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为十六两有什么含义? 一斤十六两是在什么时期?

作者&投稿:崔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六两制旧秤的秤星,其中每一颗星都代表一个星宿。



老称一斤为十六两有什么含义~

139****4299:你好。
【秤】,十六两,是起源于陶朱公范蠡。陶朱公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十六星。定十六两为一斤。
由此得出,对缺斤短两的道德惩罚:“少一两,损福;少二两,损禄;少三两,损寿。”
秤的提系:称为【毫】。——意指“明察秋毫”。
秤砣称为:【权】。
秤杆称为:【衡】。
——秤砣、秤杆的组合,就是【权衡】。
秤杆上的定盘星,——就是【良心】。
由秤的构成,看出陶朱公的聪明才智,不愧为商人的祖师爷。

最佳答案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 “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单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
“钱”换算为“克”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此换算方法实际上并不正确)。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

24两好象没有过吧,或者是我知道的太少了~~~~~~~~`

为什么古代的秤,一斤十六两
答: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古人之所以要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是为了让其具有“四时乘四方”的含义。说法三:秤的等份法则:对折法。制秤的匠人只要把用来打线的墨绳,对折,对折,再对折,一共四次,就可以把一个1斤的单位长度等分为十六份...

古人为什么把十六两定为一斤呢?“十六两一斤”是怎么来的呢?
答:因为在旧制中一斤为16两,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也称为司马金,司马两,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秦朝统一度量后,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

为什么古代的人会定16两为1斤?
答:相传,杆秤是范蠡所制,利用杆杠原理,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由于有些商家缺斤少两,又添“福禄寿”三星,以16两为一斤。寓意: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以此告诫商人,必须光明正大。

冷知识: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
答:这三颗星分别是第一颗叫作福星,它代表福份;第二颗叫作禄星,它代表禄量;第三颗叫作寿星,它代表寿命。 古秤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一颗星,南北斗共十三颗星,剩下的三颗是福禄寿星,又分别代表着天、地、良心,做秤也有做秤的规矩。出售货物克扣一两,减福,扣二两,福、禄俱损,扣三两,福、禄、寿全无,此警告...

为什么一斤是16两?
答: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2、还有一个说话是,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老祖宗为什么定下16两为一斤?筷子长7寸6分?
答:在我们一般的观念之中,取整数才算是最合适的计量方法。比如说半斤对五两,那么把一斤定为十六两仅仅是出于对天象的理解吗?它有什么实际意义?这背后可关系到生意人的基本素质。说到根本上,能经常跟斤两打交道的人大多都是生意人,我们去买东西最怕的就是被别人坑骗,所以古人把天上星宿融合到小小...

老称一斤为十六两有什么含义
答:【秤】,十六两,是起源于陶朱公范蠡。陶朱公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十六星。定十六两为一斤。由此得出,对缺斤短两的道德惩罚:“少一两,损福;少二两,损禄;少三两,损寿。”秤的提系:称为【毫】。——意指“明察秋毫”。秤砣称为:【权】。秤杆称为:【衡】。——...

古代人为什么说,十六两等于一斤
答:因为旧制一斤为十六两,现在一斤的为十两。起源: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司马,司马主要掌管军事,其中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于是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扯上关系。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

古代为什么一斤等于16两而不是10两
答:16两为1斤这是唯有我国国学文化的产物,是亘古不变的,遗憾的是我们不用了,这是天人合一的计算方法,现代的人更是解释不了,牵强附会为南星北斗离现实生活太遥远,真正的含义是冬天夏天湿度有变化,重量有误差,因此引用《易经》用六用九,用六是144策、用九是216策,凡360,当期之日,也就是说...

老称16两称,每个星代表什么含义?
答:老称也叫鲁班称,每一斤分为十三两,是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来为称分星,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又为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为鲁班称加了福禄寿三星,意为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所以是十六两为一斤,警告为商之人诚信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