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精炼答案

作者&投稿:丛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知人论世〗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内容主旨〗 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生动的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通假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通“谪”,发配去守边。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意图。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 〖重点词句〗 1、辍耕之垄上:停止 2、怅恨久之:失望 叹恨 3、苟富贵:倘使(如果) 4、若为佣耕:你 是 5、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6、屯(于)大泽乡:停驻 7、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 8、会天大雨:恰巧 (适逢) 9、举大计亦死:发动 10、等死:同样 11、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 12、天下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 13、今或闻无罪:有人 1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15、吴广以为然:认为 16、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1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胜)又暗中命令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18、吴广素爱人:平常 19、令辱之:让 20、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随从) 2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十分之六七 22、死即举大名耳:干出大名声 2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生来的贵种吗 24、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25、收而攻蕲:收集义军 26、行收兵:行军中 27、比至陈:等到 28、守丞死:郡守的副职 29、号令召三老:封建社会里长官教化的乡官 30、将军身被坚执锐:指亲自作战 31、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答: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 答: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答:何况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王候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答:(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答: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答: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课文理解〗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5、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久矣 8、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9、“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10、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五候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答:(1)抓住时机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 (3)激怒众人 12、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文题目

九年级上册的古文比较少,大概就是以下几篇

21.《陈涉世家》 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

23.《隆中对》 陈寿

24.《出师表》 诸葛亮(这篇是重点)

剩下的都是古诗了、、、

25.词五首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 白居易

月夜 刘方平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

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 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不知道是不是要那几篇小说、、、、

17.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18.杨修之死 罗贯中

19.范进中举 吴敬梓

20.香菱学诗 曹雪芹

就是这些了、、、、、

3. 求【训练三部曲】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答案人教版求【训练三部曲】九年

一、背诵这两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此题意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首诗,并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三、朗诵下面这首诗,并和课文中的两首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琼: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jū 佩玉)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jiǔ 黑色玉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此题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 有关资料 一、译诗 关 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译) 蒹 葭。



~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题目加答案解析
答:写出你克服困难的过程,写一篇450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一、1、简陋 帐篷 湛蓝 飘逸 蕴藏 绽放 炽热 熄灭 蝙蝠 荡漾2.(嫉 )恶如仇 震耳欲( 聋)(诲 )人不倦 乘( 虚 )而入3、(相近) 张牙舞爪 胡思乱想 (相反或相对) 七上八下。 4.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目,带答案的...

人教版六年级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答:孝庄文皇后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世祖顺治即位后,被尊为。 4.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复习题精选(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复习题精选一、状物(一)这棵绣球花株有一尺多高,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就像一棵小树。 那拇指粗的主茎上长三根杈,杈上又长枝,枝枝杈杈上生满碧绿的叶片,就像一把把团扇。

六年级语文简单的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简单 的 急需 谢谢!
答:(一)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

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答:7. 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解析
答:5. 九年级上册语文初中文言文详解与训练答案 《孟子二章》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

八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答案
答:2.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的答案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文言文习题加答案
答:1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一)新人教课标版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文言文阅读答案七上答案
答:7. 《鲍君》的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鲍君(温州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附答案和翻译)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

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答:3. 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的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4分) (一)选择题(10分)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啜泣(chuò) 玷污(zhān) 贪婪(lán) 丰硕(shuò) B.眩目(xuán) 鹤唳( lì) 济南(jì) 风韵(yùn) C.迸溅(bèng) 黄晕(yùn) 朗...

八年级文言文导读精练答案
答:1.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程训练》20课落日的幻觉答案.我忘带了,可以 1.(1)遐 (2)绮 (3)殷 (4)绚 2.C 3.(1)陈情表 太阳快要落山了 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2)李商隐 西下的太阳无限美好,只是再美好,也已接近黄昏时刻 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4.(1)天空中现出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