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游运用了冯煖“屡弹铗”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作者&投稿:绽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客游》是唐朝诗人李贺的诗作。弹铗指的:《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表达自己希望早日还家的心情。
原文: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译文:
想象着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心中满是悲愁。
没有机会进京入朝为官,只能长久地滞留在赵国的旧地。
自己已经离开家乡三年,三年都没有机会去祭拜自己的祖宗。
我经常像冯谖那样弹铗而歌却未能如愿,只能写封书信来表示自己希望早日还家的心情。
作者简介: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 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
李诗借“裂帛”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伤。诗人想入朝为官而不得,想如冯谖般施展才华而不能,诗人借书信排解内心的失意之情。
唐代李贺的《客游》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译文
想象着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心中满是悲愁。
没有机会进京入朝为官,只能长久地滞留在赵国的旧地。
自己已经离开家乡三年,三年都没有机会去祭拜自己的祖宗。
我经常像冯谖那样弹铗而歌却未能如愿,只能写封书信来表示自己希望早日还家的心情。
李诗主要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封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

冯驩弹铗的典故
答:【弹剑】 唐·李商隐:“粝食空弹剑,亨衢讵置锥。”宋 ·苏辙:“故国霜蓬如碗大,夜来弹剑似冯驩。”宋 ·陆游:“客舍愁弹剑,京尘怯化衣。”明 ·于谦:“壮怀成激烈,弹剑欲高歌。”【弹铗】 唐·骆宾王:“磨铅不沾用,弹铗欲谁伸。”宋 ·王令:“须知下客终思用,不必时时弹铗...