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注释和诗意。 《绝句》江碧鸟逾白注释。。。。。。诗意

作者&投稿:慕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翻译
这首杜甫绝句的诗意为: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娓娓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直的冲向那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边,可以望见远处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的船只,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
杜甫绝句赏析
话说公元764年的一天,风和日丽,没有雾霾,杜甫在草堂里透过窗口欣赏外面的景色。眼前成对的黄鹂在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唱歌,远方蓝天上白鹭排成一行在自由的飞翔。
诗人随手写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是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对仗就是把同类概念的词语放在两句诗相对应的位置上,它能使诗的两句话相互映衬,“两个”对下句的“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黄鹂与白鹭在同一幅画面里活动,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仿佛看到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西岭上的千秋雪都看得清清楚楚。“西岭”是成都西南的岷山,山很高,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聚了“千秋雪”。“千秋”是虚指,表示时间很长的意思。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诗人看到的近景。杜甫再往门外一瞥,看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上有小船不奇怪,可是这些“万里船”来自于“东吴”,那就不寻常了。
因为长年的战乱,长江水路为兵戈阻断,现在终于平复,交通恢复,才能看到从长江下游的东吴开来的船只,这也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的下联也是由对仗句构成,你可以品一品。“千秋雪”与“万里船”相对应,一个是说时间长久,一个是说空间广阔。诗人身在草堂,却眼界广阔,心胸开阔,从一个小房子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从一门一窗中把我们由眼前景观引向悠长的时间和广远的空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之中。
杜甫绝句创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晚年隐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这一天,风和日暖,天朗气清,他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口和门口欣赏外界的景物,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古诗绝句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杜甫的诗词代表作有《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春望》《望岳》《登高》《

1.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2.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3.燕子衔着泥土筑巢 4.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屁股屎尸水

猪头。。。。。,。!。?!

绝句的注释和意思~

  1、译文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绝句》唐代诗人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3、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4、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 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 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 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绝句的注释和诗意。
答:这首杜甫绝句的诗意为: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娓娓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直的冲向那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边,可以望见远处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的船只,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杜甫绝句赏析 话说公元764年的一天,风和日丽,没有雾霾,杜甫在草堂里透过窗口欣赏外面的景色。眼前成...

夏日绝句注释与诗意
答:1、原文及注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3、诗意:这...

注释和诗意的区别
答:意思不同、用法不同。1、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而诗意是指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所以两者意思上有区别。2、注释多用于解释某个东西,而诗意多用于表达某个东西,所以两者用法上有区别。

古诗“绝句”的全文及注释是什么?
答:古木阴中系短篷, 拼音:gǔ mù yīn zhōng jì duǎn péng,杖藜扶我过桥东。 拼音:zhàng lí fú wǒ guò qiáo dōng。沾衣欲湿杏花雨, 拼音:zhān yī yù shī xìng huā yǔ,吹面不寒杨柳风。 拼音:chuī miàn bú hán yáng liǔ fēng。2,白话文释义:我在高大的古树...

乡村四月古诗的诗意及注释
答:注释:此句主要是通过描绘乡村四月的景象,来启示读者四月的春天是充满生机的,芬芳的气息弥漫在整个乡村中,营造出了一个欢快、充满活力的氛围。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此行重在静态,比前句的多彩缤纷、生机勃勃,更多了些朦胧、虚幻、幽深的情调。采菊暗含的是闲适,其中蕴涵的居高临下的...

杜甫的《绝句》的诗意?
答:《绝句》(其一)诗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全诗原文 绝句(其一)(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③鸳鸯:一种漂亮的...

绝句唐杜甫的诗意解释
答:唐代杜甫《绝句》的原文及解释如下: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赏析:整首诗描绘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的注释及诗意?
答: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2.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3.之:到达。广陵:...

杜甫的绝句诗意是什么
答:诗意:此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

陆游《梅花绝句》背景及诗意解释
答: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闲居在故乡山阴,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诗意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全诗如下: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