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天文第五则 幼学琼林翻译

作者&投稿:进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幼学琼林的《岁时》。《天文》翻译~


【原文】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履端为首祚;人日是灵辰;献椒花颂,为祝遐龄;饮屠苏酒,可除疠疫。

新正曰首春,去年曰客岁。火树银花合,言灯节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谓金吾之放夜。

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 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为春社。寒食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是夏至第三庚。

孟夏乃为麦秋,端午是为蒲节。六月六日,节名天贶;五月五日,序届天中。

竞渡端阳,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二社燕鶏豚,群饮治聋之酒;七夕会牛女,家穿乞巧之针。

月朗中秋,唐帝神游于月府;九月风高,孟生落帽于龙山。

汉人蜡祭曰腊,故称十二月为腊;秦皇御讳曰政,故读正月为征。

东方曰大皞,乘震而司春,故春曰青帝。南方曰炎帝,居离而司夏,故夏曰赤帝;西方曰少皞,当兑而司秋,故秋曰白帝;北方曰颛顼,乘坎而司冬,故冬曰黑帝。中央属土,黄帝乘权。

夏至一阴生,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日晷初长。

冬至而葭灰飞,立秋而梧叶落。月光都尽曰晦,月光复苏曰朔,半圆半缺曰弦,月与日对曰望。

初一为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哉生魄。

翌日诘朝,皆言明日;吉时谷旦,悉是良辰。

片晌即云片时,日曛乃云日暮。畴昔,曩者,俱前日之称;昧爽黎明,皆将曙之谓。

月分三瀚,学足三余;以术愚人,朝三暮四;为学求益,日就月将。

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顚倒。

自愧无成,曰虚延岁月;与人偶语,曰少叙寒暄。

到处人情冷暖;从来世态炎凉。衰周无寒岁,暴秦无燠年。

泰阶平曰太平,时序和曰玉烛。岁歉曰饥馑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

唐世凶年,醉人为瑞;梁时俭岁,野莩堪怜。丰年玉,荒年谷,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物用之腾贵。

春祈秋报,农父之常规;夜寐夙兴,士人之勤事。

韶华不再,学者惟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译文】
爆竹一声除旧岁,新的一年又来临了;门上换上了新的桃符,以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日是元旦称为首祚。正月初七日是人日称作灵辰;元旦将椒花酒献给君王,是借此祝颂他长寿。请乡邻朋友喝屠苏酒,可以驱除瘟疫百病。

新正别名首春,去年则称客岁;火树银花合,是形容元宵节的灿烂辉煌;星桥铁销开是说元宵节这一天开禁,放下吊桥听任城内外游人自由往来观赏灯火。

二月初一是中和节,三月初三日为上已春浴之时。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节,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叫做春社;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初伏日则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四月麦熟所以称为麦秋;端午日饮菖蒲酒所以又称为蒲节;六月初六日是天贶节;五月五日称为天中节。

端午节龙舟兢渡,以悼念溺水身死的屈原;重阳节登高山揷茱萸饮茱萸酒,是效法桓景避灭的故事。

春秋二社日,家家户户杀猪宰鶏祭祀土地公神,大家争饮可以医治耳聋的酒。七月初七牛郎织女渡河相会,妇女在庭院摆上香案,祭拜七娘妈乞求得到织布绣花的巧技术。

中秋之夜月光分外清朗,唐明皇梦游月宫;重阳节登龙山,山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上。

汉人每年岁终祭神称为腊,因此至今日皆称十二月为腊月。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秦人避讳读正为征,后世便沿用此例读正月为征月。

掌管东方的神称做太皞,乘震位而司春令,震属木而木旺于春色青,故又名青帝;掌管南方的神称做炎帝,居离位而司夏令,离属火而火旺于夏色赤,故又称为赤帝;掌管西方的神称做少皞,当兑位而司秋令,兑属金而金旺于秋色白,故又称为白帝;掌管北方的神称做颛顼,乘坎位而司冬令,坎属水水旺于冬色黑,故又称为黑帝;四方的中央属土,土旺于四时色黄,所以中央属于黄帝当权。

夏至节气一过,阴气就启动了,白天的时间渐渐短了;冬至节气一到,阳气就动了起来,太阳的影子慢慢的长了起来。

一到冬至阳气初动,葭灰就会飞了起来;立秋一到梧桐树上的叶子,才会纷纷飘落下来。完全没有月亮叫做晦,月光从无到有叫做朔,月亮一半圆一半缺叫做弦,月亮和太阳每到十五日便遥遥相对,彼此都能看得见对方,所以称为望。初一的月亮像死灰一样,所以叫做死魄;初二的月亮稍微有一点微光,所以叫做旁死魄;初三的月亮才生出光来,所以叫做哉生明;十六的月亮开始有了残缺,所以叫做哉生魄。

翌日、诘朝都是明天的别称;吉时、谷旦都是好时辰吉祥的日子。

片晌是说片刻的时候,日曛是说天将要晚的样子;畴昔、曩者都是前日的别称,昧爽、黎明都是天将破晓的时候。

一个月的时光分为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称为中浣,下旬十日称为下浣。做好学问要充分利用三余的时间,夜晚是白昼之余,冬季是一年之余,下雨天是晴天之余。诈术可以欺人,譬如狙公饲狙的朝三暮四;为学要求日益进步,须如诗经上说的日就月将。

点起了灯来继续日间尚未完成的工作,形容日夜辛劳。俾昼作夜是说把白天和夜晚的作息弄顚倒了。

一事无成而自觉惭愧,可以说成虚延岁月。与人交谈讲一些客套话,则称为少叙寒暄。

趋炎附势羡富嫌贫,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是最可憎的表现。东周末年政治宽松,周王室太懦弱了,人民感觉不到寒冷的年代。秦始皇太凶残了,人民感觉不到温暖的岁月。

泰阶的星宿平正,象征国泰民安称为泰平。四时平和风调雨顺则称为玉烛。年岁荒歉叫做饥馑之岁,年岁丰收叫做大有之年。

唐德宗时遇荒年,路上看见一个醉汉,人们便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梁惠王时遇大荒灭,城郊野外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实在很可怜。丰年玉、荒年谷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的珍贵。柴薪贵如桂花,食物的价钱贵如白玉,则用来比喻物价腾涨到了极点。

春耕时祭神是祈求农作物能丰收,秋收后祭神是报答神明的庇佑,这是农民一定要做的习俗。夜深了才去睡觉,一大早就爬起来,是说读书之人应当勤勉作事。

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再回头,读书人理当珍惜光阴;日月时光容易流逝,有志之士应该及时努力。





【原文】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乃皓魄之精华。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为滕六。焱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飞六出,预兆年丰;日上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识见甚疏;吴牛喘月,嘲人畏惧太过。

望切有若云霓,恩深莫如雨露;参商二星,每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羿妻奔于月窟,号为嫦娥;傅说死后精神,托于箕尾。

戴月披星,谓奔驰于早夜;栉风沐雨,谓劳苦于风尘。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谓阳春有脚。

馈物致敬,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援之恩曰再造,颂再生之德曰二天;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寥落,雷同谓言语相符。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赵盾如夏日之可畏,赵衰如冬日之可爱。

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须当爱日。

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致召夫景星庆云之祥。

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

箕风毕雨,比庶民之愿欲不同;风虎云龙,拟诸臣之会合不偶。

雨旸时若,系是休征;天地交泰,斯称盛世。




【译文】
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份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

太阳、月亮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并称为七政。天、地和人合称为三才。太阳是众多阳气的宗主,月亮是太阴的精华象征。

长虹又称为螮蝀,是天地之气交汇浸淫而形成的;月宫里的蟾蜍,是月亮的精华所凝聚而成的。

风将要扬起的时候,石燕就成群的飞起;天将要下雨的时候,商羊(一足鸟)就会出来飞舞。

盘旋屈曲的狂风,仿佛弯曲的羊角,闪烁的电光划破长空,如同雷神挥动着鞭子;青女是主管降霜的神灵,素娥就是嫦娥,也是月亮的别名。

雷部里行动敏捷且能迅走如飞的鬼叫做律令,专管雷雨推车的女孩叫做阿香。世人称云神为丰隆,雪神为滕六,欻火和谢仙都是掌管雷火的神祈,飞廉、箕伯则是风神。

列缺是照耀电光的神灵,望舒为月宫里的御车之神;甘霖和甘澍都是指及时雨;玄穹和彼苍都是上天的通称。

飘飞下来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可以用来预卜年岁的丰收;太阳升起已有三竿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

蜀地(四川)因山高少日,所以当地的狗看见太阳,就对着太阳狂吠,是比喻人见识太少,少见多怪。

吴(江苏)地的水牛看见月亮便气喘吁吁,用来嘲笑世人恐惧的太过分了。

期盼之心殷切,好比大旱之年企盼天空的云霓;恩泽深厚,如同万物得到雨露的滋润;参星与商星此出彼没,永远没有机会相见;牛郎和织女隔着银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相会一次。

后羿的妻子嫦娥成仙后升天,飞奔到月宫里;殷高宗的贤相传说,他死了以后其精神寄托在箕、尾二星之间。

披星戴月是说早晚不停的奔波,整日操劳非常艰苦;栉风沐雨是说奔波在外,不避风雨的辛苦经营。

事情在无意中完成好像浮云的无心出岫;恩泽广泛的施行,好像阳春滋长着万物一样。

送礼物给人家,要自谦说聊表献曝的诚意;托人挽转情势,要说全靠您的回天之力。

感谢他人援救的恩情叫做再造;称颂再生的德泽叫做二天。看似坚固,实则容易消亡的情势或权力,好像冰山见到太阳一样;事物悬殊极大,相去甚远如同天和地一样,可称为天壤之别。

贤德之人因稀少罕见,比喻为早晨的星星;之云亦云,所说的言语都相似,则用雷同来形容。

心里太过忧虑,好像杞人担心天要塌下来一样;做事不自量力,和夸父追逐太阳一样毫无差别。

赵盾之为人,如夏日的太阳一样,威猛似火使人害怕。赵衰待人和蔼,如冬日的阳光一样和蔼可亲。

汉朝山东地方有一孝妇窦氏含冤而死,上天因而震怒,三年都不下雨;战国时候邹衍被屈捕下狱,六月的盛暑天气,忽然飞起霜来;杀父之仇必报,不愿和仇人共同站立在天地之间;为人子女者应尽孝道,要珍惜父母健在时,能诚心奉养父母的日子。

太平盛世之时,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快乐的嬉游;太平时期有才德的皇帝能感召上天,而出现景星、庆云等各种详瑞的景象。

夏朝时大禹平治水患,功劳齐于天地,使上天接连着下了三天黄金雨;孔子编纂了春秋和孝经这两部书,赤虹从天而降化为黄玉。

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比喻百姓的愿望各有不同;虎啸生风、龙腾生云,说明了君臣的会合相辅并不是偶然的。

晴雨适宜应时而至,这是吉庆福禄的好征兆。天地融和通畅,万事亨通便称得上是太平盛世。




就是这个啦! 你上这个网去找 有全部的翻译http://www.dfg.cn/gb/chengjing/jxkch/yxql/yxql-01-1.htm

翻译:
蜀地(四川)因山高少日,所以当地的狗看见太阳,就对着太阳狂吠,是比喻人见识太少,少见多怪。 吴(江苏)地的水牛看见月亮便气喘吁吁,用来嘲笑世人恐惧得太过分了。
期盼之心殷切,好比大旱之年企盼天空的云霓;恩泽深厚,如同万物得到雨露的滋润;参星与商星此出彼没,永远没有机会相见;牛郎和织女隔着银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相会一次。
后羿的妻子嫦娥成仙后升天,飞奔到月宫里;殷高宗的贤相傅说,他死了以后其精神寄托在箕、尾二星之间。
披星戴月是说早晚不停地奔波,整日操劳非常艰苦;栉风沐雨是说奔波在外,不避风雨地辛苦经营。 事情在无意中完成好像浮云的无心出岫;恩泽广泛的施行,好像阳春滋长着万物一样。
送礼物给人家,要自谦说聊表献曝的诚意;托人挽转情势,要说全靠您的回天之力。 感谢他人援救的恩情叫做再造;称颂再生的德泽叫做二天。看似坚固,实则容易消亡的情势或权力,好像冰山见到太阳一样;
事物悬殊极大,相去甚远如同天和地一样,可称为天壤之别。 贤德之人因稀少罕见,比喻为早晨的星星;人云亦云,所说的言语都相似,则用雷同来形容。 心里太过忧虑,好像杞人担心天要塌下来一样;做事不自量力,和夸父追逐太阳一样毫无差别。
原文: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廖落,雷同谓言语相符。 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回。
此文出自明末·程登吉所著的《幼学琼林》《天文》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作者简介: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为《幼学琼林》的编撰者,其《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此书亦叫《成语考》,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邱浚)。
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天文第五则
答:幼 学 琼 林 一、天 文 【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乃皓魄之精华。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
答: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一·天文。【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译文】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份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原文】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

那个知道〈幼林琼学〉全文翻译哦?
答:天文篇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天地未形成前的)元气刚刚被破开,天地就初步形成了。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轻而清透的元气上浮形成天,比较重而浑浊的元气凝聚成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月和五星(金木水火土)叫做“七政”,天地人叫做“三才(三种有能...

求《幼学琼林》关于刘宽的原文和译文
答: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为春社。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四月乃是麦秋,端午却为蒲节。六月六日,节名天赐;五月五日,序号天中。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五戊鸡豚宴社,处处饮治聋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中秋月朗,明皇神游...

幼学琼林全文带拼音及解释
答:幼学琼林 · 卷一 · 天文 混沌 (hùn dùn) 初 (chū) 开 (kāi) ,乾坤 (qián kūn) 始 (shǐ) 奠 (diàn) 。气 (qì) 之 (zhī) 轻 (qīng) 清 (qīng) 上浮 (shàng fú) 者 (zhě) 为 (wéi) 天 (tiān) ,气 (qì) 之 (zhī) 重 (zhòng) 浊 (zhuó) 下 (...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一句一翻译
答:《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如下: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太阳之精,月为太阴之精,星为五行之精。解释: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重浊的元气向下...

幼学琼林 全集
答:《幼学琼林》及解释(卷一)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混沌: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元气状态。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气:指元气。凝:结也。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三才:三种有能力的事物。古人认为,天能覆物,地能载物,而...

幼学琼林全文及翻译
答:,幼学琼林》在线阅读,天文 地舆 时序 武职 祖孙父子 兄弟 夫妇,叔侄 师生 朋友宾主 婚姻 外戚 老幼寿诞,身体 衣饰 人事 饮食 器用 珍宝 贫富,疾病死丧 科第 制作 技艺 讼狱 释道鬼神 鸟兽 花木, 文学形式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

幼学《琼林》全文解释及译文是什么?
答:幼学《琼林》的介绍 琼林原名平林,由美人山双乳峰俯瞰此地,则呈现一片森林,故起名为“平林”。琼林在明、清两代人才辈出,一里之地,出了进士六人、举人七人、贡生十五人,武将六人,文臣武将人才辈出,并以忠孝廉节事迹多著称。澎湖第一位进士蔡廷兰即是祖籍琼林。由于明代前后出了三位进士:蔡...

小古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的翻译
答:《幼学琼林》作者:明末程登吉,字允升。原文: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北京原属幽燕,金台乃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浙江系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郡,又号吴皋。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