汽直接进入精馏塔,这种方式生产费用较低,为淀粉质原料厂所采用。

精馏塔操作问题
答:1、这是不是底温已超过低沸点物质的沸点了,不是很确定,仅供参考 2、高沸点物质的纯度增大,低沸点物质含量降低

化工原理精馏问题求答案!!!
答:当进料温度的变化幅度过大时,通常会影响整个塔身的温度,从而改变气液平衡组成。例如:进料温度过低,塔釜加热蒸汽量没有富余的情况下,将会使塔底馏份中轻组份含量增加。进料温度的改变,意味着进料状态的改变,而后者的改变将影响精馏段、提馏段负荷的改变。因此,进料温度是影响精馏塔操作的重要...

精馏塔操作方法
答:不发生大的波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热量平衡和气液平衡。具体方法就是:通过控制塔釜的加热量来控制精馏塔的热源量;通过控制回流温度以及回流量控制塔顶的冷源量;通过温度-压力-组成的对应关系,来控制产品的质量。就这么简单。实际操作中会碰到好多其他的问题,是需要你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总结的。

冷液进料对精馏塔操作有何影响?进料口位置如何确定?
答:流量影响:冷液进料会降低精馏塔的处理能力,冷液的进料流量小。为了保持流量稳定,需要对进料进行加热或者增大进料泵的功率。物质分离效果影响:由于温度变化和流量变化,精馏塔内的物质分离效果会受到影响。为了保持分离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调整,改变加热蒸汽量、调整进料口位置等。2、确定:进料...

精馏塔负荷性能图操作点怎么找
答:精馏塔负荷性能图找操作点操作如下:1、在负荷性能图的五条线中间围起来的区域内,筛板塔操作弹性为1-3,浮阀塔3-8之间。2、在浮阀塔板及舌形塔板的负荷性能图上作出了等效率曲线。

何为精馏?精馏塔操作中要注意哪三个平衡关系?
答:【答案】:由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均匀混合液,在精馏塔中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气相中轻组分由塔底到塔顶逐级提高,液相中重组分浓度由塔项至塔底逐级增浓,从而使混合物分离成较纯组分,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精馏。精馏塔操作中要注意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和汽液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