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然食品文言文,古代有形容天然传统食品的文言文,有多少 形容食物鲜美的古文

作者&投稿:宰父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豆粥》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宋]林洪
林洪,字龙发,号可山。福建泉州人。宋绍兴间进士。林逋七世孙。
林洪青年时代游读于杭州,想在江浙一带跻身士林,却受到排挤打击。有一次,他谈及自己是林逋七世孙,却被那些自命学识渊博的诗翁们讥讽,甚至有人还作诗云:“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但清施鸿保《闽杂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林则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亲自主持重修杭州孤山林和靖墓及放鹤亭、巢居阁等古迹,发现一块碑记,记载林和靖确有后裔。据施鸿保分析,林和靖并非不娶,而是丧偶后不再续娶,自别家人,过着“梅妻鹤子”的隐居生活。【按:《宋史》卷四五七:“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尝自为墓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宥子大年,颇介洁自喜,英宗时,为侍御史,连被台移出治狱,拒不肯行,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蕲州,卒于官。”古人最重香火,逋或过继兄子为其后也。】《闽杂记》还引南宋与林洪同时代的诗人施枢《读林可山西湖衣钵诗》云:“梅花花下月黄昏,独自行歌掩竹门;只道梅花全属我,不知和靖有乃孙。”施枢认为,林洪自称是林和靖七世孙没有错,可是当时林洪势孤,又受到江浙士林的白眼,一直抬不起头来,流寓江淮一带二十年。林洪《山家清供·鹅黄豆生》云:“仆游江淮二十秋。”林洪善诗文书画,着有《西湖衣钵集》、《文房图赞》;收入《千家诗》的诗有《宫词》二首、《冷水亭》一首;他还常游园作画为乐。林洪对园林、饮食也颇有研究。着有《山家清供》二卷和《山家清事》一卷,常被后人引述。《山家清供》论述了闽菜的历史源流,是我国宝贵的烹饪文化遗产。《山家清事》则记述山林清雅的玩赏娱乐项目。

《山家清供》一卷。宋林洪撰。中国古代论诗的著作中,《山家清供》可谓是一本奇书。说它奇,因为它在专述宋人山家饮馔,记载近百种“清供”的制法后,大量地征引有关唐宋诗歌中的名句,其意旨在以“山林之味”贬抑“庸庖俗饤”,以“被褐怀玉”之士的“山舍清谈”,贬抑“贵公子”的“金谷之会”。论“清供”诗,不以诗人仅仅为“口腹之奉,而描写其寓意所在,称美诗人自甘藜藿,不羡轻肥”。林洪之所以把诗与“山家清供”联系起来,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生活态度有关。他生逢乱世,效仿前代高士隐逸山林,观其文字,不同一般的论诗作品,其重点不在诗文技法的探究,而在于对诗人品节与诗歌作品之间关系的探迹。如他在“青精饭”一节中,论及李白、杜甫时说:“当时才名如杜李,可谓切于爱君忧国矣,夫乃不使之壮年以行其志,而使之俱有青精、瑶草之思。”此外,《山家清供》还记载了苏轼食“玉糁羹”、“碧筒酒”,文同煨“傍林鲜”、杨万里餐“蜜渍梅花”等等,其用意都在借此说明这些诗人由于报效无门、用武无地而思慕山水,表现其高洁的品节。由此可见,林洪论诗,比较注重诗人的生活背景,以此来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及其意义。与此相联系,林洪认为读诗须见闻广博,他说:“君子耻一物不知,必游历久远,而后见闻博。读坡诗二十年,一日得之,喜可知矣。”(哈哈儿整理制作)【按:哈哈儿此本虽较网上他本为优,然亦不无疏漏,因略作校注云。】

青精饭

青精饭,首以此,重谷也。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按:此他电子本异文,苦无纸本校雠,姑以小字出之,以俟博雅者。后同。】即青精也。采枝叶捣汁浸米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干,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久服益颜延年。仙方又有青精石饭,世未知石为何也。按《本草》:用赤石脂三斤、青粱米一斗,水浸,越三日,捣为丸,如李大,日服三丸,可不饥。是知石即石脂也。二法皆有据,第以山居供客,则当用前法;如欲效子房辟谷,当用后法。读杜诗,既曰:“岂无青精饭,令我颜色好。”又曰:“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当时才名如杜李,可谓切于爱君忧国矣。夫乃不使之壮年以行其志,而使之俱有青精、瑶草之思,惜哉!【按: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一引《学林新编》云:“《赠李太白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注诗者曰:‘《梁书·安成康王秀传》:或橡饭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墙艾席,乐在其中。’某按青菜为羹,谓之菁羹,《字书》:‘菁,蔓菁也。’《书》所谓菁茅,《礼》所谓菁蒩,即此物也。子美诗盖用道书中陶隐居《登真诀》有干石青精□【字左饣右迅】饭。□音迅,谓飡也。其法即南烛草木浸米蒸饭,暴干,其色青如黳珠,食之可以延年却老,此子美所谓青精饭也。《神农本草》木部有南烛枝叶,人服,轻身长年,令人不饥,益颜色,取汁炊饭,名为乌饭,又名黑饭草。在道书谓之南烛草木,在《本草》谓之南烛枝叶,盖一物也。以菁羹为青精,则误甚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杜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青精饭,一名南天烛,又曰墨饭草,以其可染黑饭也,道家谓之青精饭,故《仙经》云‘服草木之正,气与神通;食青烛之津,命不复陨’,谓此也。”近人郭白阳《竹间续话》卷三:“《八闽通志》载:民俗取南烛木茎叶捣碎,清米为饭,染成绀青色。谓日进一合,可以延年,曰青精饭。按:莆俗是日采枫树花渍米,为青饭,不用南烛木。”】

碧涧羹

芹,楚葵也,又名水英。有二种:荻芹取根,赤芹取叶与茎,俱可食。二月三月作羹时采之,洗净,入汤灼过,取出,以苦酒研芥子,入盐少许,与茴香渍之,可作葅。惟瀹而羹之者,既清而馨,犹碧涧然。故杜甫有“香芹碧涧羹”之句。或者谓芹,微草也,杜甫何取焉而诵咏之不暇?不思野人持此,犹欲以献于君者乎!

苜蓿盘

开元中,东宫官僚清淡,薛令之为左庶子,以诗自悼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滑,羹稀箸易宽。以此谋朝夕,何由保岁寒?”上幸东宫,因题其旁,有“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之句。令之皇恐,谢病归。每诵此诗,未知为何物。偶同宋雪岩伯仁访郑墅钥,见所种者,因得其种并法。其叶绿紫色,而茎长(一作“实”)或丈(一作“尺”)。采,用汤焯油炒,姜、盐如意,羹、茹皆可。风味本不恶,令之何为厌苦如此?东宫官僚,当极一时之选,而唐世诸贤见于篇什,皆为左选。令之寄兴,恐不在此盘。宾僚之选,至起“食无鱼”之叹,上之人乃讽以去,吁,薄矣!【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薛令之,闽中长溪人,神龙二年及第,累迁左庶子。时开元东宫官僚清淡,令之以诗自悼,复纪于公署曰:‘朝旭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余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何以谋朝夕,何由保岁寒?’上因幸东宫览之,索笔判之曰:‘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令之因此谢病东归。诏以长溪岁赋资之,令之计月而受,余无所取。”○《战国策·齐策》:“(冯谖)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考亭蔊

考亭先生每饮后,则以蔊菜(一作“茎”)供。蔊,一出于盱江,分于建阳;一生于严滩石上。公所供,盖建阳种,集有《蔊诗》可考。山谷孙崿,以沙卧蔊,食其苗,云生临汀者尤佳。

太守羹

梁蔡遵(按:当作“撙”)为吴兴守,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世之醉醲饱鲜而怠于事者视此,得无愧乎!然茄、苋性皆凝(一作“微”)冷,必加芼姜为佳耳。
冰壶珍

太宗问苏易简曰:“食品称珍,何者为最?”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太宗笑问其故。曰:“臣一夕酷寒,拥炉烧酒,痛饮大醉,拥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见残雪中覆有齑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满饮数缶。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脂,殆恐不及。屡欲作《冰壶先生传》记其事,未暇也。”太宗笑而然之。后有问其方者,仆答曰:“用清面菜汤浸以菜,并消醉渴一味耳。或不然,请问之冰壶先生。”

蓝田玉

《汉·地理志》:蓝田出美玉。魏李预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往蓝田,果得美玉璞七十枚,为屑服饵,而不戒酒色。偶疾笃,谓妻子曰:“服玉必屏居山林,排弃嗜欲,当大有神效。而吾酒色不绝,自致于死,非药过也。”要之,长生之法,能清心戒欲,虽不服玉,亦可矣。今法:用瓠一二枚,去皮毛,截作二寸方片,烂蒸以食之。不烦烧炼之功,但除一切烦恼妄想,久而自然神气清爽,较之前法差胜矣。故名法制蓝田玉。

百合面

春秋仲月,采百合根曝干捣筛,和面作汤饼,最益血气。又蒸熟,可以佐酒。《岁时广记》:二月种,法宜鸡粪。《化书》:山蚯化为百合,乃宜鸡粪。岂物类之相感哉?【按:《神农本草经》:“百合,味甘平,生川谷。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农政全书》引《四时类要》曰:“二月种百合,此物尤宜鸡粪。每坑深五寸,如种蒜法。”】

栝蒌粉

孙思邈法:深掘大根,厚削至白,寸切,水浸,一日一易,五日取出,捣之以力,贮以绢囊,滤为玉液,候其干矣,可为粉食。杂粳为糜,翻匙雪色,加以奶酪,食之补益。又方:取实,酒炒微赤,肠风血下,可以愈疾。【按:《尔雅·释草》:“果臝之实栝楼。”郭注曰:“今齐人呼之为天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栝蒌似瓜,愚者食之。”《淮南子·时则训》:“孟夏之月……王瓜生。”高诱注:“王瓜,栝楼也。”五代丘光庭《兼明书·礼记·王瓜》:“《月令》:立夏之后十日王瓜生……王瓜即栝楼也。栝楼与王瓜形状藤叶正相类,但栝楼大而土瓜小耳。以其大于土瓜,故以王字别之,《尔雅》诸言王者,皆此类也。”○《神农本草经》:“栝楼,一名地楼,味苦寒,生川谷。治消渇、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孙思邈《千金方》卷二一“栝楼粉治大渴秘方”:“深掘大栝楼根,厚削皮至白处止,以寸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瘥止。”】
素蒸鸭(又云卢怀仅事)
  郑余庆有亲朋晨至,敕令家人曰:“烂蒸去毛,勿拗折项。”客意鹅鸭也。良久,乃蒸葫芦一枚耳。今岳倦翁珂《书食品付庖者》诗云:“动指不须占染鼎,去毛切莫拗蒸壶。”岳,勋阀也,而知此味,异哉!【按:唐《玉泉子》:“郑馀庆清俭有重德,一日,忽召诸朋朝官数人会食。众皆朝僚,以故相重望,皆凌晨诣之。至日高,馀庆方出。闲话移时,诸人皆枵然。馀庆呼左右曰:‘处分厨家,烂蒸去毛,勿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逡巡,舁抬盘出,酱醋亦极香新,良久就食,人前下粟米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相国食美,诸人强进而罢。”○岳珂,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人。寓居嘉兴。岳飞之孙,岳霖之子。故曰“勋阀”。】

黄精果(附饼茹)

仲春深釆根,九蒸九曝,捣如饴,可作果食。又细切一石,水二石五升,煮去苦味,漉入绢袋压汁,澄之,再煎如膏,以炒黑豆、黄米,作饼约二寸大。客至,可供二枚。又釆苗,可为菜茹。隋羊公服法:芝草之精也,一名仙人余粮。其补益可知矣。

傍林鲜

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文与可守临川,正与家人煨笋午饭,忽得东坡书,诗云:“想见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不觉喷饭满案,想作此供也。大凡笋贵甘鲜,不当与肉为友。今俗庖多杂以肉,不思才有小人,便坏君子?“若对此君成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东坡之意微矣。

雕菰饭

雕菰叶似芦,其米黑,杜甫故有“波翻菰米沉云黑”之句,今胡穄是也。曝干砻洗,造饭既香而滑。杜诗又云:“滑忆雕菰饭”。又会稽人顾翱,事母孝,母嗜雕菰饭,翱常自采撷。家濒太湖,后湖中皆生雕菰,无余草,此孝感也。世有厚于奉己,薄于奉亲者,视此宁无愧乎?呜呼!孟笋王鱼,岂偶然哉。
煿金煮玉

笋取鲜嫩者,以料物和薄面,拖油煎煿,如黄金色,甘脆可爱。旧游莫干,访霍如庵正夫,早供以笋切作方片,和白米煮粥,佳甚。因戏之曰:此法制惜精气也。济颠《笋疏》云:“拖油盘内煿黄金,和米铛中煮白玉”,二者兼得之矣。霍,北司贵公也,乃甘山林之味,异哉!

土芝丹(小者土栗)

芋之大者名土芝。大者裹以湿纸,用煮酒和糟涂其外,以糠皮火煨之,候香熟取出,安坳地内,去皮温食。冷则破血,用盐则泄精,取其温补,名“土芝丹”。昔懒残师正煨此牛粪火中,有召者,却之曰:“尚无情绪收寒涕,那得工夫伴俗人。”又居山人诗云:“深夜一炉火,浑家团圞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其嗜好可知矣。小者曝干入瓮,候寒月,用稻草盦熟,色香如栗,名“土栗”,雅宜山舍拥炉之夜供。赵两山汝涂诗云:“煮芋云生钵,烧茅雪上眉。”盖得于所见,非苟作也。

柳叶韭(温无毒,归心安五脏,又名藿)

杜诗“夜雨剪春韭”,世多误为剪之于畦,不知剪字极有理。盖于炸时必先齐其本,如烹薤“圆齐玉箸头”之意。乃以左手持其末,以其本竖汤内,少剪其末。炸,弃其末,只炸其本,带性投冷水中,出之,甚脆。然必竹刀截之韭菜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能利小水,治淋闭。又方:采嫩柳叶少许同炸,尤佳,故曰“柳叶韭”。
松黄饼

暇日过大理寺访秋岩陈评事介,留饮,出二童,歌渊明《归去来辞》,以松黄饼供酒。陈方巾美髯,有超俗之标。饮边味此,使人洒然起山林之兴,觉驼峰、熊掌皆下风矣。春采松花黄和蜜模作饼,如鸡舌、龙涎状,不惟香味清甘,亦自有所益也。

宿蒸饼,薄切,涂以蜜,或以油,就火上炙,铺纸地上散火气,甚松脆,且止痰化食。杨诚斋诗云:“削成琼叶片,嚼作雪花声。”形容尽善矣。

凫茨粉

凫茨可作粉食,甘滑异于他粉。偶天台陈梅庐见惠,因得其法。凫茨,《尔雅》一名芍。郭云:“生下田,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而黑。”即荸荠也。采以曝干,磨而澄滤之,如绿豆粉法。后读刘一止《非有类稿》,有诗云:“南山有蹲鸱,春田多凫茨。何必泌之水,可以疗我饥。”信乎可以食矣。【按:《尔雅·释草》:“芍,凫茈。”郭注:“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而黑色,可食。”○刘一止,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人。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

檐卜煎(又名瑞木煎)

旧访刘漫塘宰,留午酌,出此供,清芳极可爱。询之,乃栀子花也。采大者,以汤灼过,少干,用甘草水和稀面,拖油煎之,名“檐卜煎”。杜诗云:“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今既制之,清和之风备矣。【按: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陶真白言:栀子翦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檐卜花也。”《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三十七:“禅友者,薝卜也。”薝卜花即栀子花,又称“禅友”。宋王十朋《栀子花》:“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国。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卮子》(集解)引苏颂曰:“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说即西域薝卜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南人竞种以售利。”刘宰,字平国,金坛人。绍熙元年进士。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杜甫《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蒿蒌菜(蒿鱼羹)

旧客江西林谷梅山房子少鲁,号谷梅山房书院,春时多食此。采嫩茎去叶,汤灼,用油、盐、苦酒沃之为茹;或加以肉燥,香脆良可爱。后归京师,春辄思之。偶遇李竹野制机伯恭临,以其江西人,因问之。李云:“《广雅》名蒿蒌,生下田,江西用以羹鱼。陆《疏》云:叶似艾,白色,可蒸为茹。即《汉广》‘言刈其蒌’之‘蒌’矣。山谷诗云:‘蒌蒿数箸玉横簪’。”及证以诗注,果然。李乃怡轩之子,尝从西山问宏辞,多识草木,宜矣。【按:《楚辞·大招》:“吴酸蒿蒌,不沾薄只。”王逸《章句》:“蒿,蘩草也。蒌,香草也。《诗》曰:‘言采其蒌’也。……言吴人善为羹,其菜若蒌,味无沾薄,言其调也。”洪兴祖《补注》:“蒌,蒿也,叶似艾,生水中,脆美可食。”○“制机”或当作“制置”,指制置使也。】

玉灌肺

真粉、油饼、芝麻、松子、胡桃,莳萝,六者为末拌和,入甑蒸熟,切作肺样块,用辣汁供。今后苑名曰“御爱玉灌肺”。要之,不过一素供耳。然以此见九重崇俭不嗜杀之意,居山者岂宜侈乎!

元修菜

东坡有巢故人《元修菜》诗,每读“豆荚圆而小,槐芽细而丰”之句,未尝不冥搜畦垄间,必求其是。时询诸老圃,亦罕能道者。一日,永嘉郑文干自蜀归,过梅边,首叩之,答曰‘蚕豆’,即踠豆也,蜀人谓之巢菜。苗叶嫩时可采以为茹。择洗,用真麻油热炒,乃下酱盐煮之。春尽苗叶老,则不可食。坡所谓“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者,正庖法也。君子耻一物不知,必游历久远,而后见闻博。读坡诗二十年,一日得之,喜可知也。【按:东坡《元修菜·序》云:“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其诗曰:“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锺。长使齐安民,指此说两翁。”】

李渔的《闲情偶寄》

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 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古代天然食品文言文,古代有形容天然传统食品的文言文,有多少
答:五代丘光庭《兼明书·礼记·王瓜》:“《月令》:立夏之后十日王瓜生……王瓜即栝楼也。栝楼与王瓜形状藤叶正相类,但栝楼大而土瓜小耳。以其大于土瓜,故以王字别之,《尔雅》诸言王者,皆此类也。”○《神农本草经》:“栝楼,一名地楼,味苦寒,生川谷。治消渇、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孙思邈《...

在古代天空有什么叫法
答:在古代古人对天空的叫法有:穹庐,碧落,.苍穹,穹宇,上苍,青天。1.穹庐 出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释义: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作者:无名氏 朝代:南北朝 2.碧落 出处:《和李白...

古代对天空的雅称有哪些?
答:在古代古人对天空的叫法有:穹庐,碧落,苍穹,穹宇,上苍,青天。1.穹庐 出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释义: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作者:无名氏 朝代:南北朝 相关介绍:苍穹是一个汉语...

形容天空很美的文言文
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陆游 [南宋]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太阴杀气横惨淡,元化变态含空蒙.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古代形容天然传统食品文字
答:你好 宋代少数民族有奇特的食俗。如食鼠,食虾蟆、食蝙蝠。苏东坡《闻子由瘦》(《苏轼诗集》卷四十一)有:“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这首诗写于海南岛,说明当地曾有食鼠及蝙蝠者。诗中提到蜜唧是一种还没有睁眼的...

文言文中哪个字有“天”的意思?
答:现代汉语的“天”是两个概念,一是指天空,二是指从早到晚的时间。文言文中,表示天空的用“天”,如“长天一色”。表示时间用“日”,如“日行千里”。代指天空的还有“穹”、“上苍”。

描写蓝天白云的文言文
答:1. 描写蓝天白云的诗句有哪些 1、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宋代: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译文 我站在观景台倚着栏杆观赏鹅湖山,春天的寒意还让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啊...

天空大地文言文
答:2. 古文中的天空叫什么 天空的近义词有:上苍、长天、长空、青空、云天、天宇、天穹、苍穹、穹碧、穹汉、穹昊、穹宇,凌霄。 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人用碧落来形容天空,碧落是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后来泛指天上(天空)。 扩展资料: 古代关于天空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中国民间神...

形容食品的文言文
答:1. 求几篇描述写美食的古文 1.闻子由瘦 宋·苏轼 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3.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

形容绿色饮食的字古代
答:形容“原生态食品”的词语有“绿色”、“原汁原味”、“纯天然”等。1.绿色,读音[lǜ sè]词语释义:绿色(green)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是一种比刚长的嫩草的颜色深些的颜色或呈艳绿,和在光谱中介青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绿色是电磁波的可视光部分中的中波长部分,波长为492~577纳米,绿色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