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的故事,有大无畏精神的30字 谁知道先秦历史,文学著作中的寓言故事

作者&投稿:宣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40年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濛江东边大森林进发,但不幸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寇的包围圈里,与敌人周旋五天以后还没突围,这时情况危急,杨靖宇果断的叫大家分开走。杨靖宇把战友安顿好后,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23日凌晨,杨靖宇不幸被敌人的坐探发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靖宇丝毫没有动摇,杨靖宇负了重伤,他毅然决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壮烈牺牲了。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优秀的中华儿女走向抗日前线。

我国寓言文学最发达的时期是?~

先秦
我国寓言文学历史悠久,自先秦以来名家辈出,脍炙人口的寓言精品佳作灿若繁星。包含于先秦文学史中的许多寓言,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世代流传,早已变成了成语,为人们广泛应用。

江一以“狐假虎威”对楚宣王问,苏代以“鹬蚌相持”止赵惠王伐燕,孟子以“揠苗助长”阐明他的养气说,韩非以“黑牛而白题”(《解老》)来解说老子“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庄子以“浑沌凿窍”(《应帝王》)阐明必须顺应自然,以“望洋兴叹”(《秋水》)阐明他的道是无与伦比的。韩非子以“入涧必死”(《内储说上》),说明信赏必罚,行法无赦;以“郑人买履”(《外储说左上》)、“守株待兔”(《五蠹》),说明“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愚蠢;以“狗猛酒酸”(《外储说右上》),说明臣亲幸、贤者无以进身的危害。《吕氏春秋》用“网开三面”(《异用》)批判暴政而歌颂仁德,“掣肘难书”(《具备》)说明为君者必须放手信任下属,使之有职有权,等等。
  季梁以“南辕北辙”(《魏策》)劝止魏王伐赵,陈轸以“画蛇添足”(《齐策》)劝止昭阳攻齐等等。
  同一观点,可以用几个寓言去说明;同一个寓言,又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讽刺墨守成规,韩非子有“守株待兔”和“郑人买履”,《吕氏春秋》有“刻舟求剑”。类同“庖丁解牛”的故事,在《管子》中用来说明攻敌用兵可乘虚而入;在《庄子》中则用以说明处世要顺应自然,避开矛盾;在《吕氏春秋》中又用来说明精神专注可通于异物;今天则用它来说明按客观规律办事可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庄子写触蛮之战,反映统治者为了争城夺地而造成“伏尸百万”的严重后果;“月攘一鸡”,见贪婪的本性不改;“涸辙之鲋”(《庄子?外物》),说明统治者见死不救;“见金不见人”(《列子?说符》)、“澄子亡衣”(《吕氏春秋?淫辞》),讽刺利令智昏者;“井底之蛙”(《庄子?秋水》),讥讽浅见之人的盲目自满。
   《庄子》中螳螂“怒其臂以当车辙”(《人间世》),丑妇“捧心而颦其里”(《天运》),寿陵余子“匍匐而归”(《秋水》),等等。
  《庄子》引“龙颔得珠”后说:“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粉夫!”(《列御寇》)。《韩非子》引“郢书燕说”后说:“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外储说左上》),《战国策》引“画蛇添足”后,陈轸告昭阳:“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
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
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抗日英雄的故事30字
答:1、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2、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

抗日战争英雄的故事20字越简洁越好
答: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5、炸碉堡——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

抗日英雄的故事,有大无畏精神的
答: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

抗日英雄的故事,有大无畏精神的30字
答:23日凌晨,杨靖宇不幸被敌人的坐探发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靖宇丝毫没有动摇,杨靖宇负了重伤,他毅然决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壮烈牺牲了。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优秀的中华儿女走向抗日前线。

抗战英雄故事 100,200字
答:1、佟麟阁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佟麟阁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2、赵尚志 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

狼牙山五壮士的主旨
答:《狼牙山五壮士》的主旨是:文章通过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赞扬了抗日英雄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狼牙山五壮士》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是: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连队转移和国民撤退,毅然引敌人走上绝路,与他们诛死搏斗,最后跳下悬崖英勇牺牲。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翼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准备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五个战士一边猛击敌人一边诱敌上山,崎岖的山路上满是敌人的尸体。

抗日英雄有哪些故事?
答:在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时却选择了一条通往棋盘陀的绝路。在顶峰战斗到弹尽粮绝之时,他们毅然决然地从峰顶跳下悬崖的动人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志士奋勇杀敌、壮烈豪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英雄气概。

抗日英雄人物事迹简介
答:1、刘胡兰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